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碧蹄館之戰

大漢·武帝時期

劉徹連氣都懶得氣了。

“又來了。”

“賞罰不明,媒孽之根。”

“你又不是沒錢……”

“算了,懶得說了。”

劉徹覺得大漢四百年裡自己都屬於比較能作的人了。

沒想到後代皇帝能一直保持着“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然後不停的“勝之於藍”

至於這個賞銀剋扣是前線將領的自作主張還是萬曆皇帝的有意爲之都不重要了。

反正已經是搖搖欲墜的信任了,也不差再踹那麼一兩腳了。

……

大唐·高祖時期

李淵突然覺得自己這個開國之君也算不錯了。

“雖比上不足,但比下還是綽綽有餘的。”

看着兩個兒子一臉懵的樣子。

李淵微微揚頭自豪道:

“雖然朕喜歡幹無本買賣,但朕基本也都說到做到吧!”

“最起碼在用兵賞罰上,朕不克扣賞錢!”

兩個兒子一陣無語。

但也都認同自家阿耶的觀點。

李世民想到了陳平賄賂閼氏一事,感嘆道:

“大事成於人,而不成於財。”

“惜財而敗人,不智也。”

……

大宋·真宗時期

趙恆服氣了。

“大明……神了。”

將士捨身亡死,最後就幾兩銀子打發了。

劉娥托腮看着天幕,幽幽道:

“我記得,大明一兩銀子大約能換三石左右的米糧吧?”

趙恆笑了,將酒杯往桌上一放。

“是啊,將近十石的米糧呢。”

“夠四口人勉強吃三個月。”

“但這是成化弘治時期的事了。”

趙恆譏諷道:

“可現在是萬曆年間。”

“隆慶時期的白銀大量涌進,一兩白銀能否買三石米還未可知呢。”

……

大明。

朱元璋扶着額頭,閉目不看。

“千瘡百孔……”

大明這艘船現在是滿身窟窿四處進水。

他現在也不指望萬曆補窟窿了。

不再鑿出個窟窿他都謝天謝地了!

……

大清·乾隆時期

乾隆打開扇子搖着。

一邊搖一邊笑。

“嗨!這才哪到哪啊!”

……

【萬曆二十一年(1593)正月二十七日,因明軍連克二城,李如鬆便有了輕敵之心。】

【當時有人報告日軍將要棄王京而逃。】

【李如鬆聽說後,爲了能一舉拿下王京,率領家丁以及精兵三千餘人輕裝前往突襲。】

【但當到達離王京三十里處的碧蹄館時,遭到了日軍的突然包圍。】

【當時日兵圍困三萬,攻擊猛烈,明軍將士殊死突圍,前後激戰了兩個時辰。】

【明兵弓箭用盡後,便與日兵展開了白刃戰。】

【李如鬆被圍困,裨將李有升以身遮擋,殺死倭兵數人,終因寡不敵衆被倭兵砍死。】

【此時,李如鬆的心腹大將楊元率援軍趕到,擊潰日軍。這一場戰鬥,遼東鐵騎傷亡一千,日軍傷亡八千。】

【李如鬆退駐開城。】

……

{李如鬆這種孤軍深入的作戰習慣說實話不太好,太容易玩脫了。}

{碧蹄館不是李如鬆冒進,他只是讓查大壽探查敵情,沒想到跟日軍遭遇纏上了,然後他去救援。}

{都是騎兵,如果跑日軍追得上嗎?}

{一開始雙方是明軍人數佔優,結果日軍越打越多,等明軍反應過來的時候想撤已經來不及了。}

{那不就是冒進嗎帶領多點去不就行了。}

{本身就是一探查行動,帶那麼多人幹嘛。}

{爲什麼來不及?日軍也是慢慢增兵的,都是騎兵爲什麼跑不了?}

{不是不跑,是碧蹄館一帶到處是溪谷水田,地面泥濘,騎兵陷入日軍包圍根本跑不出去。}

{連日軍完全包圍明軍這種話都說出來了……}

{兩軍交戰的位置是兩座山之間夾着的一片長條形地帶,日軍人多但由於地形原因自始至終都沒能包圍明軍,爲了抄明軍屁股日軍只能用兩條腿爬兩邊的山,行進速度非常感人。}

{歷史大學堂吧裡有當時雙方的佈署圖來着,如果圖沒畫錯的話,日軍應該自始至終都沒能運動到能夠阻擊明軍撤退的位置上。}

{明軍撤退時幾乎沒什麼阻力,史料裡描繪的也大多是明軍與追擊的日軍交戰而不是明軍突圍時與阻擊的日軍交戰,所以雙方的接觸線大概一直呈U型。}

{至於具體的戰鬥過程,這個就太難考證了,主要是親歷者的描述太簡略了,也不能保證他們沒有夾帶私貨。}

{這段史事,中日朝三方史料各不相同,有說是遭遇戰,有說是日方提前埋伏,而且雙方兵力和傷亡數據記錄也是差異巨大。}

……

大隋。

楊堅理了理鬚髯,笑道:

“就看這李如鬆在平壤之戰的表現。”

“的確是哪種衝鋒陷陣的猛將。”

“你說是不是姓李的都愛浪啊?”

楊堅掰着手指對獨孤伽羅煞有其事道:

“李存勖、李嗣源、李世民、李如鬆。”

“你看!都姓李!”

獨孤伽羅白了他一眼。

“神經。”

楊堅樂呵呵的不以爲意。

……

大明·永樂時期

朱棣眯眼看着那家丁二字。

“私兵?”

朱高熾臉色沉重道:

“爹,邊鎮軍政恐怕已經有脫離朝廷管轄的狀態了。”

“最起碼遼東之地應是如此。”

“三千人對三萬,傷亡比暫且不提。”

“在有退路之時還會纏鬥兩個時辰,這絕對是精銳中的精銳。”

“如此精銳的平常錢糧消耗絕不是小數。”

朱棣舔了舔嘴脣。

“狡兔死,走狗烹啊。”

戚繼光鎮守薊鎮,一方平安。

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被調到南方,然後就是言官彈劾,解職回家,憂鬱而死。

擁兵自重,這可是藩鎮前例啊。

“大明,多事之秋。”

……

【碧蹄館之戰後,遼東鐵騎開始拒戰,作戰多由戚家軍完成,但是戚家軍的士氣因朝廷遲遲未兌現封賞進行犒勞而大受打擊。】

【朝廷也急於結束此戰,所以在碧蹄館戰敗後,沈惟敬的議和主張開始獲得重視。】

【同時,日軍因爲糧草被明軍、朝鮮偷襲焚燒,加之有平壤戰敗,因此也有心議和。】

【雙方經過接觸,日軍按約定於四月十八日放棄漢城,撤往海邊。】

【朝鮮國王返回漢城。】

【六月,沈惟敬與日本使者小西飛前來議和,日本要求封貢。】

【萬曆一面敦促朝鮮國王練兵自守,一面與羣臣商量是否與日本通貢。】

【萬曆二十二年(1594)十二月,明朝和日本方面互遣使節。】

【明朝冊封豐臣秀吉爲日本國王。】

【豐臣秀吉身着明朝的冠服,迎接明朝的使臣。】

【而在朝鮮的明軍開始逐步撤回國內。】

【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十月,奉命回國的戚家軍也回到了自己的駐地石門寨。】

……

第776章 “好漢打脫牙和血吞”第640章 朱由校:都把心肝曬一曬,拾掇拾掇!第52章 劉秀:什麼叫傲天啊!253.第245章 天可汗!201.第196章 科舉制的本意。第54章 漢高祖與漢光武,孰優孰劣?第17章 漢惠帝劉盈第722章 阿睦爾撒納反叛第587章 朱厚熜:朕即一切!第558章 奇襲威寧海!第640章 朱由校:都把心肝曬一曬,拾掇拾掇!85.第83章 問:一炮害三賢,是哪三賢?207.第202章 楊廣不是傻子第467章 朱元璋的過去朱重八的童年第62章 勒石燕然與聰慧的劉肇第394章 朱棣:永樂?!第488章 佃農有了身份,工匠有了自由第358章 宋真宗決定雄起一把!第384章 嬴政VS劉邦159.第155章 宋文帝劉義隆第331章 唐莊宗李存勖第465章 元順帝與脫脫第449章 似忠似奸賈似道204.第199章 隋文帝楊堅第669章 清太宗皇太極的功績174.第170章 梁武帝蕭衍第705章 耗羨歸公高薪養廉第771章 咸豐:只要正心誠意,即可平定天下!77.第75章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第736章 閉關鎖國?閉關鎖漢!第318章 遺忘的大唐名將張義潮第377章 熙寧變法開始第721章 犁庭掃閭,一統西域!第485章 暫停北伐開始內政第433章 流浪的鐵木真190.第186章 北齊倒計時。第350章 宋太祖功績。第605章 隆慶開關第449章 似忠似奸賈似道第36章 什麼東西“嗖”一下過去了?!第708章 賤民脫籍第737章 爭當皇帝第668章 崇禎遷怒清帝坐崩第374章 宋英宗濮議之爭第57章 朱元璋:漢明帝對官員太苛刻了。第746章 “朕遇斯時,大不幸也”第459章 康熙:倭子國,畏威而不懷德255.第247章 文治武功,冠絕古今第722章 阿睦爾撒納反叛205.第200章 楊堅的獎勵271.第263章 所謂的黑就是把事實說一遍。第767章 道光:御駕親征?誰啊?我啊?208.第203章 你不亡都沒天理啊。266.第258章 李治是個什麼樣的皇帝?第571章 你都中興了什麼?!第634章 明之亡,實亡於神宗第356章 幸運繼位宋真宗第348章 身死大業未竟時第752章 馳禁鴉片嚴禁鴉片第489章 你以爲是漢高祖,其實是秦始皇第454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第410章 過河!過河!過河!(下)第732章 文字獄第412章 韓世忠黃天蕩之戰!第668章 崇禎遷怒清帝坐崩第483章 國號大明建元洪武!第638章 一月天子朱常洛第770章 咸豐:重顯祖宗榮光!268.第260章 第一位女皇帝武曌第775章 咸豐的迷茫曾國藩登場第782章 第二次鴉片戰爭第367章 玄武門:我感覺你在針對我。宋法:你感覺對了!75.第73章 亮有一言,請諸位靜聽。第462章 流水的王朝鐵打的衍聖公第701章 雍正:朕只要略微一出手第542章 土木堡之變!第380章 西北望,射天狼!第354章 劉徹:這人想來是瘋了。第371章 不分敵我的慶曆新政第402章 專治低血壓的汴京保衛戰第634章 明之亡,實亡於神宗260.第252章 白蓮花的“無爲而治”第346章 雪夜訪趙普,趙普亦未寢第512章 朱允炆:勿使朕有背鍋之名170.第166章 開啓通往隋唐的路第400章 策權翊匡符謀弼佐,欽宗即位改元靖康第709章 偉大變革改土歸流第460章 劉邦與嬴政異父異母的兄弟第602章 天朝上國的“顏面”280.第272章 晚年昏庸風雨欲來第645章 劉徹:是朕目標定的高了第767章 道光:御駕親征?誰啊?我啊?第473章 焦胸藏餅馬皇后爲人剛毅呂太后第23章 劉恆:不肖朕躬第303章 王守澄:皇帝?玩物而已!第341章 周世宗功績(下)第578章 應州大捷106.第103章 劉備:得漢中者,爲漢中王!第706章 士紳一體納糧第620章 萬曆:事事由朕獨斷!
第776章 “好漢打脫牙和血吞”第640章 朱由校:都把心肝曬一曬,拾掇拾掇!第52章 劉秀:什麼叫傲天啊!253.第245章 天可汗!201.第196章 科舉制的本意。第54章 漢高祖與漢光武,孰優孰劣?第17章 漢惠帝劉盈第722章 阿睦爾撒納反叛第587章 朱厚熜:朕即一切!第558章 奇襲威寧海!第640章 朱由校:都把心肝曬一曬,拾掇拾掇!85.第83章 問:一炮害三賢,是哪三賢?207.第202章 楊廣不是傻子第467章 朱元璋的過去朱重八的童年第62章 勒石燕然與聰慧的劉肇第394章 朱棣:永樂?!第488章 佃農有了身份,工匠有了自由第358章 宋真宗決定雄起一把!第384章 嬴政VS劉邦159.第155章 宋文帝劉義隆第331章 唐莊宗李存勖第465章 元順帝與脫脫第449章 似忠似奸賈似道204.第199章 隋文帝楊堅第669章 清太宗皇太極的功績174.第170章 梁武帝蕭衍第705章 耗羨歸公高薪養廉第771章 咸豐:只要正心誠意,即可平定天下!77.第75章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第736章 閉關鎖國?閉關鎖漢!第318章 遺忘的大唐名將張義潮第377章 熙寧變法開始第721章 犁庭掃閭,一統西域!第485章 暫停北伐開始內政第433章 流浪的鐵木真190.第186章 北齊倒計時。第350章 宋太祖功績。第605章 隆慶開關第449章 似忠似奸賈似道第36章 什麼東西“嗖”一下過去了?!第708章 賤民脫籍第737章 爭當皇帝第668章 崇禎遷怒清帝坐崩第374章 宋英宗濮議之爭第57章 朱元璋:漢明帝對官員太苛刻了。第746章 “朕遇斯時,大不幸也”第459章 康熙:倭子國,畏威而不懷德255.第247章 文治武功,冠絕古今第722章 阿睦爾撒納反叛205.第200章 楊堅的獎勵271.第263章 所謂的黑就是把事實說一遍。第767章 道光:御駕親征?誰啊?我啊?208.第203章 你不亡都沒天理啊。266.第258章 李治是個什麼樣的皇帝?第571章 你都中興了什麼?!第634章 明之亡,實亡於神宗第356章 幸運繼位宋真宗第348章 身死大業未竟時第752章 馳禁鴉片嚴禁鴉片第489章 你以爲是漢高祖,其實是秦始皇第454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第410章 過河!過河!過河!(下)第732章 文字獄第412章 韓世忠黃天蕩之戰!第668章 崇禎遷怒清帝坐崩第483章 國號大明建元洪武!第638章 一月天子朱常洛第770章 咸豐:重顯祖宗榮光!268.第260章 第一位女皇帝武曌第775章 咸豐的迷茫曾國藩登場第782章 第二次鴉片戰爭第367章 玄武門:我感覺你在針對我。宋法:你感覺對了!75.第73章 亮有一言,請諸位靜聽。第462章 流水的王朝鐵打的衍聖公第701章 雍正:朕只要略微一出手第542章 土木堡之變!第380章 西北望,射天狼!第354章 劉徹:這人想來是瘋了。第371章 不分敵我的慶曆新政第402章 專治低血壓的汴京保衛戰第634章 明之亡,實亡於神宗260.第252章 白蓮花的“無爲而治”第346章 雪夜訪趙普,趙普亦未寢第512章 朱允炆:勿使朕有背鍋之名170.第166章 開啓通往隋唐的路第400章 策權翊匡符謀弼佐,欽宗即位改元靖康第709章 偉大變革改土歸流第460章 劉邦與嬴政異父異母的兄弟第602章 天朝上國的“顏面”280.第272章 晚年昏庸風雨欲來第645章 劉徹:是朕目標定的高了第767章 道光:御駕親征?誰啊?我啊?第473章 焦胸藏餅馬皇后爲人剛毅呂太后第23章 劉恆:不肖朕躬第303章 王守澄:皇帝?玩物而已!第341章 周世宗功績(下)第578章 應州大捷106.第103章 劉備:得漢中者,爲漢中王!第706章 士紳一體納糧第620章 萬曆:事事由朕獨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