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五)

陳佑擡眼,靠到椅背上笑道:“何家消息倒是靈通。”

何璨呵呵一笑,似是自豪般地說:“承蒙官家恩典,何某得了一個給事郎,這這錦官城中也認識一些個人。”

說完這句話,他又略帶着些深意道:“年前家父也曾同王少尹、劉節使喝過幾次酒。”

給事郎是正八品上的文散官,不過沒有職事的官階也就是確定待遇,沒其它作用。就好像如今的某某會議的委員一樣,有這個身份就表示你是官面上的人了,找人辦事比較方便。

至於後面那句話,算是一個小小的威脅,隱約點出何家在朝中也是有人的,至於這個關係是深是淺,那就不好說了。

王樸還好,畢竟同陳佑相熟,但劉承澤,陳佑總不能當面問他與何家是不是有關係。

何璨的這個心思,陳佑看得明明白白。一上來就擡出來背景關係,看來是不想配合了。

心裡有些不滿,臉上卻不動聲色道:“原來如此,某確實想要宣講農事,不知何給事怎麼看?”

出乎陳佑意料,何璨撫掌讚道:“此乃善政,我等正當爲善鄉里,卻是要好生支持使君。”

陳佑微微挑眉,隨即展顏笑道:“不意何給事也有此心,真乃鄉賢也!”

花花轎子衆人擡,何璨謙遜一番後又道:“此等大事,不知是什麼個章程?”

聽到這個問題,陳佑沉吟一陣:“左右不過招募老農。”

“聽聞還要出典耕牛農具?”何璨忍不住問了出來。

陳佑眼瞼微垂,原來是爲了這事嗎?

只是不等陳佑反應,何璨就意識到自己有些急切了,訕笑一聲,轉開話題道:“我們何家雖不是什麼大戶,但使君有需要幫襯的地方,只管吩咐就是。”

先來個下馬威,然後擺出一副合作的姿態,這是必有所圖啊!

陳佑呵呵笑道:“原先也想出典耕牛農具,可惜府庫錢銀不多,實在是負擔不起。嗯,正巧說到這個,何家家資頗豐,不知能否支持一二?”

何璨臉皮跳動不已,乾笑兩聲將此事繞了過去。

不痛不癢地談了幾句,何璨告罪離開。

陳佑一個人坐在書廳之中,撐着腦袋,一臉疑惑。

他可不認爲何璨這一番作態就是爲了耕牛農具,可是究竟要圖謀什麼?

陳佑一時半會還不能理解這種大地主的想法,暫時只能將此事記在心裡,不去多想。

翌日,陳佑帶着家兵,在倉曹參軍事曹延之、戶曹參軍事程雅的陪同下巡視錦官府諸縣。

由於陳佑心裡還記着何家,所以第一個目的地就是何家所在的新都縣。

陳佑這次行動雖不是臨時起意,但也只是提前了一個多時辰而已,這個時候也沒有什麼快速聯絡的手段。

饒是如此,當陳佑一行來到大豐鎮時,新都縣令吳濤就騎着馬趕來了。

翻身下馬之後立刻行禮道:“新都縣令吳濤參見使君!”

“免禮。”陳佑扶起吳濤,“某隻不過來看看春耕的情況,平白累得吳縣令來此,實在是罪過。”

吳濤連忙道:“使君來新都,某乃下官,理當迎接。”

陳佑拍了拍他的肩膀,點頭道:“既然來了,你就給我介紹一下吧。”

吳濤點頭,直到這時,他才得空同曹延之、程雅打招呼。

“這大豐鎮上的田地有超過一半都是何家的,使君你看東邊那一片上好的水澆地,是何家去年夏天剛剛拿到手的。”

何家能拿到這一塊地,說起來還有陳佑的功勞在裡面,這地的原主就是被陳佑親手送進監獄的。

“春耕開始之後,何家倒也派了不少管事挨個村子巡視,農耕沒有耽擱。”

說到這裡,吳濤搖頭嘆息道:“他家的旁戶有管事提醒,別家農戶也瞅着何家來幹活,在鄉里村中,縣衙的話還沒何家的話好使。”

皇權不下鄉。

並不是所有的官員都樂意自己的政令出不了縣城,然而在農業社會,掌握大量土地的鄉間豪族的影響力,遠遠不是流官所能比的。

爲了坐穩位置,簡單來說就是爲了維穩,縣令們不得不放棄鄉里的利益,來換取地主豪族在政令上的配合,哪怕這種配合只是面子上的。反正流官只是想撈到政績好升官發財。

在陳佑看來,這些個大地主其實也能算是資本家。掌握生產資料,依靠剝削佃戶獲得利潤。

說起來是佃戶租賃土地,繳納佃租,留下口糧。但換一個方向,地主提供的生產資料,僱傭佃戶勞動,得到一種名爲佃租的勞動產品,並支付一部分糧食作爲工資。

要知道這個時候的糧食也能充當貨幣,擁有一般等價物的屬性。

閒話少敘,各種主義自有陳佑日後去考慮。

有奶就是娘這句話雖有些粗俗,但話糙理不糙,相比於不知道起到什麼作用的縣令,顯然是能提供活下來機會的地主更容易被鄉民們信服。

這就是陳佑現在面臨的問題,如何同地主爭奪在鄉里的話語權。只要能發動廣大民衆,哪怕最後掀桌子,也能夠保證稅收。

有稅收就能養軍隊,有軍隊就就不怕地主反抗,掃清地主就能騰出大量土地、增加大量在籍人口,有土地有人口,就會有稅收。

這樣一個循環,關鍵就在於能讓鄉人在脫離地主的情況下,能夠積極有序地恢復生產。

要做到這一步,教育的推行勢在必行。

轉了幾個鎮子,陳佑也知道了何家在鄉間影響力的來源:一個是他家的農事活動能爲普通農戶提供一個學習的對象,另一個是家丁打手。

前者讓農戶相信何家,後者保證何家能替代官府在鄉里的執法權,時間一長,這個村鎮的稅賦、治安什麼的就會被何家“代理”。

一個村鎮這樣,兩個村鎮這樣,一旦除了縣城之外的所有村鎮稅賦治安都得藉助何家,這個縣到底是官府的還是何家的?

這,也許就是這個時代的農村包圍城市吧!

陳佑越想越覺得不能任由這種情況發展下去,得趁何、徐、李、鍾等家族還沒站穩的時候將他們限制住。

否則的話,等到大家族站穩腳跟,劃分好利益,州縣流官相比於本土家族,那就是強龍不壓地頭蛇了!

第六章雙狐鬥法尋後路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一)第六百八十六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三)第六百二十二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九)第四百八十八章 苦陳之民欲揭竿第九十五章寥廓江天萬里霜第四百九十七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九)第四百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三)第二百二十四章 利字當頭亂接踵第一百九十八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三)第六百二十七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四)第三百六十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一)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三)第六百三十二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九)第四百二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一)第六十四章戰事不順布閒棋第五百四十九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二)第三百十二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一)第五百三十三章 只談風月元宵至第五百三十一章 內舉賢德不避親第二百四章 議政事初入行宮第五百二十章 一令兩難算計空第一百六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一)第一百一十五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一)第七百十一章 順勢而爲埋荊棘六百七十六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六)第五百二十八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一)第五百三十章 師友侍讀何人佳第三百四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三)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六)第六百九章 軍政盡操六人手第五百七十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五)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七百二十一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二)第六百六十九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四)第六百九十章 一時之法亦須重第五十五章皇宮大內初見聞第五百七十五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十)第六百四十一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四)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六百八十六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三)第六十一章偶遇窮兒思親友第四百二十七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第一百六十九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一)第七十九章即將離京奇事多第一百二十四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一)第三百五章 空辯不若實爲證(一)第一百一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三百九十五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四)第八十二章攻蜀時機在此時第四百六十八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一)第一百五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六)第六百六十二章 誰料竟會遭背刺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六百二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二)第三百八十五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一)第二百九十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一)第七十三章再失一相猶不慌第八十二章攻蜀時機在此時第七百三十五章 仲春雜事如繁花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三)第二百七十五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臣殉國庶民哭君第四百二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四)第七百四十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二)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三)第二百三十一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一)第五十三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二)第三百五章 空辯不若實爲證(一)第六十七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二百七十七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一)第一百二十章士兵委員可行否?第四百五十章 道德名聲是利器第三百十二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一)第三百九十九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八)第四百五十八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五)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亂之後諸事繁第六百八十六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三)第一百八十五章 君臣交手政局變第三百六十二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三)第二百二十五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三)第六百二十三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十)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五百十五章 諸相公議治江南第四百二十三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六)第十三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一)第五百九十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二)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八十一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二)第六百九十八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四)第三百五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勾心鬥角汴京城第二百七十三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二)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三)第三十六章項上人頭吾必取(一)第七百四十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二)第五十四章心急火燎急入京第二百八十五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三)
第六章雙狐鬥法尋後路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一)第六百八十六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三)第六百二十二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九)第四百八十八章 苦陳之民欲揭竿第九十五章寥廓江天萬里霜第四百九十七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九)第四百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三)第二百二十四章 利字當頭亂接踵第一百九十八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三)第六百二十七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四)第三百六十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一)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三)第六百三十二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九)第四百二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一)第六十四章戰事不順布閒棋第五百四十九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二)第三百十二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一)第五百三十三章 只談風月元宵至第五百三十一章 內舉賢德不避親第二百四章 議政事初入行宮第五百二十章 一令兩難算計空第一百六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一)第一百一十五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一)第七百十一章 順勢而爲埋荊棘六百七十六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六)第五百二十八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一)第五百三十章 師友侍讀何人佳第三百四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三)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六)第六百九章 軍政盡操六人手第五百七十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五)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七百二十一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二)第六百六十九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四)第六百九十章 一時之法亦須重第五十五章皇宮大內初見聞第五百七十五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十)第六百四十一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四)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六百八十六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三)第六十一章偶遇窮兒思親友第四百二十七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第一百六十九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一)第七十九章即將離京奇事多第一百二十四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一)第三百五章 空辯不若實爲證(一)第一百一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三百九十五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四)第八十二章攻蜀時機在此時第四百六十八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一)第一百五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六)第六百六十二章 誰料竟會遭背刺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六百二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二)第三百八十五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一)第二百九十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一)第七十三章再失一相猶不慌第八十二章攻蜀時機在此時第七百三十五章 仲春雜事如繁花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三)第二百七十五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臣殉國庶民哭君第四百二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四)第七百四十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二)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三)第二百三十一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一)第五十三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二)第三百五章 空辯不若實爲證(一)第六十七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二百七十七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一)第一百二十章士兵委員可行否?第四百五十章 道德名聲是利器第三百十二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一)第三百九十九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八)第四百五十八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五)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亂之後諸事繁第六百八十六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三)第一百八十五章 君臣交手政局變第三百六十二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三)第二百二十五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三)第六百二十三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十)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五百十五章 諸相公議治江南第四百二十三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六)第十三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一)第五百九十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二)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八十一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二)第六百九十八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四)第三百五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勾心鬥角汴京城第二百七十三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二)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三)第三十六章項上人頭吾必取(一)第七百四十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二)第五十四章心急火燎急入京第二百八十五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