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甘爲細作可信否

難得一見的親王大婚就這麼結束了,陳佑回到宅中直接進了浴桶。

霧氣氤氳之下總算有空來考慮當下的局面。

今晚的賓宴上,陳佑遇到了早早來京的黃世俊,兩人自然是好好敘了一番叔侄之情。

雖然只是簡單交談一會,但陳佑也從自家這個黃世叔口中瞭解到不少情況。

黃世俊之前被任命爲太子左庶子,但是現在並沒有太子,所以他實際上是被當成閒人給養起來了。

然而這對黃世俊來說不是什麼問題,別看他已經五十多了,而且也是曾是三品高官,但人家肯舍掉臉皮彎腰折節。

在京內磨了幾個月,終於通過都水監的一個少監搭上了前戶部尚書田茂。

不過他後來才知道戶部雖然歸屬蘇逢吉負責,但尚書田茂卻是支持荊王的,這也是前段時間他沒來找陳佑的原因。

等到官家下詔荊王納朱氏爲妃,田茂立刻同朱慶堯站到了一起,被貶之前纔將黃世俊引薦給朱慶堯。

當然,這都不是重點,重點是黃世俊親口告訴陳佑,他之所以今次來給秦王送禮,是因其自請爲間,欲要藉着故交之情刺探秦王的謀劃!

說出這番話之後,還不等陳佑有所反應,他就立刻解釋自己其實是想追隨秦王,所以假裝爲荊王刺探秦王,實際上是爲了秦王刺探荊王之事。

以上都是黃世俊的解釋,那麼該不該相信他呢?

陳佑可還沒有忘記,一次和趙普閒談,趙普曾提到城門內應發難的時間比預定的晚了半刻鐘左右。

只是稍微一想,陳佑就猜到這十有八九是黃世俊的吩咐。若非自己臨時起意吩咐將城內高官控制起來,怕是沒有現在這等際遇了。

嘿!當初目標一致的情況下都能反手坑自己一把,如今他的目標還指不定是何呢!

這麼想着,陳佑自桶內跨出,扯下毛巾擦拭身體。

不論黃世俊可不可信,明天都要把這件事告訴趙元昌。自己可以提意見說這人不一定可信,但絕不能把這個消息瞞下來。

原因很簡單,不管黃世俊是否是真心投靠,即便你瞞了下來,他也會想法子讓趙元昌知道這件事。到時候說你一句居心叵測,這可就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

換上素色絲袍,拉動一旁的麻繩,只聽門外傳來幾聲鈴鐺響,緊接着一個丫鬟推門進來。

順便提一句,丫鬟、女使、女僕、婢女都是一樣的,只不過不同人有各自習慣的叫法,比如陳佑就喜歡叫丫鬟。

走到燈臺下的木凳上坐好,那丫鬟拿起一條幹毛巾將他的頭髮包起來,輕輕揉搓。

之後才放下毛巾,用木梳緩緩梳開。如此梳了好一會兒,看幹得差不多了,這纔拿起黑色細繩,將他的頭髮挽了一圈簡單地束在腦後。

丫鬟退後一步,仔細看了看,感覺沒什麼問題,這才輕聲道:“官人,梳好了。”

陳佑嗯了一聲,也不管她,徑自起身回臥房。

這丫鬟是韓婆僱回來的,籤的契書是兩年,兩年之後雙方就沒關係了。而且據說她已經定下婚事,就等這兩年幹完就完婚,陳佑自然不會做那等可能給自己帶來麻煩的事情。

剛回到臥房,一小廝就端着飯菜過來了。

也不是什麼美味佳餚,不過一碗稀飯、兩塊餅、一碟鹹菜罷了。

一邊吃,一邊繼續思考。

現在今天一天的經歷,加上最後和黃世俊的一番交談,他發現自己最大的不足就是人脈。

黃世俊也是隻帶着齊醒這一個幕友來到汴京,但他愣是自己從無到有搭建了一個粗陋的關係網。雖然時間尚短,一些關係還不牢靠,但這是有和無的差距。

反觀陳佑,到現在一個汴京官場的人也不認識。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陳佑跟隨趙元昌來汴京不過才兩個月。最重要的是,他身爲王府高官,高層的不想在局勢明朗之前和他有關係,底層官員他又不可能費心去經營。

他突然想到江陵宅子的那本人情簿子,相比起“父親”那龐雜的人情網,自己真的是夠失敗的。

必須找機會放出去!

再在趙元昌幕府待下去,除非趙元昌繼位,否則自己根本沒機會經營自己的關係網。

不過不能急,免得給趙元昌留下不好的印象,那就是事與願違了。

這麼想着,陳佑快速吃完,又轉了一圈便自去歇息。

一夜無事。

次日的常參朝會陳佑直接請假了,反正這種朝會也只是個形式罷了,每天都有十幾二十人請假。

秦王、荊王兩位今天早上需要帶着王妃入宮朝見,是以上午陳佑可以忙自己的事情。

午飯之後陳佑才孤身一人來到秦王府,在書房內見到正在讀書的趙元昌。

拿眼一看,只見趙元昌臉上因前段時間抱病而有些晦澀的神色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沉穩歡愉的神色。

陳佑不由笑着拱手道:“恭祝殿下新婚之喜!”

趙元昌臉上閃過一絲得意,隨即笑着指點陳佑道:“將明啊,旁人來我這祝賀,都是提了禮物,你的禮物呢?”

陳佑一愣,隨即苦笑着告饒:“暫且記下,待世子出生,屬下再一同奉上。”

聽聞此話,趙元昌無奈地搖搖頭:“你啊!倒沒想到你也會如此促狹。”

陳佑自顧自坐到椅子上,正起臉色道:“說起來,早日生出世子也是有益處的。”

說到這個,就是正事了,趙元昌便也收斂神色點頭道:“吾亦知之。”

都說隔代親,祖父一般都是同孫子比較親,若早日有了秦王世子,也能作爲爭儲的砝碼之一。

這種事不宜多說,趙元昌看向陳佑奇道:“將明急着來府中,可是有事相商?”

“大帥慧眼!”陳佑恭維一句,沉吟一陣道:“好叫大帥知曉,昨日太子左庶子黃世俊亦來賀大帥大婚之喜。”

“哦?”乍一聽到黃世俊的名字,趙元昌還有些反應不過來,稍稍回想一陣才恍然道:“這黃世俊可是江陵的那個?”

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六百七十二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二)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三)第三百十九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六)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三)第六百五十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二)第五百七十二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七)第四百八十七章 舊人只聽新人笑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二)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二百六十四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一)第三百三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一)第六百五十五章 夷狄畏威不懷德第三十四章酒到酣時議治政第四百九十五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七)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後虎當如何(二)第二百八十四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二)第七百十章 爲求生計拋臉面第二百二十三章 方法總比困難多第一百三十七章 臣殉國庶民哭君第六百六十九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四)第三百二十二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九)第二百五十九章 百足之蟲難盡滅第六百八十二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六)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亂之後諸事繁第九十六章治民撫兵制度齊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二)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三)第三百九十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六)第四百四十九章 趙官家突訪書院第一百五十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四)第六百六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一)第三十章收殮遺骸空餘悲第一百六十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九)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二百八十七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一)第三百一章 勿論賢愚皆可用第四百八章 鮮血淋漓投名狀第五百四章 信使接踵論教王第二百六十七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一)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二)第一百八十一章 當立殿前兩相制第二百九十七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三)第四百八十章 論爲政突發匪事第一百九十九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一)第六百六十章 吾等行於所當行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七)第八章兵臨城下伴王駕第三百十九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六)第七十二章帝王問詢意難測第六十七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六十九章誰人心思能如意第四百七十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三)第五百七十四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一)第三百八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六)第二百二十九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二)第六百七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二)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第四十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三)第四百五十二章 將往淮南保皇子第四百六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一)二百八十七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一)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第三百四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六)第二百三十六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一)第十四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三)第三十七章 項上人頭吾必取(二)第二百八十三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三)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三)第六百五十二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四)第746章 片紙可當十萬錢第六百二十三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十)第四百三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四)第七百十一章 順勢而爲埋荊棘第四百五十八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五)第三十一章歸州之行當謹慎第七百四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三)第五百九十三章 請以海軍試新制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真十)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七)第二百九十五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一)第四百四十八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二)第三百四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七)第六百八十三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七)第二百四十章 內亂未平外面起(五)第六百四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一)第二百一十一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二)第五百八十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七)第二百九十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一)第五百十五章 諸相公議治江南第一百一十四章欲建功再攻遂州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生巔峰小嬰孩第三百九十一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七)第六百十二章 無需畏懼艱難事第十一章 潑天大功接不接第一百一十六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二)
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六百七十二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二)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三)第三百十九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六)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三)第六百五十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二)第五百七十二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七)第四百八十七章 舊人只聽新人笑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二)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二百六十四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一)第三百三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一)第六百五十五章 夷狄畏威不懷德第三十四章酒到酣時議治政第四百九十五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七)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後虎當如何(二)第二百八十四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二)第七百十章 爲求生計拋臉面第二百二十三章 方法總比困難多第一百三十七章 臣殉國庶民哭君第六百六十九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四)第三百二十二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九)第二百五十九章 百足之蟲難盡滅第六百八十二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六)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亂之後諸事繁第九十六章治民撫兵制度齊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二)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三)第三百九十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六)第四百四十九章 趙官家突訪書院第一百五十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四)第六百六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一)第三十章收殮遺骸空餘悲第一百六十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九)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二百八十七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一)第三百一章 勿論賢愚皆可用第四百八章 鮮血淋漓投名狀第五百四章 信使接踵論教王第二百六十七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一)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二)第一百八十一章 當立殿前兩相制第二百九十七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三)第四百八十章 論爲政突發匪事第一百九十九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一)第六百六十章 吾等行於所當行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七)第八章兵臨城下伴王駕第三百十九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六)第七十二章帝王問詢意難測第六十七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六十九章誰人心思能如意第四百七十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三)第五百七十四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一)第三百八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六)第二百二十九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二)第六百七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二)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第四十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三)第四百五十二章 將往淮南保皇子第四百六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一)二百八十七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一)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第三百四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六)第二百三十六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一)第十四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三)第三十七章 項上人頭吾必取(二)第二百八十三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三)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三)第六百五十二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四)第746章 片紙可當十萬錢第六百二十三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十)第四百三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四)第七百十一章 順勢而爲埋荊棘第四百五十八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五)第三十一章歸州之行當謹慎第七百四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三)第五百九十三章 請以海軍試新制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真十)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七)第二百九十五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一)第四百四十八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二)第三百四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七)第六百八十三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七)第二百四十章 內亂未平外面起(五)第六百四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一)第二百一十一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二)第五百八十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七)第二百九十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一)第五百十五章 諸相公議治江南第一百一十四章欲建功再攻遂州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生巔峰小嬰孩第三百九十一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七)第六百十二章 無需畏懼艱難事第十一章 潑天大功接不接第一百一十六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