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孫女

成化二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皇帝駕崩於乾清宮,享年41歲。雖然正值壯年,可他的離去並不讓人意外-----自從萬貴妃去世之後,他便沉浸在悲痛和哀傷之中,精神頹廢萎靡,身子日漸虛弱,一天不如一天。

在外地的官員,接奉詔書到日起,一律換成黑烏紗、黑角帶的喪服,每日晨設香案哭喪。禁宴樂三個月。全體臣民都要爲皇帝服喪戴孝,舉國哀悼,就連出徵在外的將士,也換上了素服。

國喪歸國喪,官員們平時該怎麼辦公事,眼下還要怎麼辦公事。老百姓也是一樣,日子還要一天一天照舊過下去。並且,流民亂匪們也不管什麼國喪不國喪的,該造反,依舊造反。

奉命平叛的將士們,身上雖然穿着孝,卻也沒功夫悲傷哀痛,一門心思只想如何打個大勝仗,掙下功名前程。天朝的軍功是分等級的,抵禦蒙古所獲軍功最重,遼東次之。相比較起抵禦胡虜,平定亂匪這功勞實在有些提不起來。可是,戰功總是戰功,封妻廕子,功名利祿,全靠它了。

都司巷,浙江都指揮使司衙門。

安靜的小偏廳中,總兵官寧國公,浙江都指揮使餘公權,都御史盧棟等人正聚集在一處,商量剿匪良策。

“流民人數實在不少,竟有數十萬之衆。”浙江都指揮使餘公權在浙多年,熟知匪情,心有餘悸的嘆息,“不止人數衆多,還不乏能征慣戰的勇士!國公爺,盧大人,他們不是烏合之衆,打起仗來竟頗有章法。”

盧棟苦笑,“我和武定侯出京之時,真是意氣風發,視盜匪爲無物。這些人要麼是土裡刨食的農夫,要麼是在山裡採礦的礦工,誰料到他們會精通用兵之道。是以,我和武定侯屢戰屢敗,顏面無光。”

寧國公讚賞的看了盧棟一眼。不管這人有本事沒本事,單憑他這份坦蕩、直率,就讓人刮目相看。文官當中裝腔作勢的人多了,能像盧棟這樣光風霽月承認自己不足之處的,沒幾個。

餘公權和盧棟把自己知道的匪情講述完畢後,不約而同看向寧國公。畢竟,寧國公纔是現任總兵官,又是久經沙場的宿將。

寧國公捋着花白鬍子沉思片刻,神情凝重的開了口,“餘大人,盧大人,我打算招撫爲先,瓦解分化流民。”

“流民所求的,無非是安身之處、可種之田、可採之礦。咱們若下令招撫,令他們在偏僻之處開荒田,成爲良民,難道他們還願意鋌而走險,以性命相搏麼。一旦招撫令下,流民當中一定會有人猶豫不決,一定會有人投靠朝廷,剩下冥頑不靈的,人數便少了。”

“況且,匪首必須抓獲,檻送京師,盲從匪首的衆多流民,卻不宜趕盡殺絕。兩位還記得麼?項大人一生忠勇,唯因在荊、襄殺戮過重,讓朝廷的‘平荊襄碑’,變成了百姓口中的‘墮淚碑’。”

餘公權、盧棟皆默然。項大人是本朝知名大臣,治水、賑災、安民,受人敬仰,老百姓自發爲他建了生祠,聲譽極隆。成化六年荊、襄上百萬流民造反,他受命總督軍務,帶領二十多萬人馬分八道進擊流民。匪首戰敗被殺之後,他下令遣散流民,違者殺無赦。最後,官軍所過之處,死者無數,枕藉山谷,被殺、因飢餓和瘟疫而死在途中的流民多達數十萬人。朝廷在當地豎起石碑,名爲“平荊襄碑”,可是當地老百姓卻叫它“墮淚碑”-對於這般殘酷的殺戮,怎能沒有怨恨。

平定流民之亂和抵禦胡虜不同。抵禦胡虜,能殺多少是多少,絲毫不用可惜、憐憫。平定流民之亂卻不是殺的越多越好,殺戮過重,得到的除了罵名,還是罵名。

畢竟,流民中的大多數是日子實在過不下去了,田地被霸佔,生活無着,沿途乞討,處境淒涼。這幾十萬人要是全殺了,有傷天和。

幾經考慮,餘公權和盧棟都同意了寧國公的計策,“下令招撫。以半個月爲期,若半個月內知道悔改、放下屠刀的,一律既往不咎。之後,或撫或剿,分而治之。”

議定軍務,臨分別之前,盧棟擔心的問道:“國公爺,晉王殿下玉體如何?”餘公權神色間也滿是憂慮,這可是先帝愛子,陛下親弟,他若是出了點什麼,大傢伙全是吃不了兜着走。

寧國公愁眉苦臉,“殿下純孝之人,乍聽得先帝辭世的訊息,哪裡受的了?這會兒他口口聲聲要回京奔喪,可他連起牀的力氣也沒有。隨行的陰御醫說了,他本就身子不好,只宜靜養,若這時一路顛簸回去,病情一準兒會加重。”

“餘大人,盧大人,若是送回京一位活蹦亂跳的晉王,咱們都沒了干係。若是送回京一位病重的晉王,咱們……?”寧國公很爲難的樣子。

餘公權嘆道:“殿下便是這時趕回去,也見不着先帝了啊。等殿下一路奔波着回了京,二十七天的孝期都過去了。”盧棟神情慷慨,“不如請殿下靜養着,待咱們平亂之後,殿下拿着捷報去祭祀先帝,先帝豈不欣慰?”

寧國公極爲贊成的點頭,“極是,殿下宜養好身子,再行回京。旁的不說,先帝泉下有知,願意看到一位風采秀異出塵的愛子,而不是形容憔悴、奄奄一息的兒子。”

三人感概着,分了手。

“他怎樣了?”陰御醫爲晉王診治過之後,青雀隨陰御醫走到側間,低聲問道。陰御醫搖頭嘆息,“殿下傷心過度,怕是要調養許久,才能見起色。”見青雀面色狐疑,陰御醫忙補了一句,“殿下性命是無礙的,身體雖受了損傷,精心調養着,定能康復。”

青雀放了心,彬彬有禮的謝過陰御醫,送了他出去。

送走陰御醫,青雀輕手輕腳走回到晉王牀邊。晉王靜靜躺在牀上,臉色白的近乎透明,因爲消瘦,眼睛顯的更大更黑,看上去令人憐惜。

青雀柔聲問道:“阿原你好點了麼,要不要喝水?”阿原轉過頭,黑玉般的眼眸中有着無盡哀痛,青雀心一緊,聲音更溫柔了,“想吃什麼,想喝什麼?阿原,不吃東西可不成。”

阿原在枕上微微搖頭,低啞說道:“我心很痛,什麼也不想吃。小青雀,我再也見不到父親了,我忽然成了孤兒。”

青雀鼻子一酸,“大姨丈還那麼年輕,誰能想到他會突然走了?阿原,我知道你很難過,我知道。”

阿原默默伸出手,握住青雀的小手掌。青雀猶豫了下,伸出另一隻手,握緊阿原。仙女娘是說過,除非成了親,否則不許跟男子過從太密。可這只是拉拉手而已,不算過從太密吧?再說了,阿原是我表哥,大姨丈纔去世,他心裡正不好受,需要親人安慰。

他是我師孃的外甥,是林嘯天的表哥,是我的親人啊。青雀握緊阿原的手。

阿原原本白得像紙的面容上,泛上一層淺淺粉粉的霞色,“小青雀,好妹妹。”阿原低聲叫着,伸出另一隻手掌,按在青雀的小手上。

“讓你貪玩。”青雀小聲抱怨,“這下子可倒好,你爹臨終前,也沒能見你一面,多可惜!大姨這會兒一準兒正哭呢,唉,若我真是一隻小青鳥,能飛過去安慰安慰她,該有多好。”

“母親身邊有小五和小八。”阿原柔聲說道。我還有兩個弟弟呢,小五和小八可以陪伴母親。可是小青雀,你是孤苦伶仃的一個人,我不陪着你,怎麼能行。

“莫多想了。先養好身子,然後回京城,祭拜先帝。”青雀交代道。阿原溫柔點頭,“好,到時你旗開得戰,咱倆一起回,一起祭拜父親。”

阿原回憶起幼時的點點滴滴,“父親不擅言辭,擅書畫。他若和朝臣吵架了,實在氣的不行,便會潑墨淋漓的作畫。越生氣,作的畫越有氣勢。”

“他畫過一副《一團和氣圖》,經勁流暢,灑脫自如,別具一格。粗看是一笑面彌勒盤腿而坐,細看卻是三人合一。左邊是位戴道冠的老者,右邊是位戴方巾的儒生,中間是一位佛教中人,很有趣。”

“他親自教我讀書,很和氣,很有耐心。我小時候練字,他手把手教我,一點一點告訴我怎麼寫字,怎麼才能寫好字。他真是很喜愛孩子的父親。”

兩人低聲細語的說着話,阿原眼中的悲傷漸漸沒那麼濃厚了。不經意間擡頭,見近衛端着托盤進來,眉頭一皺。這近衛機靈的很,察言觀色之後,捧着托盤,靜靜立在一旁,不動彈,不說話。

“沒爹,真是太傷心啦。”青雀對阿原深表同情,“我小時候在楊集見到我爹,雖然很氣他,可還是喜歡他,愛和他一起玩耍。等到他走了,我傷心的不想笑。”

父親,是沒人能夠代替的。

阿原沒說話,目光中是濃濃的傷痛。青雀輕聲安慰着他,聲音溫柔似水。

“我沒事。”阿原握緊青雀的手,低聲交代,“你想做什麼,便去做罷。小青雀,不管怎樣,我總是和你在一起的。”

阿原的目光像海一般深隧,青雀出神看着他,迷失在他溫柔包容的眸光中。

武定侯交了將軍印之後,並沒有立即回京。他實在不能承認這失敗,真想花重金到朝中活動活動,重任將軍,一雪前恥。

這天,廣威將軍祁青雀差人請他。武定侯聽到“祁將軍”三個字,眼睛咪了咪。祁將軍,廣威將軍祁青雀。

武定侯準時赴約。

“祁將軍,是龍虎將軍祁保山的義孫女?”武定侯以長輩對晚輩說話的口吻慈祥問道。

“不是義孫女。”青雀聲音清亮冷靜,“是親孫女。”

武定侯變了臉色。

青雀目光冰冷無情,“趙侯爺,南京鎮守太監胡元接到譚鹹大人的親筆書信,邀請他到譚家莊做客盤桓。如今胡元和譚鹹都在譚家莊,若是再加上趙侯爺你,收復河套的三位英雄便聚齊了,是不是很壯觀?”

定到早上八點發布。

如果有大段的戰爭描寫,會整章整章的跳過去。

然後,我現在開了文,寫女將軍。

這是挑戰自己的短板,勇氣可嘉,哈哈。

150 廣寧第141章 放火(上)7 春光明媚一第31章 拜師(二)第119章 爹第95章 孫女第96章 討債第91章 輕敵第168章 時光2 雷雨夜二第135章 神棍第140章 小住第128章 千金一諾第58章 獵物(二)第102章 選擇(一)第112章 回門第86章 樂見其成第70章 四哥第163章 改元150 廣寧第49章 英國公夫人第46章 長者(一)第48章 長者(三)第96章 討債第165章 內閣第40章 風骨(一)第104章 醉第47章 長者(二)第78章 宴會(二)第121章 母子第91章 輕敵第50章 母親第142章 放火(下)第83章 舒心第98章 盛譽3 雷雨夜三第104章 醉第116章 申斥第34章 神劍(二)第46章 長者(一)第125章 宣城伯府的宴會第60章 二十年第70章 四哥第26章 父女(二)第143章 何鼎第41章 風骨(二)第183章第25章 父女(一)第81章 前半輩子(二)第42章 親事(一)第81章 前半輩子(二)7 春光明媚一第41章 風骨(二)第176章第98章 盛譽第32章 拜師(三)第36章 宸妃(一)第158章 遼王的固執第21章 寧國公(三)第165章 內閣第116章 申斥第182章第68章 二十三年(二)第43章 親事(二)第56章 元旦第31章 拜師(二)第31章 拜師(二)第28章 祁玉(二)第152章 小明(下)第142章 放火(下)第139章 嘉名第164章 履新第54章 林家(二)第40章 風骨(一)第55章 安心第78章 宴會(二)第19章 寧國公(一)第30章 拜師(一)第136章 兩樁喜事第45章 未央宮(二)第87章 封賞2 雷雨夜二第128章 千金一諾第161章 說客第35章 神劍(三)148 大帽子第92章 八月第108章 凱旋第164章 履新第101章 唯一7 春光明媚一第41章 風骨(二)第115章 入獄第138章 小聰第82章 張佑第48章 長者(三)第59章 十七年第139章 嘉名第139章 嘉名第142章 放火(下)
150 廣寧第141章 放火(上)7 春光明媚一第31章 拜師(二)第119章 爹第95章 孫女第96章 討債第91章 輕敵第168章 時光2 雷雨夜二第135章 神棍第140章 小住第128章 千金一諾第58章 獵物(二)第102章 選擇(一)第112章 回門第86章 樂見其成第70章 四哥第163章 改元150 廣寧第49章 英國公夫人第46章 長者(一)第48章 長者(三)第96章 討債第165章 內閣第40章 風骨(一)第104章 醉第47章 長者(二)第78章 宴會(二)第121章 母子第91章 輕敵第50章 母親第142章 放火(下)第83章 舒心第98章 盛譽3 雷雨夜三第104章 醉第116章 申斥第34章 神劍(二)第46章 長者(一)第125章 宣城伯府的宴會第60章 二十年第70章 四哥第26章 父女(二)第143章 何鼎第41章 風骨(二)第183章第25章 父女(一)第81章 前半輩子(二)第42章 親事(一)第81章 前半輩子(二)7 春光明媚一第41章 風骨(二)第176章第98章 盛譽第32章 拜師(三)第36章 宸妃(一)第158章 遼王的固執第21章 寧國公(三)第165章 內閣第116章 申斥第182章第68章 二十三年(二)第43章 親事(二)第56章 元旦第31章 拜師(二)第31章 拜師(二)第28章 祁玉(二)第152章 小明(下)第142章 放火(下)第139章 嘉名第164章 履新第54章 林家(二)第40章 風骨(一)第55章 安心第78章 宴會(二)第19章 寧國公(一)第30章 拜師(一)第136章 兩樁喜事第45章 未央宮(二)第87章 封賞2 雷雨夜二第128章 千金一諾第161章 說客第35章 神劍(三)148 大帽子第92章 八月第108章 凱旋第164章 履新第101章 唯一7 春光明媚一第41章 風骨(二)第115章 入獄第138章 小聰第82章 張佑第48章 長者(三)第59章 十七年第139章 嘉名第139章 嘉名第142章 放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