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四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四)

“我不認可!”

陳佑話音未落,李繼勳就出聲反對。

一旦現在定下將陳南金收監,之後就再無轉圜餘地。

他瞪着眼看向陳佑:“陳南金一未殺人,二未謀逆,不過瀆職,罷免便可!”

“貪墨府庫,不爲罪?”陳佑目光銳利,“況其瀆職之果乃是小民受虐,此不爲罪?”

“若照此說,那申雲海通敵,怎不見你將其下獄!”

話趕話,李繼勳忍不住質問出來。

“呵!”陳佑冷哼一聲,“這調查結果還沒出,你李守成就給申雲海扣了好大一頂帽子!”

江夏青聞言出聲:“守成也不是胡亂說,申雲海總歸是被彈劾了,還是通敵這般大罪,結果到現在一未派人去查,二他本人又不曾請辭待罪,不免叫人浮想聯翩。”

“好叫江相公知曉,御史臺也查了申雲海案。”

董成林適時出聲。

包括陳佑在內,所有人都把把目光投向他。

“哦?是麼。”江夏青有些詫異,隨即笑道:“既然查了,結果如何?”

“我把東推院當時去泗洲調查的卷宗取出來重新覈查,卷宗裡面明確記錄,申雲海在未曾上書朝廷的情況下招降賊酋程四,因事未成,事後也只是在公文中說‘程四不願降’,而未曾提及招降許諾之事。”

董成林頓了頓,補充道:“除此之外,申雲海其它事項皆在奏疏案牘中提及,未有隱瞞。亦亦即其人所爲,兩府諸相盡皆知曉。”

一陣沉默,巴寧泰輕咳一聲:“那時我和箬笠都不在京中,對其中詳情不甚了了。不過聽雙木這麼一說,爭執的部分就在於,申雲海招降時候私自許諾,是個什麼行爲。”

“還能是什麼行爲?臨機從權罷了!”薛崇立刻站了出來。

“臨機從權?他申雲海不過一個給事中,有什麼資格代替朝廷向賊酋許諾條件?”

王彥川立刻反駁。

薛崇輕蔑一笑,沒有理會王彥川,直接轉臉問巴寧泰:“慶安在夏州,難道未曾臨陣招降党項蕃將?”

別的不說,一個李丕祿,他是怎麼都甩不掉。

聽薛崇這麼問,他也只好訥訥含糊:“是有這麼回事。”

“那麼,兵兇戰危,慶安招降之時,可能先請示朝廷?”

不等巴寧泰開口,李繼勳卻是反應過來直接就駁斥:“然巴相招降蕃將之後,上書朝廷分說其事,申雲海可曾說過?”

薛居正插話:“巴相那是招降成了,申雲海可未成。”

“子平所言甚是。”薛崇朝他點點頭,“事成詳敘原委,事敗只言結果,正合詳略得當。”

屋子裡安靜了一陣。

就在大家以爲這個話題要結束的時候,王彥川緩緩道:“有人告發申雲海在泗洲平叛期間,頓兵不前,縱容叛軍禍害鄉里,其本人收受財物,縱歸叛賊。”

說話間,他從袖中掏出一本奏章,擺到桌面上,右手按着,往中間一推。

陳佑默然。

在衆人的注視下,他沒有去看奏章,而是扭頭問董成林:“可有此事?”

“卷宗中未曾記載。”

“這樣,先停了他的職事,調回京中仔細調查。”

江夏青提出這個建議,巴寧泰微微頷首以示贊同,王彥川、李繼勳亦無意見。

陳佑稍稍思忖,點頭道:“那就如此。”

李繼勳臉上剛剛露出笑容,就聽陳佑又道:“至於陳南金,當前之罪已足矣下獄,大理寺將其收監審理。”

“不可!”李繼勳滿臉怒意,“朝廷官員,安可下獄折辱!罷官免職纔是正道!”

“便是公侯之尊,當下獄時亦可下獄,李參政你莫非不知獄卒之貴乎?”

陳佑神情冷然,語氣凜冽。

他話裡說的,乃是漢時周勃的經歷,周勃因罪下獄時被獄卒刁難折辱,故而感慨“吾嘗將百萬軍,然安知獄吏之貴乎”。

“申雲海……”

“申雲海只是遭人彈劾,其罪尚未明確,陳南金罪行已有定論,兩者豈可相提並論!”

陳佑直接就拍了桌子:“李守成你莫要胡攪蠻纏!”

“怎麼!忍不住了?”

李繼勳受陳佑一激,立刻面紅耳赤地站起來:“陳南金有罪是假,想給某定罪纔是真吧!”

陳佑面色嚴肅,直視李繼勳:“你若無罪,我又能給你定個什麼罪。”

“何必呢,何必呢。”江夏青出來做和事佬,“咱們是來商討的,不是來罵街的。”

巴寧泰也開口了:“守成你莫要多想,將明、箬笠也好,巴某也罷,不可能,也做不到隨意給一個參政定罪。陳南金有罪就認罪,如此罪行,尚不至死,你不必憂慮過甚,迷了心智。”

這兩人一前一後的開口,陳佑、薛崇等人只是冷眼看着。

他們都明白,江、巴二人是在拋棄陳南金,想要保住李繼勳。

李繼勳也明白。

正是因爲明白,所以他現在十分糾結,難以決斷。

這時一直沒說話的竇少華打破沉默:“這事就這樣吧,吵架解決不了問題,咱們先看討論下一件事。”

李繼勳雙拳握了又鬆,鬆了又握。

他掃視一圈,除了竇少華臉上帶着柔和的笑容外,陳佑等人是冷眼看着,而巴、江、王三人不約而同地在同他眼神對上時微微搖頭。

他心沒涼,但是一股無力感涌上心頭,最後還是鬆開拳頭,十分疲憊地靠在椅背上。

陳佑見此,臉上遺憾一閃而過,隨即看向李文淵、韓向陽:“馬符充案是什麼情況?”

蔣樹沒有被詢問,但他搶在前面開口:“回稟相公,馬符充案是護安署令、警監蘇枕調查的,調查出結果後,直接就轉給了肅政司。”

“怎麼,一個警監能繞過你治安卿?”

問話的是王彥川。

蔣樹聞言猶豫一下,隨即擠出笑容:“這件事叔燾和我都知道。”

他原本還想把自己含糊過去的,可惜王彥川直接挑明瞭,他不得不表態自己知道這件事,算是站在陳佑這邊。

“證據確鑿?”【1】

“應當是的。”

蔣樹的語氣有些不確定。

李文淵在旁邊補充道:“至少從目前來看,已經可以審理此案了。只不過馬符充不願受審,下官不得不請求治安寺協助抓捕馬符充。”

第七百五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一)第二百七十四章 日常寡淡多如水(三)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連不斷問對難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四)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三)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第四百六十九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二)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七)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七百四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三)第一百一十四章欲建功再攻遂州第四百三十八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二)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間多有無奈事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二)第三百四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八)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難之地有默契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745章 大人虎變曰文炳第一百七十八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一)第二百五十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二)第二百三十八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三)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二)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三十一章歸州之行當謹慎第七百二十六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一)第二百八十四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二)第四百五十三章 父子分別稚子哭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一)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三)第四百五章 富平縣內有善人第五百七十九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六)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三)第三十一章歸州之行當謹慎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四百四十五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一)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真十)第四十五章滅國之功尚不足?第一章一夜天地換第三百二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一)第五百二十章 一令兩難算計空第七百十章 爲求生計拋臉面第六百四十七章 農商仍需費心力第五十二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一)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三)第五百四十章 忠於王事舉賢良第五百八十五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二)第六百五十四章 梳理國政教天子第六百六十七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二)第五百六十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五)第六百七十五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五)第六十四章戰事不順布閒棋第五百二十八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一)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三)第六百五十九章 爾等當爲好工具第一百八十六章 欲改樞院爲立足第四十五章滅國之功尚不足?第五百十五章 諸相公議治江南第五百十五章 諸相公議治江南第三十一章歸州之行當謹慎第745章 大人虎變曰文炳第二百八十六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四)第六百六十一章 何日方能遂舊願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五)第六百七十八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一)第六百八十五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二)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一)第六百四十九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一)第二十六章大棒甜棗交相加第二百八十一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二)第七百二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一)第六十六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四百一十三章 欲建新城悔前事第二百九十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一)第六百二十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七)第五百八十四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 (一)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亂之後諸事繁第五百七十一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六)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真十)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第二百六十五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二)第五百九十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二)第六百七十七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破城小寨諸事雜第三百十三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二)第二百三章 春耕爲重議農事第九十章長平故計死士出第四百三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五)第六十四章戰事不順布閒棋第六十五章套路從來得人心第五百十一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五)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三)第三十八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一)第八十三章 枕頭之風威力大二百八十七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一)第四百四十六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二)第一百二十二章廣植羽翼乃正道第六百七十一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一)
第七百五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一)第二百七十四章 日常寡淡多如水(三)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連不斷問對難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四)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三)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第四百六十九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二)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七)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七百四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三)第一百一十四章欲建功再攻遂州第四百三十八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二)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間多有無奈事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二)第三百四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八)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難之地有默契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745章 大人虎變曰文炳第一百七十八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一)第二百五十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二)第二百三十八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三)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二)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三十一章歸州之行當謹慎第七百二十六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一)第二百八十四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二)第四百五十三章 父子分別稚子哭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一)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三)第四百五章 富平縣內有善人第五百七十九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六)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三)第三十一章歸州之行當謹慎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四百四十五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一)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真十)第四十五章滅國之功尚不足?第一章一夜天地換第三百二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一)第五百二十章 一令兩難算計空第七百十章 爲求生計拋臉面第六百四十七章 農商仍需費心力第五十二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一)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三)第五百四十章 忠於王事舉賢良第五百八十五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二)第六百五十四章 梳理國政教天子第六百六十七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二)第五百六十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五)第六百七十五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五)第六十四章戰事不順布閒棋第五百二十八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一)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三)第六百五十九章 爾等當爲好工具第一百八十六章 欲改樞院爲立足第四十五章滅國之功尚不足?第五百十五章 諸相公議治江南第五百十五章 諸相公議治江南第三十一章歸州之行當謹慎第745章 大人虎變曰文炳第二百八十六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四)第六百六十一章 何日方能遂舊願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五)第六百七十八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一)第六百八十五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二)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一)第六百四十九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一)第二十六章大棒甜棗交相加第二百八十一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二)第七百二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一)第六十六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四百一十三章 欲建新城悔前事第二百九十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一)第六百二十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七)第五百八十四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 (一)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亂之後諸事繁第五百七十一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六)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真十)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第二百六十五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二)第五百九十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二)第六百七十七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破城小寨諸事雜第三百十三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二)第二百三章 春耕爲重議農事第九十章長平故計死士出第四百三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五)第六十四章戰事不順布閒棋第六十五章套路從來得人心第五百十一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五)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三)第三十八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一)第八十三章 枕頭之風威力大二百八十七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一)第四百四十六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二)第一百二十二章廣植羽翼乃正道第六百七十一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