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除倭寇張經之死

【張經,字廷彝,祖籍侯官。】

【正德十二年中進士,被任命爲嘉應知縣。】

【嘉靖四年遷吏科給事中,後又任戶科都給事中。】

【因經常上疏指責他人言行,引起諫官不滿。】

【言官指責他是張璁、桂萼同黨,但吏部說張經行爲端正,所以沒有治他的罪。】

【後被提升爲太僕少卿,歷右副都御史,協助處理院事。】

……

大漢。

“這什麼文官集團也不是鐵板一塊。”

劉邦腳踩着榻邊,大聲道:

“大體可以分成三類。”

“第一類,爲了功名利祿而貪贓枉法,這是害羣之馬。”

“第二類,大家怎麼做,我也怎麼做,自己不是特別乾淨,但也不是特別不乾淨。”

“第三類,就像朱紈張經這種,人品端正卻不合羣的人。”

“偏偏就是這種人最不得善終。”

呂雉瞥了他一眼,慢悠悠道:

“這也是要看是什麼樣的皇帝。”

“就大明一開始對文官的態度,就表明了忠貞之臣在這裡是得不到好的。”

劉邦認同她的說法,拍了拍膝蓋,搖頭道:

“問題就在這裡。”

“他們還是不明白。”

“從朱元璋開始,大明就傾向於從負面來行使皇帝的權力。”

“貶抑、侮辱、訾罵,當廷打屁股。”

“皇帝越是霸凌文官,也就越是刺激出文官在面對皇帝時的一種集體團結的態度和意識。”

劉邦搖頭道:

“大明的情況比宋朝還要惡劣。”

“這種惡劣已經不是制度上就能調節過來的了,而是在人心上就已經難以轉變了。”

“除非大明出一個劉秀,將一切推到重來,不然……”

……

【因曾任兩廣總督,受當地土司擁戴,此次爲了剿寇,朝廷徵調狼山土兵,張經因此而受朝廷重用。】

【當時,倭寇主要侵擾浙西,即蘇、鬆、杭、嘉等富庶地區。】

【張經到任,慷慨自負,開府嘉興,選將練兵,大有直搗敵穴之勢。】

【嘉靖三十三年(1555年)正月,拓林倭寇出兵攻打乍浦、海寧,攻陷崇德,轉掠塘西、新市、橫塘、雙林、烏鎮、菱湖等鎮,杭州數十里外血流成河。】

【巡撫李天寵束手無策,慌亂中自燒附郭民居。】

【全靠副使阮鶚、僉事王洵竭力抵禦,才得以保住城池。】

【二月,朱厚熜派工部侍郎、嚴嵩黨羽趙文華到浙江祭海神,妄想用祭神來平定倭寇。】

【趙文華頤指氣使,張經爲人耿直,兩人結下仇怨。】

【四月,廣西土官瓦氏率狼山土兵到達蘇州。】

【張經命其歸俞大猷管轄。】

【俞大猷率狼山土兵擊退金山衛的三千倭寇,趙文華見這些土兵可用,於是急於求成,派其擊敵於漕涇,不料大敗而歸。】

【倭寇知朝廷無能,搶掠之勢更加激烈。】

【趙文華認爲應速戰,張經不同意。】

【他認爲趙文華淺薄不懂兵法,不讓他知道作戰計劃。】

【趙文華大怒,上疏彈劾張經縱敵。】

……

{這味兒,太對了!內鬥成風!}

{其實我一直想不明白,爲什麼倭寇會是心腹大患?}

{倭寇不是海盜打劫這麼簡單,也不是不開放民間貿易,導致沿海當地大戶和海盜勾結這麼簡單。}

{歸根到底還是軍事因素。嘉靖時期,明朝的衛所制度早敗壞了。軍屯大量流失,士兵紛紛逃亡,勉強服役的也都是老弱殘兵,戰鬥力極其不靠譜,上了戰場,更缺少殺敵立功的勇氣,招呼兩下子就跑路。}

{而倭寇這邊,絕非簡單的強盜團伙,相反軍事素質極高。}

{雖然在戰船和弓弩技術上,倭寇遠遜明朝,但是火槍技術卻極先進,特別是常年和葡萄牙人打交道,不但火器製造技術突飛猛進,戰術也日益成熟,還出現了線形射擊戰術,好些能征善戰的明朝猛將,都是陣亡在倭寇的火槍下的。}

{而自永樂之後,只有正德管一管軍制,嘉靖拿着大禮儀挨個教育文臣時,那軍制是一丁點沒管啊。}

{而朝廷內部黨同伐異致使的種種冤案,嘉靖也不管。}

{他捱罵的主要原因從來都不是不上朝,而是腦子除了平衡和修仙就沒有其他東西了。}

{平衡對皇帝來說是必須的,但對國家來說不是啊,對國家來說發展纔是必須的。}

……

大漢·武帝時期

“真是成於此也敗於此啊。”

劉徹透過現象看本質。

朱厚熜牽制了朝堂,但換個說法。

朝堂又如何不是牽制住了皇帝?

“明朝的官員體制沒有宰相,那就是由皇帝直接領導百官。”

劉徹抱着小劉據講解道:

“這樣一來就失去了由宰相來總管總承,也就是總負責的緩衝。”

“羣臣直接受皇帝領導、管轄,那他們表達意見的對象當然也是皇帝。”

“而皇帝和宰相最大的差別是,皇帝不會是從他所要管理的這個體系裡出來的人。”

“皇帝擁有絕對的權力,不需要遵守制度,他自己就是制度。”

“他不需要也不可能爲政策成敗負責。”

“宰相處理政事要依循規範,這套規範必須向皇帝報告,然而皇帝來指使官員時卻不需要尊重任何規範,他高於規範,或說他自己就是規範。”

“皇帝既沒有經過資格考覈,更不能被撤換,那整個體系在最高層次就卡住了,無從選擇也無法流動。”

小劉據似懂非懂,回答道:

“所以,大臣與皇帝的爭鬥是一定的?”

劉徹揉了揉他的小腦袋,笑道:

“沒錯,從朱元璋廢丞相制,這個結果就預定了。”

“大明後面的皇帝可以說再填坑,也可以說是在挖坑。”

“因爲這個坑,他們本身就跳不出來。”

“朱厚熜能爭得主動權。”

“但也僅此而已了。”

劉徹看着天幕,帶着幾分惋惜之意。

“他就算想做其他的事也做不成。”

“大明這盤棋,已經將死了。”

……

【四月二十六日,張經分兵於石塘明打敗倭寇,倭寇從嘉興逃往唐家湖。】

【由於湖水洶涌,不能過去,吳江知縣楊正便集鄉兵於水上,牽制敵舟,派水性好的人下水將敵船鑿穿。】

【倭寇大敗,退至王江涇。】

【此時明軍已經將倭寇包圍,北有張經軍,東有俞大猷軍,南爲胡宗憲。】

【二十八、二十九日,雙方激戰,張經親自督師。】

【在倭寇猛攻下,明軍有些退卻,危急時刻,俞大猷奉命督永順土兵兩千人由泖湖趕來,明軍士氣大振。】

【五月一日,明軍三面合擊,大敗敵兵,斬殺兩千餘人,被海水溺死的無數。】

【而王江涇大捷也成明朝有倭寇以來第一起大捷。】

……

天幕上。

第二幅畫面再次成型。

……

【捷報傳到京城,朱厚熜卻認爲張經是在欺君。】

【嚴黨連連上疏,說張經是被趙文華彈劾纔開戰,應將其撤下。】

【雖然兵部稱這次大勝是張經的功勞,且關鍵時刻不能更換將領。但朱厚熜不聽,將張經押回京城。】

【同年十月,處死。】

【而趙文華則上疏稱王江涇大捷是他和胡宗憲督師的功勞,乃獲大勝,二人加官晉爵,而倭寇仍舊像從前一樣猖狂。】

88.第86章 劉徹:朕有點喜歡曹操了。第70章 劉徹:朕想升級一下賽季版本!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112.第108章 給西漢皇帝們一點漢昭烈帝的震第502章 朱元璋龍馭賓天第438章 我打不過蒙古我還打不過你南宋嗎!88.第86章 劉徹:朕有點喜歡曹操了。第483章 國號大明建元洪武!第507章 有千古之稱無千古之政第552章 朱見深捱罵不是沒有原因的第604章 朱厚熜:勁吔!246.第239章 唐太宗李世民第388章 平夏城七千降三萬!215.第209章 盛德大業至矣哉128.第124章 李世民小課堂開課了!六句話,第670章 爲民請命李自成284.第275章 老而不死盛世終結第786章 他只是不知道他所處在的時代第327章 沖天香陣透長安!第425章 宋孝宗隆興北伐第786章 他只是不知道他所處在的時代第47章 劉縯:來,跟我念“引”第450章 小劉恆:糟了!我被二兄給演了!第712章 設軍機處斬掉相權105.第102章 孫十萬“威震”逍遙津!第771章 咸豐:只要正心誠意,即可平定天下!第655章 康熙:給誰當奴才不是當第593章 內閣成爲皇權附庸第494章 貧賤夫妻少時苦,富貴攜手共長情。第721章 犁庭掃閭,一統西域!第691章 《尼布楚條約》247.第240章 貞觀之路。164.第160章 齊武帝蕭賾79.第77章 那個一腔熱血的曹操死了第66章 東漢之最!永元之隆!第550章 人間一日地獄五百第430章 “小堯舜”金世宗第462章 流水的王朝鐵打的衍聖公第330章 五代十國後梁第798章 慈禧的狂妄日本的準備第65章 李隆基:假的!都是假的!第457章 元朝“四等人”第580章 四十三天平寧王第54章 漢高祖與漢光武,孰優孰劣?第536章 朱棣:好聖孫!你爹多活兩年就夠了!第634章 明之亡,實亡於神宗第311章 劉徹:將李陵許於匈奴!第812章 最終章:麥子熟了幾千次,人民萬歲第468章 開局一個碗第680章 清軍入關。第805章 百日維新開始第664章 孫承宗滿門忠烈!但沒有諡號第444章 南宋朝繼續失智宋理宗端平入洛309.第300章 踹翻大唐之主唐穆宗李恆140.第136章 太康之治第639章 天啓黨爭遼瀋之戰第538章 後世影響朱祁鎮他爹!270.第262章 打死宋朝都不會提的功績第65章 李隆基:假的!都是假的!229.第223章 差點把自己浪死的李世民第515章 李景隆:五十萬打北平,優勢在我!231.第225章 李世民:不浪我不會玩。第539章 朱祁鎮:王振我父,王振我母261.第253章 無能爲力還是借刀殺人?第2章 六合一統!萬世永昌!111.第107章 華佗亮斧:曹操,我來給你治頭第529章 永樂大帝朱棣!163.第159章 齊高帝蕭道成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第15章 千古第一流氓皇帝劉邦第345章 沒有選擇的軍制改革261.第253章 無能爲力還是借刀殺人?第40章 李二鳳:那鳳凰應該是朕的!第346章 雪夜訪趙普,趙普亦未寢第725章 盡行剿滅不留餘孽196.第191章 意氣風發時,壯志難酬日202.第197章 開皇之治。第461章 在錯誤道路上狂奔的元朝諸帝第551章 朱見深萬貞兒100.第98章 曹操:割袍斷須?你沒睡醒吧?!95.第93章 長阪坡之戰!97.第95章 孫權:投降?我還能往哪跑啊?!第743章 乾隆:信息量巨大!275.第267章 李隆基,登場!第539章 朱祁鎮:王振我父,王振我母第514章 李景隆第533章 朱高煦的“烤乳豬”第384章 嬴政VS劉邦第758章 “片言片紙,遠勝十萬之師!”87.第85章 煮酒論英雄與衣帶詔第777章 湘軍!湘軍!80.第78章 真正的天下大亂262.第254章 父死,其妻吾養之。第535章 大明極盛仁宣之治!203.第198章 一口背了近千年的黑鍋。第681章 天下之號曰大清308.第299章 力挽狂瀾之主唐憲宗李純第530章 朱棣是不是千古一帝?118.第114章 李世民:朕吹爆諸葛亮!第316章 西北有孤忠!
88.第86章 劉徹:朕有點喜歡曹操了。第70章 劉徹:朕想升級一下賽季版本!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112.第108章 給西漢皇帝們一點漢昭烈帝的震第502章 朱元璋龍馭賓天第438章 我打不過蒙古我還打不過你南宋嗎!88.第86章 劉徹:朕有點喜歡曹操了。第483章 國號大明建元洪武!第507章 有千古之稱無千古之政第552章 朱見深捱罵不是沒有原因的第604章 朱厚熜:勁吔!246.第239章 唐太宗李世民第388章 平夏城七千降三萬!215.第209章 盛德大業至矣哉128.第124章 李世民小課堂開課了!六句話,第670章 爲民請命李自成284.第275章 老而不死盛世終結第786章 他只是不知道他所處在的時代第327章 沖天香陣透長安!第425章 宋孝宗隆興北伐第786章 他只是不知道他所處在的時代第47章 劉縯:來,跟我念“引”第450章 小劉恆:糟了!我被二兄給演了!第712章 設軍機處斬掉相權105.第102章 孫十萬“威震”逍遙津!第771章 咸豐:只要正心誠意,即可平定天下!第655章 康熙:給誰當奴才不是當第593章 內閣成爲皇權附庸第494章 貧賤夫妻少時苦,富貴攜手共長情。第721章 犁庭掃閭,一統西域!第691章 《尼布楚條約》247.第240章 貞觀之路。164.第160章 齊武帝蕭賾79.第77章 那個一腔熱血的曹操死了第66章 東漢之最!永元之隆!第550章 人間一日地獄五百第430章 “小堯舜”金世宗第462章 流水的王朝鐵打的衍聖公第330章 五代十國後梁第798章 慈禧的狂妄日本的準備第65章 李隆基:假的!都是假的!第457章 元朝“四等人”第580章 四十三天平寧王第54章 漢高祖與漢光武,孰優孰劣?第536章 朱棣:好聖孫!你爹多活兩年就夠了!第634章 明之亡,實亡於神宗第311章 劉徹:將李陵許於匈奴!第812章 最終章:麥子熟了幾千次,人民萬歲第468章 開局一個碗第680章 清軍入關。第805章 百日維新開始第664章 孫承宗滿門忠烈!但沒有諡號第444章 南宋朝繼續失智宋理宗端平入洛309.第300章 踹翻大唐之主唐穆宗李恆140.第136章 太康之治第639章 天啓黨爭遼瀋之戰第538章 後世影響朱祁鎮他爹!270.第262章 打死宋朝都不會提的功績第65章 李隆基:假的!都是假的!229.第223章 差點把自己浪死的李世民第515章 李景隆:五十萬打北平,優勢在我!231.第225章 李世民:不浪我不會玩。第539章 朱祁鎮:王振我父,王振我母261.第253章 無能爲力還是借刀殺人?第2章 六合一統!萬世永昌!111.第107章 華佗亮斧:曹操,我來給你治頭第529章 永樂大帝朱棣!163.第159章 齊高帝蕭道成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第15章 千古第一流氓皇帝劉邦第345章 沒有選擇的軍制改革261.第253章 無能爲力還是借刀殺人?第40章 李二鳳:那鳳凰應該是朕的!第346章 雪夜訪趙普,趙普亦未寢第725章 盡行剿滅不留餘孽196.第191章 意氣風發時,壯志難酬日202.第197章 開皇之治。第461章 在錯誤道路上狂奔的元朝諸帝第551章 朱見深萬貞兒100.第98章 曹操:割袍斷須?你沒睡醒吧?!95.第93章 長阪坡之戰!97.第95章 孫權:投降?我還能往哪跑啊?!第743章 乾隆:信息量巨大!275.第267章 李隆基,登場!第539章 朱祁鎮:王振我父,王振我母第514章 李景隆第533章 朱高煦的“烤乳豬”第384章 嬴政VS劉邦第758章 “片言片紙,遠勝十萬之師!”87.第85章 煮酒論英雄與衣帶詔第777章 湘軍!湘軍!80.第78章 真正的天下大亂262.第254章 父死,其妻吾養之。第535章 大明極盛仁宣之治!203.第198章 一口背了近千年的黑鍋。第681章 天下之號曰大清308.第299章 力挽狂瀾之主唐憲宗李純第530章 朱棣是不是千古一帝?118.第114章 李世民:朕吹爆諸葛亮!第316章 西北有孤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