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李景隆

大唐。

“好!打得好!”

李世民暫時拋棄了皇帝身份。

天策上將短暫上號。

“能而是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

“虛虛實實,引蛇出洞!”

“半渡而擊,一舉功成!”

“妙啊!”

“高明!”

李世民指着天幕大笑道:

“這就是得魚忘筌!那老將還按部就班以兵法對敵。”

“對面這個卻早就將兵法深入骨血之中!”

“敗的不冤啊。”

“朕想試試!”

李承乾點點頭,隨即回答道:

“阿耶,我是不會像懿文太子那樣的。”

“您也別想了,魏侍中他們就不會同意你帶兵打吐蕃的。”

李世民收斂了笑容,盯着李承幹看了半天。

幽幽道:

“果真是讀史明智啊。”

李承幹毫不在意罵他傻。

他真答應了纔是傻呢!

……

大宋·真宗時期

“建文帝,難了。”

趙恆拍着身前的憑欄,感嘆着:

“從編制、戰力、指揮、作戰等方面來看,這燕軍都遠勝明軍。”

“耿炳文吃虧在諸軍不齊還分兵兩營,給了朱棣各個擊破的機會。”

“而作爲長期參與北伐的塞王,這朱棣又極其精通騎兵戰術。”

“廣闊的北方平原爲其提供了便利的地理條件,又是指揮舊部、佔據人和。”

“所以可以完成繞後夾擊等戰術。”

劉娥看着侃侃而談的趙恆,美目泛起陣陣漣漪。

而趙恆恍然未覺,只是長嘆一聲。

“真定之戰,朱棣站穩腳跟。”

“北方之地基本落於他手,只要在解決塞外大寧,就可以跟建文帝分庭抗禮了。”

“而建文帝手裡又誰可用呢?”

……

大明。

“哈哈哈哈!”

小朱棣叉腰大笑。

“什麼擅守大將長興候!”

“在我燕王面前,如土雞瓦狗!”

“不堪一擊!不堪一擊啊!”

“那燕王覺得咱堪不堪你一擊呢?”

一道陰影覆蓋住小朱棣。

“唰”的一下!

小朱棣額頭佈滿冷汗。

“爹……你……”

朱元璋沉着臉,一把握住小朱棣的肩膀。

“老四,你有沒有異心啊。”

冷汗打溼背襟,小朱棣被嚇的失了神。

朱元璋一開始還沒反應過來,等耿炳文身死他纔回過味來。

一開始的張信反投,宋忠調兵,通州投降。

凡此種種都說明此子深得軍心,但藩王是不允許犒賞將士的。

他的軍心是怎麼來的?

老朱的多疑心再次升起。

一旁的馬皇后看不下去了。

她一把摟過小朱棣,狠狠瞪了老朱一眼。

“那是未來的事!你怎麼不講理啊!”

朱元璋平靜的看着快要哭出來的小朱棣,沒有迴應。

……

【耿炳文在真定戰死後,官軍雖然損失較大,但實力猶存】

【燕軍仍然無法改變蹙守北平一隅的被動局面。】

【而在接到耿炳文的敗訊後,建文帝開始對戰局產生憂慮。】

【但用誰來接替帥印,他卻犯難了。】

【朝廷不缺兵,不缺將,但缺是統兵之帥啊!】

【新的統帥不僅需要較高的軍事才能與威望,還必須得到朝廷在政治上的絕對信任。】

【而對於新的主帥人選,齊泰和黃子澄異口同聲推薦曹國公李景隆。】

……

天幕上。

奉天殿內

一名顧盼偉然的將軍單膝跪地,自朱允炆手中接過玉圭。

上有“體爾祖禰,忠孝不忘”八字。

朱允炆扶起將軍,與其攜手出殿。

來到辨天殿丹陛之下。

一座御輦靜待有緣。

朱允炆把將軍扶上御輦,在文武羣臣驚愕的目光裡。

天子爲將軍推着車輪,緩緩地沉重地走向午門…

……

【李景隆,小字九江,是明太祖朱元璋外甥岐陽王李文忠的長子。】

【少年“讀書通典故”,又生得高大俊秀,舉止雍容大度,受到朱元璋喜愛。】

【洪武十九年(1386)襲爵曹國公後,與徐達之子魏國公徐輝祖分鎮中原要害之地。】

【曾多次受命練兵湖廣、陝西、河南,還曾市馬西番,掌左軍都督府事,加太子太傅。】

【也參加過討伐北元、捕魚兒海等大戰。】

【朱允炆即位削藩,李景隆受命以備邊爲名至開封,突圍周王府逮周王,因此作爲建文朝股肱之臣。】

【八月三十日,建文帝爲李景隆舉行了隆重的遣將出徵儀式,除去照例賜給李景隆代表大將軍威儀的斧鉞之外】

【還特授予他“通天犀帶”,表示了逾制的隆遇。】

【又親自爲李景隆行推轂禮,准許他“一切便宜行事”】

……

大隋。

“喲,還弄出個推轂禮?”

楊堅摸了摸鬍鬚。

“據說周文王爲姜太公推車,周文王每推一步,則意味着其國祚持續一年。”

“周文王推了若干步覺得累了,也覺得敬禮姜太公的意思表達出來了,便停止了推輪。”

“後來,當姜太公向他泄露天機之後,他跌足長嘆。”

“後悔自己沒多堅持一會兒,以便使國祚再延長若干年。”

“也不知坐在御輦上的大將軍和跪在地上爲其推輪的建文帝有沒有數着走了多少步?”

獨孤伽羅厭煩的看着這一幕。

“復古復傻了吧?”

“登壇拜將就夠了。”

“將一個平定藩王叛亂的出征演繹得像是北伐一般。”

“藩王叛亂本是不吉之事,一個務實而低調的出師更能讓人感到朝廷爲護國體的用心所在。”

“真不知如此大張旗鼓的出師,究竟出於何種目的。”

楊堅若有所思。

“既不能以此向燕王示威,那便只能是爲自己打氣了。”

……

【李景隆在德州對耿炳文原有軍馬進行了整頓,又飛檄徵調各處軍馬,共合軍五十萬。】

【九月十一日,進駐河間。】

【他一改耿炳文以守爲攻、穩中求進的戰略部署。】

【命鎮守遼東的江陰侯吳高與耿𤩽、楊文帥圍攻永平威脅北平。】

【九月二十五日,朱棣讓朱能做先鋒,燕軍突襲永平城下。】

【吳高倉促不能列陣迎戰,慌忙丟下輜重,往山海關逃去。】

【朱棣又分別吳高與楊文書信一封,對吳高大加稱讚,對楊文極力貶斥。】

【江陰侯吳高叔父吳楨之女,本系湘王朱柏之妃,建文削藩之初,闔宮自焚而死。】

【建文帝對他本來已有所懷疑,得到朱棣致書吳高的報告後更不得不疑,不久,便削去吳高爵位,將其徙置廣西去了。】

【吳高用兵縝密,楊文則缺少謀略。】

【去掉吳高後,人心疑慮,楊文也只能按兵山海關。】

【遼東這一支軍馬已不再構成對北平及周邊的威脅。】

【耿𤩽是耿炳文的次子,位在楊文之下。他數次請求進攻永平,藉以威脅北平,牽制朱棣,但終不爲用。】

……

大唐·高祖時期

“這腦子,也就告別行軍打仗了。”

李淵狠狠唾棄着朱允炆的豬腦子。

“臨陣換將乃兵之大忌!”

“早不處置晚不處置,偏偏此時處置!”

“蠢!”

李世民與李建成對視一眼。

嗯,蠢!

……

大唐·高宗時期

李治迷茫的看着天幕。

就連趙佶趙桓趙構這種人都沒讓他迷茫至此。

又是推車輪又是便宜行事。

然後你轉頭就因爲一個莫名其妙的事情把包圍圈上的大將給擼了?

“你這讓主帥怎麼統兵?”

“你真是朱元璋交出來的?”

“先貶己方一員大將?”

“你這讓其他與親王有姻的將領怎麼看?”

那李景隆也是燕王的親戚啊。

……

【朱棣對李景隆很不屑一顧,什麼紙上談兵膏粱子弟的言論層出不窮。】

【並且還列舉了己方五勝,對方五敗的告示。】

【嘴上這麼說,但朱棣也知道數十萬大軍往北平一堵。】

【都不用強攻,圍也圍死了。】

【固守一城,必然是坐以待斃。】

【若傾全力出師迎戰,朱棣又感到兵力不足並無決勝的把握。】

【思來想去,朱棣深感迅速擴大兵力的必要。】

【於是他想到了分封大寧的十七弟寧王朱權的那一支軍馬。】

……

98.第96章 赤壁:起風了,該放火了第522章 朱棣:目標!漠北!第42章 元成多僻,哀平短祚!第392章 乍一看還是個中興之主呢!第607章 揣着明白裝糊塗者,爲聖天子!第569章 大明的錢去哪了?第704章 火耗清欠鐵面皇帝第742章 乾隆:讓你們看看什麼是黃金家族!漢唐雄風!第607章 揣着明白裝糊塗者,爲聖天子!第749章 節儉救不了大清第612章 勵精圖治的小皇帝第511章 靖難無大將,耿炳文做先鋒第364章 歷史上最強太后系列一遼國第一女強人:蕭綽206.第201章 一開始還不是廣神的楊廣第65章 李隆基:假的!都是假的!110.第106章 魏武帝的功績第311章 劉徹:將李陵許於匈奴!第530章 朱棣是不是千古一帝?第416章 岳家軍收復襄陽第723章 阿布賚:就你叫乾隆啊?235.第229章 金刀之讖!劉氏主吉!劉黑闥:第746章 “朕遇斯時,大不幸也”77.第75章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第304章 朱元璋:什麼?後代盡是奇葩?!第436章 嬴政:不可能!絕對不可能!147.第143章 司馬睿也算可以了276.第268章 多好的皇帝啊!第24章 劉啓是大漢的什麼人?第443章 國君死社稷末帝遷倭國254.第246章 一窩“世民”出場。第463章 元朝是中國五年換五帝第649章 大明最後的真正掌權者天啓帝第321章 裘甫起義南詔退場第729章 乾隆之盛資本萌芽第689章 平定三藩259.第251章 唐高宗李治第560章 明純帝朱見深304.第295章 白髮孤城,怎敢忘大唐279.第271章 開元盛世!盛唐巔峰!212.第206章 滅亡倒計時第586章 朱厚熜:看好了歷代先帝,我只演示一遍!第510章 奉天靖難!第504章 朱元璋的功績(中)第326章 屠殺十二萬(霧)124.第120章 秋風五丈原第735章 英國使團馬戛爾尼第685章 李淵:你也配武功滿分?!第512章 朱允炆:勿使朕有背鍋之名219.第213章 李世民:那年,我手持兩把橫刀第359章 澶淵之盟!第19章 劉邦:大號練廢了,要不練小號吧?113.第109章 天下英雄你和我,赤壁夷陵兩把169.第165章 李世民:唐宋?什麼宋!第433章 流浪的鐵木真第508章 大明皇帝:“完了!我廢了!”第712章 設軍機處斬掉相權第724章 撤驛之變後勤兆惠158.第154章 劉裕的功績第705章 耗羨歸公高薪養廉301.第292章 躊躇滿志的唐德宗第498章 明朝官員:只要人沒死,就得來上班!190.第186章 北齊倒計時。246.第239章 唐太宗李世民第330章 五代十國後梁125.第121章 雖九死其猶未悔。220.第214章 捅了皇帝窩了。285.第276章 玄宗退位千古一帝第532章 蟋蟀天子?沒聽說過!第502章 朱元璋龍馭賓天第53章 劉秀:聽說有人模仿我?第39章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265.第257章 泰山封禪日月當空第653章 崇禎:魏忠賢,一定是要死的。第543章 “主張南遷者,可斬!”第343章 陳橋兵變半壁江山第658章 己巳之變中興夢滅第519章 繼位的合法性第558章 奇襲威寧海!第613章 最早的KPI考覈考成法第678章 嬴政:請問你母親在哪裡?第642章 兩黨相爭傳首九邊第564章 “堯舜聖君”朱佑樘第742章 乾隆:讓你們看看什麼是黃金家族!漢唐雄風!第420章 千古奇冤盡忠報國!138.第134章 三家歸晉190.第186章 北齊倒計時。第35章 就這沒了?(四千一百字)255.第247章 文治武功,冠絕古今第486章 洪武盛世!第436章 嬴政: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第665章 盧象升之死。267.第259章 新的資料片正在打開92.第90章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第793章 天津教案外交失敗第627章 萬曆三大徵平倭御朝第42章 元成多僻,哀平短祚!105.第102章 孫十萬“威震”逍遙津!第739章 白蓮起義乾隆駕崩第321章 裘甫起義南詔退場258.第250章 請陛下稱呼我爲太子!
98.第96章 赤壁:起風了,該放火了第522章 朱棣:目標!漠北!第42章 元成多僻,哀平短祚!第392章 乍一看還是個中興之主呢!第607章 揣着明白裝糊塗者,爲聖天子!第569章 大明的錢去哪了?第704章 火耗清欠鐵面皇帝第742章 乾隆:讓你們看看什麼是黃金家族!漢唐雄風!第607章 揣着明白裝糊塗者,爲聖天子!第749章 節儉救不了大清第612章 勵精圖治的小皇帝第511章 靖難無大將,耿炳文做先鋒第364章 歷史上最強太后系列一遼國第一女強人:蕭綽206.第201章 一開始還不是廣神的楊廣第65章 李隆基:假的!都是假的!110.第106章 魏武帝的功績第311章 劉徹:將李陵許於匈奴!第530章 朱棣是不是千古一帝?第416章 岳家軍收復襄陽第723章 阿布賚:就你叫乾隆啊?235.第229章 金刀之讖!劉氏主吉!劉黑闥:第746章 “朕遇斯時,大不幸也”77.第75章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第304章 朱元璋:什麼?後代盡是奇葩?!第436章 嬴政:不可能!絕對不可能!147.第143章 司馬睿也算可以了276.第268章 多好的皇帝啊!第24章 劉啓是大漢的什麼人?第443章 國君死社稷末帝遷倭國254.第246章 一窩“世民”出場。第463章 元朝是中國五年換五帝第649章 大明最後的真正掌權者天啓帝第321章 裘甫起義南詔退場第729章 乾隆之盛資本萌芽第689章 平定三藩259.第251章 唐高宗李治第560章 明純帝朱見深304.第295章 白髮孤城,怎敢忘大唐279.第271章 開元盛世!盛唐巔峰!212.第206章 滅亡倒計時第586章 朱厚熜:看好了歷代先帝,我只演示一遍!第510章 奉天靖難!第504章 朱元璋的功績(中)第326章 屠殺十二萬(霧)124.第120章 秋風五丈原第735章 英國使團馬戛爾尼第685章 李淵:你也配武功滿分?!第512章 朱允炆:勿使朕有背鍋之名219.第213章 李世民:那年,我手持兩把橫刀第359章 澶淵之盟!第19章 劉邦:大號練廢了,要不練小號吧?113.第109章 天下英雄你和我,赤壁夷陵兩把169.第165章 李世民:唐宋?什麼宋!第433章 流浪的鐵木真第508章 大明皇帝:“完了!我廢了!”第712章 設軍機處斬掉相權第724章 撤驛之變後勤兆惠158.第154章 劉裕的功績第705章 耗羨歸公高薪養廉301.第292章 躊躇滿志的唐德宗第498章 明朝官員:只要人沒死,就得來上班!190.第186章 北齊倒計時。246.第239章 唐太宗李世民第330章 五代十國後梁125.第121章 雖九死其猶未悔。220.第214章 捅了皇帝窩了。285.第276章 玄宗退位千古一帝第532章 蟋蟀天子?沒聽說過!第502章 朱元璋龍馭賓天第53章 劉秀:聽說有人模仿我?第39章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265.第257章 泰山封禪日月當空第653章 崇禎:魏忠賢,一定是要死的。第543章 “主張南遷者,可斬!”第343章 陳橋兵變半壁江山第658章 己巳之變中興夢滅第519章 繼位的合法性第558章 奇襲威寧海!第613章 最早的KPI考覈考成法第678章 嬴政:請問你母親在哪裡?第642章 兩黨相爭傳首九邊第564章 “堯舜聖君”朱佑樘第742章 乾隆:讓你們看看什麼是黃金家族!漢唐雄風!第420章 千古奇冤盡忠報國!138.第134章 三家歸晉190.第186章 北齊倒計時。第35章 就這沒了?(四千一百字)255.第247章 文治武功,冠絕古今第486章 洪武盛世!第436章 嬴政: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第665章 盧象升之死。267.第259章 新的資料片正在打開92.第90章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第793章 天津教案外交失敗第627章 萬曆三大徵平倭御朝第42章 元成多僻,哀平短祚!105.第102章 孫十萬“威震”逍遙津!第739章 白蓮起義乾隆駕崩第321章 裘甫起義南詔退場258.第250章 請陛下稱呼我爲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