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四)

這麼說也不太對,董成林其實彈劾過陳佑好幾次,兩人也不是什麼不打不相識。

不過陳佑在周山開了一個書院的事情在洛陽算是人盡皆知,陳佑課上的一些言論多有流傳,支持者有之,批判者有之,無視者也不少。

總之,在聽說了此事之後,董成林便想查個仔細,若真的是歪理邪說,哪怕陳佑深得官家看重,也照樣彈劾不誤。

沒想到真正瞭解了陳佑的理論之後,雖然有看不慣的地方,但大多數觀點頗合他的意。

於是,感覺到吾道不孤的董成林寫了一份萬言書遞到御前,把陳佑好好的批判了一番,直言希望官家能夠鞭策陳佑摒棄那些錯誤的觀點,發揚正確的觀點,好好的爲國爲民建功立業,不要走入邪途。

董成林雖然變得沉穩了,但本性還是沒變。

這份奏章不出意外地送到了陳佑手中,陳佑看了之後也沒什麼想法,他知道董成林的性子,不準備去招惹這傢伙。只不過從那天開始,他在書院中本就十分收斂的言論更加平和正常,輕易不會說出什麼驚世駭俗的話語。

沒辦法,董成林可以不理會,但天子的敲打不能不放在眼裡。

至於董成林,雖然他依然會彈劾陳佑,但陳佑辦事需要涉及到樞密院的地方,他卻十分配合。只不過每次都試圖說服陳佑放棄“錯誤觀點”這一條叫陳佑有些招架不住。

“山長!”

蘇鳳羽從洞開的木門走了進來,他將手中一疊薄薄的紙張放到陳佑面前:“這是重新修改的課程安排,你看看可不可行。”

陳佑接過紙張,笑道:“這裡不是書院,再叫我山長有些不合適了。”

蘇鳳羽咧嘴一笑:“習慣了,一時改不過來。”

陳佑搖搖頭,沒去理會蘇鳳羽,低頭翻看手中的課程安排:“我先看看,你坐一會。”

他知道,蘇鳳羽這是還記着那四十個學生。

原本以爲會被貶職,沒想到最後竟然有功無罪,換成誰都會喜出望外,蘇鳳羽也不例外。但他一想到死去的那四十個學生,就感到良心不安,爲了防止自己有一天會忘了那些學生,他便一直稱呼陳佑爲“山長”,好時刻提醒自己,曾經在書院教導過那些爲國戰死的學生們。

相比之下陳佑就冷血多了,乍聽到消息的時候,他還會震撼會惋惜甚至自責,但很快就會將這些情緒放下,畢竟還有很多事情需要他去做。

他只會在成功之後緬懷犧牲者,如果不能成功,再多的緬懷也不能讓那些人的犧牲變得有意義。

說回眼前,蘇鳳羽這份安排,已經是第六版了,在陳佑看來,絕對能符合趙元昌的要求。

首先,全部課程被劃分爲五類:後勤、馬軍、步軍、水軍、經典。

後勤是陳佑提出來的,這年代沒有後勤的概念,但是有輜重這個詞,基本上乾的就是後勤的活。而且大家也很重視輜重,除了專門負責糧草轉運的官員,軍隊中的後勤人員能佔到整支隊伍的兩成到四成,這個數字一般不包括臨時徵用的民夫。

曹操注孫子兵法中提出:卒十騎一重。養二人主炊家子,一人主保固守衣裝,廄二人主養馬,凡五人。也就是十名騎兵要有五個人保障後勤工作,佔全員的三分之一。步兵就簡單了,他後面說十個步兵只需要三個人負責。

類似的記載比比皆是,此處就不一一列舉。

陳佑提出的後勤,除了軍隊本身,還包括地方州縣以及日常戰備維護。

問題就在於,這年頭的軍隊,最依賴的其實是糧和餉。只要狠下心來,籌措糧餉並不困難,這正是叛亂無法杜絕的原因之一。

於是陳佑的任務就是研究怎麼通過推廣這個“後勤”的概念,讓軍隊對中樞的依賴性增加,從而無法輕易造反。如果科技發展到熱武器的話,這個目標實現起來就要簡單不少。

馬軍步軍水軍,當代的三軍,不求精通,至少得讓那些學員瞭解。

最後的經典,其實就是文化課,這個課最主要的目的其實是宣揚忠君思想——這纔是成立講武堂最主要的目的。

對此,陳佑並沒有特別的感觸。軍隊總要有一個效忠的對象,與其讓軍隊忠於金錢利益以致於獨走,還不如讓其忠於某個能代表國家的實體,比如“皇帝”,或者其它什麼事物。

他自己的話,大概就像孟子所說的那樣: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

擡起頭來,他朝蘇鳳羽露出笑容:“辛苦了,就按照這個來吧,叫人謄抄一份奏章,然後拿給我。”

“好!”蘇鳳羽點點頭,“若是沒什麼事情,我就先下去了。”

“嗯。”

將蘇鳳羽打發走,陳佑重又拿起另外一份文書翻開。

周山書院,汪弘洋也在翻看兩份名單。

明年春天可能會開科舉。這是山長陳佑得到的消息,消息來源是某位天子近臣,具體內容是官家今日突然談到去年考中的那些人表現尚可,還感慨今年因爲遷都和戰事而沒能舉行科舉考試。

現在已經入秋了,如果明年要開科取士的話,近期就該下詔各州縣開始發解試。

發解試需要在原籍參加,而周山書院很多學生都是蜀地的,於是書院準備在詔書頒佈之前幫助不想回鄉的學生落籍在河南府內。最不濟也能在周邊,總不需要遠行千里回到家鄉。

汪弘洋眼前的兩份名單,一份是需要落籍的學生,另一份是想要回家的學生,還有不少人不在這兩份名單上,因爲他們並不想參與科舉。

反正有山長在,只要努力學習能力足夠,被陳佑徵辟或者舉薦也是一條爲官正途。

陳佑,現在也是某些人的背景了。

回鄉的那份名單暫且放在一邊,汪弘洋拿起要落籍的那份名單。

落籍河南府,不難,但過程比較繁瑣,想要抓緊時間迅速完成,還需要藉助陳佑的身份。

好在連年戰亂,戶籍制度的執行不算嚴格,否則的話,陳佑也沒辦法一次性幫助這麼多人落籍,

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三)第一百六十九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一)第二百四十八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三)第三百七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四)第四百一十一章 賊人陰謀亂長安第三百六 空辯不若實爲證(二)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第五百三十六章 先北後南有風起第四百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三)第七百二十一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三)第一百八十六章 欲改樞院爲立足第三百七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四)第七百三十八章 我與賊臣不兩立第四百七十六章 如臨深淵尋正途第五百六十六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一)第四百六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四)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五百九十九章 迎難而上因時變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一百五章冬至祭祖獨愴然第三百三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二)第五百四十五章 縱獸於林起羅網第四十五章滅國之功尚不足?第二百一十九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第六百八十四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五)第六百三十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七)第八十五章瞿塘雄關佇江頭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一百六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一)第五百四十五章 縱獸於林起羅網第七十一章同乘御駕非監國第六百三十一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八)第七百三十三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五)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第六百章 稅務事涉千萬家第七百十三章 農事從來不簡單第四百二十三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六)第六百八十一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五)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二)第四百四十八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二)第六百五十三章 有棗沒棗打一杆第四百二十六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九)第一百七十五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四)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一)第三百四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五)第七百三十九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一)第六百七十七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一)第二百五十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一)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六)第三百六十四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五)第四百三十七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一)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二)第一百八十一章 當立殿前兩相制第一百一十四章欲建功再攻遂州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三)第六百四十四章 遇事誰可擔重任第一百九十八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三)第四十七章眼下之事何爲重第四十四章冊命封王秦最貴第二百九十八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一)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三)第一百九十五章 保義謀反欲親征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間多有無奈事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四百九十一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三)第三百十三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二)第五百十四章 戰雖止諸事仍雜第五百二十章 一令兩難算計空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一)第一百二十一章當有同志共前行第一百一章觀衙堂心有所感第四百六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四)第六百二十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七)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748章 敢請長纓安軍心第六章雙狐鬥法尋後路第一百九章諸將逼宮圍太原第二百六十五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二)第十章大周來客夜登門第一百二章馮道再試尋暖靴第七百十一章 順勢而爲埋荊棘第五百九十二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四)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六百五十六章 決斷之重一肩擔第三百十七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四)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第五百九十五章 道不同各退一步第一百三十五章 兩戰皆勝事漸明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八)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亂周沈爭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七)第五章時移事易非前史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二十六章大棒甜棗交相加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二)
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三)第一百六十九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一)第二百四十八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三)第三百七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四)第四百一十一章 賊人陰謀亂長安第三百六 空辯不若實爲證(二)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第五百三十六章 先北後南有風起第四百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三)第七百二十一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三)第一百八十六章 欲改樞院爲立足第三百七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四)第七百三十八章 我與賊臣不兩立第四百七十六章 如臨深淵尋正途第五百六十六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一)第四百六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四)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五百九十九章 迎難而上因時變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一百五章冬至祭祖獨愴然第三百三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二)第五百四十五章 縱獸於林起羅網第四十五章滅國之功尚不足?第二百一十九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第六百八十四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五)第六百三十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七)第八十五章瞿塘雄關佇江頭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一百六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一)第五百四十五章 縱獸於林起羅網第七十一章同乘御駕非監國第六百三十一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八)第七百三十三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五)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第六百章 稅務事涉千萬家第七百十三章 農事從來不簡單第四百二十三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六)第六百八十一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五)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二)第四百四十八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二)第六百五十三章 有棗沒棗打一杆第四百二十六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九)第一百七十五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四)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一)第三百四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五)第七百三十九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一)第六百七十七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一)第二百五十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一)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六)第三百六十四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五)第四百三十七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一)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二)第一百八十一章 當立殿前兩相制第一百一十四章欲建功再攻遂州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三)第六百四十四章 遇事誰可擔重任第一百九十八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三)第四十七章眼下之事何爲重第四十四章冊命封王秦最貴第二百九十八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一)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三)第一百九十五章 保義謀反欲親征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間多有無奈事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四百九十一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三)第三百十三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二)第五百十四章 戰雖止諸事仍雜第五百二十章 一令兩難算計空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一)第一百二十一章當有同志共前行第一百一章觀衙堂心有所感第四百六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四)第六百二十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七)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748章 敢請長纓安軍心第六章雙狐鬥法尋後路第一百九章諸將逼宮圍太原第二百六十五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二)第十章大周來客夜登門第一百二章馮道再試尋暖靴第七百十一章 順勢而爲埋荊棘第五百九十二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四)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六百五十六章 決斷之重一肩擔第三百十七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四)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第五百九十五章 道不同各退一步第一百三十五章 兩戰皆勝事漸明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八)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亂周沈爭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七)第五章時移事易非前史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二十六章大棒甜棗交相加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