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死而後已張居正

【萬曆八年(1580)十一月,萬曆夜宴,其間幾乎鞭死兩名內侍。】

【李太后得知後,重重責備,出示《霍光傳》讓萬曆學習。】

【萬曆悔悟不已,傳諭內閣致歉。】

……

大唐·高祖時期

“碰到這個娘們可能是張居正這一輩子最倒黴的事情。”

李淵咂咂嘴,又補了一句。

“沒有之一。”

“這安安穩穩做好的謀身之路,被這娘們一句話就給毀了。”

“三十歲再親政,那張居正得幹到多少歲數才許致?”

“擔任超過十年宰相的權臣有幾個得以善終的?”

“結果後路被堵死,註定要勞累而死,而且死後一定有清算。”

李淵搖搖頭。

“真慘啊。”

李建成看着天幕裡《霍光傳》嗤笑一聲。

“確實是個蠢貨。”

霍光可是廢立過皇帝的。

這言下之意不言而喻。

做不好,讓首輔廢了你!

“又蠢又壞。”

秉着用死榨乾的態度既拒絕張居正致仕又在背後捅刀。

這哪有一點母儀天下的風範!

李世民摸着下巴嘀咕着:

“這大明的皇后和太后……”

“好像也哪裡有些許不對啊?”

……

【萬曆九年(1581)七月,因爲長期的重負,張居正身心交瘁,體質日趨衰弱。】

【一下病倒了,一連幾天不能到內閣辦公。】

【萬曆獲悉後,派遣御醫四員前往張府診視。】

【張居正上疏致謝,同時“特賜旬月假限,暫解閣務”】

【萬曆不準,命他“慎加調攝,不妨兼理閣務”。要他邊治療邊處理公務。】

【萬曆十年(1582年)二月,張居正舊病復發。】

【張居正向萬曆請假,到了三月初九,病患不見好轉,張居正再次請假。萬曆照準。】

【三月十五日,萬曆派司禮監太監張鯨赴張府探視病情。】

【當時張居正的痔瘡作了割治手術,正敷藥治療,不能行動,只能伏枕叩頭。】

【三月二十七日,萬曆又遣文書官吳忠到張府問疾。張居正仍不能起牀,伏枕叩頭而已。】

……

天幕上。

幹清宮·西暖閣

少年皇帝眼簾微垂。

手中拿着一份黃綢封面的摺子。

一旁的宦官安安靜靜的束手恭敬而立。

“嗒。”

摺子被放在案桌上。

皇帝看向殿外,輕聲道:

“張先生在這道本子裡,說他害怕客死京城。”

“朕聽了,心裡委實難過。”

宦官低着頭,小心警慎道:

“聽人說,張先生現已瘦脫人形,脾胃太弱吃不進東西,常常一昏迷就是大半天。”

皇帝手指輕點着,感嘆着

“唉,這就叫人生一世,命由天定……”

殿內突然陷入一片寂靜。

片刻後。

皇帝開口道:

“大伴,您現在去趟張先生府上吧。”

“對於朝廷政務,內閣輔臣人選,他有什麼交代的,一併問了吧。”

宦官深埋着頭,應答退下。

皇帝看着宦官遠去的身影。

出奇的冷漠。

……

【六月初九,張居正病情愈加嚴重,向萬曆提出致仕的請求。】

【他在奏疏中說“及今若不早求休退,必然不得生還”。】

【希望皇上“早賜骸骨,生還鄉里”】

【萬曆當然不同意。】

【回道:“痊可即出輔理,用慰朕懷。”】

【十一日,張居正再次上疏乞休,話說透徹了。】

【“今日精力已竭,強留於此,不過行屍走肉耳,將焉用之。”】

【萬曆仍不同意,“專心靜攝,以俟輔理。”】

【六月十八日,萬曆突然派司禮監太監張鯨前往張府,送去親筆手諭:

“太師張先生:今日聞先生病勢不粥,朕爲深慮。國家大計當爲朕一言之。”】

【他要張先生囑託後事了。】

……

{李太后曾對朱翊鈞說過:“十年內你別想親政”,加之張居正對他箝制太多,所以……或許在朱翊鈞潛意識裡,他寧可累死張居正,也不讓其“退休”}

{應該是有這樣的心思,你不是管着我嗎,那就讓你管到死。}

{人的長大是一個殺死父權的過程。對他來說張居正就等於那個父權。}

{既難以完全割捨,又急切渴望擺脫。既不想叫人覺得他寡情忘恩,又不想再繼續伺候下去。}

天幕上。

此時的張居正眼窩深陷,面色焦黑。

原來偉岸的身軀現在竟萎縮成一塊片兒柴似的。

他躺在寬大的病牀上,氣若游絲。

……

大漢。

劉邦平靜的看着那原來意氣風發,現在卻油盡乾枯的權臣。

淡淡道:

“如師如父的張居正啊……”

“對於成長起來的帝王而已,更多的是束縛和掣肘。”

“天子寡恩,不能論情。”

呂雉平靜如水。

這種事實,她早已明瞭。

……

炎漢·光武帝時期

“萬曆此時對張居正的態度,有點像漢高祖聽聞淮陰侯被殺後的反應。”

劉秀對劉莊道:

“且喜且憐之。”

劉莊暫且還不理解這種情感。

他只覺得對於張居正來說太過殘忍。

“一生兢兢業業,可以說是爲國事而死,對小皇帝也是忠心耿耿。”

“但這小皇帝卻一心只想着剪斷身上枷鎖。難免讓人心寒。”

劉秀看着爲張居正打抱不平的兒子,笑意拍了拍他的肩膀。

“可從小皇帝角度看,又何嘗不是悲哀嘆息呢?”

“他一開始也對張居正十分信任甚至依賴,可以說真正將首輔看作老師,言聽計從。”

“可不論是作爲家長的太后,還是作爲老師的首輔,都忽略了小皇帝的內心感受。”

“他們的愛,抑或是期望都過於沉重,卻讓小皇帝壓抑又無處發泄。”

劉秀看着皺眉的劉莊,笑道:

“他不是嘉靖。”

“也沒來得及接受隆慶的教導。”

“他只是個平凡之人。”

……

【張居正也自知去日無多,勉強撐病體,寫了一本密揭。】

【推薦兩名新人入閣,一個是潘晟,一個是餘有丁。】

【六月十九日,萬曆視朝,當即按張居正的薦舉宣佈:原任太子太保、禮部尚書潘晟,着以原官兼武英殿大學士。】

【掌詹事府事、吏部左侍郎餘有丁升爲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俱入閣辦事。】

【萬曆十年(1582)六月二十日。】

【太師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中極殿大學士張居正病逝。】

【終年五十八歲。】

【消息傳到朝堂,萬曆下令輟朝一日。】

【二十一日,遣司禮監太監張誠爲張居正治喪,並賞賜治喪所用銀五百兩,以及應用物品。】

【萬曆賜諡號文忠,贈上柱國銜,蔭一子爲尚寶司丞,並遣官造葬。】

【特命四品京卿、錦衣衛堂上官、司禮監太監等護喪歸葬江陵。】

……

{張居正其實也是個熱衷於研究科學的人。}

{有興趣的話可以看看張居正集,裡面有很多他自己在科學和農業種植方面的感悟以及各種花式吐槽。}

{比如他吐槽周公太迂腐多事,周朝整體很拉誇,還有地方官把一棟元末的樓吹成是遼代蕭太后的梳妝樓來騙流量,然後被他拆穿,以及各種鄙視封建迷信,要大家相信科學的言論。}

{同時對海市蜃樓,彩虹以及冬天摩擦產生火花都有研究。}

{他認爲龍只不過是蜥蜴在光和霧的作用下令人產生的視覺錯誤,被無知的人附會誇大。}

{也發現腐草爲螢其是因爲螢火蟲會在草裡面產卵,而且這些愛好就算他當了內閣大臣他也沒放棄,非常有意思。}

{並且,他還是第一個記錄球形閃電的人!}

{……我剛特麼想感動一會兒……真實破壞氣氛啊。}

{掰回感情!我對張居正最令人動容的一點在於,他左右逢源了那麼多年,對於官場比誰都懂,他根本就是知道自己這樣做的後果的,但他仍然這樣做了!雖千萬人,吾往矣!}

{大明的中流砥柱,塌了。}

231.第225章 李世民:不浪我不會玩。第366章 劉娥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88.第86章 劉徹:朕有點喜歡曹操了。第561章 朱見深:不挖坑不能叫朱家天子!第429章 宋孝宗南渡諸帝之稱首284.第275章 老而不死盛世終結第369章 慶曆增幣!第34章 劉弗陵:朕只是年紀小,不是傻子!(第316章 西北有孤忠!300.第291章 勞苦之君李豫94.第92章 攜民渡江?是衆望所歸!216.第210章 隋煬帝楊廣164.第160章 齊武帝蕭賾第507章 有千古之稱無千古之政189.第185章 禽獸皇帝203.第198章 一口背了近千年的黑鍋。第500章 朱標大明不可動搖的儲君第329章 大唐落幕。160.第156章 堪比文景之治的元嘉之治第698章 一切解釋權依本天幕所有301.第292章 躊躇滿志的唐德宗第609章 天幕大異象!紫氣三千里!第463章 元朝是中國五年換五帝209.第204章 運河與南巡的本質第406章 劉邦:乃公管這個叫做轉移矛盾!135.第131章 蜀漢倒計時第484章 收復燕雲元朝滅亡169.第165章 李世民:唐宋?什麼宋!第731章 全才和珅議罪銀製第581章 明毅帝朱厚照第531章 朱高熾:我登基了!我死了!第388章 平夏城七千降三萬!第727章 勇於背鍋的乾隆第4章 光說不想學英語,倒是給個具體方向啊第556章 成化犁廷!第681章 天下之號曰大清第746章 “朕遇斯時,大不幸也”202.第197章 開皇之治。第31章 “戶口減半!”(四千五百字)75.第73章 亮有一言,請諸位靜聽。第797章 中法新約順化條約第352章 雍熙北伐233.第227章 虎牢關之戰(下)第799章 以我之身,撞沉吉野!第482章 鄱陽之戰晉位吳王第348章 身死大業未竟時157.第153章 宋武帝劉裕第640章 朱由校:都把心肝曬一曬,拾掇拾掇!166.第162章 齊明帝蕭鸞第608章 兵不血刃就得邊境安寧,居功至偉!第657章 崇禎帝的疑袁崇煥的忠153.第149章 四天平定桓玄88.第86章 劉徹:朕有點喜歡曹操了。第780章 天京事變!第484章 收復燕雲元朝滅亡第433章 流浪的鐵木真1.第1章 盤點歷朝皇帝六維圖第410章 過河!過河!過河!(下)第489章 你以爲是漢高祖,其實是秦始皇第685章 李淵:你也配武功滿分?!203.第198章 一口背了近千年的黑鍋。第676章 崇禎的功績(完)第503章 朱元璋的功績(上)267.第259章 新的資料片正在打開第70章 劉徹:朕想升級一下賽季版本!第733章 滿清專制工業國富第774章 定都天京太平極盛第788章 辛酉政變兩宮太后第326章 屠殺十二萬(霧)第335章 光明之世始於周太祖第474章 元朝最後的機會284.第275章 老而不死盛世終結100.第98章 曹操:割袍斷須?你沒睡醒吧?!188.第184章 高湛也能洗白?第729章 乾隆之盛資本萌芽第751章 茶第769章 道光功績第32章 巫蠱之禍(四千五百字)第57章 朱元璋:漢明帝對官員太苛刻了。第735章 英國使團馬戛爾尼第518章 燕王朱棣:“爹?!!”226.第220章 靜如處子,動如脫兔第28章 封狼居胥250.稿丟了,盡力趕。第662章 崇禎:再苦一苦百姓!167.第163章 速通北魏的前半生88.第86章 劉徹:朕有點喜歡曹操了。105.第102章 孫十萬“威震”逍遙津!第578章 應州大捷第649章 大明最後的真正掌權者天啓帝272.第264章 武周結束第63章 十三歲,滅外戚,掌國政第43章 穿越者?復古者?第32章 巫蠱之禍(四千五百字)第754章 九龍之戰鴉片戰爭第587章 朱厚熜:朕即一切!第583章 朱厚照:所有缺點都避開!剩下的都是優點!第606章 隆慶中興第550章 人間一日地獄五百第436章 嬴政: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231.第225章 李世民:不浪我不會玩。第366章 劉娥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88.第86章 劉徹:朕有點喜歡曹操了。第561章 朱見深:不挖坑不能叫朱家天子!第429章 宋孝宗南渡諸帝之稱首284.第275章 老而不死盛世終結第369章 慶曆增幣!第34章 劉弗陵:朕只是年紀小,不是傻子!(第316章 西北有孤忠!300.第291章 勞苦之君李豫94.第92章 攜民渡江?是衆望所歸!216.第210章 隋煬帝楊廣164.第160章 齊武帝蕭賾第507章 有千古之稱無千古之政189.第185章 禽獸皇帝203.第198章 一口背了近千年的黑鍋。第500章 朱標大明不可動搖的儲君第329章 大唐落幕。160.第156章 堪比文景之治的元嘉之治第698章 一切解釋權依本天幕所有301.第292章 躊躇滿志的唐德宗第609章 天幕大異象!紫氣三千里!第463章 元朝是中國五年換五帝209.第204章 運河與南巡的本質第406章 劉邦:乃公管這個叫做轉移矛盾!135.第131章 蜀漢倒計時第484章 收復燕雲元朝滅亡169.第165章 李世民:唐宋?什麼宋!第731章 全才和珅議罪銀製第581章 明毅帝朱厚照第531章 朱高熾:我登基了!我死了!第388章 平夏城七千降三萬!第727章 勇於背鍋的乾隆第4章 光說不想學英語,倒是給個具體方向啊第556章 成化犁廷!第681章 天下之號曰大清第746章 “朕遇斯時,大不幸也”202.第197章 開皇之治。第31章 “戶口減半!”(四千五百字)75.第73章 亮有一言,請諸位靜聽。第797章 中法新約順化條約第352章 雍熙北伐233.第227章 虎牢關之戰(下)第799章 以我之身,撞沉吉野!第482章 鄱陽之戰晉位吳王第348章 身死大業未竟時157.第153章 宋武帝劉裕第640章 朱由校:都把心肝曬一曬,拾掇拾掇!166.第162章 齊明帝蕭鸞第608章 兵不血刃就得邊境安寧,居功至偉!第657章 崇禎帝的疑袁崇煥的忠153.第149章 四天平定桓玄88.第86章 劉徹:朕有點喜歡曹操了。第780章 天京事變!第484章 收復燕雲元朝滅亡第433章 流浪的鐵木真1.第1章 盤點歷朝皇帝六維圖第410章 過河!過河!過河!(下)第489章 你以爲是漢高祖,其實是秦始皇第685章 李淵:你也配武功滿分?!203.第198章 一口背了近千年的黑鍋。第676章 崇禎的功績(完)第503章 朱元璋的功績(上)267.第259章 新的資料片正在打開第70章 劉徹:朕想升級一下賽季版本!第733章 滿清專制工業國富第774章 定都天京太平極盛第788章 辛酉政變兩宮太后第326章 屠殺十二萬(霧)第335章 光明之世始於周太祖第474章 元朝最後的機會284.第275章 老而不死盛世終結100.第98章 曹操:割袍斷須?你沒睡醒吧?!188.第184章 高湛也能洗白?第729章 乾隆之盛資本萌芽第751章 茶第769章 道光功績第32章 巫蠱之禍(四千五百字)第57章 朱元璋:漢明帝對官員太苛刻了。第735章 英國使團馬戛爾尼第518章 燕王朱棣:“爹?!!”226.第220章 靜如處子,動如脫兔第28章 封狼居胥250.稿丟了,盡力趕。第662章 崇禎:再苦一苦百姓!167.第163章 速通北魏的前半生88.第86章 劉徹:朕有點喜歡曹操了。105.第102章 孫十萬“威震”逍遙津!第578章 應州大捷第649章 大明最後的真正掌權者天啓帝272.第264章 武周結束第63章 十三歲,滅外戚,掌國政第43章 穿越者?復古者?第32章 巫蠱之禍(四千五百字)第754章 九龍之戰鴉片戰爭第587章 朱厚熜:朕即一切!第583章 朱厚照:所有缺點都避開!剩下的都是優點!第606章 隆慶中興第550章 人間一日地獄五百第436章 嬴政:不可能!絕對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