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神棍

青雀最初這段懷孕的時光真是輕鬆愉快,夫家也好,孃家也好,各路人馬全都無一例外的表示非常開心,非常關切。夫家源源不斷的送來各種賞賜,從珍稀果品到金玉玩器一應俱全,應有盡有。孃家更是出人出力,林嘯天、林嘯威兩兄弟負責陪姐姐玩笑,青寧替姐姐摘來新鮮的玉蘭花,青峰和薛揮一起專心致致給未出世的小外甥刻小木劍、小木刀,薛揚年紀大,穩重一點,陪姐姐散步。

最初,真是很美好的。

慢慢的,青雀開始不滿。身子慢慢開始笨重不說,玩又不許放開了玩,不許騎馬,不許動槍動槍,天氣漸漸熱了,還不許用冰。

各種各樣的不方便啊。最要命的是,到這時纔不過四五個月,要熬到孩子生下來,還有小半年的光陰。青雀不禁氣咻咻的,時不時的想要發脾氣。

做姐姐的,自然不能跟弟弟妹妹們兇,對不對?太沒風度了。做女兒的,也不能跟爹孃兇,對不對?太不孝順了。盤算來盤算去,最合適發脾氣的是孩兒他爹,他纔是罪魁禍首。

天越熱,青雀越兇。每每她瞪眼睛使小性子的時候,晉王總是柔聲軟語哄她,“我家的小美人即便張牙舞爪,也是個小可愛,令四哥心疼。”她嫌熱,他便陪着她不用冰,“我家妞妞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四哥也是一樣的。”青雀每每被他哄過之後,又成了乖巧的小妻子。

鍾嬤嬤看在眼裡,暗暗嘆息。晉王打小在先帝跟前長大,在宮裡誰敢給他臉子看?連萬貴妃在世之時都對他格外青目,異常和氣,晉王真是金尊玉貴長大的。可他到了王妃面前,偏能這般做小伏低。唉,一物降一物啊。

過了頭三個月,胎相穩了之後,青雀進過幾回宮。回回進宮都是晉王親自送她去,親自接她回。因爲這個,晉王被太皇太后打趣過,被邵太妃嘲笑過,他麪皮很薄的紅了臉,然後,下回照舊。

太皇太后見了青雀,笑的眼睛都咪成一條縫了,“好孩子,快起來,你身子沉重,自己娘們兒,不必多禮。”拉着她的手笑了半晌,甭提多開心了。

想想也是,自打先帝去後,太皇太后已多年不見這等喜事,自是希罕的。她孫子很多,孫女也不少,可是曾孫子還沒有。頭一個,總是與衆不同的,讓人格外期待。

王太后看着青雀微微隆起的小肚子,又是喜歡,又是羨慕。她從來也沒有得寵過,一生不知道身懷六甲是什麼滋味。想來,能有一個跟自己血脈相連的孩子,一定很幸福,很美滿。王太后如今已是名正言順的太后,在宮中受人尊敬,日子比從前強了不知多少倍,她自己也很知足。可是,看到懷孕的晉王妃,王太后那已經波瀾不驚的心房卻起了點點漣漪,彷彿已經蒼老的樹幹上又萌發了嫩綠新芽。孩子,一個稚嫩的孩子,會帶給人多少希望,多少憧憬。

張皇后在頭回見到身材不復苗條的青雀的一剎那,身子僵了僵。她雖是秀才之女,可打小便知道自己要矜持,因爲她是金夫人“夢月入懷”而生下的,自她纔出生,命格便是尊貴無比。張皇后從出生到長大,到選爲太子妃,一路順順當當。嫁爲太子婦之後,當年萬貴妃便沒了,沒多久先帝也薨逝,太子即了位,她毫無懸念的成爲中宮皇后,母儀天下。她一直很順遂,很美滿,除了沒有身孕,沒有爲皇帝生下兒子。

張皇后隨着太皇太后、王太后一起關懷過青雀的日常起居之後,和善的微笑,“祖母壽辰在即,下月我在上清觀打醮,做齋事爲祖母祈福,可惜弟妹有了身子,卻不便前去。”

道觀、齋事?青雀笑盈盈。本朝自太祖皇帝開始便是尊奉儒教、三教並用,對道家,崇敬的是真武神,優禮扶持的是正一道。齋醮祈福,更是經常有的事。爲太皇太后祈福的齋醮,孕婦是去好呢,還是不去好呢?要知道眼下已是四五個月,胎已經坐穩了。

青雀笑的很甜美,“祖母向來疼我,我若躲懶不替祖母祈福,怎過意的去?嫂嫂帶我一起吧。”

太皇太后拉起青雀的小手,笑咪咪誇獎,“孝順孩子!”誇獎完了,卻不許她去,“有你嫂嫂和姐妹們便好,你好生歇着。人多,不是玩的。”

“把閒雜人等清理出去便好了啊。”青雀笑道。

太皇太后拍拍青雀的小手,顯然十分滿意。

王太后在旁看着,眼中有了笑意。阿原的王妃跟他一樣招人喜歡,這不,成婚沒多久,太皇太后見了她便親呢非常。果真如俗話所說,“不是一家人,不是一家門”麼。

張皇后看着太皇太后對青雀的親呢,不禁有些眼熱。太皇太后不只是皇帝的親祖母,還是幼年之時庇護過皇帝、對皇帝有極大恩德之人,自然備受皇帝尊崇。張皇后才進宮的時候,太皇太后待她也極和氣,後來皇帝一直沒有子嗣,又不肯立妃,太皇太后漸漸便對張皇后冷淡了。

好吧,相比較起太皇太后對青雀的親呢,張皇后更眼熱青雀的身孕。張皇后貴爲帝王之妻,六宮之主,連同孃家那兩個不爭氣的弟弟都跟着雞犬升天,胡作非爲,真是備極榮寵。她如今唯一缺少的,便是子嗣。

“到了上清觀,見着無塵真人,定要問清楚了。”張皇后想到自己的難堪之處,一陣心痛,思量道:“我到底有沒有生下皇子的命,祁青雀肚子裡的孩子到底是個什麼命格,一定要問清楚了。”

無塵,你以前沒有讓我失望過。這回,也會給我一個滿意的答案吧!

青雀陪着太皇太后說笑半天,告辭出來,去看邵太妃。她在寧壽宮已是言笑晏晏,到了大姨面前就更是如魚得水了,“您想要小孫子啊?成,我答應您了,一準兒給您生個小孫子!”

邵太妃又是高興,又有些疑惑,“青雀,你怎麼知道一準兒是小孫子呢?大夫看過,還是高僧、道長給看過?”

青雀嘻嘻一笑,“都沒有。不過,這回不管是小孫子還是小孫女,總之我一準兒給您生個小孫子便是。這回不是,下回接着生唄。”

邵太妃大樂,“原來如此。”她答應的是“一準兒給您生個小孫子”,可沒說,“這回給您生個小孫子”。

邵太妃憐愛輕撫青雀的鬢髮,“這小丫頭,真是頑皮。”青雀享受的咪起眼,跟邵太妃討價還價,“不管生個什麼,您不許只疼他,便不疼我了。”邵太妃一迭聲道:“疼你,青雀,母親最疼你。”

在大姨面前撒夠了嬌,晉王也該來接她了。邵太妃瞅瞅阿原,瞅瞅阿原懷孕的小嬌妻,眼角眉梢全是笑,“阿原,你要讓着青雀,她懷着孩子呢。”邵太妃不厭其煩的再三交代,晉王不厭其煩的再三答應,“嗯,讓着她。”

從邵太妃處出來,先乘轎到宮門,再換晉王府的馬車。上了車,晉王扶青雀坐好,體貼的替她墊好靠背,“王妃,舒適否?”

“母以子貴啊。”青雀舒坦的靠在石青色錦緞靠背上,悠悠嘆道。

“即便妞妞沒懷孩子,四哥也會疼你,也會讓着你的。”晉王溫柔說着甜言蜜語。

兩人含笑對視,心裡都是甜絲絲的。

回到晉王府,青雀仔細問着上清觀。晉王沉吟,“從前不覺得,近年來,哥哥好似頗好黃老之學,也對道士格外禮遇。”

青雀淡淡一笑,“有那麼位皇后,你皇帝哥哥醉心於黃老之學,也不奇怪。”她這一笑雖是淡淡的,可譏諷之意,卻是十足。

張皇后何許人也?其母金夫人“夢月入懷”而生,極貴的命格。當年先帝爲太子選妃,這“夢月入懷”,可是佔了不少便宜的。張皇后有這樣的經歷,會迷信,會尊崇道長,真是毫不奇怪。跟什麼人學什麼人,皇帝后宮只有皇后一人,哪能不受她影響。

更何況,皇帝的身體並不是非常強健,即位之後爲國事操勞,不只勞心,也勞身,身體更是每況愈下。這時若有人拿“長生不老”“強身健體”來說事,他當然會感興趣。

晉王默然。先帝爲哥哥選妃之時也是很花心思的,可是選來選去,卻選了這麼一位。哥哥成親數年沒有子嗣且不說,她縱容孃家弟弟爲非作歹,真是令人厭惡。

“上清觀的觀主是無塵道長。他既是觀主,果然有些真才實學?”青雀問道。

“一個神棍而已。”晉王微微皺眉,“不過是故弄玄虛罷了,偏偏哥哥肯信他。不過,他也只是齋醮騙錢,另索要些莊田宅院之類的賞賜,小打小鬧。”

青雀點頭,“我知道了。”

到了齋醮之時,青雀跟着皇后,還有安康長公主、永康長公主、衛輝長公主、仙遊長公主等人同行。安康長公主年紀最長,已於去年下降定遠侯王方,永康、衛輝年紀都在十三四歲上下,尚未定親。仙遊最小,還不到十歲,她身材纖弱,小臉蒼白,看上去真是弱不禁風。

上清觀佔地遼闊,風景優美。在這裡欣賞齋醮儀式,看着一衆身穿道袍、手持法器的道士們在場中翩翩起舞,吟唱着古老而悠揚的曲調,有些像看唱戲。青雀極少出席這種場合,倒也算是開了回眼界。

閒雜人等都被清退,安康帶着妹妹們在觀中自在遊玩。永康等幾人難得出門散散,興致極好的跟在長姐身後,指點花草樹木,綠水青波。

張皇后和青雀在閣中坐着,內侍來報,“無塵道長求見。”張皇后溫聲道:“準。”內侍應聲下去之後,張皇后對青雀微笑,“無塵道長現掌着道錄司的正印,又被陛下封爲純一真人,公侯勳戚們見了面,都要稱呼他一聲‘老神仙’。”

“道錄司正印,也是位六品官了。”青雀嫣然。在這京師之中,一位六品官可算得了什麼呢,可是此六品非彼六品,這位上清觀主,可是位不容小覷的人物。他能時常見到皇帝,至少在眼下,他爲皇帝所器重。

一位身穿藍布道袍的道士走了進來,稽首問安。他年約四十多歲,修長消瘦,眉目清秀,看上去還真有幾分仙風道骨。

張皇后溫顏問了齋醮的詳形,轉過頭和氣笑道:“這位神仙法力無邊,尚在娘腹的胎兒,他只需一眼,便能辨認出男胎女胎,極靈驗的。”

青雀好奇道:“有些大夫把把脈,便能辨出胎兒是男是女,我倒是聽說過。至於這位神仙,他是連把脈也不用麼,只看一眼便可?”

張皇后很篤定,“只看一眼便可。”說完,臉上帶着淺淡的、幾乎捉摸不到的笑意,看向無塵。無塵會意,做出很鄭重的模樣,“王妃,貧道得罪了。”先賠罪,然後開始上下打量青雀。

青雀笑盈盈看着他。

無塵看到她那雙靜如秋水的明眸,不知怎的,竟是心中一寒。她這雙眼眸如寒星,如深潭,璀璨晶瑩卻又深不可測,被她冷幽幽的眼神掃過,直令人生出芒刺在背之感。

張皇后在旁饒有興致的微笑看着。

“王妃定會一索得男。”良久,無塵躬身答道。

張皇后瞬間變了臉色。怎麼成了一索得男,無塵你瘋了?

青雀淺淺一笑,悠悠道:“只要是自己親生的,男兒還是女兒,又有何妨?司印,你若說錯了,我並不會怪你。總之而言之,孩兒不拘是男是女,晉王殿下和我,都是一般喜歡。”

這風涼話說的,張皇后心頭一陣絞痛。

素日端莊雍容的張皇后,此時臉色煞白。

青雀好像沒看見一樣,依舊一臉盈盈笑意,如同撲面而來的三月春風般和煦。

張皇后穩了穩心神,勉強笑道:“如此,真要恭喜弟妹了。”青雀巧笑嫣然,“到孩兒滿一歲我們就請立世子,到時請您在陛下面前美言幾句,早早的準了吧。”別打我兒子的主意啊,過繼,美的你。

張皇后眼光閃爍,“這有什麼,不必弟妹開口,也是要這般辦理的。”青雀客氣道了謝。

無塵退出去之後,張皇后跟青雀說起家務事,“三丫頭和五丫頭也到年紀了,陛下吩咐替她們留意親事。弟妹,咱們一樣是做嫂嫂的,你意中可有人選?”

永康長公主排行第三,衛輝長公主排行第五,就是張皇后口中的三丫頭和五丫頭。

青雀笑,“三丫頭、五丫頭都是好性子,可人疼的,不拘哪家得了去,都是他們的福氣。往後我便留意家風清正厚道的人家,若有上佳子弟,便來跟嫂嫂說。”

張皇后似笑非笑看了她一眼,“武定侯的幼弟上書求尚主,陛下似有應許之意。如此,只尋一位上佳子弟便可。弟妹,你看寧國公的曾孫子如何?”

青雀真想對張皇后翻個白眼。寧國公的曾孫子多了去,好不好?他有兩個兒子,嫡子鄧暉,庶子鄧昆;鄧暉有四個兒子,好巧不巧的,鄧昆也有四個兒子;鄧暉這四個兒子全已娶妻生子,曾孫子沒有十個也得有八個吧?鄧昆那邊,估計也不老少。你說寧國公的曾孫子,請問是哪位呀。

“您說的是……?”青雀言簡意賅。

“嫡長孫,鄧之翰。”張皇后倒沒藏着掖着。

你敢是閒瘋了不成,前陣子想給鄧之屏做媒,這會兒又打鄧之翰的主意,打量着寧國公府好欺負?青雀不由大怒。我雖不姓鄧了,鄧麒還是我親爹!

“我好像聽過一耳朵,說是鄧之翰已定過親了。”青雀輕描淡寫,“卻也記不大清楚,改天見了鄧伯伯,再細問他。嫂嫂體諒,自打懷了孩兒,我這記性便差了,易忘事。”

張皇后心裡這個氣,就甭提了。我才提個駙馬人選,你就說定過親了,跟我作對是不是?還什麼懷了孩兒記性差,明目張膽諷刺我,你是明目張膽諷刺我。

張皇后硬擠出絲笑容, “如此,再看別家也好。”

青雀的笑容卻極爲明悅,“兩個丫頭年紀又不大,慢慢挑着,務必挑個好的。明年我們若就藩了,那便偏勞嫂嫂。”

張皇后皮笑肉不笑,“做長嫂的,理應如此。”

安康長公主帶着妹妹們在觀中四處遊玩回來,永康、衛輝小臉都是紅撲撲的,顯然極是快活。就連年紀最小、身子最差的仙遊,臉色也紅潤不少,眼中也有了笑意。

青雀含笑看着她們,心中極爲憐憫。這些可憐的小姑娘,平時總是拘束在宮裡,好容易才能出來散散。祁青雀將軍比她們強多了呀,我跟她們差不多大的時候,正騎着駿馬在草原上奔馳!

豆蔻年華的祁青雀將軍,比公主還自由啊。青雀自戀的想道。

上清觀齋醮,圓滿收場。

齋醮之後,無塵有幾天躲着不敢見張皇后。不過,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他終歸是要給張皇后一個交待的。

這天,無塵爲皇帝進獻過益壽延年的符咒之後,被內侍帶到了一處偏僻的宮室。

“你竟敢說她一索得男!”張皇后冷冷道。

無塵嘆息一聲,打了個稽首,“殿下,她不只會一索得男,她的兒子,還會是未來的帝王,君臨天下。”

“什麼?”張皇后一聲尖利的驚呼,“帝王?她的兒子是帝王,那我呢?你不是曾經說過,我命裡有子!”

無塵掐指算了算,面上有迷茫之色,“您命裡確實有子,再不會錯的。可是,她懷着的確是龍種,直有衝上九重天之氣勢……”

張皇后大爲不解,“這是怎麼回事?”目光忽然凜冽起來,聲音也變的嚴厲,“難不成,是她的兒子會謀逆,從我兒子手中奪走大位?”

無塵面有慚色,“無量壽佛!貧道測算不出。”

張皇后定定看着他,慢慢說道:“你說過的話,有些確實靈驗,有些卻不是。有些極管用,有些根本是模棱兩可,敷衍搪塞於我。你說我命裡必定有子,我信了,陛下也信了,可是,今日你卻又說出這麼一番話來。”

無塵肅然,“殿下命中一定有子,確定無疑。”

張皇后沉默片刻,開口問道:“晉王的面相,究竟如何?”

無塵皺眉想了想,奇怪的搖頭,“晉王眉宇之間時而有帝王之氣,時而又沒有,真是奇哉怪也,奇哉怪也。”

張皇后嗤之以鼻,“先帝在時何等寵愛於他,大位一樣是陛下的。你說他有帝王之氣,不是胡說八道麼。”

無塵滿臉陪笑,“貧道是據實所言,所實所言。”

張皇后又沉默片刻,淡淡道:“晉王妃一定會生下未來的帝王,再無他法?”難道這一片大好江山,最終真會歸了祁青雀的兒子麼。

無塵一臉莊嚴的掐指算了半天,爲難的說道:“若說胎兒,以貧道的修爲,是極易轉胎的。可她所懷的胎兒卻是一身霸道之氣,很難轉。即便真能轉,也要耗盡貧道的體力,和無數錢財。”

“不管花多少銀錢,費多大力氣,只管去轉!”張皇后咬牙,“無論如何,這天下也不能是別人的!”

無塵爲難了半晌,方道:“殿下既有此吩咐,貧道勉力一試。成與不成,卻要看天意如何了。”

張皇后少不了勉勵他幾句,無塵索要了無數財物,再次稽首,無聲無息的退了出去。

“這道士的話,究竟有幾分可信?”張皇后獨自坐在榻上,苦思冥想,“晉王的帝王之氣時有時無,祁青雀的兒子一定會君臨天下,究竟是他胡扯的,還是真看出來了?”

“是真的吧。”張皇后嘴角泛上絲迷濛笑意,“母親懷上我之前,到寺廟上香求子。路上遇到這道人,他指着我母親大笑,‘求佛有何用?求我!’母親面有不快,他卻只顧着自說自話,‘你頭胎定是女兒,生這女兒之時,你會夢月入懷。這女兒長大之後,富貴無邊啊’。母親聽了倒也動心,送了他兩升米酬謝,還暗暗記下他的形狀面貌等等。”

“等到生我的時候,母親果真夢月入懷。我長大之後,果真被聘爲太子妃。這道人,確有法力無疑。”

“千方百計尋找到這道人,力氣真是沒有白費。他甫一見面,便斷定我命中一定有子,不過是略晚數年罷了。我,一定會有兒子的。”從小一帆風順的張皇后,對自己的好命非常有信心。

天上飄着濛濛細雨,帶來絲絲涼意。得意樓一間幽靜的雅室中,一名青年男子悄然獨立,面色很是焦急。信是送去了,她到底會不會來呢?他一會兒覺得她會來,一會兒覺得她不會來,備受煎熬。

房門打開,一名蒙着面紗的少女身姿輕盈的走進來。青年男子見到那抹綽約的身姿,心狂跳起來。

少女在門口默默站了片刻,緩緩伸手,取下蒙在臉上的面紗,露出真面目。她面容清麗嬌柔,肌膚如同冬日初雪般純潔晶瑩,一雙明眸秋水瀲灩,閃爍着動人的光茫。

“阿揚!”青年男子又驚又喜的往前走了兩步,顫抖着低聲叫道。

“鄧之翰你站住,不許往前走!”少女小臉一板,義正辭嚴,“我爹孃兄長就在隔壁,你若敢輕舉妄動,我高喊一聲,他們便會破門而入。”

鄧之翰聽話的站住,柔情又貪婪的看着薛揚,“我聽你的。”幾個月沒見,她長的更好看啦。阿揚,你太美了,怎怪的我朝思暮想,念念不忘。

薛揚皺眉道:“我只能出來一小會兒,你有話快說。”

鄧之翰如夢初醒,“那個,不知怎麼的,宮裡竟傳出想讓我尚主的消息。我如何能尚主?我……我心裡只有你一個,怎能娶別人?阿揚,你嫁給我吧!”鄧之翰眸光熱切,央求說道。

薛揚覺得臉上*辣的,啐道:“胡說!沒個爹孃在堂,卻跟女孩兒家求婚的道理!你若有心,央媒人去,跟我歪纏什麼。“

鄧之翰急的想跺腳,“可是令爹令堂不許啊。”

“我爹孃不許,婚事自然不成。”薛揚不悅,“他們不許,我便不會答應。”

鄧之翰央求的看着薛揚,目光中滿是痛苦,“我……我日日夜夜想着你,睡裡夢裡都是你……可是,我娘對我恩重如山,我不能拋棄她,真的不能。阿揚,我爲了你什麼都能做,只除了傷害我娘……”

“你娘不能傷害,我娘便可以了?”薛揚氣惱的小臉通紅,“我娘她……是被你娘搶走了夫婿,被迫遠走雲南,好不悽慘。我娘說,我若敢認你娘爲婆婆,她便抹脖子自盡,不再苟活於人世。我怎能做不孝女……”薛揚掩面。

鄧之翰一陣茫然。她的娘和自己的娘是死敵,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外面隱約有呼喚薛揚的聲音,薛揚迅速整了整妝容,重新蒙上面紗,低聲道:“我走啦,往後,咱們再不見面了吧。”

鄧之翰心如刀割,“不,不可能,我一定要見你,阿揚,我一定要見你。”

他聲音痛楚而熱烈,聽在薛揚耳中,竟令她生了憐惜之心,甜蜜之意。“這人是我命裡的劫數啊。”薛揚腦子昏昏的,嘴角勾起一絲迷離的笑意。

她驀然覺得自己不該這麼笑,輕薄不尊重,有失矜持。轉念一想,有面紗掩蓋呢,又覺略略放心。

“你都要尚主了,還怎麼見我?”薛揚低低笑了一聲,轉身飄然離去。

鄧之翰追到門口,卻沒敢出門-----隔壁就是薛家的雅間,這會子出去,保不齊會撞上薛能,或是薛護。

鄧之翰呆呆站着,身畔飄散着純正芳鬱的薔薇花香,很好聞,很受用,不絕如縷。

“這是阿揚留下的香味。”他不覺癡了,“這是阿揚方纔站過的地方。阿揚,阿揚……”

尚主?不,我纔不要娶公主,我要麼娶阿揚,要麼終身不娶。

鄧之翰側耳聽了聽,輕捷的出了屋門,出了得意樓,飛身上馬,往寧國公府的方向馳去。

寧國公府。

寧國公一臉不耐煩,“尚什麼公主?公主是好娶的?我戎馬大半生掙下這份家業,到頭來娶個曾孫媳婦我得對着她磕頭下拜?趕緊的,把阿揚給定下來,不許再拖延。”

鄧麒苦笑,“我拖延什麼?我哪想拖延?我恨不得明天就把阿揚娶進門,明天就喝兒媳婦茶。可薛家不樂意,我有什麼法子。”

寧國公伸手從牆上取下掛着的馬鞭子,拎着馬鞭子在屋裡踱了兩圈,面帶沉思狀。

鄧麒嚇了一跳,好好的您拿馬鞭做什麼?我可一件壞事也沒做!見寧國公只是拿着馬鞭子隨手敲打,不像是要揍人的樣子,才拍了拍胸,驚魂甫定。

寧國公轉了兩個圈,停下腳步,“薛能不就是要休了沈茉麼?依他。”

寧可休了沈茉,也不能娶個公主進門。

作者有話要說:謝謝

my2birds扔了一個地雷

my2birds扔了一個地雷

my2birds扔了一個地雷

尤其是留言鼓勵我的讀者。

你們是我更新的動力啊,呵呵。

下一回的更新,在明天早上。

第179章第102章 選擇(一)第45章 未央宮(二)第52章 利器第36章 宸妃(一)第27章 祁玉(一)第42章 親事(一)第130章 青杏第135章 神棍第175章第17章 初見(二)第103章 選擇(二)第67章 二十三年第18章 初見(三)第40章 風骨(一)第38章 沈復(一)第21章 寧國公(三)第101章 唯一第38章 沈復(一)第173章第32章 拜師(三)第81章 前半輩子(二)第44章 未央宮(一)第178章第158章 遼王的固執第113章 生第58章 獵物(二)第102章 選擇(一)第93章 桂花煮栗子9 春光明媚三第157章 回京第130章 青杏第137章 生了148 大帽子1 雷雨夜一第25章 父女(一)第93章 桂花煮栗子第120章 之翰第61章 孩子第35章 神劍(三)148 大帽子第40章 風骨(一)第78章 宴會(二)151 小明第95章 孫女第143章 何鼎第13章 三年(一)第113章 生149 餞行10 索子一第186章第18章 初見(三)第143章 何鼎第51章 遇見第137章 生了第52章 利器第173章第111章 廟見第95章 孫女第130章 青杏第64章 二十二年第88章 宮廷148 大帽子第145章 聽話的好孩子第113章 生第87章 封賞第86章 樂見其成第28章 祁玉(二)第41章 風骨(二)第92章 八月第92章 八月第138章 小聰第45章 未央宮(二)第171章 狼狽第37章 宸妃(二)第48章 長者(三)第183章第83章 舒心第84章 邵夫人第18章 初見(三)第169章 軒轅劍第32章 拜師(三)第21章 寧國公(三)第121章 母子第145章 聽話的好孩子7 春光明媚一第166章 守備南京第119章 爹第15章 三年(三)第153章 鄧家第141章 放火(上)148 大帽子第28章 祁玉(二)9 春光明媚三第124章 不管第85章 表哥第50章 母親第119章 爹第124章 不管第62章 英爹
第179章第102章 選擇(一)第45章 未央宮(二)第52章 利器第36章 宸妃(一)第27章 祁玉(一)第42章 親事(一)第130章 青杏第135章 神棍第175章第17章 初見(二)第103章 選擇(二)第67章 二十三年第18章 初見(三)第40章 風骨(一)第38章 沈復(一)第21章 寧國公(三)第101章 唯一第38章 沈復(一)第173章第32章 拜師(三)第81章 前半輩子(二)第44章 未央宮(一)第178章第158章 遼王的固執第113章 生第58章 獵物(二)第102章 選擇(一)第93章 桂花煮栗子9 春光明媚三第157章 回京第130章 青杏第137章 生了148 大帽子1 雷雨夜一第25章 父女(一)第93章 桂花煮栗子第120章 之翰第61章 孩子第35章 神劍(三)148 大帽子第40章 風骨(一)第78章 宴會(二)151 小明第95章 孫女第143章 何鼎第13章 三年(一)第113章 生149 餞行10 索子一第186章第18章 初見(三)第143章 何鼎第51章 遇見第137章 生了第52章 利器第173章第111章 廟見第95章 孫女第130章 青杏第64章 二十二年第88章 宮廷148 大帽子第145章 聽話的好孩子第113章 生第87章 封賞第86章 樂見其成第28章 祁玉(二)第41章 風骨(二)第92章 八月第92章 八月第138章 小聰第45章 未央宮(二)第171章 狼狽第37章 宸妃(二)第48章 長者(三)第183章第83章 舒心第84章 邵夫人第18章 初見(三)第169章 軒轅劍第32章 拜師(三)第21章 寧國公(三)第121章 母子第145章 聽話的好孩子7 春光明媚一第166章 守備南京第119章 爹第15章 三年(三)第153章 鄧家第141章 放火(上)148 大帽子第28章 祁玉(二)9 春光明媚三第124章 不管第85章 表哥第50章 母親第119章 爹第124章 不管第62章 英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