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元朝是中國五年換五帝

第463章 元朝是中國·五年換五帝

大元·仁宗時期

愛育黎拔力八達摸着鬍鬚無奈笑着。

什麼事情不都要循序漸進嗎。

你當朕復科舉就很容易嗎?

要不是有李師相助,就憑相禿忽魯與合散,自己到死也復舉不成!

貴族制度仍有存留,皇帝難以乾綱獨斷。

以哥哥武宗的軍人性格尚且需要用賄賂的方式安撫宗王貴族。

即使是皇帝最信任的近侍怯薛,也大都出身勳臣貴戚,有着傳統的身份與權力。

雖然皇室忠心,卻也不能予取予求。

就以世祖忽必烈的威勢,也還得啓用身份低微的理財之臣奪勳舊之權。

自己若不用新的、系統的選官方式來給朝廷換血,用完全由皇帝選拔任命的科舉官員來填充官員隊伍。

手中的皇權何時才能最大化?

皇權不能最大化,又怎麼改變暗制?

“朕還年輕,循序漸進。”

治大國如烹小鮮嗎。

……

大明。

朱元璋突然恍然大悟!

“妹子!難怪北邊的學子考不過南邊的學子!”

“問題出在元朝!”

正在給未來的大孫兒繡衣服的馬皇后一開始沒反應過來。

她擡頭看了眼天幕,隨即也明瞭原因;

“自窩闊臺汗滅亡金朝,科舉在中原漢地停廢近百年。”

“而淮河以南地區,自南宋滅亡以後停止科舉也有三十餘年。”

“但南邊文脈卻一直沒斷。”

“難怪如此。”

……

【公元1320年正月,飲酒常過量的元仁宗病故,年僅三十五歲。】

【當年,元仁宗在母后答己的支持下,未遵照與兄長武宗海山“兄終弟及,叔侄相傳”的約定,而是將應立爲皇太子的武宗之子和世封爲周王,令他出鎮雲南。】

【武宗舊臣不服,有些舉兵叛亂,和世也趁機拒不去雲南封地,而是跑到其父生前起家之地的阿爾泰山以西地方。】

【元廷再次處在風雨飄搖之中】

……

大元·仁宗時期

愛育黎拔力八達的手一緊,猛地拽下一根鬍鬚。

……

{他不好色,不興土木,也不愛奢華,就愛喝酒。}

{也是怪了,既然學歷代帝王得失,怎麼忘了文宣唐武之事呢?}

{元朝之所以在“是否屬於中國朝代”的問題上爭議最大,很大程度上是因爲它的漢化不夠徹底。}

{其實元朝有幾次漢化機會的,只不過都被錯過了。元仁宗的漢化就是最接近成功的一次了。}

{別放屁啊!元朝究竟算不算中國?答案是肯定的,肯定的,肯定的——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當代西方學界喜歡把古老而傳統的“中國學”或“漢學”表述爲“東方學”或“東亞學”,把中國元朝表述成外族建立的政權,或者表述爲殖民中國的政權。}

{還有些人最大限度地迴避元朝與中國歷史上其他朝代的巨大共性,不斷強化、放大元朝的“個性”,甚至爲了證明所謂的區別,不惜捏造事實,顛倒黑白。}

{他們目的只有一個:歪曲真實、客觀的歷史,割裂中國古代文明的正常傳承,實現歷史虛無,進而影響今人特別是中國人的價值觀,以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這並非危言聳聽,事實上,以學術或理論探討爲外衣,正是少數所謂國際學者的僞善之處。}

{別說了,不是你該指點的事。}

{mad,老子閉嘴了!}

……

大秦

嬴政一目瞭然。

這個操作他可太熟了。

當初派細作前往六國內部搞事情就是這麼做的。

“西方……”

嬴政開始明白一開始爲什麼後世子孫說要打到西方去了。

“不想學英語……”

他此時才反應過來這句話代表着什麼。

不想卻還要學,只能說明此言甚爲重要。

而一門外族語言居然重要到需要後人主動去學。

說明二者地位有別了。

“爭霸嗎……”

嬴政閉目思索。

文字相通,思想相通,地勢統一。

也對,他們能動手腳的也只有更替之事。

暗戳戳的使這種手段……

嘴角微微勾起。

那就說明在正面的戰場對決上對面不佔優勢!

……那又是怎麼淪落下風到去學別人語言的?

嬴政再次沉思。

劉邦那混蛋是叫人去了還是生人去了?

怎麼人還沒到!

……

大漢

劉邦眉頭緊皺,看着短短的幾句話思索着。

爲什麼中原正統需要他人指點?

諸侯用夷禮則夷之,進於中國則中國之。

這個道理幾百年前孔子就說明了。

楚國當年也是蠻夷。

真要細究,朕還是楚人呢。

“不對。”

劉邦下意識敲着膝蓋

呂雉擰着眉頭看着他

“…歐洲…西方…慈禧…”

他開始回想着天幕裡後世子孫所說的話和語言中所帶的情緒。

從一開始對歐洲等地的不滿,還有什麼要學他國的語言。

後續那個名爲慈禧的割地賠款,又透露出的八國攻進大都。

劉邦有了幾分猜測。

這些事情或許是在一個時期發生,又或者是多個時期發生。

但結果只有一個!

劉邦靠着軟榻深吸一口氣。

“娥姁,你還記得芒碭山的那條蛇嗎?”

呂雉一頭霧水,帶着幾分英氣的眉眼有些咄咄逼人。

“你什麼意思?”

劉邦張了張嘴,又搖搖頭,最後嘆息一聲:

“有人要學我們。”

“以讖言,斬赤帝。”

……

大漢·武帝時期

劉徹看着天幕上寥寥幾句。

立刻明白了對方是想幹什麼。

“想斷中華王脈?”

元朝只是一個藉口!

背後之人是想切割華夏延續!

劉徹甚至可以倒逆覆盤。

這些幕後之人一定會拿崖山之戰作筏子。

因爲南宋亡的乾乾淨淨!

不過……

劉徹舒展眉頭。

忽必烈稱皇帝,定年號,立宗廟。

種種事實都表明了元與前朝別無分別。

最重要的一點……

那麼廣大的土地啊!

你亡了也得認你是…不!你就是正統!

劉徹突然一個猛子坐起。

後面的新朝皇帝可要警醒點!

那麼大的一片土地啊!

……

大唐·高祖時期

李淵不耐煩的擺了擺手

“官制都是一樣的,有什麼好說的!”

“快點的吧!”

“這些稀奇古怪的名字。”

“看的朕腦袋疼!”

……

大唐。

李世民捻着須尾笑着。

“此言根本不需置喙。”

“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

“元世祖以漢法治中夏,變夷爲華,立綱陳紀,中外一統。”

“怎不算中國?”

“只是不能對衆族獨愛如一,未免落了下成。”

“這點不如朕遠甚。”

底下衆臣都不想理他。

說就說,總想着誇自己兩句是什麼毛病。

……

大宋

趙匡胤漠不關心。

不罵他都算朕心寬了。

還想朕承認?

做夢!

……

大明。

朱元璋一雙牛眼瞪的老大!

“咱不是說了元朝是正統了嗎!”

“這有什麼好討論的?”

“那麼多土地不要了!能種多少糧食啊!”

“敗家子啊你們!”

馬皇后眨了眨眼。

天上那說法是這個意思嗎?

……

【公元1320年三月,元仁宗死,太子碩德八剌即位,是爲元英宗。】

【元英宗實際的統治時期首尾不足三年半,果於刑獄,對政事的興革英銳而不免於輕率。】

【在位時期,影響最大的改革便是大額地削減對諸王、駙馬、勳舊的賜予。】

【公元1323年八月,爲臣下所弒,諸王迎立也孫鐵木兒(成宗侄)於北邊,是爲泰定帝。】

【在位八年,幾乎無一善可以稱述】

【公元1328年,泰定帝歿於上都,太子阿速吉八繼位,是爲天順帝,年方九歲。】

【大臣燕帖木兒因受武宗恩寵,因而思立其子,聞泰定帝病死,迫脅百官,迎武宗長子和世於漠北,次子圖帖睦爾於江陵。】

【同年,圖帖睦爾先至大都,即皇帝位,是爲元文宗。】

【天順帝遣兵來伐,爲燕帖木兒所敗,天順帝不知所終。】

【公元1329年,和世也即位於漠北,是爲元明宗。】

【元文帝借禪讓的名義,遣燕帖木兒往迎明宗,明宗乃立文宗爲皇太子。】

【文帝將明宗毒殺,文宗復即帝位。】

【公元1332年,文宗死。其後立明宗次子懿璘質班,是爲元寧宗,時年七歲,在位僅兩月而死。】

【公元133年,復立元寧宗之兄妥懽帖睦爾,是爲元順帝】

第807章 贏政:以後你兒子就是我兒子,我姑第23章 劉恆:不肖朕躬第408章 東京留守中流砥柱宗澤!第515章 李景隆:五十萬打北平,優勢在我!第704章 火耗清欠鐵面皇帝第782章 第二次鴉片戰爭第606章 隆慶中興第449章 似忠似奸賈似道第593章 內閣成爲皇權附庸300.第291章 勞苦之君李豫第382章 諡號“聖孝皇帝”第791章 同治:究竟TM誰是光緒!第488章 佃農有了身份,工匠有了自由第455章 崖山之戰宋史合頁第627章 萬曆三大徵平倭御朝第353章 岐溝之蹶,終宋不振。第515章 李景隆:五十萬打北平,優勢在我!第331章 唐莊宗李存勖第522章 朱棣:目標!漠北!第467章 朱元璋的過去朱重八的童年第433章 流浪的鐵木真132.第128章 孫權的功績和一點小小的胡人震第342章 宋太祖趙匡胤第776章 “好漢打脫牙和血吞”第35章 就這沒了?(四千一百字)第507章 有千古之稱無千古之政第440章 金哀宗與完顏陳和尚第641章 廣寧之戰付之一炬156.第152章 氣吞萬里如虎!218.第212章 李淵:我不要臉,我要利益。153.第149章 四天平定桓玄第674章 大明亡於1644年第599章 朱厚熜:反了!!!202.第197章 開皇之治。164.第160章 齊武帝蕭賾271.第263章 所謂的黑就是把事實說一遍。第417章 紹興議和金軍南侵第760章 虎門之戰關天培第781章 全國各地人民起義!第562章 最大的影響就是,他爹是朱祁鎮第803章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295.第286章 朱元璋:剝皮?這咱熟啊!第524章 朱高熾:忽悠,接着忽悠!第790章 洋務運動219.第213章 李世民:那年,我手持兩把橫刀86.第84章 傳國玉璽:別叫我傳國了,叫我丟240.第234章 偏日常的一集第773章 太平天國!第586章 朱厚熜:看好了歷代先帝,我只演示一遍!第778章 四次抗旨首戰跳水第430章 “小堯舜”金世宗232.第226章 虎牢關之戰(上)第731章 全才和珅議罪銀製147.第143章 司馬睿也算可以了第566章 治水有功?治水有過?第617章 天下豈有三十年不能親政的天子!230.第224章 玄甲軍,破敵萬勝!281.第273章 安史之亂盛唐傾頹第450章 小劉恆:糟了!我被二兄給演了!303.第294章 白髮孤城(上)第361章 泰山:從今日天起,沒人再能在我頭頂上封禪!257.第249章 千古一帝李世民(下)第496章 朱元璋:咱又沒交過稅!我知道什麼叫空印啊!263.第255章 大唐疆域臻於極盛!第510章 奉天靖難!第563章 朱瞻基:留子去父!87.第85章 煮酒論英雄與衣帶詔219.第213章 李世民:那年,我手持兩把橫刀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第530章 朱棣是不是千古一帝?第366章 劉娥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第779章 第七百七十九:咸豐猜忌太平內訌190.第186章 北齊倒計時。第590章 明君卡到期昏君卡開啓第536章 朱棣:好聖孫!你爹多活兩年就夠了!第332章 唐明宗李嗣源明天中午恢復正常更新。第458章 從一開始就歪了的元朝第304章 朱元璋:什麼?後代盡是奇葩?!125.第121章 雖九死其猶未悔。第649章 大明最後的真正掌權者天啓帝第65章 李隆基:假的!都是假的!第701章 雍正:朕只要略微一出手第764章 五虎制敵吳淞失陷第611章 小皇帝張先生第59章 完美的“第二位”皇帝第640章 朱由校:都把心肝曬一曬,拾掇拾掇!第798章 慈禧的狂妄日本的準備第782章 第二次鴉片戰爭第777章 湘軍!湘軍!第563章 朱瞻基:留子去父!第325章 招安與沖天大將軍214.第208章 高洋:就這啊?你想笑死朕嗎?91.第89章 朱棣:想得天下還想惜命,美得你188.第184章 高湛也能洗白?第576章 真假豹房攻守易形第63章 十三歲,滅外戚,掌國政第368章 倒黴的宋仁宗第665章 盧象升之死。第540章 問題扎堆的出現
第807章 贏政:以後你兒子就是我兒子,我姑第23章 劉恆:不肖朕躬第408章 東京留守中流砥柱宗澤!第515章 李景隆:五十萬打北平,優勢在我!第704章 火耗清欠鐵面皇帝第782章 第二次鴉片戰爭第606章 隆慶中興第449章 似忠似奸賈似道第593章 內閣成爲皇權附庸300.第291章 勞苦之君李豫第382章 諡號“聖孝皇帝”第791章 同治:究竟TM誰是光緒!第488章 佃農有了身份,工匠有了自由第455章 崖山之戰宋史合頁第627章 萬曆三大徵平倭御朝第353章 岐溝之蹶,終宋不振。第515章 李景隆:五十萬打北平,優勢在我!第331章 唐莊宗李存勖第522章 朱棣:目標!漠北!第467章 朱元璋的過去朱重八的童年第433章 流浪的鐵木真132.第128章 孫權的功績和一點小小的胡人震第342章 宋太祖趙匡胤第776章 “好漢打脫牙和血吞”第35章 就這沒了?(四千一百字)第507章 有千古之稱無千古之政第440章 金哀宗與完顏陳和尚第641章 廣寧之戰付之一炬156.第152章 氣吞萬里如虎!218.第212章 李淵:我不要臉,我要利益。153.第149章 四天平定桓玄第674章 大明亡於1644年第599章 朱厚熜:反了!!!202.第197章 開皇之治。164.第160章 齊武帝蕭賾271.第263章 所謂的黑就是把事實說一遍。第417章 紹興議和金軍南侵第760章 虎門之戰關天培第781章 全國各地人民起義!第562章 最大的影響就是,他爹是朱祁鎮第803章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295.第286章 朱元璋:剝皮?這咱熟啊!第524章 朱高熾:忽悠,接着忽悠!第790章 洋務運動219.第213章 李世民:那年,我手持兩把橫刀86.第84章 傳國玉璽:別叫我傳國了,叫我丟240.第234章 偏日常的一集第773章 太平天國!第586章 朱厚熜:看好了歷代先帝,我只演示一遍!第778章 四次抗旨首戰跳水第430章 “小堯舜”金世宗232.第226章 虎牢關之戰(上)第731章 全才和珅議罪銀製147.第143章 司馬睿也算可以了第566章 治水有功?治水有過?第617章 天下豈有三十年不能親政的天子!230.第224章 玄甲軍,破敵萬勝!281.第273章 安史之亂盛唐傾頹第450章 小劉恆:糟了!我被二兄給演了!303.第294章 白髮孤城(上)第361章 泰山:從今日天起,沒人再能在我頭頂上封禪!257.第249章 千古一帝李世民(下)第496章 朱元璋:咱又沒交過稅!我知道什麼叫空印啊!263.第255章 大唐疆域臻於極盛!第510章 奉天靖難!第563章 朱瞻基:留子去父!87.第85章 煮酒論英雄與衣帶詔219.第213章 李世民:那年,我手持兩把橫刀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第530章 朱棣是不是千古一帝?第366章 劉娥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第779章 第七百七十九:咸豐猜忌太平內訌190.第186章 北齊倒計時。第590章 明君卡到期昏君卡開啓第536章 朱棣:好聖孫!你爹多活兩年就夠了!第332章 唐明宗李嗣源明天中午恢復正常更新。第458章 從一開始就歪了的元朝第304章 朱元璋:什麼?後代盡是奇葩?!125.第121章 雖九死其猶未悔。第649章 大明最後的真正掌權者天啓帝第65章 李隆基:假的!都是假的!第701章 雍正:朕只要略微一出手第764章 五虎制敵吳淞失陷第611章 小皇帝張先生第59章 完美的“第二位”皇帝第640章 朱由校:都把心肝曬一曬,拾掇拾掇!第798章 慈禧的狂妄日本的準備第782章 第二次鴉片戰爭第777章 湘軍!湘軍!第563章 朱瞻基:留子去父!第325章 招安與沖天大將軍214.第208章 高洋:就這啊?你想笑死朕嗎?91.第89章 朱棣:想得天下還想惜命,美得你188.第184章 高湛也能洗白?第576章 真假豹房攻守易形第63章 十三歲,滅外戚,掌國政第368章 倒黴的宋仁宗第665章 盧象升之死。第540章 問題扎堆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