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勵精圖治的小皇帝

【作爲一個皇帝,儘管年幼,還是擁有至高無上權力的。】

【況且萬曆與隆慶不太一樣,他有點類似嘉靖。】

【這一點從他視朝就可以看出。有些時候是純粹的禮儀舉動,但也常常就朝政大事而有所指示。】

……

大明。

“算咱求你了!”

朱元璋倚着一旁的扶手,有氣無力道:

“你像點好人吧……”

馬皇后拿着手帕給他擦着手。

淡淡道:

“你也別糾結這些事了。”

“就拿後代子孫的作爲引以爲鑑得了。”

朱元璋嘆了口氣。

殿內歸於沉靜。

……

【例如隆慶六年(1572)十月二十三日,萬曆視朝時,以湖廣隨州知州周行貪墨太甚,革職爲民,交巡按御史審訊,並就此事發詔書給吏部,以嚴厲的口氣指出:“近來查勘官員久不奏報,貪吏無所懲戒,虧枉久不獲伸,撫按官所幹何事?便令上章完報,不得推諉故縱!”】

【二十四日,他又看了廣西道御史胡涍的奏疏。】

【胡涍藉着十九日晚上的星變之相,以“妖星見懿慶宮”爲事由,認定這次星變應在宮妾無疑,便信口議論嘉靖、隆慶兩朝宮妾閉塞後廷。】

【說老者不知所終,少者實懷怨望,寡婦曠女愁苦萬狀。由此,消弭星變,當務之急是釋放宮女,建議皇上遍察掖廷中未曾蒙先帝寵信的宮女,無論老少,一概放遣出宮。】

【爲了增強說服力,他還引經據典說“唐高不君,則天爲虐,幾危社稷。此不足爲皇上言,然往古覆轍亦當爲鑑”。】

【第二天,文華殿講讀剛完,小皇帝就拿出胡涍的奏本,指着其中“唐高不君,則天爲虐”二句,叫張居正看,責問:“所指爲誰?”】

【張居正解釋其本意是爲了放宮女,語言有所放肆但心無他意。】

【然而小皇帝直接降旨詰責胡涍。胡涍接旨後,上疏引罪,落個革職爲民的處分。】

……

大漢。

“有點意思。”

劉邦摸着鬍鬚。

“斥逐高拱,令其回籍閒住,這是小皇帝即位後的第一件事。”

“一開始乃公以爲這事只是因爲馮保與張居正一手策劃的,加上皇后與貴妃的示意。”

“但乃公忽視了明朝的制度。”

“若是沒有他本人的同意,決不可能採取如此斷然的措施。”

呂雉也有同感,她眯着一雙杏眼若有所思道:

“原本以爲是內有兩宮皇太后垂簾聽政,司禮監太監馮保扶掖,外有張居正統攬大權。”

“但觀其行爲,這小皇帝是頗有主見的人,並且對臣下妄言極反感。”

“不是一個任人擺佈的玩偶。”

劉邦沉吟片刻,看向呂雉道:

“小小年紀,嫉惡之心就如此之強。”

“張居正若懂得功成身退之法便罷了,若是一往無前……”

呂雉搖搖頭。

“斷無可能,看張居正權謀手法,其城府甚深。”

“這種人自視甚高,絕無退步而言。”

“此二人必有針鋒相對之日。”

帝后二人沉默了。

腦中想着同一件事。

盈兒要是小小年紀就有此心,哪裡還會有那麼多事。

……

【十二月初六日,小皇帝按例視朝,將不來上朝的一百七十三名文武官員“各罰祿俸三月”】

【萬曆元年(1573)正月十九日,視朝時,糾儀御史面奏:查點文武官員失朝者,新寧伯譚國佐等一百一十九員。他還是下令,各罰祿俸三月。】

【萬曆二年二月二十三日,視朝時又命御史糾查文武官失朝者,一查,數目驚人,竟有撫寧侯朱岡等二百七十四人不來上朝。於是傳旨:各奪俸一月。】

【以後失朝者便明顯減少。】

……

大唐·玄宗時期

李隆基掃了掃身上的糕點面渣。

“別說,這小皇帝還挺有正事。”

“不像嘉靖,把上朝當作兒戲。”

李泌慢慢吃着酥山,淡淡道: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李隆基眼睛一亮。

“長源可教我?”

李泌怪異的看了一眼皇帝。

他懷疑這人再逗他。

“陛下忘了隆慶皇帝的天象了?”

李隆基還真沒上心。

廢話!

自己受了多大罪纔有那些壽命。

他安安穩穩得了九十年!

二十二分!九十年!

還講不講天理了!

他一直氣着呢,然後就是開始吃。

現在李泌一點他才細研其中真意。

“行,朕懂了。”

李隆基拿起一張胡餅繼續啃。

這就看着吧。

看看大明皇帝又作個什麼。

……

【但小皇帝畢竟初視朝政,一切都感到陌生,因而對於輔臣張居正是事事仰賴的,對他尊崇備至,開口即稱“元輔張先生”,總是以“先生”相待。】

【張居正也盡心盡責地輔導小皇帝處理朝政,大至朝廷用人之事,小至宮中節儉之事,無不一一關照。】

【爲了使小皇帝知人善任,萬曆二年(1574)十二月,張居正與吏部尚書張瀚、兵部尚書譚綸,特製御屏一座,繪全國疆域,登錄知府以上官員姓名籍貫,以供省覽。】

……

天幕上。

文華殿。

講讀完畢,小皇帝從懷裡掏出一塊白玉色的牙牌。

“先生你看。”

張君正雙手接過小皇帝遞來的牙牌。

上面鋟刻着三十六字。

謹天成、任賢能、親賢臣、遠嬖佞。

明賞罰、謹出入、慎起居、節飲食。

收放心、存敬畏、納忠言、節財用。

小皇帝笑着道:

“先生,這十二事是朕親筆所書。”

張君正雙手遞還牙牌,笑道:

“陛下的這些話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道全包括在裡面了,可以終身奉行。”

“今後陛下所行與所寫如有不合的地方,左右臣下得執牌以諫。”

小皇帝將牙牌收回懷內,拍了拍,朗聲道:

“好!”

……

【小皇帝也深知元輔張先生的用心良苦,特命太監在宮中趕製牙牌一塊,親筆手書十二事,製成牙牌,以此作爲自己的座右銘,用以自警。】

【皇帝與元輔之間關係如此融洽,爲明朝所罕見。】

【並且在太后意見與張居正意見不一致時,他還是聽張居正的。】

【而小皇帝每次視朝,都親覽奏章,十分認真。】

【年歲雖小,但他頗有一點勵精圖治之意。】

【基於這種考慮,他放手讓張居正總攬朝政,而自己則潛心於日講與經筵,爲日後親政做好準備。】

【而兩宮皇太后與皇帝的放手,也讓張居正“中外大柄悉以委之”。】

【而張居正也當仁不讓,“既得國,亦慨然以天下爲己任”。】

177.第173章 蕭衍:我,梁武帝,打錢!第468章 開局一個碗第348章 身死大業未竟時第672章 傳庭死,明亡矣。不死,亦亡矣!第468章 開局一個碗第434章 黃金家族的誕生之初。第4章 光說不想學英語,倒是給個具體方向啊253.第245章 天可汗!第465章 元順帝與脫脫第557章 河套之亂258.第250章 請陛下稱呼我爲太子!第29章 親親百年,各延長兮。第69章 差一點就中興的漢順帝。291.第282章 不太一樣的香積寺之戰第389章 平夏城“夏之敗,不復能軍”第761章 《廣州和約》第511章 靖難無大將,耿炳文做先鋒288.第279章 李世民:李隆基!朕來了!第29章 親親百年,各延長兮。第51章 韜光養晦的劉秀第418章 順昌大捷岳飛北伐第439章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第790章 洋務運動141.第137章 三英戰天幕!159.第155章 宋文帝劉義隆第541章 朱祁鎮御駕親征朱祁鎮班師回朝第437章 劉邦:乃公想了想,他可能不是乃公後代。第480章 朱元璋:你才騎牆呢!咱那叫遠交近攻!276.第268章 多好的皇帝啊!127.第123章 曹叡:朕怎麼能就這麼死了?!第774章 定都天京太平極盛第552章 朱見深捱罵不是沒有原因的第55章 千古一帝?完美一帝?第643章 睢州人袁可立第616章 萬曆,大明王朝最富庶之時第668章 崇禎遷怒清帝坐崩第765章 《南京條約》第655章 康熙:給誰當奴才不是當第442章 金國滅亡國祚一百二十年第393章 仔細一看這是昏君集合體啊!第19章 劉邦:大號練廢了,要不練小號吧?第393章 仔細一看這是昏君集合體啊!第451章 元世祖忽必烈第607章 揣着明白裝糊塗者,爲聖天子!第629章 擺爛的皇帝進取的胡主163.第159章 齊高帝蕭道成第793章 天津教案外交失敗第720章 動刀準噶爾第378章 文景之治的含金量還在升高!第609章 天幕大異象!紫氣三千里!第403章 靖康之恥。第675章 崇禎的功績第612章 勵精圖治的小皇帝第14章 劉邦的功績第508章 大明皇帝:“完了!我廢了!”第56章 天幕:嚇我一跳!305.第296章 他們,當得此禮!第552章 朱見深捱罵不是沒有原因的第671章 明末:亡國之因集大成者第411章 搜山檢海宋跑宗109.卡文了,等零點更新吧。80.第78章 真正的天下大亂第695章 秘折制度多倫會盟第430章 “小堯舜”金世宗第615章 逆流而上的張居正第335章 光明之世始於周太祖第340章 周世宗功績(上)第638章 一月天子朱常洛第377章 熙寧變法開始第394章 朱棣:永樂?!第621章 萬曆三大徵寧夏哱拜之亂138.第134章 三家歸晉256.第248章 千古一帝李世民(上)153.第149章 四天平定桓玄248.第241章 李世民:兩個制度,讓後代念我第393章 仔細一看這是昏君集合體啊!第308章 唐武宗李炎第648章 聊天羣作用初顯第730章 千瘡百孔的盛世第415章 吳玠和尚原之戰第71章 廁所政變!第600章 明肅帝朱厚熜第314章 唐宣宗李忱第33章 漢武帝劉徹第467章 朱元璋的過去朱重八的童年242.今晚八點無更232.第226章 虎牢關之戰(上)第50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363章 宋真宗功績第589章 仁宗祧廟壬寅宮變第46章 勇敢牛牛!不怕困難!第722章 阿睦爾撒納反叛第652章 諸葛亮:亮有一計第746章 “朕遇斯時,大不幸也”207.第202章 楊廣不是傻子第610章 湊不出三對家庭美滿的皇帝30.第30章 功是功,過是過(四千字)240.第234章 偏日常的一集第426章 宋朝特色105.第102章 孫十萬“威震”逍遙津!
177.第173章 蕭衍:我,梁武帝,打錢!第468章 開局一個碗第348章 身死大業未竟時第672章 傳庭死,明亡矣。不死,亦亡矣!第468章 開局一個碗第434章 黃金家族的誕生之初。第4章 光說不想學英語,倒是給個具體方向啊253.第245章 天可汗!第465章 元順帝與脫脫第557章 河套之亂258.第250章 請陛下稱呼我爲太子!第29章 親親百年,各延長兮。第69章 差一點就中興的漢順帝。291.第282章 不太一樣的香積寺之戰第389章 平夏城“夏之敗,不復能軍”第761章 《廣州和約》第511章 靖難無大將,耿炳文做先鋒288.第279章 李世民:李隆基!朕來了!第29章 親親百年,各延長兮。第51章 韜光養晦的劉秀第418章 順昌大捷岳飛北伐第439章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第790章 洋務運動141.第137章 三英戰天幕!159.第155章 宋文帝劉義隆第541章 朱祁鎮御駕親征朱祁鎮班師回朝第437章 劉邦:乃公想了想,他可能不是乃公後代。第480章 朱元璋:你才騎牆呢!咱那叫遠交近攻!276.第268章 多好的皇帝啊!127.第123章 曹叡:朕怎麼能就這麼死了?!第774章 定都天京太平極盛第552章 朱見深捱罵不是沒有原因的第55章 千古一帝?完美一帝?第643章 睢州人袁可立第616章 萬曆,大明王朝最富庶之時第668章 崇禎遷怒清帝坐崩第765章 《南京條約》第655章 康熙:給誰當奴才不是當第442章 金國滅亡國祚一百二十年第393章 仔細一看這是昏君集合體啊!第19章 劉邦:大號練廢了,要不練小號吧?第393章 仔細一看這是昏君集合體啊!第451章 元世祖忽必烈第607章 揣着明白裝糊塗者,爲聖天子!第629章 擺爛的皇帝進取的胡主163.第159章 齊高帝蕭道成第793章 天津教案外交失敗第720章 動刀準噶爾第378章 文景之治的含金量還在升高!第609章 天幕大異象!紫氣三千里!第403章 靖康之恥。第675章 崇禎的功績第612章 勵精圖治的小皇帝第14章 劉邦的功績第508章 大明皇帝:“完了!我廢了!”第56章 天幕:嚇我一跳!305.第296章 他們,當得此禮!第552章 朱見深捱罵不是沒有原因的第671章 明末:亡國之因集大成者第411章 搜山檢海宋跑宗109.卡文了,等零點更新吧。80.第78章 真正的天下大亂第695章 秘折制度多倫會盟第430章 “小堯舜”金世宗第615章 逆流而上的張居正第335章 光明之世始於周太祖第340章 周世宗功績(上)第638章 一月天子朱常洛第377章 熙寧變法開始第394章 朱棣:永樂?!第621章 萬曆三大徵寧夏哱拜之亂138.第134章 三家歸晉256.第248章 千古一帝李世民(上)153.第149章 四天平定桓玄248.第241章 李世民:兩個制度,讓後代念我第393章 仔細一看這是昏君集合體啊!第308章 唐武宗李炎第648章 聊天羣作用初顯第730章 千瘡百孔的盛世第415章 吳玠和尚原之戰第71章 廁所政變!第600章 明肅帝朱厚熜第314章 唐宣宗李忱第33章 漢武帝劉徹第467章 朱元璋的過去朱重八的童年242.今晚八點無更232.第226章 虎牢關之戰(上)第50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363章 宋真宗功績第589章 仁宗祧廟壬寅宮變第46章 勇敢牛牛!不怕困難!第722章 阿睦爾撒納反叛第652章 諸葛亮:亮有一計第746章 “朕遇斯時,大不幸也”207.第202章 楊廣不是傻子第610章 湊不出三對家庭美滿的皇帝30.第30章 功是功,過是過(四千字)240.第234章 偏日常的一集第426章 宋朝特色105.第102章 孫十萬“威震”逍遙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