第358章 孤軍深入

建文三年十二月十二日,朱棣誓師南征,此時的北方已經沒有能阻攔燕軍的官軍,損兵折將的盛庸於德州還未恢復元氣,何福的五萬南兵水土不服不耐寒冷,駐守在濟南城外。

半個月後,燕軍避開了真定和德州的守軍,從二者間隙直插山東進入淮北,朱棣派出李遠等大將帶領數千騎兵偵查官軍動靜,清掃道路。

官軍的疲弱有些出乎朱棣預料,前軍大將朱能首先一戰擊敗官軍指揮賈榮,斬殺七百人,擒獲兵馬二千。

李遠八百騎兵偷襲從德州渡河北上的都指揮葛進的萬人,官軍下馬渡河,把馬匹放在最後,眼見李遠也下馬邀戰,官軍見燕軍兵少,不免有些輕視,葛進大吼一聲率先衝殺過來,李遠帶人轉身撤退,立功心切的官軍窮追不捨。

這時候二百燕軍潛入敵後斬殺守卒,把馬匹全部放跑,李遠隨即開始反攻,官軍不敵往後退卻,發現馬匹都不見了,一時間軍心大亂,李遠帶兵乘勢衝殺,一仗斬首四千餘級,許多軍士溺水而亡,不少馬匹落入燕軍手裡,葛進僅以身免。

兩戰兩勝,使得朱棣極爲高興,尤其是以八百兵力大破萬人的李遠立下大功,所部將士加以褒獎,前軍都指揮以下軍校皆升一級。

得知盛庸的兵力不過三四萬,根本無力進犯河北,而大將瞿能因傷病死,陳暉去了西北募兵,鐵鉉困在濟南城內,沒了顧忌的朱棣遂帶兵銳意南進,攻克館陶渡過衛河抵達東阿,拔東平。陷汶上,一路望風披靡所至克捷,繞過孔子老家曲阜,兩日即攻破重鎮東平,守將指揮詹璟兵敗被擒。知州等文官逃得無影無蹤了。

建文初年被貶的東平小吏鄭華等人,堅守甕城死戰不退,城破後絕食五日而死。

正月十五日,燕軍攻下沛縣,顏真卿的後人知縣顏環留下一首絕命詩後,自刎於老父親身邊。主簿廖子清、典史黃謙誓死不降。二人從容赴難。

燕軍繼續進攻徐州,支將王聰進攻蕭縣,知縣鄭恕城破殉難。徐州乃南北咽喉之地,城內兵精糧足,向來易守難攻。

不知爲何,高歌猛進的燕軍沒帶來威力巨大的新式火炮。張輔的神機營被留在了河北。

因此儘管朱棣連番使用計謀,也未能拿下徐州,停留一個月後開赴宿州,宿州是燕王外祖父徐王的老家,徐王姓馬,乃高皇后馬氏的父親。

眼看宿州近在眼前,朱棣告誡全軍將士那裡有外祖墳地。不得騷擾,因朱棣一向自稱高皇后嫡生,再次嚴令部下和百姓秋毫無犯,派都指揮女婿李讓前往祭奠,厚賜徐王親族。

宿州也因此沒有抵抗,燕軍穿過宿州引徐州兵馬追來,留下都指揮金銘迎敵,金銘於河邊設下埋伏,但不慎驚到了官軍,官軍隨即展開反擊。金銘見狀趕忙帶兵逃回河對岸,徐州守軍眼睜睜目送燕軍離開,沒有軍令只得無奈返回。

燕軍繼續前進蒙城,駐於渦河。鐵鉉得知燕王南進的意圖,調集多地守軍倉促組織了四萬人前來堵截。

爲了爭取民心。八萬燕軍幾乎很少劫掠百姓糧食,後方的補給無法輸送,是以攜帶的糧食吃的差不多了,埋伏多日不見官軍蹤跡,諸將沉不住氣,紛紛請求回軍,朱棣則堅決不同意,否決了調大連徐灝率領船隊載滿物資趕來支援的提議。

五天後,沒了糧食的燕軍大敗四萬官軍,於小河斬殺官軍兩萬,擒獲將領丁良和朱彬,殘餘官軍退回南岸,迎來盛庸的主力四萬人,合兵一處。

燕軍獲得官軍遺留下的糧食,得以飽腹,而官軍則沒了糧食,不得已只能採摘野菜充飢。

二十二日,兩軍在齊眉山發生了一場激戰,互有傷亡,忽然大霧瀰漫,戰場上難辨敵我,於是雙方各自收軍還營。

盛庸有感兵力遜於燕軍,採取步步爲營的戰法,每天挖壕溝以御燕軍,往往通宵修築好的壕壘即將完成,就得放棄起兵追逐燕軍往前,等燕軍列陣,又得慌忙後退十里地繼續挖土,爲此士兵疲憊不堪,戰力大受影響。

反觀燕軍行軍不挖塹壕,不築營壘,只是分佈隊伍,列戟爲門,因此將士可以得到充分休息。

不過盛庸沒讓燕軍佔到任何便宜,沉着指揮冷靜應戰,以疲憊之師牢牢牽制敵人。朱棣除非狠下心決戰,不然奈何不了官軍。

燕軍長驅而南下,深入京畿中心地區,所遇到的阻力越來越大。又累又餓的盛庸軍半個月後終於得到周圍府縣的糧餉供應,後繼援軍源源不斷的趕來,每過一日,雙方的差距漸漸拉平乃至很快朝着官軍一方傾斜。

與此同時,徐灝乘船抵達北平,對着失去燕王消息的謀士官員大發雷霆,怒斥顧成等將領無能,他官職最高沒有人敢出言辯解,灰溜溜的被攆了出去。

徐灝留下解縉和楊士奇,對着朱高熾和姚廣孝說道:“就這麼傻坐着?什麼都不做?”

朱高熾苦笑道:“父王臨走時嚴令守住北平,還能怎麼辦?”

徐灝沒好氣的道:“出兵將近三個多月了,孤軍在外萬一戰敗怎麼辦?起碼派遣一支軍馬前往助戰,提供軍需糧草。眼下四方沒有人能威脅到北平,坐在這裡只能證明你無能。”

朱高熾皺眉道:“沒有軍令能派誰人前往?你得鎮守遼東,我得呆在北平,難道讓高燧走一趟?”

“事出緊急顧不得了,請大師和二位大人留守。”徐灝又說道:“協助高燧鎮守北平遙控遼東,咱倆一起南下。”

“你?”朱高熾頓時大感驚訝。

徐灝說道:“姑父這一次無疑是在孤注一擲了,要麼攻下京師要麼全軍盡歿,沒有其他可能。想如此重要關頭,你還能守在北平毫無作爲?勝!高熙威望會凌駕於你頭上。你將來的處境之艱難無需我多說,敗了就算姑父能逃回來,可是損失殆盡的八萬精銳根本無法彌補。如果你有繼承皇位的決心,那麼你就要做出選擇。”

朱高熾只覺得心臟砰砰亂跳,此言意味着大家挑開天窗說亮話了。眼前姚廣孝身份超然可以不論,其他三人都是最擁護自己的心腹,徐灝說的不錯,必須要馬上做出決斷,不然就會失去下面人的擁戴。

朱高熾腿腳不便身寬體胖,最後掙扎着苦笑道:“那我給你軍令。由你南下還不成嗎?”

徐灝感到很是失望,冷道:“可以,但高熙取代你怎麼辦?我幫你即是保住高熙性命,但高熙做了太子後,我拿什麼去救你?”

“我明白了。”朱高熾白胖胖的圓臉流下汗水,此刻姚廣孝突然間緩緩點頭。頓時讓他精神一振,咬牙說道,“家裡就勞煩三位大人了。”

很快朱高熾不顧文武官員的勸阻,不顧母親的不贊同,留下激烈反對的三弟朱高燧在北平,隨徐灝五千人馬去了滄州,命張輔的神機營一起乘船南下德州。

一萬五千人的火槍兵。尤其是武裝到了牙齒的徐灝麾下,清一色的最新型燧發槍,每人百發紙殼子彈加上鋒利刺刀,補給源源不斷經由沐皙船隊運送,戰力比之大量裝配火銃火繩槍的神機營將士要強上許多,儘管火繩槍的精度距離要好於滑膛燧發槍,但遠比不上其中整整兩千支的線膛燧發槍。

當然打仗不能光憑武器精良與否,徐灝的士卒大多沒有神機營善戰,此乃不爭的事實。但是合在一起就恐怕是這世上最恐怖的戰力了,加上徐淞身經百戰的火炮營。不費吹灰之力即攻佔了防守虛弱的德州城。

正在和官軍對峙的燕軍軍營裡,天氣已經日漸炎熱,對北方士卒最難以適應的就是潮溼了,使得人人體力睏乏,水土不服很容易染上疾病。孤軍千里在外人生地不熟,使得燕軍上上下下普遍產生了厭戰情緒。

這一天,諸將相繼來到燕王帳下,又向朱棣提起撤兵,理由是孤軍深入和敵軍相持,已經失去了出其不意的銳氣,硬撐下去就要到了盛夏時節,這時候打仗乃兵法所忌。況且淮地多豪雨,燕軍畏熱,一旦發生大規模的瘟疫瘧疾等疫疾,後果恐怕不堪設想。

張玉建言道:“小河東平野外多牛羊,且二麥將熟,城內外糧食充足,不如渡河擇地駐營,休息人馬,觀敵而動,萬全之道也。”

面對衆將的請求,朱棣不免心焦,他已經幾天沒有解甲了,看上去非常憔悴。

沒想到諸將會如此畏難,不由怒道:“兵事有進無退。”說不得耐下心來好一番解釋鼓氣,最後說道:“本王故意引其南來者,賊軍多南方士卒,久勞於外,孰不思家?若能大敗之,則各歸故里,豈復能合?”

很多大老粗的將領頻頻點頭,張玉朱能等少數人卻聽出了燕王是在有意詭辯,若說思鄉,燕軍遠離故土,豈不是更思歸?

這時候沒人敢拆臺,朱棣說道:“眼下官軍靠着周圍縣城接濟,八九萬人哪裡夠食?一渡小河,我軍士氣懈怠,且賊糧餉已達淮河,相去不遠。如敵得到充足的糧草接濟,軍勢復振,我軍便難以與之久戰了。今應乘彼疲,截斷其糧道,可以坐困,不戰而屈之。”

最後朱棣強調說:“我軍深入,利已在我,不可少緩,容賊爲計。”

這時大傢伙都回過味來了,孤軍深入本爲兵法大忌,王爺卻硬是說成了形勢有利,怎麼可能呢?人人都帶兵打了三年硬仗,即使大字不識一個,也已經無師自通懂得兵法了。

朱能和張玉見狀站出來支持朱棣的意見,諸將見他二位附和王爺,即使心裡不同意也都不做聲了。

戰爭勝負,往往在瞬息之間,而糧餉毫無疑問是軍隊的命脈,朱棣連續派遣多位悍將四處截斷官軍糧道,分散官軍兵力。

如果盛庸要移師接應糧草,朱棣便親自率領大軍緊隨其後,白天命遊騎擾亂官軍樵採,夜間派勇士偷襲營地,使得官軍不得休息,還得被迫分兵護糧,而燕軍又何嘗不累呢?

朱棣爲此一個多月沒有解甲,整個人像個野人,但如此一來顯得更加親民,將士們有感於心繼續堅持。

四月二十五日,官軍緩緩移動到了靈璧,與陳暉的兩萬西北騎兵匯合,想以持久戰拖垮燕軍。

這時候,朝廷送來糧草五萬石,軍餉三十萬兩,命都督陳煜率京軍馬步六萬人沿途押送。

何福的八萬人秘密趕來,不知情的朱棣準備帶領精銳前去偷襲。

第1069章 成人之美第704章 徐灝審案第799章 蠱惑第912章 征剿妒婦第501章 做客第287章 詛咒第843章 大觀園第851章 兄弟會第415章 情之一字第1004章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第995章 煙友第896章 再娶第1235章 暢談衷曲第92章 有一種親戚第390章 琉球第630章 知足第464章 弘文才女第1207章 以一變十第1282章 掃晴娘第285章 海闊天空第866章 運道第51章 紅梅第93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516章 狂鼠無禮第1212章 報應第862章 鐲子第137章 報復第530章 回孃家第660章 女僕第721章 吃一塹長一智第859章 紅顏第186章 昔日宰相家第565章 柔情似水第438章 錫蘭第1124章 五湖煙水葬西施第729章 芝姑娘第1035章 梅花雖好,不如荷露第104章 郡主下嫁第402章 香萱第746章 起步中的傳奇都市第285章 海闊天空第60章 玄清第631章 神仙雞第830章 不好不收第67章 賀新年第1006章 控訴第419章 現實和童話第270章 謠言不攻自破第9章 攀比第308章 香菱姐妹第615章 江湖第745章 春花第849章 過家家第645章 紅顏最耐秋第125章 節操爲何物?第492章 隔壁第868章 平權第1298章 同歸於盡第1025章 傻二第702章 飛醋第358章 孤軍深入第145章 徐淞第438章 錫蘭第436章 三佛齊第811章 條頓騎士團第371章 九連環第539章 問梅閣第617章 淘氣學生第1235章 暢談衷曲第923章 扳回一城第338章 忠君忠國第1097章 芳園生色第47章 大聘第1054章 篦頭待詔第23章 下注第836章 嬌嬌第553章 不白活第770章 柳少爺的故事第773章 腐儒第454章 鞋第197章 猜測第1040章 晦氣第98章 酸梅湯第1146章 憐和良心第552章 燈節第956章 太美了第150章 重鎮北平第1090章 瞞第801章 翠翠第25章 膽小鬼第497章 拜壽第373章 論茶第531章 桂大爺第1169章 冒名第1221章 商量第327章 西進受阻第660章 女僕第411章 尋釁滋事第625章 人盡其才第1170章 聽琴吟
第1069章 成人之美第704章 徐灝審案第799章 蠱惑第912章 征剿妒婦第501章 做客第287章 詛咒第843章 大觀園第851章 兄弟會第415章 情之一字第1004章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第995章 煙友第896章 再娶第1235章 暢談衷曲第92章 有一種親戚第390章 琉球第630章 知足第464章 弘文才女第1207章 以一變十第1282章 掃晴娘第285章 海闊天空第866章 運道第51章 紅梅第93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516章 狂鼠無禮第1212章 報應第862章 鐲子第137章 報復第530章 回孃家第660章 女僕第721章 吃一塹長一智第859章 紅顏第186章 昔日宰相家第565章 柔情似水第438章 錫蘭第1124章 五湖煙水葬西施第729章 芝姑娘第1035章 梅花雖好,不如荷露第104章 郡主下嫁第402章 香萱第746章 起步中的傳奇都市第285章 海闊天空第60章 玄清第631章 神仙雞第830章 不好不收第67章 賀新年第1006章 控訴第419章 現實和童話第270章 謠言不攻自破第9章 攀比第308章 香菱姐妹第615章 江湖第745章 春花第849章 過家家第645章 紅顏最耐秋第125章 節操爲何物?第492章 隔壁第868章 平權第1298章 同歸於盡第1025章 傻二第702章 飛醋第358章 孤軍深入第145章 徐淞第438章 錫蘭第436章 三佛齊第811章 條頓騎士團第371章 九連環第539章 問梅閣第617章 淘氣學生第1235章 暢談衷曲第923章 扳回一城第338章 忠君忠國第1097章 芳園生色第47章 大聘第1054章 篦頭待詔第23章 下注第836章 嬌嬌第553章 不白活第770章 柳少爺的故事第773章 腐儒第454章 鞋第197章 猜測第1040章 晦氣第98章 酸梅湯第1146章 憐和良心第552章 燈節第956章 太美了第150章 重鎮北平第1090章 瞞第801章 翠翠第25章 膽小鬼第497章 拜壽第373章 論茶第531章 桂大爺第1169章 冒名第1221章 商量第327章 西進受阻第660章 女僕第411章 尋釁滋事第625章 人盡其才第1170章 聽琴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