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天幕:嚇我一跳!

第56章 天幕:嚇我一跳!

天幕上,伴隨着霞光。

一道新的選項出現。

【漢光武帝劉秀,究竟是個怎樣的皇帝呢!】

【選項一:千古一帝】

【選項二:完美一帝】

……

{千古一帝……差點意思。不可否認劉秀很強很優秀,但他並沒有開創性的建設。就算無數人吐槽劉邦,但他也是鞏固了大一統的政體!

但劉秀…他的一切功績都逃不過西漢初期那幫皇帝的影子。

可要論完美性,那他可是遠遠超出歷朝歷代皇帝一大截!}

{是嗎?提一句,劉秀說娶妻當娶陰麗華時,陰麗華才九歲。}

{你是真的沒屁放了,陰麗華嫁給劉秀的時候可是19歲!}

{別的不說,能夠做到齊家治國的榜樣,算來算去,只有光武帝劉秀一人!}

{劉秀文武雙全,有勇有謀,德才兼備,重視身邊之人又能伸大義於天下,能開國的同時又懂得治國!一個人幹整個朝廷的活!}

{最完美的帝王之一,後世很多皇帝都絲毫不掩飾對他的欣賞!}

{現在很多人都污衊說他是世家大族的傀儡,這屬實讓人無語。也不看看劉秀執政之時集權到頂點,任用大批酷吏,裁撤大批冗餘官員,爲了度田更是大開殺戒,可以說遇小事謹慎,逢大事果決。}

{對臣子謙遜信任,但對侵害政權利益的人殺伐果決。選擇題永遠都能選到正確答案,太強了!(打call)}

{劉邦,劉秀,朱元璋,最著名的三個草根皇帝!(打call)}

{光:功格上下曰光,能紹前業曰光,居上能謙曰光,功烈耿著曰光!}

{“光”這個諡號的含金量是非常高的!它是個特殊諡號,跟劉邦的“高”一樣,可以說量身定製。“高”後來有不少開國皇帝沿用了,但“光”除了劉淵幾乎沒有皇帝用。}

{劉秀還是文化水平最高的皇帝,是太學生!親口說出以及和他有關的成語多達幾十個。}

{不完全統計,光從他自己嘴裡說出來的就有:

反側自安,日復一日,樂此不疲,旗鼓相當,置之度外、北道主人、憂國忘家、披荊斬棘。

危在旦夕、得隴望蜀、千條萬端、差強人意,心如金石、舉足輕重、人各有志、力不從心。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捨近謀遠,反風滅火、馬革裹屍、有志者事竟成,疾風知勁草。

加上相關的那就更多了,例如:推心置腹、漢官威儀、騎牛找馬、手不釋卷、嚴陣以待、鬱鬱蔥蔥、坐知千里、明見萬里。}

{不愧是成語大帝(知識增加)}

{光武帝是教員點評《東觀記》時認定的,歷史上最有學問、最會打仗、最會用人的皇帝!}

……

大漢,

靠着臺階的劉邦仰頭看着天幕,露出一抹微笑。

武功文治皆是上上之選,雖然評不上千古之名,但乃公能有這種後代實屬天命所眷啊!

始皇要是看到,不知是何等表情?

嘖,可惜乃公看不到啊!那副表情!

真是人生憾事!憾事!

蕭何一言不發的看着劉邦在那又笑又嘆氣的拍腿。

不能問,問他就是顯擺!

不問!

……

大唐·立政殿

“朕觀古先撥亂反正之主,皆年逾四十,惟光武帝年三十三。”

李世民抱着李明達,望着天幕感嘆道

“推赤心,用柔治保全功臣這一點,就是朕所要效仿的了。”

……

大宋·真宗時期

“朕觀漢高祖及光武帝,及唐太宗,及我太祖皇帝。“

”四位君王之所以能一統天下者,皆以不嗜殺人者所致,其餘者殺人越多,而天下越亂。”

一身紅袍的趙恆撫須而談。

“澶淵之盟就是如此,既然北遼主動和談約爲兄弟之國,朕又豈是嗜殺之人呢?”

殿前衆臣欽佩道:

“陛下英明!”

……

清·乾隆時期

“光武英明,起自田間,民野一切的利蔽悉皆知之矣,唉…”

乾隆看着天幕,想到自己那些兒子,不由嘆口氣。

“朕始知太宗、洪武之痛也。”

……

天幕上,完美一帝的選項遠超千古一帝的選項。

最後抵達到盡頭,停止不動。

衆位皇帝開始看着天幕裡顯示出的洛陽城。

……

炎漢·洛陽

天幕上的霞光佈滿天際!又在剎那間收攏成一團!

下一瞬間,一顆七彩的流星從天野上垂直落下,直衝洛陽集市!

在一衆百姓惶恐的面孔中直接沒地而入!

流星降落的速度太快也消失的太快。

驚慌還掛在百姓們的臉上,沒明白這流星是幾個意思?

百姓們還在驚異中,那被流星沒入的地方突地下沉一塊。

隨後一汪清泉涌出一尺來高,緩緩細流也向洛陽伸延出去。

“哎呦,這是怎麼了?洛水淹進城了?!”

“都是水!這是發大水了嗎?”

洛陽城內的百姓看着腳底下突然翻涌出現的水流,一片驚慌!

Wωω¸тt kán¸c o

“等等…這好像不是普通的水!”

一位太學的學子大聲道。

“郎君這是什麼意思?”

一位身衣華貴的富商不由詢問道。

“你們看那乞兒。”

學子指着一處牆角內蓬頭散發的乞丐,衆人隨之看去,那乞兒扶着牆壁顫顫巍巍的站立着,並無特殊之處。

“這乞兒…有何問題?”

一老婦人扶着菜籃疑惑的問道。

“老人家,我剛纔看到這乞兒的雙腿俱斷!但他低頭飲下一口水流後,現在…”

衆人一聽,驚訝的看着那扶牆站立的乞兒。

隨後,無數人紛紛用手舀起那突然出現的水流喝了起來。

“我的牙不痛了!”

“我的眼睛清晰了!”

“我的頭髮!我的頭髮長出來了!”

“我的胳膊爲什麼沒變化!爲什麼!”

“斷臂重生……你這要求……”

……

卻非殿,

劉秀與殿內衆臣準備好了異象的誕生。

突然,

“陛下,陛下!”

一位內侍急匆匆的走進大殿,腳一軟,跪倒在大殿之內。

“天上,天上!下穀雨了!”

指着殿外,內侍滿臉喜色的說道。

“穀雨?”

劉秀站起身,驚愕的唸叨着。

衆臣也都議論紛紛。

此時,殿內的衆人才聽到殿外那一陣陣噼啪噼啪的聲響!

劉秀帶着衆臣走出大殿,

就見金燦燦的“雨滴”連綿到天際!

伸手接下一捧“穀雨”

劉秀看了看,又捻起幾粒嚐了嚐。

“與平常穀物不大相同,質地柔軟,細密…嗯?”

突然,劉秀感到一股暖意從嘴裡蔓延,原本有些疲乏的精神爲之一振!

這穀子!

“陛下!陛下!”

正在偷吃“穀雨”的一衆大臣看向那驚慌的叫喊聲,就見一位繡衣使者慌忙來到劉秀面前,附耳低語幾句,隨後閃到一邊束手而立。

沉思片刻,劉秀看着繡衣使者下令道:

“將涌泉之處鑄出一座池塘就不必再管了。”

“待穀雨降完,就全部聚攏在一起。”

“喏。”

繡衣使者應了一聲立馬下去了。

“天降穀雨,地涌醴泉…”

劉秀揹負雙手喃喃自語,正準備好好觀看這一奇景。

下一剎那,穀雨突然停止了。

“這就完了?”

“這…倒也不是說不行,但總覺得差點什麼。”

“我還想看看是何神物來迎陛下呢!”

“元伯,你是拿陛下當新野耍猴藝之人嗎!”

“你別給這放屁!我哪是這個意思!”

劉秀笑着聽後面一衆大臣在那吵嚷鬥嘴,正想回頭安撫兩句。

突然一道璀璨的金光從他身上爆射而出!

連接天地!

衆臣瞬間驚愕到說不出話!

只是瞪大眼睛的看着那散發金光直衝鬥牛的陛下!

瑞彩千條的金光衝散天上的連綿雲朵蒼茫的天野!

一片帶着絢麗星彩的玄色天河展露在洛陽城上! 在無數人驚愕的眼中,分列於天野之上二十八星宿圍繞着金光徐徐轉動着。

看着這天地變色的一幕,一位大肚將軍一邊嚼着剛纔接住的“神谷”,一邊嘟囔着:

“天爺啊…我怎麼感覺這不是天幕顯露異象給陛下……而是陛下給天幕展示一下什麼叫異象啊?”

“噓!這麼敢說大實話!你不要命辣!”

片刻後,玄色的天河慢慢合攏,再次恢復成蔚藍的天空!異象漸漸消失不見。

唯有那衝散的圓形雲與遍地的穀子告訴衆人,這一切都是真的。

金光緩緩收斂,露出一臉迷茫的劉秀擡頭望天。

而那天幕上則顯露出一個一衆人看不懂的符號。

『?』

……

清·同治時期

“這…這!”

一身龍袍的同治帝指着天幕上的那個符號,激動的顫抖着。

“這個符號朕見過!朕知道!”

“皇帝,你這麼激動做什麼?”

一旁的慈禧扶了扶旗頭,疑惑的詢問道。

“太后!張德彝去年出了一本書,寫的就是他在英法美所見的社會和文化方面的見聞!其中有一段對西洋標點符號的敘述!而這個符號!”

同治指着天幕一臉興奮道。

“這個符號是問號!代表疑問!是西洋的符號!”

“那又如何?”

慈禧用手帕掩了掩嘴角。

“太后!這說明洋務運動是有用的!”

“天幕是要述盡泱泱華夏曆代帝王的!既然有西洋的標點符號,那就說明西洋已在華夏的遙控之下!就像胡牀胡凳融入華夏一般!”

同治興奮的看着天幕,雙手緊握着,激動的大聲道:

“管中窺豹可見一斑!大清定是雪了恥辱!仍是天朝上國!”

……

炎漢·光武帝時期

天幕上的符號慢慢旋轉。隨後,一卷玉冊於天上緩緩展開。

上面寫着光武帝的功績,隨後文字化作點點金光匯聚,待遙遙望去如車輪大小後,一抹耀眼的紅色在其中間閃爍!

轉瞬間紅光萬丈!從天幕中飛出,直向劉秀襲來!

“太…太陽落下來了!”

洛陽城的百姓指着天上的金紅色的光輪大聲呼喊着。

“你們看!太陽裡有東西!”

“那是什麼?”

“看不真切,像是一隻鳥!”

“去皇宮了!去皇宮了!”

……

“三足金烏…!”

看着眼前周身包裹着金紅色的萬丈光芒,約一丈來高,斂翅站立的玄色神鳥。

劉秀難以置信的自語着。

而身後的一衆大臣早已跪倒一片。

“這乘輿?”

三足烏側了側身,露出它身後的車架。

看着那通體紅色還帶華蓋的兩輪乘輿。

劉秀指了指車架又指了指自己。

看着三足烏點了點頭,劉秀收拾一下激動的心情。

撩起下裳走上乘輿坐穩。

忍不住好奇,輕輕撩開冕旒打量着這乘輿。

發現這車架通體爲紅玉所做,瑞靄繽紛,寶光四散,還時有金色祥雲浮起。

突地!

金烏展翅一振!

坐在車架內的劉秀隨即才發現周遭景色正快速倒退!

而乘輿與金烏之間也並無繮繩連接!

“不愧是御日神鳥,甚爲玄妙!”

……

大漢,

“不錯,光武、金烏,還是挺般配的。”

劉邦笑呵呵說道。

“是,陛下說的是。”

蕭何面帶微笑的點頭應合。

劉邦正要再大談一番,一個小黃門匆匆從未央宮上急奔下來。

“陛下,皇后請陛下回宮。”

“嘖,掃興!”

……

大漢·文帝時期

“你們說,那穀子能種嗎?”

劉恆摸着下巴若有所思。

底下的衆大臣面面相覷。

……

大漢·景帝時期

“阿父,你這次怎麼不激動了?”

小劉徹捧着一隻烤羊腿一邊啃着一邊看着劉啓。

“呵呵…”

劉啓一手撫須道。

“徹兒,你要明白,這些都是身外之物!只要百姓過得好就行了!這些不必在意!”

“阿父!你真厲害!”

“哈哈哈哈!”

朕最起碼還有道金光呢!有的人連金光都沒有!

……

大漢·武帝時期

“憑什麼!憑什麼!”

帝大怒!

……

炎漢·明帝時期

西宮·長秋宮

劉莊來回踱步,坐立不安。

“下一個就是朕了,朕的功績不知如何?”

劉莊一邊來回踱步,一邊衝身後的明德皇后問道:

“朕有沒有讓阿父阿母失望?朕做的還好吧?”

“陛下,莫要擔憂,您做得很好了。”

明德皇后拉住不安的劉莊,安撫着。

劉莊被明德皇后拉住,一起坐在軟榻上。

但他依然伸着脖子看着天幕,

“一轉眼,阿父已經走了十餘年了,阿母也走了九年了。”

“我都有點記不清阿父的容貌了。”

劉莊看着天幕裡的劉秀駕着日車遨遊天下。

“幸哉,還能再見阿父一面,可惜阿母的出現太少了…太少了…”

至此!神話炎漢時間線開啓!(bushi)

有一說一,劉秀在現代不太出名,但古代裡吹他的皇帝的確不少,而且吹他的也都是能力賊強的皇帝。

有一部分忘了寫了,就是諸葛丞相是怎麼看光武帝的。

“帷幄無他所思,六奇無他所出。”

整個東漢時期和往後,基本都認爲光武帝優於高祖。

但注意一點,這個價值體系其實是在後期儒家價值觀裡的。

後期儒家價值觀裡什麼最重要?道德,或者說私德。

而劉邦不講究這個。

自古以來什麼問題最嚴重又最不嚴重,作風問題。

另,魏晉南北朝可能有點懸啊,據說很難過審,難搞。

(本章完)

第722章 阿睦爾撒納反叛218.第212章 李淵:我不要臉,我要利益。84.第82章 呂布最後的高光158.第154章 劉裕的功績132.第128章 孫權的功績和一點小小的胡人震第666章 尚方“克主”寶劍第408章 東京留守中流砥柱宗澤!第741章 乾隆功績天下秩序160.第156章 堪比文景之治的元嘉之治第16章 宋徽宗:你什麼檔次,跟我乘一樣的龍第756章 此時道光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第698章 一切解釋權依本天幕所有194.第190章 北周雄主宇文邕第723章 阿布賚:就你叫乾隆啊?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第70章 劉徹:朕想升級一下賽季版本!第747章 閉關鴉片官場玄機第444章 南宋朝繼續失智宋理宗端平入洛212.第206章 滅亡倒計時第578章 應州大捷164.第160章 齊武帝蕭賾208.第203章 你不亡都沒天理啊。第34章 劉弗陵:朕只是年紀小,不是傻子!(第302章 遊幸無度之主唐敬宗李湛第619章 斫棺戮屍!第445章 岳飛:陛下我趙昚:準了!275.第267章 李隆基,登場!第546章 北京保衛戰!第767章 道光:御駕親征?誰啊?我啊?第553章 劉弗陵:幸福感是對比出來的!307.第298章 藩鎮俯首元和中興!第373章 宋仁宗功績第437章 劉邦:乃公想了想,他可能不是乃公後代。140.第136章 太康之治第490章 從屠龍變爲惡龍第438章 我打不過蒙古我還打不過你南宋嗎!第558章 奇襲威寧海!220.第214章 捅了皇帝窩了。第700章 乾隆:你懂個球!249.第242章 以民爲本。182.第178章 早死評價一定高的齊文宣帝高洋第719章 衛子夫:朕朕朕!狗腳朕!第497章 明初奇景百姓護貪第685章 李淵:你也配武功滿分?!第812章 最終章:麥子熟了幾千次,人民萬歲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第518章 燕王朱棣:“爹?!!”第686章 江陰八十一日第361章 泰山:從今日天起,沒人再能在我頭頂上封禪!第690章 劉恆:真是搞不懂你們131.第127章 孫權:我死的挺突然啊!90.第88章 袁紹:這威武之師,天下誰能敵也第463章 元朝是中國五年換五帝163.第159章 齊高帝蕭道成254.第246章 一窩“世民”出場。第640章 朱由校:都把心肝曬一曬,拾掇拾掇!99.第97章 劉備借荊州,打一成語第784章 殘破圓明園咸豐帝駕崩第604章 朱厚熜:勁吔!第58章 劉莊:阿父,阿母第330章 五代十國後梁第672章 傳庭死,明亡矣。不死,亦亡矣!74.第72章 宦官坐大,清議士人,黨錮之禍。第472章 劉邦與朱元璋的區別第757章 道光態度的轉變第57章 朱元璋:漢明帝對官員太苛刻了。第366章 劉娥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第464章 堪稱東方版“希特”第579章 武宗南巡寧王謀反第325章 招安與沖天大將軍79.第77章 那個一腔熱血的曹操死了第771章 咸豐:只要正心誠意,即可平定天下!第45章 大漢補丁降臨!118.第114章 李世民:朕吹爆諸葛亮!177.第173章 蕭衍:我,梁武帝,打錢!第50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341章 周世宗功績(下)279.第271章 開元盛世!盛唐巔峰!第304章 朱元璋:什麼?後代盡是奇葩?!第635章 論,聰明人的破壞性有多大第666章 尚方“克主”寶劍第444章 南宋朝繼續失智宋理宗端平入洛第550章 人間一日地獄五百第492章 取死有道!取死有道!第33章 漢武帝劉徹第40章 李二鳳:那鳳凰應該是朕的!第551章 朱見深萬貞兒第524章 朱高熾:忽悠,接着忽悠!第580章 四十三天平寧王第39章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306.第297章 李純:我要學太宗!玄宗!第341章 周世宗功績(下)第603章 劉恆:天授即民授!92.第90章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第481章 明朝第一守護神朱文正30.第30章 功是功,過是過(四千字)152.第148章 孫恩大禮包已開啓,開始準備桓第792章 中國自主權致敬蒲安臣308.第299章 力挽狂瀾之主唐憲宗李純
第722章 阿睦爾撒納反叛218.第212章 李淵:我不要臉,我要利益。84.第82章 呂布最後的高光158.第154章 劉裕的功績132.第128章 孫權的功績和一點小小的胡人震第666章 尚方“克主”寶劍第408章 東京留守中流砥柱宗澤!第741章 乾隆功績天下秩序160.第156章 堪比文景之治的元嘉之治第16章 宋徽宗:你什麼檔次,跟我乘一樣的龍第756章 此時道光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第698章 一切解釋權依本天幕所有194.第190章 北周雄主宇文邕第723章 阿布賚:就你叫乾隆啊?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第70章 劉徹:朕想升級一下賽季版本!第747章 閉關鴉片官場玄機第444章 南宋朝繼續失智宋理宗端平入洛212.第206章 滅亡倒計時第578章 應州大捷164.第160章 齊武帝蕭賾208.第203章 你不亡都沒天理啊。第34章 劉弗陵:朕只是年紀小,不是傻子!(第302章 遊幸無度之主唐敬宗李湛第619章 斫棺戮屍!第445章 岳飛:陛下我趙昚:準了!275.第267章 李隆基,登場!第546章 北京保衛戰!第767章 道光:御駕親征?誰啊?我啊?第553章 劉弗陵:幸福感是對比出來的!307.第298章 藩鎮俯首元和中興!第373章 宋仁宗功績第437章 劉邦:乃公想了想,他可能不是乃公後代。140.第136章 太康之治第490章 從屠龍變爲惡龍第438章 我打不過蒙古我還打不過你南宋嗎!第558章 奇襲威寧海!220.第214章 捅了皇帝窩了。第700章 乾隆:你懂個球!249.第242章 以民爲本。182.第178章 早死評價一定高的齊文宣帝高洋第719章 衛子夫:朕朕朕!狗腳朕!第497章 明初奇景百姓護貪第685章 李淵:你也配武功滿分?!第812章 最終章:麥子熟了幾千次,人民萬歲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第518章 燕王朱棣:“爹?!!”第686章 江陰八十一日第361章 泰山:從今日天起,沒人再能在我頭頂上封禪!第690章 劉恆:真是搞不懂你們131.第127章 孫權:我死的挺突然啊!90.第88章 袁紹:這威武之師,天下誰能敵也第463章 元朝是中國五年換五帝163.第159章 齊高帝蕭道成254.第246章 一窩“世民”出場。第640章 朱由校:都把心肝曬一曬,拾掇拾掇!99.第97章 劉備借荊州,打一成語第784章 殘破圓明園咸豐帝駕崩第604章 朱厚熜:勁吔!第58章 劉莊:阿父,阿母第330章 五代十國後梁第672章 傳庭死,明亡矣。不死,亦亡矣!74.第72章 宦官坐大,清議士人,黨錮之禍。第472章 劉邦與朱元璋的區別第757章 道光態度的轉變第57章 朱元璋:漢明帝對官員太苛刻了。第366章 劉娥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第464章 堪稱東方版“希特”第579章 武宗南巡寧王謀反第325章 招安與沖天大將軍79.第77章 那個一腔熱血的曹操死了第771章 咸豐:只要正心誠意,即可平定天下!第45章 大漢補丁降臨!118.第114章 李世民:朕吹爆諸葛亮!177.第173章 蕭衍:我,梁武帝,打錢!第50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341章 周世宗功績(下)279.第271章 開元盛世!盛唐巔峰!第304章 朱元璋:什麼?後代盡是奇葩?!第635章 論,聰明人的破壞性有多大第666章 尚方“克主”寶劍第444章 南宋朝繼續失智宋理宗端平入洛第550章 人間一日地獄五百第492章 取死有道!取死有道!第33章 漢武帝劉徹第40章 李二鳳:那鳳凰應該是朕的!第551章 朱見深萬貞兒第524章 朱高熾:忽悠,接着忽悠!第580章 四十三天平寧王第39章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306.第297章 李純:我要學太宗!玄宗!第341章 周世宗功績(下)第603章 劉恆:天授即民授!92.第90章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第481章 明朝第一守護神朱文正30.第30章 功是功,過是過(四千字)152.第148章 孫恩大禮包已開啓,開始準備桓第792章 中國自主權致敬蒲安臣308.第299章 力挽狂瀾之主唐憲宗李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