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元朝“四等人”

天幕上。

皇帝將南宋兩字自疆域上徹底抹去。

重新統一的『元』字在疆土上展現着。

……

【在中國歷史舞臺上,忽必烈與文天祥猶如耀眼的雙子星座。】

【不同的在於,文天祥以立德光耀天地。】

【而忽必烈,則不朽主要於立功。】

【他建立的元朝,取法前代中原王朝的政治體制,又揮師南下消滅了南宋。】

【自晚唐五代以來長達四五百年之久的分裂局面,再次完成了全國大統一。】

……

大秦。

嬴政恍惚了一下。

“對了……”

“宋朝不是大一統……”

隨後面目猙獰的彎腰捂住心口。

它存在的時間還是秦朝二十多倍!

就這種朝代還存在三百多年!

“胡!亥!”

他再一次氣憤。

氣憤自己殺早了胡亥!

“拿奏疏來!”

一名宮人顫抖着上前回答:

“陛下……奏疏……都被蕭內史……帶走了!”

嬴政怒目而視!

“誰讓他!……”

是朕啊。

“…下去!”

如逢大赦的宮人應了一聲,連忙慌亂退出。

自殿外的秋風吹進宮內。

黑色的帷幔晃動着。

嬴政掃視了一眼空蕩蕩的大殿。

一股莫名的孤寂涌上心頭。

他抿了抿嘴角。

“來人……詔劉邦進宮。”

畫面一轉。

頭髮繚亂、敞着一件單衣的劉邦點着頭,微笑着送出傳令的宮人。

宮人走出後,擡頭看了看天。

豔陽高照。

劉邦關上門後,身後披着單衣的真空呂雉自屋內走出,不耐煩道:

“又讓你進宮了?乾脆讓你住裡邊得了!”

“怕是你比他妃子見他的次數都多了吧。”

劉邦賊頭賊腦的打開門縫瞧了瞧,隨即關門回頭道:

“他又不是故意這個時候來的。”

“算了,你個婦道人家不懂。”

“快快快!給乃公更衣!”

呂雉輕啐一口,扭着纖腰迴轉屋內。

“白給你做事啊!”

劉邦撓了撓頭,看了看天。

咬了咬牙。

加大力度!速戰速決!

……

大隋。

楊堅十分惆悵的嘆了口氣。

獨孤伽羅也同樣嘆息不止。

不是大一統的苟活三百年。

是大一統的隋朝存在三十多年……

“唉……”

楊堅再一次長嘆一聲

“行吧,反正比秦朝強,翻一倍呢。”

獨孤伽羅忍不住翻個白眼。

“你可比點好的吧!”

楊堅苦笑一聲。

“哪有好的能比啊……秦朝沒人懷念。”

“咱隋朝就有了嗎……”

他看着睡熟的嬰孩,喃喃自語。

“一切就靠你了……”

……

大唐。

李淵都有些出神了。

“居然過了這麼久……”

一旁的李世民感嘆道:

“是啊,不知不覺,都過了這麼久了……”

“歷史啊……還真是沉重呢。”

……

大遼·聖宗時期

耶律隆緒似小雞啄米一般瘋狂點頭。

“對啊!”

“那南朝連中原都丟了!”

“別說大一統了,連正統都沒了!”

“所以,是不是該輪到我大遼了?”

……

【忽必烈是蒙古政權轉型的關鍵人物。】

【除了依照中原王朝模式建立元朝之外,他將政治中心先從和林遷到開平,在今天的內蒙古,離原先的和林不太遠。】

【更進一步將開平改名爲上京,同時將真正的政治中心移離上京,搬到燕京】

【我們甚至不能說他“遷都”】

【因爲在忽必烈之前,蒙古並沒有國都的觀念與建制】

……

{從成吉思汗建造戰爭機器,到窩闊臺手中形成了驛站系統,轉型出現鎮戍制度,蒙古人學會了如何調和軍事與農業生產。}

{完成了從巨型遊牧部落,慢慢過渡到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國家。}

{而在這整個過程中,南宋什麼也做不了,只能作壁上觀,戰慄的感受到可怕的悲劇一步步逼近。}

{待宰的羔羊!次奧…}

……

大宋·太宗時期

趙匡義臭着一張臉坐在涼亭內。

“說忽必烈就說忽必烈!”

“又扯到宋朝做甚!”

……

大蒙古國

靜待衆子到來的鐵木真把玩着匕首看着天幕。

他以爲他不在乎什麼中原王朝。

但當看到經歷四五百年,中原再一次大一統。

而統一者還是自己的孫子時,一股奇妙的感覺誕生了!

“大一統……”

他咀嚼着這三字。

不知道爲什麼。

越嚼越香……

……

【歷史上每個朝代都有自己的法律體系,且法律體系帶有強烈的時代特徵。】

【元朝的大一統,在表面看來,是一個劃時代的大事件,但其在治理國家和統治人民的進程中,面臨着諸多問題。】

【元朝曾經想效仿遼代的南北面官制,以契丹的法律、政治制度來管理主要居於北部地區的百姓。】

【以中原法律和政治體系來管理主要居於燕雲十六州的漢人。】

【但隨着元朝滅南宋後,疆域急劇擴大,加之跟隨蒙古人南伐的色目人、北方漢人越來越多地定居於南方,與漢人進行雜居、混居。】

【因此,遼代的南北面官制顯然無法適應統治遼闊帝國、衆多百姓的需要。】

……

大漢。

劉邦頓時敏銳的意識到一件事。

或者說他又看到了熟悉的一幕。

呂雉也看向了劉邦。

兩人想到了一處去。

元朝如今面對的情況與秦朝有異曲同工之處。

都面臨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國度、民衆。

一旦舉止失措,就是步秦國之後。

……

大唐。

李世民坐直身子仔細看着天幕。

唐朝其實有着同樣的困境。

幅員遼闊,如何共同治理百姓與外胡是一個問題。

這個問題,以前從未遇到過。

唐亡也未免沒有對外胡舉止失措的緣由在內。

而元朝又會如何做呢?

……

大明。

朱元璋知道天幕要說什麼了。

他抱着肩膀冷笑不止。

“胡虜無百年國運,完全是自找的。”

……

【在忽必烈稱汗、稱帝后,法律體系不斷加強,基本朝着全域統一法度的方向發展。】

【公元1261年,忽必烈對蒙古人繼續使用傳統的“札撒”,對廣大漢人和漢化的百姓,則在金朝“泰和律”的基礎上頒佈《中統權宜條理》,後又相繼頒佈多種類似今天的“司法解釋”或“修法”,使得律令逐漸完備。】

【一直到1271年稱帝、建立元朝的十年間,忽必烈基本都是按照“漢法”來執行,全面實施漢人的標準,包括法律體系。】

【直到兩件事的發生。】

【一是公元1262年,益都世侯李璮叛亂。】

【忽必烈發現諸多漢人大族與之暗通款曲,雖然最終元廷在鎮壓李璮之後並未深究,但也對漢人的戒心大大增強。】

【他開始不再倚重漢人,而是更多依賴色目人來治國】

【二是公元1282年,大都發生了王著、高和尚刺殺財政大臣阿合馬事件】

【忽必烈徹底不信任漢人臣僚。】

……

天幕上。

一張圖表展現出來。

上面有四個服飾不同的人排列高低。

左邊寫着族稱,右邊則寫着等級。

『蒙古人·第一等』

『元朝“國族”,蒙古統治者稱爲“自家骨肉”』

『色目人·第二等』

『西域(中亞)人,部分契丹人』

『漢兒·第三等』

『淮河以北原金朝境內的漢人和契丹人、女真人,被征服的雲南人,最晚爲蒙古征服的四川漢人』

『南人·第四等』

『指原南宋境內漢人』

……

【忽必烈下令廢除了頗爲先進的金朝“泰和律”】

【用了並沒有明確規定,但實際上通過相關制度安排和法律規範,明確了國民分爲四種等級的“四等人”制】

第352章 雍熙北伐第810章 清朝正式進入倒計時第39章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第428章 御天下之要術208.第203章 你不亡都沒天理啊。第740章 乾隆功績金瓶掣籤第468章 開局一個碗第38章 南園遺愛140.第136章 太康之治1.第1章 盤點歷朝皇帝六維圖第755章 我必須戰鬥!236.第230章 快去請天策上將!第811章 武昌起義帝制結束第687章 福臨:向“吾父”發起叛逆!第455章 崖山之戰宋史合頁第758章 “片言片紙,遠勝十萬之師!”第558章 奇襲威寧海!第401章 玄宗卸甲 徽宗卸天下第531章 朱高熾:我登基了!我死了!第674章 大明亡於1644年第394章 朱棣:永樂?!第612章 勵精圖治的小皇帝第684章 清章帝愛新覺羅福臨第657章 崇禎帝的疑袁崇煥的忠第54章 漢高祖與漢光武,孰優孰劣?第23章 劉恆:不肖朕躬第524章 朱高熾:忽悠,接着忽悠!第641章 廣寧之戰付之一炬第714章 雍正的功績(下)第404章 還評績?評個鬼的績!第767章 道光:御駕親征?誰啊?我啊?118.第114章 李世民:朕吹爆諸葛亮!第754章 九龍之戰鴉片戰爭306.第297章 李純:我要學太宗!玄宗!第780章 天京事變!116.第112章 曹丕:朕這就死了?第632章 薩爾滸之戰。第696章 康熙盛世還是不盛世呢?第459章 康熙:倭子國,畏威而不懷德第503章 朱元璋的功績(上)249.第242章 以民爲本。第605章 隆慶開關第305章 晚唐標誌甘露之變117.第113章 曹丕的功績175.第171章 天監之治第584章 嘉靖皇帝朱厚熜第757章 道光態度的轉變128.第124章 李世民小課堂開課了!六句話,第540章 問題扎堆的出現285.第276章 玄宗退位千古一帝302.第293章 第三位逃亡長安的皇帝第327章 沖天香陣透長安!第440章 金哀宗與完顏陳和尚第366章 劉娥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241.第235章 唐承隋制243.第236章 徹底反目,風暴前夕第24章 劉啓是大漢的什麼人?第31章 “戶口減半!”(四千五百字)第460章 劉邦與嬴政異父異母的兄弟第662章 崇禎:再苦一苦百姓!第529章 永樂大帝朱棣!第462章 流水的王朝鐵打的衍聖公第450章 小劉恆:糟了!我被二兄給演了!195.晚上這章沒磕出來,明天更吧。第22章 猜猜這裡誰沒有諡號“文”?87.第85章 煮酒論英雄與衣帶詔第709章 偉大變革改土歸流第645章 劉徹:是朕目標定的高了第609章 天幕大異象!紫氣三千里!第642章 兩黨相爭傳首九邊247.第240章 貞觀之路。第389章 平夏城“夏之敗,不復能軍”第439章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第60章 十三將士歸玉門!第744章 嘉慶:別提改革,和珅特例181.第177章 事後諸葛亮,開!175.第171章 天監之治第9章 斷電了第520章 朱元璋:嘉靖?咱現在最恨的是朱棣!第656章 五年平遼攻敵首腦第8章 沒人性的胡亥158.第154章 劉裕的功績第711章 首開先例大臣特務制第790章 洋務運動第60章 十三將士歸玉門!第790章 洋務運動第792章 中國自主權致敬蒲安臣192.第188章 史上最沒牌面的開國皇帝第538章 後世影響朱祁鎮他爹!第721章 犁庭掃閭,一統西域!第513章 真定之戰戰術穿插大師朱棣第774章 定都天京太平極盛234.第228章 天策上將!157.第153章 宋武帝劉裕第355章 宋太宗積貧積弱之始第305章 晚唐標誌甘露之變第309章 強硬皇帝壓制宦官127.第123章 曹叡:朕怎麼能就這麼死了?!210.第205章 隋氏之盛,極於此矣。第780章 天京事變!
第352章 雍熙北伐第810章 清朝正式進入倒計時第39章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第428章 御天下之要術208.第203章 你不亡都沒天理啊。第740章 乾隆功績金瓶掣籤第468章 開局一個碗第38章 南園遺愛140.第136章 太康之治1.第1章 盤點歷朝皇帝六維圖第755章 我必須戰鬥!236.第230章 快去請天策上將!第811章 武昌起義帝制結束第687章 福臨:向“吾父”發起叛逆!第455章 崖山之戰宋史合頁第758章 “片言片紙,遠勝十萬之師!”第558章 奇襲威寧海!第401章 玄宗卸甲 徽宗卸天下第531章 朱高熾:我登基了!我死了!第674章 大明亡於1644年第394章 朱棣:永樂?!第612章 勵精圖治的小皇帝第684章 清章帝愛新覺羅福臨第657章 崇禎帝的疑袁崇煥的忠第54章 漢高祖與漢光武,孰優孰劣?第23章 劉恆:不肖朕躬第524章 朱高熾:忽悠,接着忽悠!第641章 廣寧之戰付之一炬第714章 雍正的功績(下)第404章 還評績?評個鬼的績!第767章 道光:御駕親征?誰啊?我啊?118.第114章 李世民:朕吹爆諸葛亮!第754章 九龍之戰鴉片戰爭306.第297章 李純:我要學太宗!玄宗!第780章 天京事變!116.第112章 曹丕:朕這就死了?第632章 薩爾滸之戰。第696章 康熙盛世還是不盛世呢?第459章 康熙:倭子國,畏威而不懷德第503章 朱元璋的功績(上)249.第242章 以民爲本。第605章 隆慶開關第305章 晚唐標誌甘露之變117.第113章 曹丕的功績175.第171章 天監之治第584章 嘉靖皇帝朱厚熜第757章 道光態度的轉變128.第124章 李世民小課堂開課了!六句話,第540章 問題扎堆的出現285.第276章 玄宗退位千古一帝302.第293章 第三位逃亡長安的皇帝第327章 沖天香陣透長安!第440章 金哀宗與完顏陳和尚第366章 劉娥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241.第235章 唐承隋制243.第236章 徹底反目,風暴前夕第24章 劉啓是大漢的什麼人?第31章 “戶口減半!”(四千五百字)第460章 劉邦與嬴政異父異母的兄弟第662章 崇禎:再苦一苦百姓!第529章 永樂大帝朱棣!第462章 流水的王朝鐵打的衍聖公第450章 小劉恆:糟了!我被二兄給演了!195.晚上這章沒磕出來,明天更吧。第22章 猜猜這裡誰沒有諡號“文”?87.第85章 煮酒論英雄與衣帶詔第709章 偉大變革改土歸流第645章 劉徹:是朕目標定的高了第609章 天幕大異象!紫氣三千里!第642章 兩黨相爭傳首九邊247.第240章 貞觀之路。第389章 平夏城“夏之敗,不復能軍”第439章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第60章 十三將士歸玉門!第744章 嘉慶:別提改革,和珅特例181.第177章 事後諸葛亮,開!175.第171章 天監之治第9章 斷電了第520章 朱元璋:嘉靖?咱現在最恨的是朱棣!第656章 五年平遼攻敵首腦第8章 沒人性的胡亥158.第154章 劉裕的功績第711章 首開先例大臣特務制第790章 洋務運動第60章 十三將士歸玉門!第790章 洋務運動第792章 中國自主權致敬蒲安臣192.第188章 史上最沒牌面的開國皇帝第538章 後世影響朱祁鎮他爹!第721章 犁庭掃閭,一統西域!第513章 真定之戰戰術穿插大師朱棣第774章 定都天京太平極盛234.第228章 天策上將!157.第153章 宋武帝劉裕第355章 宋太宗積貧積弱之始第305章 晚唐標誌甘露之變第309章 強硬皇帝壓制宦官127.第123章 曹叡:朕怎麼能就這麼死了?!210.第205章 隋氏之盛,極於此矣。第780章 天京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