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九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二)

等了一陣,宋敏貞慢騰騰地抵達待漏院。

陳佑站在原地未動,宋敏貞走上前來微微躬身:“平章。”

“方正相公。”

陳佑躬身回禮。

兩人站在一處,也沒有閒聊,就這麼安靜地看着門外。

屋內衆人逐漸閉嘴,最終徹底安靜下來,倒是隔壁那些中低層官員待的屋子裡傳來嘈雜聲。

就在屋內諸人感覺快要窒息的時候,終於有人動了!

工部尚書、參知政事薛崇原本和其他參政一樣單獨站在一旁,這時候他邁步朝陳佑、宋敏貞二人所在位置走去。

朝兩人點頭示意後,站在陳佑身側不遠處,同樣袖手看向門外。

他這麼一動,王彥川、竇少華且不去說,趙普等參政立刻就吸引了衆人目光。

終於,胡承約好似鬆了口氣一般,緩緩走到竇少華身邊。

之前他同陳佑因爲河南府的事情鬧過一些不愉快,不過只要沒徹底翻臉,這時候站過來問題不大。畢竟同是先帝潛邸舊人,當年私交很好。

接下來難受的就是趙普和焦繼勳了。

李繼勳那是把陳佑得罪狠了,沒有回頭路。

陳佑可能會爲了安衆人的心留下一個曾經敵對的參政,但絕對不可能讓這個參政有發展的空間。

李繼勳也不願意爲了空頭參政的名號向陳佑乞降。

就在趙、焦二人糾結之時,宦官來通知該去宣政殿了。

陳佑同宋敏貞在前,竇少華、王彥川落後幾步不願同他兩並肩而行,其餘諸人等而後之。

這一次來到宣政殿,陳佑等人沒有從後方側殿進入。

通過正門進入正殿,其餘官員在宦官們的引導下找到自己的位置,陳佑帶頭朝御座走去。

在御座前方,依然擺着五張長案。

陳佑腳步沉穩地走到最中間的那張長案後站定。

宋敏貞三人也都在老位置上站着,陳佑以前的位置空了下來。

諸臣站定,稍等片刻,天子走出端坐在御座之上。

行禮之後,羣臣跪坐。

陳佑雙手按在大腿上,朗聲道:“昨日我於君前奏對,上《軍政四策》,陛下令羣臣探討。”

他話說完,站在側邊的王繼恩立刻示意身邊小宦官上前宣讀四策內容。

所有人都認真地聽着。

穩重。

這是所有人的感受。

拿出來在朝會上宣讀的內容要比昨天陳佑在同明殿敘說的更加詳細。

每一條都有詳細說明,利弊敘述的清清楚楚,同時解釋爲什麼要這麼做、弊端可以通過何種方式來避免或者解決。

基本就是,除非從根本上反對陳佑的想法,否則很難在細節中扣毛病。

但是真的是那麼好反對的麼?

第一條:維持先相公王樸制定的政策。

這一條關係到王系官員的切身利益,如果要反對,當前的利益平衡徹底打破,王系官員必定迎來一波大清洗。提出反對的人一定是想把王系官員推到陳佑陣營去吧!

第二條第三條就不用說了,分別針對普通文士和已經入仕的文武官員。

別看策論裡面用最底層的胥吏士兵來舉例,但得到實惠最多的還是中低層官員,也就是衙門官府裡面負責具體事務的七八品官員,以及軍隊裡營以下的校尉。

至於第四條,則是政治正確。

整個朝會的主題就是陳佑的四道策論,幾乎所有發言的人都是提出更好的改進建議,或者直白的吹捧。

沒人反對,哪怕有三五個得到授意站出來找茬的,也被陳佑這邊的辯駁回去。

這就是陳佑要召集朝會的原因。

人一多,某些陰暗的心思就不好拿到光明處來講,想要達成目的,只能引導大家相信,跟着你走最有利。

政策獲得大家認同的陳佑,在一定程度就代表着所謂的“大局”。

朝會毫無波瀾的結束,陳佑沒有同任何人交談,直接前往英華殿。

他的東西正在往政事堂搬,整理好之前他準備先待在英華殿。

上午的朝會讓他心裡有底了。

不管王彥川他們怎麼想,在陳佑提出那四條政策之後,至少不會明面上反對。

接下來,陳佑只需要在不付出太大代價的情況下保證這四條政策順利推行,就可以樹立首相威望。

坐到英華殿檢查完英華錄的編纂進度,陳佑叫來盧多遜。

“相公。”

“坐。”

陳佑靠在椅背上,伸手示意盧多遜坐下。

盧多遜誠惶誠恐地坐下。

以他的身份,還不夠參加朝會的資格,但他從父親那邊得知今天的朝會極有可能是陳相公確立地位的嘗試。

眼下看陳相公的神情,不似受挫的模樣。

再想到陳相公突然把他叫過來單獨談話,他心中有了猜測,也就有了期盼。

盧多遜還沒有拋卻得失之心,面對能決定自己未來的人,他的惶恐可以理解。

陳佑仔細打量盧多遜,見其雖然看上去有些緊張,不過行止之間依然合乎禮制,不由微微頷首。

沒讓盧多遜忐忑太久,陳佑直接就開口問道:“行之以爲某在東府,當如何行事?”

他的語氣十分和緩,音量也不是很高,但就這麼平平淡淡的一句話,叫盧多遜的心臟不爭氣地加快跳動頻率,呼吸也急促起來。

盧多遜深吸一口氣,只感覺嘴巴發乾。

他明白,這是考驗。

如果通過了,他就不必繼續呆在英華殿修書,而是可以到政事堂去當陳相公的幕僚!

一旦成功,可以省卻數年,甚至十數年的努力與苦熬!

“回稟相公。”

在陳佑的注視下,盧多遜施了一禮,緩緩開口:“下官以爲,相公當以穩爲主,以堂堂正正之師,盪滌羣邪。”

通過父親的渠道,他昨晚就知道了陳佑的四條策論,研究了一晚上,現在回答起來,倒符合陳佑所爲。

總之,陳佑不管他是“英雄所見略同”還是“善於揣摩上意”,能說出這般符合他想法的話,就證明他有主觀能動性,讓他做事,會往陳佑想要達到的方向去做,不必陳佑時時看顧指點。

只不過,僅僅有眼光可不行,陳佑要找的是能幫他做事的,而不是幫他做決定的。

見盧多遜垂着頭等着判決,陳佑不置可否,繼續道:“願聞其詳。”

第九十章長平故計死士出第一百五十一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五)六百七十六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六)第三百六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一)第六百四十八章 初次議定清田事第六百四十九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一)第二十六章大棒甜棗交相加第七十三章再失一相猶不慌第五十章突如其來召回京第六百七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二)第二百三十一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一)第兩百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二)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三)第二百四十一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六)第二百七十七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一)第六百三十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七)第七百六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二)第四十六章法不長遠心意躁第七十一章同乘御駕非監國第七十七章如此行事意何爲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一)第一百六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一)第六百四十三章 賑災當以何爲先第七百四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三)第六百七十九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三)第六百六十九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四)第四百三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五)第三百五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四)第一百七章辭舊迎新除夕夜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六十八章狀況頻起意外生第四百四十五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一)第三百二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一)第二百八十三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勾心鬥角汴京城第二十一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九)第六百十二章 無需畏懼艱難事第六百九章 軍政盡操六人手第三百六 空辯不若實爲證(二)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六百九十八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四)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四)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四)第十六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四)第三百五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一)第七百二十三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二)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七)第二百六十四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一)第一百一十三章攻石鏡首戰得勝第六百九十五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一)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十一章 潑天大功接不接第三百二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四)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一)第二百八十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一)第二百八十四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二)第六百七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二)第九十六章治民撫兵制度齊第二百六十六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三)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四百七十九章 心在戰事輕政爭第六百章 稅務事涉千萬家第五百七十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五)第六百八十九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六)第四百一十二章 薛小乙力拒盜匪第五百四十章 忠於王事舉賢良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二)第一百二十二章廣植羽翼乃正道第四十六章法不長遠心意躁第一百七十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二)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六)第一百三十五章 兩戰皆勝事漸明第四百五章 富平縣內有善人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亂心緒第六百十二章 無需畏懼艱難事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二)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間多有無奈事第三百六十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一)第十一章 潑天大功接不接第二百八十六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四)第八十五章瞿塘雄關佇江頭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綻之處在一人第三百七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五)第四百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一)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二)第四十二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二)第三百八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六)第三百六十三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四)第四百六十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七)第一百六十一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第五百六十八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三)第六百七十五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五)第四百九十一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三)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三)第十四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二)第九十七章使者方至軍中亂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
第九十章長平故計死士出第一百五十一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五)六百七十六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六)第三百六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一)第六百四十八章 初次議定清田事第六百四十九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一)第二十六章大棒甜棗交相加第七十三章再失一相猶不慌第五十章突如其來召回京第六百七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二)第二百三十一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一)第兩百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二)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三)第二百四十一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六)第二百七十七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一)第六百三十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七)第七百六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二)第四十六章法不長遠心意躁第七十一章同乘御駕非監國第七十七章如此行事意何爲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一)第一百六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一)第六百四十三章 賑災當以何爲先第七百四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三)第六百七十九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三)第六百六十九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四)第四百三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五)第三百五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四)第一百七章辭舊迎新除夕夜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六十八章狀況頻起意外生第四百四十五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一)第三百二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一)第二百八十三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勾心鬥角汴京城第二十一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九)第六百十二章 無需畏懼艱難事第六百九章 軍政盡操六人手第三百六 空辯不若實爲證(二)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六百九十八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四)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四)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四)第十六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四)第三百五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一)第七百二十三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二)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七)第二百六十四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一)第一百一十三章攻石鏡首戰得勝第六百九十五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一)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十一章 潑天大功接不接第三百二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四)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一)第二百八十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一)第二百八十四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二)第六百七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二)第九十六章治民撫兵制度齊第二百六十六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三)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四百七十九章 心在戰事輕政爭第六百章 稅務事涉千萬家第五百七十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五)第六百八十九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六)第四百一十二章 薛小乙力拒盜匪第五百四十章 忠於王事舉賢良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二)第一百二十二章廣植羽翼乃正道第四十六章法不長遠心意躁第一百七十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二)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六)第一百三十五章 兩戰皆勝事漸明第四百五章 富平縣內有善人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亂心緒第六百十二章 無需畏懼艱難事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二)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間多有無奈事第三百六十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一)第十一章 潑天大功接不接第二百八十六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四)第八十五章瞿塘雄關佇江頭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綻之處在一人第三百七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五)第四百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一)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二)第四十二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二)第三百八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六)第三百六十三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四)第四百六十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七)第一百六十一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第五百六十八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三)第六百七十五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五)第四百九十一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三)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三)第十四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二)第九十七章使者方至軍中亂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