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一)

就在陳佑在歸州忙活的時候,趙元昌的報捷文書也抵達了大周都城汴京。

或許是出於穩妥的考慮吧,雖是滅國之戰,但趙元昌卻沒用有露布報捷的方式張揚,而是分遣三路信使,晝夜不停地將捷報分送皇宮、樞密院、政事堂。

汴京皇宮,皇帝日常閱事之所的簡賢講武殿內,男子端坐在御座之後批閱文書。

此人頭髮花白,戴着一頂烏紗帽,身着窄袍,皁紗折上巾,通犀金玉環帶。正是大周開國皇帝趙鴻運。

他批閱一份奏章的速度非常快,基本上是看一遍內容,然後考慮一下政事堂或樞密院擬就的建議,或曰“可”、或曰“不可”、或曰“再議”。

真需要他仔細思索、長久考慮的事情,那都是要和議政大臣商議的,羣策羣力罷了,非是一人可決。

剛拿起一份新的文書,就聽見殿外傳來一陣腳步聲,緊接着他登基之後提拔起來的內侍林盛保手持一份文書快步走進來。

不等趙鴻運出聲詢問,林盛保就躬身將文書遞過頭頂道:“官家,大殿下的捷報!”

“哦?”趙鴻運先是一愣,隨即笑着接過文書,“大哥這麼快嗎!”

林盛保侍立一旁閉口不言,有時候皇帝問的一些話,並不需要回答。

趙鴻運翻開文書,先是一通思念皇恩、皇帝聖明的奉承話,之後纔是這次戰爭的結果:拿下歸州、南平城,生擒南平王及諸重臣,目前在荊州南部抵禦沈國,在歸、峽西部抵禦蜀國。

“好啊!”看到這裡,趙鴻運不由讚道,“大哥這次做得不錯!”

接下來看到一衆請功的名單,排在第一的竟然是一個之前聽都沒聽過的名字——陳佑!

不由擡頭看向林盛保:“護軍,這陳佑,你可知曉?”

聽到趙鴻運的問話,林盛保考慮了一會,然後答道:“回官家的話,小的隱約記得南平前歸州留守陳元朗有一子名佑,只是不知此陳佑是不是彼陳佑。”

“嗯。”趙鴻運點點頭,接着往後翻。

請功名單結束之後是附在奏章上的一些父子之間的私話,趙鴻運揭下紙張剛看了一個開頭,就笑着指點林盛保道:“還真被你說中了,此陳佑正是彼陳佑!”

林盛保笑道:“託官家的福。”

趙鴻運搖搖頭不再管他,繼續看信。

趙元昌在這上面詳細介紹了陳佑、趙普、黃世俊等人做出的貢獻,之後說了手下大將的表現,然後又將自己的一些安排、以後的計劃都詳細寫了出來。最後表達了一番對父母兄弟的思念,同時希望父皇保重身體,不要太過操勞之類的。

看完之後,趙鴻運放下信紙,沉默一會兒喟然嘆道:“大哥有心了。”

正要說話,卻聽殿外傳來宦官的喊聲:“官家,相公們請見。”

趙鴻運當即朗聲道:“進!”

片刻之後,一溜煙五位頭戴襆頭,身着紫色曲領大袖長袍、下施橫襴、束以革帶,腳蹬烏皮靴的重臣依次進入。

站定之後,躬身行禮道:“臣侍中啓祥(樞密使邠、尚書左僕射逢吉、尚書右僕射慶堯、樞密副使肇慶)拜見陛下!”

“諸卿不必多禮,賜坐。”

“謝陛下!”

一番君臣之禮後,五人坐到了宦官搬來的椅子上。

此時君臣之間還是坐而論道的,歷史上從坐而論道發展到君坐臣站,還得等到趙匡胤搬走範質的椅子。不過這個世界上會不會發生這種事,還是兩說。

此時簡賢講武殿內這六人加上在外領兵的樞密副使吳巒,就是大周最核心的領導層了。三位皇子在未立儲的情況下,也是遠遠不如孫啓祥等六位重臣的。

此時政事堂主事:侍中、昭文館大學士加開府儀同三司孫啓祥和樞密院主事:樞密使加驃騎大將軍楊邠手裡各捏着一份文書。

剛剛坐穩,楊邠就拱手道:“想必官家已經知曉,大皇子元昌攻陷南平、生擒高保遜。”

趙鴻運點頭道:“我已知之。”

孫啓祥立刻道:“官家,臣以爲既然南平以破,當立刻召大皇子返京,至於南平故地,遣一大將鎮守便是。”

此話一出,蘇逢吉當即道:“臣附議!”

朱慶堯和史肇慶猶豫了一下,也拱手道:“臣附議!”

Wшw ▲тtkan ▲C○

唯有楊邠搖頭道:“此言謬矣!如今雖已攻下南平城,但南平三州還未平靖,亦要面對沈、蜀來攻,正是戰事激烈之時,臨陣換將大爲不妥!”

這話聽着也是很有道理,但在孫啓祥耳中就不是那麼回事了!

孫啓祥是支持趙元昌的,他自然不想讓趙元昌長久地領兵在外、遠離皇駕。是以,對楊邠這看似合理,但卻將趙元昌擋在京外的提議十分警惕。

故而立刻反駁道:“楊樞密未免太過迂腐,大皇子此行非是一人獨斷,亦有老將馬無染爲副,便是召回,馬無染也能擔起重任,何來臨陣換將一說?”

這時,朱慶堯開口道:“昭文相言之有理,俗話說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大皇子此次親上戰場,已是立於危牆之下。如今南平面臨沈、蜀夾攻,楊樞密卻仍讓大皇子主持戰事,豈非將大皇子置於險境?”

他不說話還好,這話一出口,趙鴻運不由皺了一下眉頭。

這幾位雖在各自爭辯,但都分出一絲心神注意着趙鴻運的動靜,畢竟他纔是帝國的統治者。

此時見到趙鴻運皺眉,雖不知道他是因爲何事,但剛被質疑“將皇子放在險境”的楊邠立馬拱手辯駁道:“集賢相此言差矣!大皇子置於大軍保護之下,豈是那麼容易犯險的?且大皇子此次負責南平戰事,豈有戰事未竟、主帥先離之理?”

孫啓祥正要開口,趙鴻運突然敲了敲桌子開口道:“此事不必爭了,子美暫且留在南平,現在先議封賞之事。”

皇帝開口了,哪怕心裡不滿,此時也只得拱手稱是。

又是楊邠第一個開口,此時他面色十分嚴肅:“陛下,臣以爲,當封大皇子爲王!”

第二十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八)第五百八十九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一)第五百八十三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十)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一)第五百十五章 諸相公議治江南第二百二十四章 利字當頭亂接踵第四百五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雨中攻城變故起第六百八十四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一)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三)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第三百六 空辯不若實爲證(二)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七)第五百九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三)第四百五十八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五)第五百二十九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二)第六十五章套路從來得人心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六)第一百九十五章 保義謀反欲親征第五百八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二)第五百八十三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十)第一百章消息不斷時機逝第二百七十四章 日常寡淡多如水(三)第四百八十四章 操演堪比實戰險第二百九十五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一)第七百十章 爲求生計拋臉面第二百二十七章 朝堂微操總是遲第一百六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第一百三章江邊垂釣生妙計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一)第七十八章未雨綢繆布耳目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當慎行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三百三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二)第七百十一章 順勢而爲埋荊棘第六百二十五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二)第六百二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二)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宮所學是何物第一百三章江邊垂釣生妙計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二)第一百七十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二)第748章 敢請長纓安軍心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四)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亂周沈爭第六百八章 不懼生死爲築城第七百四十二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四)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一)第四十三章爭權奪利心思重第五十五章皇宮大內初見聞第二十九章受人之託忠其事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七)第二百一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一)第七百十八章 一點星火落周山第三百八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九)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三百二十三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第七百二十六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一)第一百二十二章廣植羽翼乃正道第五百四十二章 識大局治安創收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二)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六)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三百三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二)第三百二十三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第五十八章心欲借錢口難開第五百九十七章 胥吏亦可當國事第四百九章 大局動盪私心意第七百二十四章 此世我心嚮往之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五)第一百五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五)第五百五十一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四)第四百九十四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六)第六百五十五章 夷狄畏威不懷德第八十三章 枕頭之風威力大第三百四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六)第六百七十四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四)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一)第五百二十五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五)第四百三十四章 千里澤國斷美夢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六)第六百八十四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一)第五百二十六章 我與空氣鬥智勇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二)第三百二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一)第六百十四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一)第七十七章如此行事意何爲第一百一十七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七百二十三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二)第六百二十五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二)第三百八十六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一)第六百三十一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八)第十七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五)第二百七十四章 日常寡淡多如水(三)第七百二十三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二)第五百三十五章 說諸葛皆是忠臣
第二十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八)第五百八十九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一)第五百八十三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十)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一)第五百十五章 諸相公議治江南第二百二十四章 利字當頭亂接踵第四百五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雨中攻城變故起第六百八十四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一)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三)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第三百六 空辯不若實爲證(二)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七)第五百九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三)第四百五十八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五)第五百二十九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二)第六十五章套路從來得人心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六)第一百九十五章 保義謀反欲親征第五百八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二)第五百八十三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十)第一百章消息不斷時機逝第二百七十四章 日常寡淡多如水(三)第四百八十四章 操演堪比實戰險第二百九十五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一)第七百十章 爲求生計拋臉面第二百二十七章 朝堂微操總是遲第一百六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第一百三章江邊垂釣生妙計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一)第七十八章未雨綢繆布耳目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當慎行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三百三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二)第七百十一章 順勢而爲埋荊棘第六百二十五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二)第六百二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二)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宮所學是何物第一百三章江邊垂釣生妙計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二)第一百七十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二)第748章 敢請長纓安軍心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四)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亂周沈爭第六百八章 不懼生死爲築城第七百四十二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四)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一)第四十三章爭權奪利心思重第五十五章皇宮大內初見聞第二十九章受人之託忠其事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七)第二百一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一)第七百十八章 一點星火落周山第三百八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九)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三百二十三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第七百二十六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一)第一百二十二章廣植羽翼乃正道第五百四十二章 識大局治安創收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二)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六)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三百三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二)第三百二十三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第五十八章心欲借錢口難開第五百九十七章 胥吏亦可當國事第四百九章 大局動盪私心意第七百二十四章 此世我心嚮往之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五)第一百五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五)第五百五十一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四)第四百九十四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六)第六百五十五章 夷狄畏威不懷德第八十三章 枕頭之風威力大第三百四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六)第六百七十四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四)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一)第五百二十五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五)第四百三十四章 千里澤國斷美夢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六)第六百八十四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一)第五百二十六章 我與空氣鬥智勇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二)第三百二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一)第六百十四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一)第七十七章如此行事意何爲第一百一十七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七百二十三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二)第六百二十五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二)第三百八十六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一)第六百三十一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八)第十七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五)第二百七十四章 日常寡淡多如水(三)第七百二十三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二)第五百三十五章 說諸葛皆是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