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一)

“敗了麼?”

廬江縣城之中,陳佑看完戰報隨手遞給韓陶朱,也沒問其餘幕僚的意見,直接就道:“徐安寅,你現在出發去樅陽。”

坐在下方的一校尉立刻站起來:“是!”

話音剛落,此人便大踏步離開。

臨出兵之前,所有手續都已準備好,現在只需要書史記錄一句“某年月日,廬帥於某地令某校尉將多少兵往某地”,便算是合規。

待其離開,陳佑轉向一名彭盛祖:“光耀,現在前方軍中的糧食夠吃多久?”

彭盛祖垂首計算一番後擡頭回答:“好叫大帥知曉,若無意外,當夠八天之用。”

“八天。”陳佑點點頭,“去信給盧司馬,下一次運糧隊在五天之後出發。”

“好。”彭盛祖點頭應下。

陳佑轉而詢問韓陶朱:“和州王康源怎麼說?”

和州就在廬州西南,正好替廬州擋住了江水對面的宣州,州內兵馬不少,可惜這近在咫尺的地方並不歸屬揚州大都督府。

“王使君他沒有收到出兵的命令,在新的敕令下達之前,和州兵馬只會固守州境。”

韓陶朱說出這話,陳佑只是點頭,沒有多說。

王康源原先是夔州制置使,去年調來淮南權守和州刺史,陳佑對他的瞭解只有“手段狠辣”這四個字。

這樣一個人物說固守州境,陳佑也不知道他到底是會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還是會陳兵邊境給予對岸壓力以保護廬州側翼安全。

既然無法確認,那就按照最壞的情況預計。

他略一沉吟,開口問道:“糝潭若是派駐人手,可能攔住宋軍?”

糝潭和銅官鎮隔江相望,銅官鎮就是日後銅陵縣的縣治,江水兩岸的這兩處都數要衝,是以陳佑有此一問。

然而陳佑這些僚屬們卻有不同的看法:“糝潭只需一二信使便可,無須派兵駐守。”

“正是,糝潭雖爲要點,在本次戰事中卻非必要。大王和節使只需留在廬江,便可保證後路不斷。”

……

總之諸人的建議是沒必要爲了糝潭再次分兵,不過爲了安全起見,陳佑應該陪着魏王留在廬江。

陳佑出兵,他不離開合肥也就罷了,一旦離開合肥,必定要帶上魏王。包牯牛統率的親兵一向是魏王走到哪,他們就到哪,自然而然地就多了三千防守兵馬。

因此陳佑若是留在廬江,則可以把這次帶出來的所有兵馬都派出去,守衛自然有魏王親兵來負責。

陳佑從善如流,沒有再提糝潭,安排了剩餘的兵馬前往銅山鎮作爲盧仲彥的預備軍之後,便讓諸人各自去忙。

屋內只剩下師生二人時,一直未曾開口的趙德昭突然出聲:“陳師,不處罰王輝是因爲臨陣換將不詳嗎?”

陳佑本來就是等着趙德昭問問題,聽到他這麼問倒沒多少驚訝,只是神情之中帶上了一絲輕蔑:“王輝還算不上將。不處罰他是因爲軍勢無常,不到最後誰也不知道會是哪一方勝利,故而戰爭之中一次不影響大局的勝敗都不必太在意。”

說到這裡,他笑了笑,舉了個例子:“當年我隨官家徵平蜀,獨領一軍在利州攔住叛軍。當時的形勢是隻要我拖住叛軍,官家及時趕到,就能一舉功成;若是官家未能及時趕到,或許先帝追贈敕命上就有我的名字。偏偏當時我運氣不好,叛軍提前發現不對勁,早早攻來,叫官家追趕不及。然而誰都沒想到,就在兵刃相接的時候,下了一場大雨,斷了叛軍的生機,這才叫我得勝。”

思考一陣,趙德昭點頭:“所以重要的是運氣好嗎?”

陳佑神情一滯,這話是沒錯,可是他想說的不是這個。

“大王所言倒是有理。只不過還需要看到,一時成敗都是虛妄,不到最後作用都不大。如果這次成功拿下舒州,只要王輝之後無過,我便當做他未曾敗過;若是這次攻舒州失敗,則需懲罰他戰敗之過。”

唯結果論,勝利者沒有錯誤。

趙德昭只是點頭,陳佑也不知道他有沒有理解。

掛車鎮,周同慶住進了鎮內大戶家中。

這個不大的鎮子內外聚集了六千餘人,包括周同慶的牙兵和一路上收攏的普通州兵。

所謂牙兵,就是主帥親軍,享受最好的待遇和最大的信任,理論上也是戰鬥力最強和最忠誠的兵馬。只可惜正因爲牙兵戰鬥力強、待遇好由得信重,所以大多數以下逼上的成功案例都是牙兵牙將做出來的。

牙兵理論上最厲害,但雜牌軍也有戰力不俗者,比如這時候求見周同慶的邢路。

邢路是一個校尉,手底下常年只有六七百人,這一次他趁着桐城城破收攏殘兵,總算是有了一千多兵馬。於是他帶人在樅陽水邊埋伏輕兵冒進的王輝,戰果豐碩的同時,也讓這一千多人軍心穩定下來。

站在門口等了約有一盞茶功夫,一個軍漢走出門來,瞥了一眼邢路,語氣冷淡道:“你就是邢路?進來吧,使君要見你。”

“好!”邢路大聲答應着,邁着小碎步,賠着笑跟在那軍漢身邊。

他是準備藉着立功的機會,看能不能混一個高一點的官職,對那冷淡的軍漢非但沒有不滿,反而悄悄遞了一吊錢過去。

邢路的這一吊足足有兩百枚銅錢,分量可不輕。軍漢動作迅速地將錢揣進兜裡,臉色也緩和下來,總算是帶了些笑意地想邢路提醒道:“邢校尉這次立功了,使君心情很好。”

聽到這話,邢路知道這次穩了,升官的事情應該不成問題。

當即奉承道:“上官過譽,都是使君指點得好。”

一個校尉喊一個普通軍漢“上官”,怎麼看怎麼怪異,可偏偏喊的人和被喊的人都沒有疑議。

邢路是絲毫不在意麪子問題,雖然不知道眼前這個軍漢是什麼地位,可不妨礙他交好一番:“這鎮裡也沒啥好東西,中間倒是有一家食肆,不知道上官今晚有沒有空閒?”

三言兩語定下晚上的酒席,兩人來到了正堂之前。

第二十八章議定諸事行忠義第三百四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四)第七百十九章 開闢新路爲後學第五百七十一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六)第六百十五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二)第三百一十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四)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亂之後諸事繁第四百九十四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六)第四百六章 陳將明訴苦求助第一百五十一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五)第六百四十九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一)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第三百三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二)第二百四十二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七)第三百三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二)第一百六十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九)第六十六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746章 片紙可當十萬錢第四百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一)第六百六十三章 自信滿滿爲己謀第五百七十二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七)第五百六十八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三)第九章城頭觀兵反意堅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八)第四百八十七章 舊人只聽新人笑第十八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六)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四)第一百二章馮道再試尋暖靴第九十三章渾不要臉會使節第三百十六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三)第六百九十三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二)第七十章積勞成疾爲哪般第五十八章心欲借錢口難開第七百四十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獻民獻疆蜀國亡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三)第六百六十九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四)第二百六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二)第八十三章 枕頭之風威力大第四十九章君臣問對定計策第四百三十四章 千里澤國斷美夢第一百九十二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三)第三百九十一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七)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六)第七十一章同乘御駕非監國第四百五十三章 父子分別稚子哭第六百七十三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三)第六百八十一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五)第三百二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四)第七百十一章 順勢而爲埋荊棘第一百一十章時運所至晉陽下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八十八章一日之差失涪陵第十三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一)第六百四十三章 賑災當以何爲先第三百七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六百四十八章 初次議定清田事第三百九十九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八)第四百四十八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二)第四百八十九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一)第二百八十一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二)第五百三十六章 先北後南有風起第六百六十五章 爲安諸軍分新餅第四百四十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一)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十)第六章雙狐鬥法尋後路第一百一十七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第六百三十七章 看天下捨我其誰第四百七章 好惡皆爲門戶計第三百二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二)第三百十六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三)第六百四十四章 遇事誰可擔重任第三百十六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三)第四百六十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七)第五百四十三章 量狹豈有君王氣第五百十六章 褒貶盡皆爲雕琢第九十七章使者方至軍中亂第四百六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四)第二百九十八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一)第七百三十二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四)第五百十七章 兄弟前途有不同第四百六十九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二)第四百九十九章 兒女相約爲親家第二百三十四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一)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第七十九章即將離京奇事多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槍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四百五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破城小寨諸事雜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一)第二百七十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一)第四百八章 鮮血淋漓投名狀第七百二十三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二)第三百四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六)
第二十八章議定諸事行忠義第三百四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四)第七百十九章 開闢新路爲後學第五百七十一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六)第六百十五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二)第三百一十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四)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亂之後諸事繁第四百九十四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六)第四百六章 陳將明訴苦求助第一百五十一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五)第六百四十九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一)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第三百三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二)第二百四十二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七)第三百三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二)第一百六十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九)第六十六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746章 片紙可當十萬錢第四百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一)第六百六十三章 自信滿滿爲己謀第五百七十二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七)第五百六十八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三)第九章城頭觀兵反意堅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八)第四百八十七章 舊人只聽新人笑第十八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六)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四)第一百二章馮道再試尋暖靴第九十三章渾不要臉會使節第三百十六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三)第六百九十三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二)第七十章積勞成疾爲哪般第五十八章心欲借錢口難開第七百四十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獻民獻疆蜀國亡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三)第六百六十九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四)第二百六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二)第八十三章 枕頭之風威力大第四十九章君臣問對定計策第四百三十四章 千里澤國斷美夢第一百九十二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三)第三百九十一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七)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六)第七十一章同乘御駕非監國第四百五十三章 父子分別稚子哭第六百七十三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三)第六百八十一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五)第三百二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四)第七百十一章 順勢而爲埋荊棘第一百一十章時運所至晉陽下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八十八章一日之差失涪陵第十三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一)第六百四十三章 賑災當以何爲先第三百七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六百四十八章 初次議定清田事第三百九十九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八)第四百四十八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二)第四百八十九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一)第二百八十一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二)第五百三十六章 先北後南有風起第六百六十五章 爲安諸軍分新餅第四百四十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一)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十)第六章雙狐鬥法尋後路第一百一十七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第六百三十七章 看天下捨我其誰第四百七章 好惡皆爲門戶計第三百二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二)第三百十六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三)第六百四十四章 遇事誰可擔重任第三百十六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三)第四百六十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七)第五百四十三章 量狹豈有君王氣第五百十六章 褒貶盡皆爲雕琢第九十七章使者方至軍中亂第四百六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四)第二百九十八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一)第七百三十二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四)第五百十七章 兄弟前途有不同第四百六十九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二)第四百九十九章 兒女相約爲親家第二百三十四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一)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第七十九章即將離京奇事多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槍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四百五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破城小寨諸事雜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一)第二百七十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一)第四百八章 鮮血淋漓投名狀第七百二十三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二)第三百四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