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3章 天津教案外交失敗

{開眼了,第一個死在任上的外交官,竟然是美國人……}

{一個美國人,駐華大使,卸任後受命於清廷,作爲首支外交使團領隊。}

{在英國的外交成功讓蒲安臣興奮不已,在給衛三畏的信中,他寫道:“我在這裡獲勝,報界、政府和公衆都同意《蒲安臣條約》的觀點。”}

{冷知識,清廷日後用來抗議美國排華的法律依據,就是根據《蒲安臣條約》條約。}

{所以有些美國人批評蒲安臣,說他爲了討好加州一小撮人道主義者和政客,拱手把美國讓給成羣的亞洲人。}

……

炎漢·靈帝時期

“無論清廷的初衷是何,至少蒲安臣對於將清朝帶入世界,融入世界是執着的。”

劉備懷裡捧着笏板,望着天幕,感慨萬千。

一個外人,用生命來將一個國家帶入世界秩序中。

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

“在此職責上,他是合格的,無論是否於自己或者母國有私心。”

不止曹操,殿內衆人都開眼了。

前面的英法聯軍無惡不作,這裡的駐華大使盡心盡力。

“這該怎麼說呢……不要將個人過錯上升到羣體過錯,也不要把羣體過錯下降到個人吧。”

這話一入耳,一行人直接想到了許久以來一直被歧視的地方。

“涼州啊……”

劉宏望着天幕,嘆聲道:

“那也是大漢子民啊……”

……

季漢。

“道義自在人心。”

諸葛亮看着那金髮碧眼的洋人爲了中國之業而客死異鄉,感懷道:

“承其諾,而盡其責。”

“也可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了。”

劉禪仔細品味這番話。

對鞠躬盡瘁又有了新的理解。

‘人就是這樣,放在自己面前的時常看不見,而他人一說一做,反倒映照己身了。’

‘捫心自問,朕對自己的責任真的看重了嗎?’

‘既然擔了這份差事,則合該盡心盡力爲之。’

劉禪悄悄看向鬢髮斑白的諸葛亮,心中百感交集。

‘最起碼,不要讓相父再如此操勞了。’

……

大明·宣德時期

“不能固步自封啊……”

穿着一身素白長袍的朱瞻基坐在圈椅裡。

“于謙啊,你說咱們要不要先他們一步?”

于謙站得闆闆正正,聞言沉思道:

“可也不可。”

朱瞻基無奈笑道:

“怎麼個可也不可法?”

于謙正色道:

“可,乃未雨綢繆。聽聞於他人之耳耳,不如自得出使而信服。”

“不可……沒錢啊……”

朱瞻基身體猛得一僵。

咋個還幻聽了?!

“沒……沒錢?不能吧……哈哈……”

朱瞻基尬笑看着一板正經的于謙。

然後,笑容消失。

雖然有仁宣之治……

但還真他媽沒錢……

“彼其娘之……”

于謙就當沒聽到皇帝罵人,然後從懷裡掏出一本摺子。

“臣今日就爲大明財政之事。”

“上奏,重啓下洋之事。”

……

大清·道光時期

“彼等之風俗,不過淫亂與機詐。”

侍讀學士倭仁對天幕上的所言不置可否,拱手對道光皇帝說道:

“彼等之所尚,也不過魔道與惡毒。”

“我天朝質樸無華,豈能尚機詐與惡毒?”

“此乃桀紂之事,不可尚之!”

道光眯着眼睛,看了一眼殿內臣子。

一時間他竟看不出這幫人是想讓大清活還是大清死……

“林則徐的上書你們都知道了。”

臣子們不說話了。

道光心中瞭然。

這皇宮……滲得跟篩子一樣。

“你說彼之惡毒,那你有辦法祛惡拔毒嗎?”

倭仁閉嘴了。

道光冷笑一聲,陰陽怪氣道:

“也是,鴉片禁不禁的,你們又不受影響。”

“該吃吃,該喝喝。”

“到時候真大難臨頭,就學前朝衆臣算了。”

羣臣聞言惶恐下跪。

道光站起身,一甩馬蹄袖,越過羣臣大步邁出。

“朕告訴你們。”

“鴉片,禁定了!”

“要打就打!”

“知道了前因後果都贏不了,咱們也別治什麼天下了。”

一道充滿決絕之意的話音從羣臣身後傳來,。

“朕直接拉着你們,挨個去煤山上的歪脖子樹吊死算了!”

……

【而1870年也真是個多事之秋。】

【歐洲爆發了普法戰爭,又誕生了“巴黎公社”。】

【在美洲,洛克菲勒創辦了美孚石油公司,非裔美國公民也首次正式獲得了投票權。】

【而這一年的清朝,也發生了震驚中外的“天津教案”。】

【而天津教案對晚清政局走向產生的影響,無論廣度還是深度,都遠超其他事件。】

……

天幕上。

一座充滿異域風情的教堂豎立在一片低矮的瓦房之中。

幾名鄉民坐在不遠處的樹蔭下,看着這邊。

一名精瘦老者用衣襟擦着臉上的汗水,突然道:

“我今早見這堂裡的洋人擡着一小棺埋在東關義冢地裡了。”

其中一名正用破蒲扇扇風的漢子一下坐起,驚呼道:

“趙叔,您也看見了?”

其餘幾人一聽,連忙追問起來。

漢子臉色發青道:

“那天我看見了沒多想,後來路過那裡看見小棺被一羣野狗刨出。”

“那裡面……是好幾具小孩兒屍身!”

衆人譁然!

“這……這……”

“最近疫病流行!這些洋鬼定是殺害小兒取其心眼,準備端午節合藥之用!”

“否則爲什麼一棺有數屍?”

衆人聞言沉默不語,又齊齊看向教堂。

……

【1870年四月,天津疫病流行。法國天主教仁慈堂收養的嬰兒也未能倖免,夭折了三四十人之多。】

【天主堂神父與修女“迷拐孩子挖眼剖心製藥”的謠言大範圍流傳開來。】

【當時的天津時常有拐賣兒童之事發生。建於1869年的天主教仁慈堂爲收養孤兒,常向孤兒的掌控者支付一定費用。】

【但當時鮮少有父母或掌控人願意主動免費將孩子送給慈善機構撫養,更何況是洋人成立的機構,故仁慈堂不得不以支付費用來收養孤兒。】

【有時候,仁慈堂還會收養垂死的兒童,旨在爲其做宗教洗禮以拯救靈魂。】

【而這種做法既刺激了不法之徒去迷拐兒童,也給流言的產生提供了捕風捉影的依據。】

……

大宋·哲宗時期

“育嬰都是把人家才養出孩子抱來乳哺。”

“他堂內都是長大的男女……”

司馬光深知人性之惡。

他們想是育嬰耶?還是藉此採生折割耶?

趙煦看着臉色變化的老頭,心裡感慨萬分。

育嬰一節,乃勸人向善。

但人心隔肚皮……

真善假善也很難說。

……

【不久後,有兩名人販子被捕,官府在告示裡說他們的行爲可能是“受人囑託”。】

【民間組織“水火會”四處抓捕有嫌疑之人。】

【羣衆公審之下,一名叫作武蘭珍的迷拐犯,供稱他作案所用的迷藥正是法國天主教仁慈堂提供。】

【但根據後來的排查,武蘭珍“指勘所歷地方房屋與該犯原供不符”,現實中找不到武蘭珍口供裡的案發地。】

【而在武蘭珍招供的當下,“鐵證”如山,民情沸騰。】

【鄉紳們集會於孔廟,書院也停課聲討。】

【號稱有萬餘人之多的憤怒民衆羣聚在教堂之外,或與教民口角相爭,或向教堂拋擲磚石。】

【仁慈堂的修女本想請民衆選派代表,進入堂內調查,以廓清真相,但被法國領事豐大業所阻。】

【豐大業不願與憤怒的民衆直接交涉,6月21日,他前往三口通商衙門與天津府衙,要求地方官崇厚、張光藻調兵彈壓民衆。】

【在遭受拒絕之後,豐大業在獅子林浮橋上遇到靜海知縣劉傑,爭論過程中,豐開槍恫嚇,射死了劉傑的家人劉七。民憤遂被徹底點燃。】

【百姓們先是打死豐大業及其隨從,然後又衝入法國教堂,扯碎法國國旗,打死法國神父、修女、洋商、洋職員及其妻兒等共計二十人。】

【其中包括十三名法國人、三名俄國人、兩名比利時人、一名意大利人,一名英國人、中國僱員數十人,縱火焚燒了望海樓教堂、育嬰堂、領事署及多座英美教堂。】

【此即震驚中外的“天津教案”】

……

{當時,江西境內也發生民衆與教堂之間的糾紛。}

{江西巡撫沈葆楨曾呈遞給總理衙門的一份情報,情報裡的記載大體解釋了底層民衆爲何對天主教堂懷有如此深重的疑慮和敵意。}

{一是天主教育嬰堂與本土育嬰堂之間存在衝突,他們覺得天主教的育嬰堂是要奪本地公建的育嬰堂,且教徒來佔鋪面、田地,又說有兵船來挾制。}

{二是教民與非教民之間存在衝突,當時各地官府紳士總是對教民百依百順。非教民在衝突中居於不利地位。}

{三是教堂的行爲模式與中國傳統慈善組織大不相同,民衆無法理解時,會傾向於將其與“採生折割”聯繫到一起。}

{四是太平軍在江西的所作所爲,讓當地百姓心有餘悸。天主教拜上帝,太平軍也號稱“拜上帝教”,民衆分辨不了二者的區別,於是產生了一種籠統的認知。}

{“長毛都是奉天主教的”,認定傳教士會勾引太平軍打進來。}

……

大明·成化時期

“唉……”

朱見深看着天幕裡陳述的情報,心中一時複雜難言。

“你說這是愚昧嗎?”

萬貞兒不知道怎麼說,只是握住皇帝的手。

朱見深搖頭道:“爭育嬰堂與鋪面、田地,這是經濟上的衝突。”

“百姓並不瞭解教堂的慈善模式,也不能理解傳教士與太平軍的區別。這是文化上的衝突。”

“條約裡規定了傳教士的治外法權,會對地方官府造成壓力,使其出於保烏紗帽的利益考量,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在治理上出現偏袒教民的傾向。”

“這是制度上的衝突。”

他嘆着氣,捶着腿。

“況且,這些做官的只圖一日無事,騙一日俸薪。”

“到了緊急時候,他就走了,幾時顧百姓的身家性命。”

“紳士也與官差不多,他有家當的也會搬去。受罪的都是百姓,與他何干?”

“民不信官,也不要他管。”

“自顧自的,最後惹出事端。”

“你說,這是愚昧嗎?”

“非以愚昧二字簡單指斥啊。”

……

【事發後,法、英、美、德、俄、比、西七國,聯合向清廷發出照會抗議。】

【法國軍艦更開往大沽口鳴炮二十七響示威。】

【當時清廷對如何處理此案,有兩個論調。】

【以慈禧太后、同治皇帝、醇親王奕𫍽、內閣中書李如鬆、監察御史長潤、陝甘總督左宗棠爲首的論理者。】

【主張抓住機會將洋人們趕出大清,以雪先皇被英法兩軍從京城趕跑逃亡熱河的恥辱。】

【以恭親王奕訢奕訢、翰林院掌院學士文祥、兩江總督曾國藩、湖廣總督李鴻章爲首的論勢者。】

【主張順勢而爲,現在與法國開戰,等同與各國同時爲敵。清廷軍隊的戰鬥力可以抵禦洋人於一地,不能抵禦洋人於七省。】

【可以與洋人相持一兩年,不能與洋人相持幾十年上百年。結果一定是洋人不斷武力尋仇,很可能再現咸豐皇帝逃亡熱河的恥辱。】

……

大漢。

“你們怎麼看?”

劉邦對底下的二子提問道:

“是該順勢,還是該雪恥呢?”

劉盈與小劉恆一同搖了搖頭。

劉盈先開口道:

“是順勢還是雪恥,主動權從一開始就不在清朝手裡。”

小劉恆繼續道:

“順勢,必要交出百姓,此乃傷民。輸。”

“雪恥,咸豐之事尚且不遠,所謂騎兵如雪入油鍋,不當一提。亦輸。”

“事一開始就是死結。”

“就看是飲鴆止渴還是放手一搏罷了。”

劉盈最後道:

“不過就看清廷主政者的想法,還是飲鴆止渴吧。”

劉邦笑着捋須,對呂雉道:

“你說乃公的種怎麼就這麼好呢?”

呂雉面無表情,不想理他。

……

【“論勢者奕訢”與“論理者奕𫍽”的衝突,讓時任直隸總督曾國藩在1870年進退失據。】

【當時直接負責處理天津教案者,原本應是時任三口通商大臣崇厚,朝中“論理派”的攻擊對象也主要是崇厚。】

【而崇厚是奕訢的心腹,攻擊崇厚就是攻擊奕訢。】

【爲了脫離旋渦,崇厚於教案發生後立即給總理衙門呈遞了一份情況彙報,敦請朝廷派直隸最高長官曾國藩前來主持大局。】

【曾國藩給崇厚去了一封信,表態願意協助他辦理此案,願意與他“禍則同當,謗則同分”。】

【但是,奕訢與崇厚要的不是“曾國藩前來協助”,而是“曾國藩前來主持”。】

【於是,在奕訢的運作下,崇厚很快被任命爲赴法欽差離開了天津,處理教案的重任,遂全部壓到了曾國藩的身上。】

……

大明·天啓時期

朱由校表示,這套手法我那親愛的信王非常熟練。

“甩鍋嗎……”

看來這朝內不太平啊……

也是,越是朝堂末年黨爭就越嚴重。

“曾國藩……嘖嘖,好一口鍋,可得背穩了。”

朱由校嘴角帶笑,心裡卻一片波瀾不驚。

隨後……

『天啓皇帝:你們大清亡了也是自尋的,這時候還提防漢臣呢,有功之臣都能當鍋用,你們不死誰死啊。』

……

一衆皇帝都愣了一下。

自打羣情激奮罵了一通宋高宗後,這玩意兒就沒怎麼動過。

現在……

看着天啓那罵街的話語。

一些本性就不太正經的“流氓”開始活了心了。

而這時,熱鬧也來了。

『乾隆皇帝:天啓帝還是要保重身體爲妙。』

『若陽氣不足,朕這有補陽壯氣之法,可使天啓帝子嗣豐盈,龍精虎猛。』

衆皇帝眼睛一亮!

打起來了!

……

大秦。

嬴政皺着眉看着聊天羣。

“……烏煙瘴氣……”

劉邦支着耳朵聽着。

什麼東西烏煙瘴氣?

……

【這時的曾國藩已經59歲,右眼失明、肝病日重,長期遭受眩暈病症的折磨。】

【天津教案發生前夕,曾國藩似乎已覺察到自己大限將近。】

【他讓李鴻章幫自己運來建昌花板做棺材,以備後事。結果花板與朝廷的諭旨同日抵達保定。】

【諭旨裡殷切關懷他身體如何,又意味深長地問他是否能夠處理這場教案。】

【這詢問實是一種提醒:教案發生在直隸境內,曾國藩沒有置身事外的可能。】

【7月8日,曾國藩呈給朝廷的《查明天津教案大概情形折》引爆了朝野輿論。】

【折中表示,確認育嬰堂並無誘拐傷害孩童之事,並準備以一命抵一命的原則處死二十人。】

【一時間“詬詈之聲大作,賣國賊之徽號竟加於國藩。京師湖南同鄉尤引爲鄉人之大恥”】

【京城湖南會館懸掛的曾國藩官爵匾額“悉被擊毀”,會館還將曾的名籍削去,不再承認他是湖南人。】

【昔日的道德聖人,瞬間淪爲舉國士大夫口誅筆伐的對象。】

【昔日的中興名將與曠代功臣,瞬間成了“謗譏紛紛,舉國欲殺”的漢奸。】

【“積年清望幾於掃地以盡矣”】

……

{《查明天津教案大概情形折》送抵北京同日,朝廷召集會議就如何處理教案進行了討論,慈禧在會上表態說,“此事如何措置,我等不得主意”。}

{同日,慈禧還以同治皇帝的名義給曾國藩下旨,內中對處理事件的具體方案一字未提,只反覆強調朝廷的期望是“和局固宜保全,民心尤不可失”,要曾國藩做到既不與洋人開戰也不能失了民心。}

{也是在這一天,朝廷刪減了曾國藩“論說持平”的奏章,然後將其公開披露。隨後,曾國藩被朝野輿論罵成了“賣國賊”。}

{自稱“我等不得主意”的慈禧,其實早已打定了主意。}

{所謂,“和局固宜保全”的口號必須高調多喊,但與洋人開戰則萬萬不行。}

{“民心尤不可失”,所以朝廷在面子上不能直接表態,說要懲辦參與打殺的民衆,但這個事要做且不妨交給曾國藩來做。}

{哇……妙啊……曾國藩也是好起來了,有實習生待遇了。}

……

大清·光緒時期

慈禧扶了扶旗頭,語氣難明。

“曾國藩要用。”

“但一定要是一個偏袒洋人的曾國藩。”

光緒瞄了一眼聊天羣,又想起曾看過的原本摺子,淡淡道:

“所以朝廷在公佈曾國藩關於案情調查的奏摺時,刻意刪去了他爲天津紳民辯護的五條理由。”

慈禧平靜道:

“曾國藩是理學名臣,也是中興功勳,聲望之高無人能及。”

“由他來消弭中外衝突,遠比由崇厚這類人與洋人達成妥協,更能堵住朝廷上下的悠悠之口。”

光緒想着這位老妖婆的一切操作。

“不可與洋人開釁,不可重蹈庚申之變的悲劇。”

“刪減曾國藩奏摺中爲民衆辯護的內容後,再將奏摺公佈,相當於給他戴上了一頂賣國賊的帽子,也相當於給朝廷的媾和政策提供了操作空間。”

“就如同許多人的好壞善惡全靠同行襯托,許多事件的輿論風評也往往取決於同類對比。”

“只要有曾國藩惡劣的賣國行徑在前,朝廷的和解措施將會很自然地變得可接受,甚至值得讚美。”

“高……真是高……”

慈禧不在乎皇帝言語裡的尖銳。

無能之輩的狺狺狂吠罷了。

“所以,本宮讓你想想怎麼讓曾國藩成了開派祖師。”

“人活着時有用,人死後更有用。”

……

【天津教案最後的處理結果是:官員方面,天津知府張光藻、知縣劉傑被革職流放黑龍江。】

【百姓方面,馮瘸子、劉二等二十人被判處死刑,小錐子、王五等二十五人被判充軍,後來李鴻章接手善後,有四名被判死刑者改爲流放。】

【而爲了一勞永逸避免再出現“天津教案”,避免再出現“庚申之變”。】

【清廷在1871年最在意的工作,也是總理衙門花費精力最多的工作。就是擬定了一份《傳教章程》。】

【清廷希望用條約文件的形式,將晚清的民教衝突有序管控起來。】

【遺憾的是,在說服各國公使接受《傳教章程》這件事情上,總理衙門失敗了。】

【英國政府以擔心影響商業爲由,拒絕與清廷訂立《傳教章程》。】

【沒有英國做調節,總理衙門只能單獨面對法國的強硬立場。】

【1871年11月,法國政府回覆稱,絕不同意該章程,並威脅說,若清廷執意要實行《傳教章程》,可能會導致兩國友誼動搖甚至決裂。】

【總理衙門沒有國家實力做籌碼,無法讓法國政府坐到談判桌前,只能接受這個結果。】

【清廷試圖依賴條約外交來化解中外衝突的首次嘗試,至此宣告失敗。】

即使按照當代價值觀。

應該當一個碌碌無爲所謂的“好人”。

還是做一個可能會被扣上罵名但符合當下利益或不得不做事的“混蛋”。

也是一個兩難的問題。

……

就像課本里面只說曾國藩,李鴻章簽訂不平等條約,其他都不說一樣。

但就如翦伯贊范文瀾等提出的“宜粗不宜細”。

這爲後續解釋權也留下了餘地。

134.第130章 司馬昭弒君第632章 薩爾滸之戰。第371章 不分敵我的慶曆新政第33章 漢武帝劉徹第407章 宋高宗微微出手就能第789章 太平天國的餘燼第414章 富平之戰蠢豬式的仁義道德第595章 除倭寇張經之死156.第152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512章 朱允炆:勿使朕有背鍋之名第606章 隆慶中興第717章 乾綱獨斷,乃本朝家法!第455章 崖山之戰宋史合頁220.第214章 捅了皇帝窩了。第423章 純正不曲,名與實稱164.第160章 齊武帝蕭賾第721章 犁庭掃閭,一統西域!第494章 貧賤夫妻少時苦,富貴攜手共長情。第764章 五虎制敵吳淞失陷第616章 萬曆,大明王朝最富庶之時第411章 搜山檢海宋跑宗104.第101章 劉徹:關羽!你嘴怎麼這麼笨啊第345章 沒有選擇的軍制改革268.第260章 第一位女皇帝武曌252.第244章 降維打擊的唐朝軍制第630章 趁勢而起努爾哈赤96.第94章 周瑜:魯肅這個朋友我交定了!第735章 英國使團馬戛爾尼第585章 大禮儀之爭!第763章 民族英雄葛雲飛第364章 歷史上最強太后系列一遼國第一女強人:蕭綽第378章 文景之治的含金量還在升高!第577章 大明頹勢初顯第683章 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第697章 爲什麼不算千古一帝?206.第201章 一開始還不是廣神的楊廣第367章 玄武門:我感覺你在針對我。宋法:你感覺對了!第635章 論,聰明人的破壞性有多大第425章 宋孝宗隆興北伐第399章 大宋國情就是崩賣撤溜!第593章 內閣成爲皇權附庸第798章 慈禧的狂妄日本的準備第556章 成化犁廷!第8章 沒人性的胡亥286.第277章 亡國之君李隆基第525章 那朱老四擺明了是跟咱對着幹啊!252.第244章 降維打擊的唐朝軍制第632章 薩爾滸之戰。第598章 台州戰鴛鴦陣第459章 康熙:倭子國,畏威而不懷德第750章 道光一生中最輝煌的時刻第37章 故劍情深,老劉家唯一的情種。第393章 仔細一看這是昏君集合體啊!第71章 廁所政變!第551章 朱見深萬貞兒第624章 平壤之戰!191.第187章 獎勵高緯牌不老藥第570章 大明文臣:只要宦官支持,我就反對!第330章 五代十國後梁第693章 西藏併入中國版圖第330章 五代十國後梁292.第283章 無解的問題差點平定的叛亂262.第254章 父死,其妻吾養之。第680章 清軍入關。第608章 兵不血刃就得邊境安寧,居功至偉!第398章 宋徽宗反覆橫跳,金太宗得時出兵!第459章 康熙:倭子國,畏威而不懷德196.第191章 意氣風發時,壯志難酬日第765章 《南京條約》146.第142章 祖逖!第556章 成化犁廷!第319章 唐宣宗功績第622章 豐田秀吉:大明除了北京,都是我的領土!第543章 “主張南遷者,可斬!”153.第149章 四天平定桓玄165.第161章 皇帝皇后各玩各的。第432章 成吉思汗第62章 勒石燕然與聰慧的劉肇第693章 西藏併入中國版圖194.第190章 北周雄主宇文邕第751章 茶第483章 國號大明建元洪武!第773章 太平天國!97.第95章 孫權:投降?我還能往哪跑啊?!160.第156章 堪比文景之治的元嘉之治第762章 百姓的血勇三元里之戰第350章 宋太祖功績。第794章 一把抓住!頃刻第450章 小劉恆:糟了!我被二兄給演了!第5章 嬴政是個什麼樣的皇帝?第754章 九龍之戰鴉片戰爭第745章 “儒家聖君”第479章 陳友諒龍灣之戰。第316章 西北有孤忠!第500章 朱標大明不可動搖的儲君第305章 晚唐標誌甘露之變131.第127章 孫權:我死的挺突然啊!154.第150章 劉裕:單手指天!卻月陣!開!179.第175章 梁武帝的功績214.第208章 高洋:就這啊?你想笑死朕嗎?
134.第130章 司馬昭弒君第632章 薩爾滸之戰。第371章 不分敵我的慶曆新政第33章 漢武帝劉徹第407章 宋高宗微微出手就能第789章 太平天國的餘燼第414章 富平之戰蠢豬式的仁義道德第595章 除倭寇張經之死156.第152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512章 朱允炆:勿使朕有背鍋之名第606章 隆慶中興第717章 乾綱獨斷,乃本朝家法!第455章 崖山之戰宋史合頁220.第214章 捅了皇帝窩了。第423章 純正不曲,名與實稱164.第160章 齊武帝蕭賾第721章 犁庭掃閭,一統西域!第494章 貧賤夫妻少時苦,富貴攜手共長情。第764章 五虎制敵吳淞失陷第616章 萬曆,大明王朝最富庶之時第411章 搜山檢海宋跑宗104.第101章 劉徹:關羽!你嘴怎麼這麼笨啊第345章 沒有選擇的軍制改革268.第260章 第一位女皇帝武曌252.第244章 降維打擊的唐朝軍制第630章 趁勢而起努爾哈赤96.第94章 周瑜:魯肅這個朋友我交定了!第735章 英國使團馬戛爾尼第585章 大禮儀之爭!第763章 民族英雄葛雲飛第364章 歷史上最強太后系列一遼國第一女強人:蕭綽第378章 文景之治的含金量還在升高!第577章 大明頹勢初顯第683章 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第697章 爲什麼不算千古一帝?206.第201章 一開始還不是廣神的楊廣第367章 玄武門:我感覺你在針對我。宋法:你感覺對了!第635章 論,聰明人的破壞性有多大第425章 宋孝宗隆興北伐第399章 大宋國情就是崩賣撤溜!第593章 內閣成爲皇權附庸第798章 慈禧的狂妄日本的準備第556章 成化犁廷!第8章 沒人性的胡亥286.第277章 亡國之君李隆基第525章 那朱老四擺明了是跟咱對着幹啊!252.第244章 降維打擊的唐朝軍制第632章 薩爾滸之戰。第598章 台州戰鴛鴦陣第459章 康熙:倭子國,畏威而不懷德第750章 道光一生中最輝煌的時刻第37章 故劍情深,老劉家唯一的情種。第393章 仔細一看這是昏君集合體啊!第71章 廁所政變!第551章 朱見深萬貞兒第624章 平壤之戰!191.第187章 獎勵高緯牌不老藥第570章 大明文臣:只要宦官支持,我就反對!第330章 五代十國後梁第693章 西藏併入中國版圖第330章 五代十國後梁292.第283章 無解的問題差點平定的叛亂262.第254章 父死,其妻吾養之。第680章 清軍入關。第608章 兵不血刃就得邊境安寧,居功至偉!第398章 宋徽宗反覆橫跳,金太宗得時出兵!第459章 康熙:倭子國,畏威而不懷德196.第191章 意氣風發時,壯志難酬日第765章 《南京條約》146.第142章 祖逖!第556章 成化犁廷!第319章 唐宣宗功績第622章 豐田秀吉:大明除了北京,都是我的領土!第543章 “主張南遷者,可斬!”153.第149章 四天平定桓玄165.第161章 皇帝皇后各玩各的。第432章 成吉思汗第62章 勒石燕然與聰慧的劉肇第693章 西藏併入中國版圖194.第190章 北周雄主宇文邕第751章 茶第483章 國號大明建元洪武!第773章 太平天國!97.第95章 孫權:投降?我還能往哪跑啊?!160.第156章 堪比文景之治的元嘉之治第762章 百姓的血勇三元里之戰第350章 宋太祖功績。第794章 一把抓住!頃刻第450章 小劉恆:糟了!我被二兄給演了!第5章 嬴政是個什麼樣的皇帝?第754章 九龍之戰鴉片戰爭第745章 “儒家聖君”第479章 陳友諒龍灣之戰。第316章 西北有孤忠!第500章 朱標大明不可動搖的儲君第305章 晚唐標誌甘露之變131.第127章 孫權:我死的挺突然啊!154.第150章 劉裕:單手指天!卻月陣!開!179.第175章 梁武帝的功績214.第208章 高洋:就這啊?你想笑死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