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十一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五)

那種劍拔弩張的氣氛消失了,書廳內的氛圍一下子輕鬆許多。

接下來就說到了其它幾曹。

林師德從兵部帶來的人手不多,能夠擔任諸曹參軍事的更是隻有一個。

無須多想,在稅曹和府兵被陳佑抓着的情況下,最重要的也就是有考課官吏職能的功曹了。

因此,林師德的幕僚,原來的兵部職方員外郎田勝家成爲功曹參軍事。原本的功曹參軍事則升任錄事參軍事。

另一個調動則是法曹參軍事劉熙古改任士曹參軍事,士曹參軍事夏元德改任法曹參軍事。

很顯然,陳佑對士曹不冷不熱的態度導致夏元德在第一時間投靠了林師德。而劉熙古,要麼是投靠了沒被接受,要麼是根本沒去奉承阿諛,再次朝可有可無的方向進了一步。

估計要是再換一個府尹,劉熙古很可能會變成普普通通的參軍事,什麼職事都沒有,只能是以備諮詢。

陳佑確實欣賞劉熙古,但他沒有在這事上同林師德爭,只是建議過幾天再宣佈下去。

原因嘛,一來是劉熙古並沒有投靠陳佑,在剛剛因爲稅曹而爭論的情況下,陳佑並不想爲了他再同林師德鬧起來;二來則是藉此機會讓劉熙古從僧寺事中脫身,嘗試能不能鼓動夏元德將此事爆出來,既能爲陳佑清查田稅打幌子,也能給林師德添點麻煩。

再之後就是林師德把自己帶來的幕僚隨從安插進府衙的事情,由於只是小吏,林師德自己就能做決定,只是告知一下陳佑,如果不想鬧翻的話,哪些人不能動。

回到自己的書廳,陳佑立刻讓龐中和把劉熙古請過來。

果不其然,在聽說自己即將變成士曹參軍事之後,劉熙古開口就問:“那僧寺怎麼辦?”

他爲這事忙了近兩個月,這時候放棄,十分不甘。

陳佑面色溫和地道:“義淳你放心就是,某也一直在準備此事,自然不會半途而廢。”

這是陳佑第一次稱呼劉熙古的字,劉熙古神色不變,頓了一下拱手道:“需要下官如何做,還請詹事吩咐。”

陳佑笑了,顯得十分輕鬆:“這個調動是林使君的意見,不過我勸林使君延遲幾天再宣佈下去,這幾天你整理好法曹事務等待交接就是。”

說到這裡,陳佑語氣加重,別有深意地道:“有些比較重要的文書要收好,千萬不能丟了;而另一些卻需要讓新的司法及時看到。不能讓新司法無心做事,也不能讓新司法無事可做,畢竟我要做的事情,還得法曹來配合。”

簡單來說,就是突出不那麼嚴重且可以挖掘的一部分信息,用功勞來誘使夏元德大張旗鼓的查案。但是把涉及僧寺比較嚴重的情況隱藏起來,免得嚇到夏元德,使其不敢動手。

劉熙古沒有絲毫猶豫,既能心安,又不會牽扯到自己,他當然不會猶豫,直接就點頭應下:“詹事放心,我一定做得毫無破綻。”

陳佑點點頭,這段時間的接觸看來,劉熙古的能力還是值得信任的。

食指敲擊着桌面,這件事就算翻過去了。

“士曹現在最重要的就是整修洛陽皇宮,交接的時候你注意一下,最好確認沒有任何不對的地方,否則出了問題就要找到你頭上了。”

劉熙古心中一凜,忙不迭答應下來。

看着他一臉凝重地考慮該怎麼做,陳佑這才道:“你也不必太擔心,我也安排了人時時覈驗,到時候你帶着他們一起。”

聽了這話,劉熙古長出一口氣,站起身來作揖道:“卻是讓詹事費心了。”

這邊陳佑離新收一個下屬又進了一步,那邊閻諍臣原本的......算是同夥吧,已經在商量怎麼同他分道揚鑣了。

別看閻諍臣是當朝宰相的兄長,別看閻家在河南府勢力不小,其實他們只是領頭人罷了。

那些人爲什麼聽閻家的話?

還不是因爲聽話能有好處?

但是現在,準確的說是自從陳佑來河南府之後,閻諍臣的數次決定沒有爲大家帶來足夠的好處,甚至還讓大家損失不少。

尤其是在看到了改變的機會的時候,他們眼裡的閻諍臣似乎並不準備抓住機會。那麼,換一個領頭人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做出這個決定的,一共有五家,他們的第一個動作就是宴請林師德的幕僚——田勝家。

在這場酒宴還沒結束的時候,消息就擺到了劉河的案頭,覈實之後又送到了陳佑手中。

此時的陳佑,正在周山書院的閣樓中備課。

接過紙條看了一眼,陳佑笑着將紙條遞給坐在旁邊的汪弘洋:“平遠你看看。”

汪弘洋接過紙條,其上只有一句話,寫着某六人某時於某地共飲。

具體談了什麼沒寫,想來那些人也不可能探聽得到。

汪弘洋沒有放下紙條,雖然視線還在紙條上,但思緒已經放開了。

當初他在錦官府負責接觸全勇,當時就知道陳佑手底下有一個刺探消息的隊伍,只是沒想到在河南府也能坐到這麼細緻。

他突然一怔,隨即想到,這會不會是馮道的關係?

雖然跟着楊邠在中樞待了不短的一段時間,但汪弘洋現在還是忍不住猜想,會不會有一個秘密機構,而陳佑拜師馮道之後也加入了其中。

陳佑不知道一張普通的紙條會讓汪弘洋腦洞大開,他本來是想聽王弘洋分析分析此事的,結果許久沒有聲音,不免有些奇怪。

擱下毛筆回頭看向汪弘洋,見其怔怔的神情,不由喊道:“平遠?”

“啊,啊?”

兩聲之後,汪弘洋終於回過神來,連忙端正態度:“詹事。”

陳佑打量他一眼,感覺有些不對勁,皺眉問道:“可是想到什麼了?”

汪弘洋笑了兩聲,終於平復了心情,心思重新回到眼前:“看來閻諍臣不足爲慮了。”

陳佑搖搖頭:“不能這麼武斷,畢竟是閻家人。不過這事咱們也可以插手一番,若是能讓河南府更熱鬧,那也不錯。”

所謂插手,就是挑事。

王弘洋點頭道:“那這事是我去還是給伯昀?”

第二十八章議定諸事行忠義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二十一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九)第743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三)第三百九十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三)第七百四十二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四)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難之地有默契第七百十三章 農事從來不簡單第六百六十二章 誰料竟會遭背刺第二百九十一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二)第四百一十一章 賊人陰謀亂長安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三)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六)第三百九十五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四)第六十七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師北疆變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二)第八十五章瞿塘雄關佇江頭第一百九十五章 保義謀反欲親征第一百七十一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三)第六百四十五章 此戰須有終結日第一百一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師北疆變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後虎當如何(二)第五百六十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五)第三百四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八)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七)第四百二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四)第一百二章馮道再試尋暖靴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一)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二)第四百一十三章 欲建新城悔前事第一百九十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一)第二百四章 議政事初入行宮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四十四章冊命封王秦最貴第七十四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一)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第五十五章皇宮大內初見聞第三百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一)第六百九十六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二)第三百六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一)第六百四十七章 農商仍需費心力第四百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一)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第五百六十四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三)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二)第五百九十六章 立爲模範爭最優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二)第九十三章渾不要臉會使節第三百七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六)第三百七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六)第七十六章甘爲細作可信否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六百七十四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四)第一百四十三章 幾多歡喜幾多愁第四百一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四)第五百六十七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二)第七百三十五章 仲春雜事如繁花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二)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四)第五百四十三章 量狹豈有君王氣第九十六章治民撫兵制度齊第六百七十九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三)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二)第二百六十四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一)第二百一十一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二)第六百三章 或可另闢進身階第四十七章眼下之事何爲重第三百三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二)第三十三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二)第四百五十九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六)第三百九十八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七)第一百九章諸將逼宮圍太原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三百一章 勿論賢愚皆可用第三百九十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六)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二)第六百十九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六)第六百四十九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一)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一)第三百三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五)第一百八十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三)第一百九章諸將逼宮圍太原第三百四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六)第五百八十五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二)第五百十七章 兄弟前途有不同第二百三十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三)第二百九十四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五)第六百二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二)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六)第一百一十六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二)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五)第六百六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一)
第二十八章議定諸事行忠義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二十一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九)第743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三)第三百九十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三)第七百四十二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四)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難之地有默契第七百十三章 農事從來不簡單第六百六十二章 誰料竟會遭背刺第二百九十一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二)第四百一十一章 賊人陰謀亂長安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三)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六)第三百九十五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四)第六十七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師北疆變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二)第八十五章瞿塘雄關佇江頭第一百九十五章 保義謀反欲親征第一百七十一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三)第六百四十五章 此戰須有終結日第一百一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師北疆變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後虎當如何(二)第五百六十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五)第三百四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八)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七)第四百二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四)第一百二章馮道再試尋暖靴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一)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二)第四百一十三章 欲建新城悔前事第一百九十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一)第二百四章 議政事初入行宮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四十四章冊命封王秦最貴第七十四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一)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第五十五章皇宮大內初見聞第三百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一)第六百九十六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二)第三百六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一)第六百四十七章 農商仍需費心力第四百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一)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第五百六十四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三)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二)第五百九十六章 立爲模範爭最優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二)第九十三章渾不要臉會使節第三百七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六)第三百七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六)第七十六章甘爲細作可信否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六百七十四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四)第一百四十三章 幾多歡喜幾多愁第四百一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四)第五百六十七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二)第七百三十五章 仲春雜事如繁花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二)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四)第五百四十三章 量狹豈有君王氣第九十六章治民撫兵制度齊第六百七十九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三)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二)第二百六十四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一)第二百一十一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二)第六百三章 或可另闢進身階第四十七章眼下之事何爲重第三百三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二)第三十三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二)第四百五十九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六)第三百九十八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七)第一百九章諸將逼宮圍太原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三百一章 勿論賢愚皆可用第三百九十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六)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二)第六百十九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六)第六百四十九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一)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一)第三百三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五)第一百八十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三)第一百九章諸將逼宮圍太原第三百四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六)第五百八十五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二)第五百十七章 兄弟前途有不同第二百三十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三)第二百九十四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五)第六百二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二)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六)第一百一十六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二)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五)第六百六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