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二)

一開始的計劃中,甘亭築寨這一動作能夠抵消鳳翔軍一部分兵力優勢。

在鄠城西邊五里處有一個名爲渼陂的大湖,這個渼陂,在唐時周長十四里,比某些小城都要大。杜甫詩中是這麼形容渼陂的:天地黯慘忽異色,波濤萬頃堆琉璃。

而甘亭,就在渼陂邊上,天然少了一個防守方向。

鄠城西邊還有一條澇谷水,甘亭守軍存在的意義就是在鳳翔軍想要渡河的時候從側翼襲擾。甘亭寨五六百人,說多不多說少不少,但配合對岸的鄠城兵馬半渡而擊,也能給鳳翔軍造成不小的損失。如果鳳翔軍想要安穩渡河,就必須分兵把甘亭守軍死死按在寨子中。

凡事有利就有弊,甘亭同鄠城之間隔着一條河,鄠城想要支援甘亭就比較困難。

在當前這場斥候大戰中,京兆府派出十個人只有一兩個能帶回有效消息,其餘的要麼是有去無回,要麼是到半路被趕回來。京兆府的斥候水平確實要低一些,但更主要的原因是渡河耗費體力精力。

站在城頭的蘇錦帆煩躁之下扯開自己的上衣,赤着上身伏在桌前,藉着燭光將斥候們帶回來的消息一一標註在地圖上。

來做縣令之前他可是在講武堂學習過的,只不過他入學的時候陳佑已經離開講武堂了,兩人沒有過接觸。

大概兩刻鐘之後,蘇錦帆標上最新的情況,盯着地圖思索一陣,猛然喊了起來:“叫潘主簿立刻出發,從長壽鎮北渡河!”

“就是這了!”

澇谷水河堤上,白二環顧四周似是鬆了口氣般說出四個字,將手中木釺插進土中。

“白哥,咱們是現在就開始幹嗎?”

“先等等。”白二搖頭,“等使君發話再說。我們還是先想想看怎麼才能做得自然一點,不能叫賊人看出不對來。”

“除非一點不動,只要動了土,除非賊人瞎了纔看不出來。”跟着白二的那人不認爲陳佑的要求能夠達到。

白二毫不在意:“若是要動土,就咱們這幾個人要幹到什麼時候?走,再轉轉,看有沒有什麼法子能叫賊人在此渡河。”

這就是陳佑把親兵白二派出來的原因了,想要逼迫鳳翔軍在特定的地點渡河。他選擇的渡河地點,正好是一個河灣處,河灣兩端足足有二十五里長,凸岸在西,凹岸在東,足夠擺開陣勢,可以降低鳳翔軍的戒心。

很顯然,陳佑打的主意是水攻,但具體該怎麼做,能不能成,還得看白二實地考察的結果。畢竟鄠城也在一個小河灣的凸岸處,而且這一大一小兩個河灣連在一起,小河灣位於上游,一個不小心水衝地比較猛就容易淹到鄠城。

陳佑能做的都做了,坐在房中也不知道該幹些什麼,索性從蘇錦帆那裡拿了一本兵書來讀。

戌時,他終於等到蘇錦帆派來報信的人:甘亭寨安好。

他這才放心睡下。

陳佑睡了,但很多人卻睡不下。

爲了起到出其不意的作用,潘文書支援甘亭寨的時候是用渡船過河,然而再之後爲了保證兩岸連通,必然要連夜架設浮橋。

定下計劃的時候,蘇錦帆就讓人準備竹木了,然而時間太短,現在仍不夠用。思前想後,只得暫時把渡船相連鋪上木板。

但出於不把賭注壓在一處的心思,爲了在浮橋被鳳翔軍圍攻的時候能有能力渡河進攻,蘇錦帆令潘文書駐守浮橋處後,他自己也不睡覺,東奔西走籌措備用船隻。

次日,鳳翔軍再次攻甘亭寨,在鄠城兵馬的威脅下未能建功。

朱重榮十分果斷,立刻分兵。

約有三千餘人留下來圍困甘亭寨,安排人手試圖搶下浮橋的同時,另外派人蒐羅船隻。

鳳翔軍的動作十分迅速,根本不給陳佑實施水攻計劃的機會。

是放任鳳翔軍渡河攻城,還是拼命把他們攔在河西岸?

陳佑必須儘快做出選擇。

放任渡河,即便甘亭寨牽制了三千人,渡河之後的鳳翔軍也超過一萬,京兆府守城壓力巨大。拼命攔截,就意味着之前守城的種種準備盡皆作廢,倉促的計劃是否可行都不清楚。

陳佑僅僅猶豫了一小會,想到自己手中那可憐的兩千多人,果斷放棄守河的計劃。

沒辦法,澇谷水從鄠城往下都是平原區,泅渡不易卻也有多處能夠實施,區區兩千人攔不住鳳翔軍是大概率事件。

主官有了決斷,劉守忠就好辦了,甘亭寨的五百多人暫且管不了了,命令守衛浮橋的那部分人馬撤回鄠城之中,同時徹底毀掉浮橋。

總之希望澇谷水這處天然屏障能夠多阻攔鳳翔軍一段時間。

陳佑仍然沒有放棄水攻的想法,既然渡河之時不好操作,那就在攻城的時候給鳳翔軍一個驚喜。

於是,才趕回鄠城的白二帶着數十人出了城往上游而去,他們需要築起一座堤壩,使澇谷水的水流量暫時降低。

城內也動了起來,爲了防止截留的河水被放出之後提前衝出河牀沖垮城牆,鄠城之中也開始行動加固城牆,主要是西牆和南牆。

原本劉守忠是不同意這個成功率不算太高的計劃的,他認爲只要將鳳翔軍粘在鄠縣,等待援軍就好了。當陳佑告訴他們短時間內他們是看不到援軍後,劉守忠纔不得不贊同這個計劃。

他們這是在行險,如果攔水放水的步驟成功,要麼水淹鳳翔軍獲得勝利,要麼河水衝破城牆不戰而敗。

雖說打定主意守城,但陳佑等人不準備讓鳳翔軍就這麼輕輕鬆鬆地渡河,一直派人在靠近鄠城的河段襲擾意圖渡河的鳳翔軍。

一天之後,鳳翔軍大部分都渡過了澇谷水。

他們沒找到多少船隻,最後是利用木筏竹排渡的河,若不是澇谷水既不湍急又不是很深,光是渡河就能讓他們損失不少人。

過了河之後,朱重榮有心不理會鄠縣兵馬,準備直奔長安城。

可陳佑過來本就是爲了攔着他的,鍾官和鄠縣兩地兵馬配合埋伏擊潰了鳳翔軍先鋒約一千人,逼迫着朱重榮不得不把目光放在鄠縣。

第六百五十五章 夷狄畏威不懷德第四百八十章 論爲政突發匪事第二百八十五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三)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二百七十五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一)第六百三章 或可另闢進身階第四百一十一章 賊人陰謀亂長安第三百十八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五)第七十九章即將離京奇事多第五十六章初見皇帝受問詢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四)第六百六十二章 誰料竟會遭背刺第一百七章辭舊迎新除夕夜第一百一十四章欲建功再攻遂州第四百四十四章 翁婿議政定官途第七百三十二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四)第三百八十七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三)第五十六章初見皇帝受問詢第四百六十二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九)第一百三十四章 雨中攻城變故起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二)第四十三章爭權奪利心思重第六百九十一章 一元始建新風至第三百八十五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一)第六百十八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五)第四百四十五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一)第六百三章 或可另闢進身階第五百十五章 諸相公議治江南第二百四十章 內亂未平外面起(五)第二百三十二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二)第五百六十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五)第六百五十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三)第六百五十四章 梳理國政教天子第三百七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四)第四十九章君臣問對定計策第四百五十章 道德名聲是利器第一百六十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九)第三百一十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四)第三百八十六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二)第七百三十五章 仲春雜事如繁花第七十四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四)第一百一十五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一)第四十三章爭權奪利心思重第六十三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二)有些話,不吐不快第四百八十九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一)第二百一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一)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二)第四百一十三章 欲建新城悔前事第三百九十五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四)第七百二十四章 此世我心嚮往之第九十五章寥廓江天萬里霜第一百四十三章 幾多歡喜幾多愁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三)第二百二十六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一)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五)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四百七十九章 心在戰事輕政爭第五百四十二章 識大局治安創收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二)第六百五十一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三)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五百三十六章 先北後南有風起第二百五十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三)第四百五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三)第六百五十四章 梳理國政教天子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四)第二百七十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一)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七百八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四)第五十五章皇宮大內初見聞第743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六)第六百十四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一)第四百二十三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六)第二百八十六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四)第一百五十九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八)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二十一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九)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二)第四十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三)第二百六十章 爲民服務不求誇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五)第一百三十八章 獻民獻疆蜀國亡第七百二十五章 幸而黑白總分明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第三百三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四)第五百四十五章 縱獸於林起羅網第二百三十八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三)第一百一十六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二)第五百十三章 悔不該旁生心思第一百五十九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八)第五百六十九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四)第一百九十八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三)第五百六十六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一)第一百六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二)
第六百五十五章 夷狄畏威不懷德第四百八十章 論爲政突發匪事第二百八十五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三)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二百七十五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一)第六百三章 或可另闢進身階第四百一十一章 賊人陰謀亂長安第三百十八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五)第七十九章即將離京奇事多第五十六章初見皇帝受問詢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四)第六百六十二章 誰料竟會遭背刺第一百七章辭舊迎新除夕夜第一百一十四章欲建功再攻遂州第四百四十四章 翁婿議政定官途第七百三十二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四)第三百八十七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三)第五十六章初見皇帝受問詢第四百六十二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九)第一百三十四章 雨中攻城變故起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二)第四十三章爭權奪利心思重第六百九十一章 一元始建新風至第三百八十五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一)第六百十八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五)第四百四十五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一)第六百三章 或可另闢進身階第五百十五章 諸相公議治江南第二百四十章 內亂未平外面起(五)第二百三十二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二)第五百六十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五)第六百五十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三)第六百五十四章 梳理國政教天子第三百七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四)第四十九章君臣問對定計策第四百五十章 道德名聲是利器第一百六十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九)第三百一十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四)第三百八十六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二)第七百三十五章 仲春雜事如繁花第七十四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四)第一百一十五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一)第四十三章爭權奪利心思重第六十三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二)有些話,不吐不快第四百八十九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一)第二百一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一)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二)第四百一十三章 欲建新城悔前事第三百九十五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四)第七百二十四章 此世我心嚮往之第九十五章寥廓江天萬里霜第一百四十三章 幾多歡喜幾多愁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三)第二百二十六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一)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五)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四百七十九章 心在戰事輕政爭第五百四十二章 識大局治安創收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二)第六百五十一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三)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五百三十六章 先北後南有風起第二百五十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三)第四百五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三)第六百五十四章 梳理國政教天子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四)第二百七十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一)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七百八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四)第五十五章皇宮大內初見聞第743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六)第六百十四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一)第四百二十三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六)第二百八十六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四)第一百五十九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八)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二十一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九)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二)第四十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三)第二百六十章 爲民服務不求誇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五)第一百三十八章 獻民獻疆蜀國亡第七百二十五章 幸而黑白總分明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第三百三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四)第五百四十五章 縱獸於林起羅網第二百三十八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三)第一百一十六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二)第五百十三章 悔不該旁生心思第一百五十九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八)第五百六十九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四)第一百九十八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三)第五百六十六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一)第一百六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