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漢惠帝劉盈

第17章 漢惠帝·劉盈

“恭喜陛下得駐青春!”

呂雉在衆臣面前向劉邦施了一禮,柔聲祝賀。

一旁的劉盈都要被嚇死了,自己阿母什麼時候會恭喜阿父了?

‘壞了!衝着丹藥來的!’

劉邦可太知道呂雉是什麼人了!

這搶先一步在大臣面前恭喜,不就是想讓乃公回望往昔歲月嗎!

然後她再接過話頭,說說當初自己在芒碭山落草爲寇時她是如何在家侍奉父母教導兒女還要去山上給他送飯的。

到時候氣氛哄到那了,自己不得表示一下?

那手裡的東西還能保得住?

畢竟皇后是從微末之時一起吃苦過來的,你都返老還童了那皇后……

“娥姁何必如此多禮,快起身!”

按照呂雉的想法劉邦接話了,但又沒完全接話。

“你們也別在這看稀奇了!都去長樂宮!乃公今日大擺宴席!咱們邊吃邊看!

劉邦一步到位直接把人安排到位,然後拉着呂雉轉身就走。

在一衆大臣面前,呂雉則是全程保持着得體的笑容。

兩人對視一笑。

‘老傢伙!你耍我!’

‘乃公是變年輕了,但不是變傻了!’

隨後攜手向長樂宮走去。

“原來阿父和阿母的感情這麼深厚!”

劉盈看着兩人的背影不由自主的感嘆一句。

而大臣裡的一衆沛縣老兄弟都不約而同的看向感嘆出這番話劉盈。

兩個加起來一千六百個心眼子的黑芝麻湯圓,怎麼就生出這麼個實心眼的饅頭的?

不過……

衆臣想了想胡亥。

不過饅頭也比臭狗屎強啊!

……

胡亥:阿嚏!又是誰在罵朕!

……

大漢·惠帝時期

劉盈苦澀的看着天幕裡變的年輕阿父。

看樣子,那個時空的自己不會再是阿母手裡的提線木偶了吧?

如意應該也不會死了吧?

淑君也不會被強迫嫁給朕了吧?

畢竟,那可是阿父啊……

而身處未央宮的呂雉則是面無表情的看着天幕。

‘下一個皇帝應該就是盈兒了吧?’

‘不知盈兒這個皇帝做的如何?’

‘朕死後能不能壓住那幫驕縱桀驁之輩!’

……

天幕上,赤龍迴歸之後畫面繼續播放着。

雲氣流轉,凝結出幾個大字。

【漢惠帝·劉盈】

【公元前210年,劉盈出生。】

【公元前202年,劉盈被立爲太子。】

【但劉盈性格仁善不得劉邦喜歡,“不類己”這三個字成了劉邦對太子劉盈的定論。】

未央宮內,

羣臣激憤。

“陛下!太子無過!豈可輕而易之!”

“陛下!先秦之過不能忘!廢長立幼豈不是步了秦朝的後塵!”

“陛下!天下初定人心思安!豈可無過廢立太子動盪人心!”

劉邦看着羣臣憤憤不平之色面無表情。

而御史中丞周昌也滿臉怒氣的對劉邦行禮道。

“陛…陛下!臣口吃!不…不善言辭!”

“但臣以…以爲此舉不可!”

“陛下要廢太子!”

“臣絕…絕不奉詔!”

看着周昌也出來後,劉邦臉上快速浮上一抹笑意又降了下去。

“罷了,不談此事了!”

【公元前197年,劉邦提出另立太子,遭到羣臣反對。】

【御史中丞周昌前來勸阻劉邦,因爲口吃留下了成語“期期以爲不可”】

天幕裡,

長樂宮內,呂后一臉的悲傷之意的向劉邦哭訴道:

“我知道你一直不喜歡盈兒,但你也不能讓他去送死啊!”

“那些兵將多麼驕縱你難道不知道嗎?盈兒性格仁慈,他怎麼降的住那些驕兵悍將!”

“你是想讓盈兒死在戰場上好立趙王如意爲太子嗎!” “這樣你就稱心如意了是嗎!”

斜靠在榻上的劉邦氣的指着呂雉大罵道:

“婦人之仁!婦人之仁!呂雉!你以爲你很聰明嗎!不……”

劉邦面色鐵青,劍指呂雉的手因爲情緒激動而不停顫抖着。

“不,你是太聰明瞭!你可真聰明啊!”

隨後又看了一眼在旁邊手足無措的劉盈。

眼裡充滿失望,語氣憤怒道:

“無能之輩!無能之輩!”

隨後一甩袖袍!

“朕不管了!不管了!”

“朕不用你!朕親自去!”

怒氣衝衝的離開了長樂宮。

【公元前196年,英布叛亂,劉邦派太子劉盈出兵平叛,呂后哭訴,劉邦惱怒太子無能,決定御駕親征。】

【在劉邦消滅英布返回長安後,更換太子的想法也更加強烈。張良前來勸諫,不爲所動。】

【太常叔孫通以死相諫,劉邦無奈裝作答應。】

【最後,在一次宴會時,已經有八十高齡的商山四皓在陪同着太子劉盈入席後,劉邦驚訝太子已經羽翼已豐,不再提易儲之事。】

……

大漢·漢武帝時期

“哼,呂后算計的好啊,連自己的兒子也要算計。”

劉徹靠在軟榻上冷哼一聲,悠悠說道。

一旁的衛子夫摘了一顆葡萄送入劉徹嘴裡。

“陛下爲何這麼說?”

衛子夫柔柔的問道。

“呂后不讓惠帝平叛,軍將們更不會服氣這個柔弱的皇帝。”

劉徹一邊吃着葡萄一邊看着天幕冷笑着。

“朝堂內沒有自己的大臣,朝堂外沒有自己的兵權,一點權利都沒有。那你猜惠帝還能依靠誰呢?還不是呂后,呂家!哼!”

“這,不能吧?”

衛子夫有些不敢相信。

“那你看看惠帝是怎麼活的?他有底氣對呂后說一個不字嗎?”

“到最後高祖是真想換太子了,但‘太子’已經羽翼豐滿了。”

劉徹在太子兩字上加重語氣,意有所指的說了一句,隨後繼續看着天幕。

……

大明,

“哼!這呂后可真不是好東西!”

一身常服的朱元璋坐在椅子上看着天幕,用手裡的如意撓了撓後背。

“那麼請問陛下,您有何高見啊?”

一旁的馬皇后微笑着遞過去一杯茶,緩緩說道。

朱元璋接過茶喝了一口。

“妹子你說,劉邦爲什麼寵愛劉如意?”

“因爲他知道滿朝文武不會同意另立如意爲太子!趙王他也沒有根基能在朝堂上扎住跟腳!”

“那一次另立太子就是最好的測試!結果是什麼?羣臣反對!”

“所以劉邦此舉無非就是刺激劉盈讓他強硬起來罷了!”

馬皇后順着朱元璋的話問道:

“那高祖皇帝爲什麼要讓惠帝去平叛?就不怕出亂子?”

朱元璋放下茶盞冷哼一聲。

“因爲他想讓劉盈手握兵權!最起碼也要讓他的那些悍將們知道太子劉盈不是個慫貨!”

“就像咱們的標兒一樣!”

朱元璋一臉自豪。

“標兒有仁心,有手段,上過戰場打過仗!”

“所以咱的那一幫悍將都服他!”

“可惜,劉盈只有仁心沒有手段也毫無主見,呂后野心勃勃也不想讓兒子擁有兵權擁有能不‘聽話’的能力。”

“劉邦也明白了這一點,後面平了英布再提重立太子之事就是想斬斷呂后的勢力…”

“可惜,張良的勸諫和商山四皓的出現就表明了呂后已經徹底掌控了在這件事上的話語權,後果,我們也都知道了。”

朱元璋搖搖頭。

“諸呂之亂啊…”

……

【公元前195年,劉邦駕崩,十六歲的劉盈登基繼位。】

(本章完)

第463章 元朝是中國五年換五帝第632章 薩爾滸之戰。第449章 似忠似奸賈似道第556章 成化犁廷!164.第160章 齊武帝蕭賾第739章 白蓮起義乾隆駕崩第557章 河套之亂第558章 奇襲威寧海!198.第193章 齊亡隋立第375章 雖不多,但也有點功績。第759章 落後就要捱打第508章 大明皇帝:“完了!我廢了!”第543章 “主張南遷者,可斬!”第717章 乾綱獨斷,乃本朝家法!218.第212章 李淵:我不要臉,我要利益。第406章 劉邦:乃公管這個叫做轉移矛盾!第27章 帝國雙璧!248.第241章 李世民:兩個制度,讓後代念我第536章 朱棣:好聖孫!你爹多活兩年就夠了!第650章 努爾哈赤的功績第2章 六合一統!萬世永昌!第588章 大明唯一爭得最終解釋權的皇帝第371章 不分敵我的慶曆新政306.第297章 李純:我要學太宗!玄宗!第667章 鬆錦之戰。129.第125章 高平陵之變第374章 宋英宗濮議之爭第497章 明初奇景百姓護貪160.第156章 堪比文景之治的元嘉之治81.第79章 暴躁老哥,劉備登場!第324章 鹽販與菊花愛好者238.第232章 洺水之戰(下)172.第168章 孝文帝中興第27章 帝國雙璧!160.第156章 堪比文景之治的元嘉之治第783章 條約!條約!還是他媽的條約!第51章 韜光養晦的劉秀264.第256章 世界警察大唐第776章 “好漢打脫牙和血吞”第385章 西夏:要地!司馬牛:給了!第471章 給老朱打個預防針第367章 玄武門:我感覺你在針對我。宋法:你感覺對了!303.第294章 白髮孤城(上)第667章 鬆錦之戰。204.第199章 隋文帝楊堅第381章 “王”不懂人心第333章 後晉後漢第784章 殘破圓明園咸豐帝駕崩第483章 國號大明建元洪武!261.第253章 無能爲力還是借刀殺人?第542章 土木堡之變!第410章 過河!過河!過河!(下)143.第139章 李世民:賢比長重要!221.第215章 平陽昭公主第55章 千古一帝?完美一帝?第51章 韜光養晦的劉秀第667章 鬆錦之戰。第432章 成吉思汗161.第157章 贏得倉皇北顧第4章 光說不想學英語,倒是給個具體方向啊第361章 泰山:從今日天起,沒人再能在我頭頂上封禪!第12章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第641章 廣寧之戰付之一炬第757章 道光態度的轉變第592章 河套之獄庚戍之變第649章 大明最後的真正掌權者天啓帝第306章 朱棣:大明不可能有宦官干政。第585章 大禮儀之爭!第346章 雪夜訪趙普,趙普亦未寢第495章 慈鳳墜臥紫山下再無柔音喚重八第726章 確定新疆故土新歸利在千秋第578章 應州大捷第589章 仁宗祧廟壬寅宮變第三十二章:劉徹的功績不止打匈奴第632章 薩爾滸之戰。第12章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第648章 聊天羣作用初顯第535章 大明極盛仁宣之治!第443章 國君死社稷末帝遷倭國第330章 五代十國後梁第52章 劉秀:什麼叫傲天啊!第396章 低血壓就看宋徽宗162.第158章 內容可能會引起不適,請謹慎觀240.第234章 偏日常的一集第581章 明毅帝朱厚照第468章 開局一個碗213.第207章 換做是你,你反不反?第62章 勒石燕然與聰慧的劉肇第59章 完美的“第二位”皇帝第778章 四次抗旨首戰跳水第32章 巫蠱之禍(四千五百字)169.第165章 李世民:唐宋?什麼宋!第364章 歷史上最強太后系列一遼國第一女強人:蕭綽第646章 寧遠大捷努爾病逝294.第285章 李亨:如果可以,朕想選懲罰!174.第170章 梁武帝蕭衍第361章 泰山:從今日天起,沒人再能在我頭頂上封禪!第730章 千瘡百孔的盛世262.第254章 父死,其妻吾養之。第642章 兩黨相爭傳首九邊
第463章 元朝是中國五年換五帝第632章 薩爾滸之戰。第449章 似忠似奸賈似道第556章 成化犁廷!164.第160章 齊武帝蕭賾第739章 白蓮起義乾隆駕崩第557章 河套之亂第558章 奇襲威寧海!198.第193章 齊亡隋立第375章 雖不多,但也有點功績。第759章 落後就要捱打第508章 大明皇帝:“完了!我廢了!”第543章 “主張南遷者,可斬!”第717章 乾綱獨斷,乃本朝家法!218.第212章 李淵:我不要臉,我要利益。第406章 劉邦:乃公管這個叫做轉移矛盾!第27章 帝國雙璧!248.第241章 李世民:兩個制度,讓後代念我第536章 朱棣:好聖孫!你爹多活兩年就夠了!第650章 努爾哈赤的功績第2章 六合一統!萬世永昌!第588章 大明唯一爭得最終解釋權的皇帝第371章 不分敵我的慶曆新政306.第297章 李純:我要學太宗!玄宗!第667章 鬆錦之戰。129.第125章 高平陵之變第374章 宋英宗濮議之爭第497章 明初奇景百姓護貪160.第156章 堪比文景之治的元嘉之治81.第79章 暴躁老哥,劉備登場!第324章 鹽販與菊花愛好者238.第232章 洺水之戰(下)172.第168章 孝文帝中興第27章 帝國雙璧!160.第156章 堪比文景之治的元嘉之治第783章 條約!條約!還是他媽的條約!第51章 韜光養晦的劉秀264.第256章 世界警察大唐第776章 “好漢打脫牙和血吞”第385章 西夏:要地!司馬牛:給了!第471章 給老朱打個預防針第367章 玄武門:我感覺你在針對我。宋法:你感覺對了!303.第294章 白髮孤城(上)第667章 鬆錦之戰。204.第199章 隋文帝楊堅第381章 “王”不懂人心第333章 後晉後漢第784章 殘破圓明園咸豐帝駕崩第483章 國號大明建元洪武!261.第253章 無能爲力還是借刀殺人?第542章 土木堡之變!第410章 過河!過河!過河!(下)143.第139章 李世民:賢比長重要!221.第215章 平陽昭公主第55章 千古一帝?完美一帝?第51章 韜光養晦的劉秀第667章 鬆錦之戰。第432章 成吉思汗161.第157章 贏得倉皇北顧第4章 光說不想學英語,倒是給個具體方向啊第361章 泰山:從今日天起,沒人再能在我頭頂上封禪!第12章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第641章 廣寧之戰付之一炬第757章 道光態度的轉變第592章 河套之獄庚戍之變第649章 大明最後的真正掌權者天啓帝第306章 朱棣:大明不可能有宦官干政。第585章 大禮儀之爭!第346章 雪夜訪趙普,趙普亦未寢第495章 慈鳳墜臥紫山下再無柔音喚重八第726章 確定新疆故土新歸利在千秋第578章 應州大捷第589章 仁宗祧廟壬寅宮變第三十二章:劉徹的功績不止打匈奴第632章 薩爾滸之戰。第12章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第648章 聊天羣作用初顯第535章 大明極盛仁宣之治!第443章 國君死社稷末帝遷倭國第330章 五代十國後梁第52章 劉秀:什麼叫傲天啊!第396章 低血壓就看宋徽宗162.第158章 內容可能會引起不適,請謹慎觀240.第234章 偏日常的一集第581章 明毅帝朱厚照第468章 開局一個碗213.第207章 換做是你,你反不反?第62章 勒石燕然與聰慧的劉肇第59章 完美的“第二位”皇帝第778章 四次抗旨首戰跳水第32章 巫蠱之禍(四千五百字)169.第165章 李世民:唐宋?什麼宋!第364章 歷史上最強太后系列一遼國第一女強人:蕭綽第646章 寧遠大捷努爾病逝294.第285章 李亨:如果可以,朕想選懲罰!174.第170章 梁武帝蕭衍第361章 泰山:從今日天起,沒人再能在我頭頂上封禪!第730章 千瘡百孔的盛世262.第254章 父死,其妻吾養之。第642章 兩黨相爭傳首九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