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

府兵軍營沒有正兵軍營那麼大,畢竟整個錦官府的府兵也只有兩千多人。

這兩千人說是府兵,實際上大多數時間都花在維持治安上面。沒辦法,府兵都是選的本地人,王樸心中還是存着一些小心。

府兵幹了衙役的活,府衙裡除了查案必要的捕快僕役,就沒再招充人數的衙役了。

軍營之中提前收到了陳佑即將過來的通知,是以陳佑剛跨過轅門,就看見兩千府兵手持刀槍立在校場。

見陳佑停下腳步將目光轉向校場,孫山玉立刻露出一絲討好的笑容,轉到一個合適的角度指着校場道:“這是在練陣型,使君要不要過去訓個話?”

“哦?”陳佑收回目光,似笑非笑地看着孫山玉,直看得他臉色訕訕,訥訥不敢言。

連陣型怎麼可能站在那裡一動不動,不說跑起來,你最起碼得動起來吧?

不用猜,這肯定是孫山玉搞出來的幺蛾子,就是爲了讓陳佑出個風頭。要是陳佑是那種一捧就找不着北的,肯定就喜滋滋地去訓話,同時也對孫山玉這個校尉印象大好。

陳佑雖不喜這種行爲,但也沒多說什麼,只是點頭道:“既然遇上了,那就看一看。”

聽到這話,孫山玉立刻綻出笑容,連忙彎腰伸手:“使君請!”

幾乎所有校場前面都會有一座臺子供主將檢閱陣型,陳佑現在就是朝那臺子上走去。

一邊走一邊觀察那些府兵。

先看只見校場上這些人站姿鬆鬆垮垮,可以看出是怎麼舒服怎麼站;再看陣型,也是歪七扭八不成樣子;最後看精神面貌,說不上死氣沉沉,但陳佑看着總覺得有些不得勁。

好吧,畢竟是府兵,也不能要求太高。

陳佑無奈的搖搖頭。

這也是現在的軍隊特點,只要有可能,猛將都會被收攏到禁軍之中,朝堂之上也只會將禁軍培養成精兵。至於地方軍隊,自然是越差越好,最好那些節度使手底下都沒有強兵強將。

站到臺上,兩千多道目光集中在陳佑身上。

掃視一圈,陳佑氣沉丹田,朗聲道:“某乃陳佑,現在知了錦官府!”

話音剛落,立刻就有聲音叫到:“參見使君!”

一開始還是零零散散幾聲,最後所有人都一齊喊道:“參見使君!”

看來還比較聽話,陳佑輕輕點頭。

擡手虛壓,待校場上安靜下來,陳佑又道:“我對你們只有兩個要求:艱苦訓練,保家衛國!”

並沒有迴應,現在雖然沒有什麼“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的說法,但深入人心的還是當兵吃糧。艱苦訓練完全靠求生欲,至於保家衛國,那是什麼東西?

自己的話沒人響應,陳佑早有預料,心中倒沒什麼別樣的想法,只是一旁的孫山玉臉上掛不住了。

他瞪了幾個自己的心腹一眼,自己帶頭喊道:“謹遵使君之令!”

校尉都喊了,校場上這羣人也都一同喊了出來。

見此情景,陳佑不由搖頭失笑,本來還想說幾句,這時也懶得再說了:“走吧,去中軍帳。”

說是中軍帳,其實是一間寬敞的大屋,畢竟是固定的營地,沒必要讓大家住帳篷。

陳佑當仁不讓地坐到主位上,趙多福和孫山玉一左一右坐在他兩邊,兩人下手則是府兵的五個指揮。

府兵同正兵編制都是軍營都隊,但稱呼不一樣,畢竟一軍之主的孫山玉也不過就是個校尉。

府兵中的指揮就相當於正兵中的營校尉,而都頭則被稱爲軍使,總的來說級別上要低一兩級甚至更多。

陳佑雖然在錦官府待過幾個月,但眼前這五名指揮卻是第一次見到。

從外表上看不出來能力,但沒有那等腦滿腸肥之徒,一個個看起來也比較精神,陳佑還是比較滿意的。

“我已經奏請官家准許擴充府兵。”

這話一出,孫山玉立刻激動起來,這府兵擴充了,他這個領頭的肯定要升官啊!

不過那五個指揮就沒什麼動靜了,反正不管怎樣,他們都只能管一個營,最多是手底下有親信能提拔一下,故而一個個都是十分淡然。

陳佑將衆人表現看在眼中,繼續道:“擴充之後的府兵分爲兩部,加上孫校尉,就得有兩個校尉。”

孫山玉愣了一下,嘴脣噏動,最終還是沒說出什麼來。

但那五個指揮就不一樣了,一改之前淡定的神情,看向陳佑的目光充滿了熱切。

“從今天開始,你等有一個月的時間來競爭。”陳佑面含笑容,“競爭的內容有陣型、隊列、精神面貌三項。”

安靜了一會兒,事不關己的趙多福開口問道:“使君,這個精神面貌是個什麼物事?”

陳佑一愣,又見其餘人皆是一臉茫然,這才自嘲一笑,解釋道:“就是精氣神,今天我看校場上那些人精氣神都不行,我希望一個月後再看到的是一支精神飽滿的軍隊。”

雖然幾個人看起來還有些不明白,但這時候一個個搶着拍胸脯下保證:“是!是!”“定不負使君期望!”“使君且放心便是!”

“總之記好了,我對你們就兩個要求八個字:艱苦訓練,保家衛國。”陳佑最後還是給他們潑了冷水,“如果你們沒人能達到我的要求,說不得就得從別處調人過來了!”

之後陳佑又查看了一番軍營伙食,問了問糧餉發放,這才離開軍營。

心思重重的孫山玉將陳佑送出去之後,就將自己關到房間裡思考對策,他可不想有人來跟自己分權。

陳佑回去沒多久,鍾青昌終於下定決心來到府衙,據端茶倒水的小廝透露,陳、鍾兩人相談甚歡。

這消息傳出去沒多久,何家就來人了。

何家是典型的地主家族,田地遍佈新都、郫縣兩地,是目前錦官府最大的地主。

同鍾家相反,何家只有少量幾個店鋪,主要賣文房四寶書畫古董。不過他家還有一個質鋪,也就是當鋪。

這時候的當鋪是個什麼德性,想必大家都知道。只能說,凡是資本的擁有者,其手中累積的資本或多或少都沾着血。

閒話少說,這次來府衙求見陳佑的是何家宗子何殩,年齡同鍾青昌差不多。

坐下之後,何殩開門見山道:“聽說使君意欲宣講農事?”

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三)第一百一十二章君子報仇不怕晚第四百六十八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一)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六)第四百三十三章 風雨來襲水龍吟第一百八十三章 議定幽燕相公換第一百四十三章 幾多歡喜幾多愁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二百八十四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二)第四百七十四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七)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二)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難之地有默契第五百九十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二)第三百十六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三)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第四百五十三章 父子分別稚子哭第六十一章偶遇窮兒思親友第六百十七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四)第四百一十七章 關內之地亂將起第一百二十章士兵委員可行否?第七百二十六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一)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六)第九十一章局面僵持如雞肋第一百九十九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一)第六百六十七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二)第九十七章使者方至軍中亂第一百三十七章 臣殉國庶民哭君第五百五十四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七)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二)第六百九十章 一時之法亦須重第六十六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五百七十三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八)第三百二十一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八)第四百八十二章 何人慾惹戰端起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十七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五)第一百二十一章當有同志共前行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來風必有因第七百四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三)第四百二十三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六)第三百六十二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三)第五百八十八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二)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一百二十三章道德廉恥在心中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五)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五百二章 論立場章鵬施計第五百三十一章 內舉賢德不避親第三百九十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六)第一百二十四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一)第六百七十七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一)第二十八章議定諸事行忠義第五百三十章 師友侍讀何人佳第七百十三章 農事從來不簡單第十三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一)第六百十二章 無需畏懼艱難事第四百八十二章 何人慾惹戰端起第五百八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二)第十二章舉義反正須拿捏第六百八十四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一)第一百八十三章 議定幽燕相公換第九十六章治民撫兵制度齊第十九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七)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一百二十一章當有同志共前行第一百六十一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第五百二十六章 我與空氣鬥智勇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四)第八十三章 枕頭之風威力大第三百五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四)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二)第七百十章 爲求生計拋臉面第三百十三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二)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二)第六百六十一章 何日方能遂舊願第四百四十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二)第一百一章觀衙堂心有所感第三百七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第四百七十六章 如臨深淵尋正途第四百三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三)第一百五十一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五)第六百三十四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一)第三百三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七)第六百六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一)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二)第十七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五)第七百二十四章 此世我心嚮往之第六百五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二)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三)第一百一章觀衙堂心有所感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五章時移事易非前史第五百三十三章 只談風月元宵至第四百四十七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一)第七百三十二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四)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二)第七百二十一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二)第六百二十三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十)
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三)第一百一十二章君子報仇不怕晚第四百六十八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一)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六)第四百三十三章 風雨來襲水龍吟第一百八十三章 議定幽燕相公換第一百四十三章 幾多歡喜幾多愁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二百八十四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二)第四百七十四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七)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二)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難之地有默契第五百九十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二)第三百十六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三)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第四百五十三章 父子分別稚子哭第六十一章偶遇窮兒思親友第六百十七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四)第四百一十七章 關內之地亂將起第一百二十章士兵委員可行否?第七百二十六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一)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六)第九十一章局面僵持如雞肋第一百九十九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一)第六百六十七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二)第九十七章使者方至軍中亂第一百三十七章 臣殉國庶民哭君第五百五十四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七)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二)第六百九十章 一時之法亦須重第六十六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五百七十三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八)第三百二十一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八)第四百八十二章 何人慾惹戰端起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十七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五)第一百二十一章當有同志共前行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來風必有因第七百四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三)第四百二十三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六)第三百六十二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三)第五百八十八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二)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一百二十三章道德廉恥在心中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五)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五百二章 論立場章鵬施計第五百三十一章 內舉賢德不避親第三百九十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六)第一百二十四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一)第六百七十七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一)第二十八章議定諸事行忠義第五百三十章 師友侍讀何人佳第七百十三章 農事從來不簡單第十三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一)第六百十二章 無需畏懼艱難事第四百八十二章 何人慾惹戰端起第五百八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二)第十二章舉義反正須拿捏第六百八十四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一)第一百八十三章 議定幽燕相公換第九十六章治民撫兵制度齊第十九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七)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一百二十一章當有同志共前行第一百六十一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第五百二十六章 我與空氣鬥智勇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四)第八十三章 枕頭之風威力大第三百五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四)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二)第七百十章 爲求生計拋臉面第三百十三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二)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二)第六百六十一章 何日方能遂舊願第四百四十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二)第一百一章觀衙堂心有所感第三百七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第四百七十六章 如臨深淵尋正途第四百三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三)第一百五十一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五)第六百三十四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一)第三百三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七)第六百六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一)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二)第十七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五)第七百二十四章 此世我心嚮往之第六百五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二)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三)第一百一章觀衙堂心有所感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五章時移事易非前史第五百三十三章 只談風月元宵至第四百四十七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一)第七百三十二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四)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二)第七百二十一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二)第六百二十三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