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六)

“前方三裡遭遇周軍斥候!”

一名騎手繞過路上隊列,直奔周同慶而來。

周同慶立刻勒住繮繩詢問左右:“前方地勢如何?”

無人能答。

他臉色愈加難看,轉向停在十步外的斥候:“前方地勢如何?”

那斥候立刻高聲回答:“回稟使君!前面有一條從東北邊來的溪流,可徒步渡過!沿這條路往前大約四五里是一片林子,林中情形尚未探查清楚!”

聽聞此言,周同慶面色稍霽,又追問一句:“那溪流可是從林中經過?”

“確如使君所言!”

周同慶點頭,擡起馬鞭朝前方虛點,環顧左右朗聲笑道:“周軍所謀,吾盡知矣!”

身旁僚屬立刻知趣詢問:“周軍是何謀劃,還請使君細說。”

周同慶笑完之後沒有立馬解釋,而是立刻下令:“通知諸軍,逢林莫入,擺開陣勢以備敵襲!令斥候探馬入林查探,兩側亦撒開三裡,尋找周軍所在!”

待傳令兵四散而去,周同慶纔好整以暇地說明原因:“我看周軍定是有不得已之處,故而未曾據城而守,反倒出城尋求速戰。”

這話說出,立刻就有幕僚讚道:“使君果然言無不中!拷問邢路帶回的賊軍得知那桐城是亂成一團,我還正疑惑呢,聽使君這麼一說,顯然是周軍無奈棄城。”

周同慶矜持一笑,繼續道:“如今看來,他們是準備在前方樹林中設伏阻擊我等。”

“敵將竟如此奸詐!”一臉怒色的仍是之前開口的那個幕僚,其餘人雖點頭附和,臉上卻有些不以爲意。

戰陣之上,誰不希望自家主將越奸詐越好?這幕僚如此說,要麼是蠢,要麼是拍周同慶馬匹。

周同慶面目含笑道:“任他奸詐如狐,也非是我的對手,不過是躲進林子罷了,且看我火燒山林逼他出來!”

說到這裡,他扭頭詢問:“軍中備了多少火油?”

靜了一瞬,一僚屬小心翼翼地回答:“回使君,軍中火油都留在懷寧,未曾帶來。”

火油就是石油以及石油提取物,多用來火攻,如果用上火油的話,點燃山林不是難事。只可惜火油氣味難聞,又不好運輸,在事先沒有火攻計劃的情況下,軍中的確不會特意攜帶火油。

只是這樣一來,周同慶的計劃就無法實現了啊!

原先還滿臉笑意的周同慶重又沉下臉來,盯着負責輜重的那下屬,森寒之意令其不由打了個寒顫。

好在周同慶知道這時候不能無故誅殺下屬,只得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怒氣,但先前那陰影卻重又浮上心頭。

目光轉回樹林,保信軍斥候正在向盧仲彥回報雙方斥候廝殺情況。

這次交鋒死傷不多,主要還是因爲雙方放出斥候的距離只能算是中規中矩,不近,卻也不遠。尤其是保信軍沒有想要隱瞞動向之類的,雙方對抗烈度不算大。

不過從斥候的傷亡比來看,保信軍的斥候戰鬥力要比舒州軍強一些。

接下來就看正面戰場了。

盧仲彥將擦拭地鋥亮的長劍插進劍鞘之中,起身吩咐道:“收回所有探馬斥候,沒必要再攔着對面了。讓王輝做好準備,他是功是過,就看今朝。”

傳令兵得了軍令,立刻轉身小跑而去。

盧仲彥沒有待在原地,帶着自己的親兵朝後方中軍行去。

該擺的陣勢都已擺好,甚至他爲了不影響一衆軍漢,還特意離開軍陣來聽取斥候的回報。

接下來,就看手下這些兵馬能不能完成自己預定的任務了。

盧仲彥當時入舒州時帶了七千戰兵,後來分兵加上戰損,現在握在手中的只有五千。

這五千人分成四個大的部分,各部內裡兵種排列此處就不細表,只說各部整體情況。

首先是王輝的前軍,有約一千人,數人一組分散在道路兩側的樹林之中,他們的任務是打亂舒州軍的陣型。最好能令其失去在林中的行動空間,對官道上的舒州軍形成造成恐嚇。

之後是左軍和右軍,各有一千餘人,分散在兩翼。另外就是盧仲彥親自統率的中軍,近兩千人,除了負責進攻之外,還得和左軍一起防備着舒州軍從偏南方向繞路。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此處的地勢。

桐城縣城是正好在山腳底下,這山屬於大別山餘脈,從東北的廬江縣開始,一直到西南的黃梅縣,山界幾乎就是一條直線。

山脈餘脈多丘陵山丘,舒州地勢如此,應該也是探馬斥候不及廬州的原因之一。不過這也導致了盧仲彥選擇的這一塊地方,想要繞路的話,就只能翻過一座又一座或陡或緩的坡地。尤其是這一片樹林足足蔓延有十數裡,更是加大了繞路難度。

綜合種種情況判斷,盧仲彥篤定舒州軍會從此處經過。

不過,繞路難度再大,也是存在繞路可能性的,爲謹慎起見,他依然備了兵馬防止舒州軍繞過他的正面。

“宋軍先鋒入林了!”

盧仲彥騎馬立在中軍陣前,聽斥候如此回報,立刻下令:“諸軍準備戰鬥!”

宋軍先鋒入林,代表前軍已經和宋軍廝殺起來了,他這個命令是下達給左中右三軍的。

一陣陣呼喝聲從近及遠依次傳來,一股熱烈的氣氛緩緩升起,這支軍隊,已經做好了浴血拼殺的準備。

盧仲彥微眯雙眼,看向林子。

林子內不時傳出隱隱約約的喊殺慘叫聲,同時還有影影綽綽的人影在樹木之間跑動。

現在正是金烏西墜之時,他們位於東北方向,稍微有些劣勢,只能希望軍兵的素質能無視這個小小的劣勢。

大約過了一炷香時間,又有斥候回報:“宋軍前軍入林!正沿官道而來!”

盧仲彥深吸一口氣,揮手示意斥候離去,他繼續安靜地等待。

此處的官道不算寬,大約能容納五騎並行。不過官道兩旁也有空地可以行走,算上兩邊的空當,整條官道能擺開大約二十五人左右的陣勢。

不過宋軍肯定不可能不朝兩旁樹林中派人,最後算起來,有效攻擊面大概是一百多米。

至於能不能更小,或者會不會更大,就看王輝能把宋軍在林中的人手壓制到什麼程度了。

第七百四十二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四)第五百九十九章 迎難而上因時變第七十九章即將離京奇事多第五百十六章 褒貶盡皆爲雕琢第一百三十七章 臣殉國庶民哭君第四十六章法不長遠心意躁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八)第三百三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七)第五百四十六章 兩國皆賺無人虧第三百六十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一)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亂心緒第五十章突如其來召回京第七百十七章 漢皇終究屈賈誼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二)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二)第二百九十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一)第六百三十三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十)第四百九十九章 兒女相約爲親家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二百七十七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一)第五百二十二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二)第四百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一)第一百八十一章 當立殿前兩相制第四百九十四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六)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十)第六百七十三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三)第四十四章冊命封王秦最貴第四百四十六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二)第十五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三)第六百三十一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八)第二百三十一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一)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生巔峰小嬰孩第三百六十三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四)第五百三十三章 只談風月元宵至第三百六十四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五)第二百一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一)第七十二章帝王問詢意難測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五)第六百二十三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十)第五十一章險鑄大錯自爲之第四百六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三)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槍第三百六十三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四)第七百八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四)第二百七十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一)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三)第四十六章法不長遠心意躁第四十二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二)第五百七十三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八)第三百六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五)第三十八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一)第四百六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一)第二百八十四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二)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八)第六百五十四章 梳理國政教天子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真十)第七十六章甘爲細作可信否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一)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八)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四百七十八章 故友初至論道德第五百六十三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二)第五百十四章 戰雖止諸事仍雜第九十九章別無他法唯分治第五百九十九章 迎難而上因時變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心易變豈可猜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第二百五十九章 百足之蟲難盡滅第二百三十九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四)第二百六十四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一)第二百九十八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一)第一百三章江邊垂釣生妙計第九十二章未來之事早打算第六百一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一)第二十四章虛職酬功忠爲首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第四百五十九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六)第五百六十八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三)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一)第三百五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四)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難之地有默契第四百七章 好惡皆爲門戶計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二)第三百五十一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八)第五百十二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六)第五百十四章 戰雖止諸事仍雜第三百四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七)第一百六十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九)第四百六十九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二)第六十七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三百四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六)第六百二十五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二)第七百十三章 農事從來不簡單第一百八十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三)第一百三十五章 兩戰皆勝事漸明第八十九章心意定孤身渡江第五百三十五章 說諸葛皆是忠臣第三百三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五)第六百九十九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五)第一百七十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二)
第七百四十二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四)第五百九十九章 迎難而上因時變第七十九章即將離京奇事多第五百十六章 褒貶盡皆爲雕琢第一百三十七章 臣殉國庶民哭君第四十六章法不長遠心意躁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八)第三百三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七)第五百四十六章 兩國皆賺無人虧第三百六十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一)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亂心緒第五十章突如其來召回京第七百十七章 漢皇終究屈賈誼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二)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二)第二百九十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一)第六百三十三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十)第四百九十九章 兒女相約爲親家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二百七十七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一)第五百二十二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二)第四百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一)第一百八十一章 當立殿前兩相制第四百九十四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六)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十)第六百七十三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三)第四十四章冊命封王秦最貴第四百四十六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二)第十五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三)第六百三十一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八)第二百三十一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一)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生巔峰小嬰孩第三百六十三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四)第五百三十三章 只談風月元宵至第三百六十四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五)第二百一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一)第七十二章帝王問詢意難測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五)第六百二十三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十)第五十一章險鑄大錯自爲之第四百六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三)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槍第三百六十三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四)第七百八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四)第二百七十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一)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三)第四十六章法不長遠心意躁第四十二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二)第五百七十三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八)第三百六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五)第三十八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一)第四百六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一)第二百八十四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二)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八)第六百五十四章 梳理國政教天子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真十)第七十六章甘爲細作可信否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一)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八)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四百七十八章 故友初至論道德第五百六十三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二)第五百十四章 戰雖止諸事仍雜第九十九章別無他法唯分治第五百九十九章 迎難而上因時變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心易變豈可猜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第二百五十九章 百足之蟲難盡滅第二百三十九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四)第二百六十四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一)第二百九十八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一)第一百三章江邊垂釣生妙計第九十二章未來之事早打算第六百一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一)第二十四章虛職酬功忠爲首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第四百五十九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六)第五百六十八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三)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一)第三百五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四)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難之地有默契第四百七章 好惡皆爲門戶計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二)第三百五十一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八)第五百十二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六)第五百十四章 戰雖止諸事仍雜第三百四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七)第一百六十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九)第四百六十九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二)第六十七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三百四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六)第六百二十五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二)第七百十三章 農事從來不簡單第一百八十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三)第一百三十五章 兩戰皆勝事漸明第八十九章心意定孤身渡江第五百三十五章 說諸葛皆是忠臣第三百三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五)第六百九十九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五)第一百七十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