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二)

除此之外,陳佑還得到了另一個消息。

南沈的動亂終於有了結果,出乎意料,佔據大義名分的沈衝淵竟然失敗了,沈長河入主長沙府。

沈長河這一次是借了宋國之兵,才能奠定勝局,所以入長沙府之後就接受了宋國的冊封,成爲沈王、楚王。

身兼兩個王號,其實含金量並不高,畢竟他現在能控制的也就只有武安節度。

靜江節度就不說了,在這場動亂中落到了他一個堂兄弟手中。

而武安節度,在他帶武安兵馬攻長沙的時候,當地傾向沈衝淵的將領直接殺了當地鎮守大將。更在眼看着沈衝淵要敗之時,前往江陵求援。

竇少華同趙普一商議,一邊上書通知汴京,一邊下令出兵。

只可惜有宋國介入的情況下,沈國動亂很快平定下來,竇、趙二人權衡之下,只是佔了澧州的幾處要地,轉而扶植武安節度對抗長沙府。

而且他們也算是神通廣大,趙普愣是通過陳佑交給他的一些渠道聯繫到了盧子龍。

盧子龍原本忠於沈康,雖然因爲一些因素導致沈康後期對他有些疏遠,但後來決定傳位的時候還是把他同其他幾名重臣叫到一旁見證,所以叛亂髮生之後他自然是擁護沈衝淵的。

只可惜周國沒能下決心抓住機會,讓宋國幫着沈長河奪了皇位,殺死了沈衝淵。

不過盧子龍還是趁亂帶着沈衝淵的長子沈焱逃出了長沙府,正愁沒地方去,就被趙普找到了。

一番溝通之後,哪怕知道沈焱去了武平節度也就是個傀儡,爲了保證沈焱的安全,盧子龍也不得不帶着他前往朗州。

於是,才六七歲的沈焱就成了武平節度使。

至此,沈國三大節度分屬三沈。

事關外國,陳佑也就聽一聽記在心裡罷了,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以他現在的身份實力,別說主動插手此事了,就連提前佈局都做不到,最多隨手落幾個不知道能不能起作用的棋子。

而朝堂上對此事的應對措施,就是從西北調了一個善戰大將去潁州,統領沿淮步軍、水軍。

潁州距離宋國國都江寧府沒多遠,在這裡佈下重兵多少能讓宋國緊張起來,減少江陵方向的壓力。

這件事纔過去沒多久,制命再出,八月十九日,開府儀同三司、河南府尹劉明宣麻拜相,罷河南府尹,拜爲中書令,詔令平章軍國事。

二十日,冊劉明爲建德縣公。

同日,劉明在河南府少尹陳佑等一干官民的歡送下離開洛陽前往汴梁。

現在雖然還沒有正式宣佈遷都事宜,但很多人已經知道洛陽即將成爲新都的消息。

有了開封府尹溫仁福參知政事的例子在前,所有有心更進一步的官員都對空出來的這個河南府尹動了心思。

這是人之常情,便是陳佑也不例外。

然而還不等陳佑出手,就在劉明拜相當天,吏部尚書、參知政事李明卿就被趙元昌叫去,詢問京外一干節度使、刺史中,有誰適合入河南。

毫無疑問,這是間接告訴陳佑:河南府尹沒你的事,不要亂動心思。

不過陳佑也不是什麼都沒得到,劉明入京之後,河南府兵一時間無人管,於是陳佑被任命爲河南府團練使,處置河南府府兵、團練鄉兵一干事宜。

這算是一個補償,但也不算太重。

只不過陳佑得到團練使的任命之後,立馬就明白新來的絕對不會是府尹,最多是知府。

因爲府尹是可以軍政一把抓的,而設立知府,正是爲了軍政分離。

現在河南府軍事在陳佑手裡,與其來一個名不符實的府尹,還不如來一個知府。

至於陳佑這個團練使,也不全是補償,一是方便他教導武學院的學生,二是防止佛道生亂。

趙元昌人在汴梁,卻也察覺到陳佑現在似乎要找佛門的麻煩,擔心陳佑控制不住場面,便將河南兵馬都交給陳佑。

這也是一個試探,若是河南府的佛寺道觀能獻出財物土地,周國其它地方的佛道也別想好過;若是鬧得有些大,強行動手代價不小,也就只好將陳佑拋出來論罪。

處斬倒不至於,不過貶官那是一定的了,說不得還會降爵。

當然,如果鬧得太大,不好收手,趙元昌也能下定決心加派兵馬直接平了河南府的僧寺道觀。

對於此事,陳佑心如明鏡。

哪怕他一時半會想不到,趙元昌也會通過許竹林讓他想到的,不用擔心君臣之間的想法不同步。

於是,見完府兵校尉、各地團練之後,陳佑不得不再次叫來劉熙古。

待劉熙古坐下,陳佑直接就開口問道:“劉司法,洛陽周邊僧寺,有哪些佔地甚多、錢銀頗豐?”

聽到陳佑的問話,劉熙古直接就愣住了。

無它,那天劉明剛走,劉熙古就找到陳佑,提出現在正是清理僧寺道觀的好時機。

wωw ●тт kān ●¢○

在他看來,一心維穩的劉明走了,在新府尹到來之前,河南府就是少尹陳佑做主。既然不知道新府尹會有什麼考量,而且也知道陳少尹支持清理僧寺道觀,那現在就是行動的最好時機。

可惜啊可惜,那時候陳佑一心想着給未來的上司找麻煩,佛寺這件事顯然也在備選範圍內,自然不肯現在就動手。

哪怕劉熙古言辭懇切,陳佑依然是含糊其辭,只是推說人手不足、準備不足,要做好萬全準備等等,總之就是一切等新府尹到任再說。

這一次劉熙古聽聞陳佑得掌河南府軍事,正要再勸一番,沒想到陳佑就先開口了!

心中不免有些疑惑,小心的開口道:“少尹這是要?”

陳佑輕咳一聲,溫言道:“前次不是同劉司法講人手不足嘛,這次蒙官家信重,叫我做這團練使,卻是解決了人手問題。問清楚有多少僧寺需要清理,也好針對性地做出準備。劉司法以爲然否?”

劉熙古這才恍然,當即拱手道:“少尹思慮周全,卻是下官誤會少尹了。”

話是這麼說,但他到底信了沒,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二)第八章兵臨城下伴王駕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三)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一)第三百七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五)第五十七章百年之後誰顧命第一百二十章士兵委員可行否?第五百三十一章 內舉賢德不避親第二百九十七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三)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六)第五百九十六章 立爲模範爭最優第744章 甘州風沙掩軍勢第一百六十九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一)第四十五章滅國之功尚不足?第六百四十八章 初次議定清田事第八十八章一日之差失涪陵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一)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連不斷問對難第六十一章偶遇窮兒思親友第六百四十三章 賑災當以何爲先第四百五十九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六)第五百六十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五)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二)第一百三章江邊垂釣生妙計第二百七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三)第九十八章仿若漢末漢中反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九)第六百七十九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三)第三百三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二)第三百七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六)第一百五章冬至祭祖獨愴然第二百九十一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二)第四百三十七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一)第四十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三)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後虎當如何(二)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七)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一)第三百九十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六)第四百八十四章 操演堪比實戰險第二百三十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三)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欲改樞院爲立足第一百六章受人所請議婚事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五百六十八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三)第三百九十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三)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三)第四百二十七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第五百七十一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六)第四百六十八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一)第四百五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四)第九十四章戰地黃花分外香第五百章 局勢有變使者來(一)第三百四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一)第三百四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五)第二百八十一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二)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三)第六十三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二)第二百六十四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一)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第六百三十一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八)第一百五十九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八)第七百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六)第五百六章 同甘苦戰前動員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一)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一)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第六百五十四章 梳理國政教天子第四百一十七章 關內之地亂將起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八)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一)第六百九十五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一)第一百五章冬至祭祖獨愴然第六百五十三章 有棗沒棗打一杆第五百五十一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四)第四百一十二章 薛小乙力拒盜匪第一百一十九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三)第一百二十章士兵委員可行否?第四百六十三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第四百七十七章 遼事暫令朝爭落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二)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五十二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欲改樞院爲立足第二百四十二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七)第三百八十六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二)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綻之處在一人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六百三十一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八)第五百九十八章 官分清濁又增污第五百二章 論立場章鵬施計
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二)第八章兵臨城下伴王駕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三)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一)第三百七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五)第五十七章百年之後誰顧命第一百二十章士兵委員可行否?第五百三十一章 內舉賢德不避親第二百九十七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三)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六)第五百九十六章 立爲模範爭最優第744章 甘州風沙掩軍勢第一百六十九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一)第四十五章滅國之功尚不足?第六百四十八章 初次議定清田事第八十八章一日之差失涪陵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一)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連不斷問對難第六十一章偶遇窮兒思親友第六百四十三章 賑災當以何爲先第四百五十九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六)第五百六十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五)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二)第一百三章江邊垂釣生妙計第二百七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三)第九十八章仿若漢末漢中反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九)第六百七十九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三)第三百三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二)第三百七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六)第一百五章冬至祭祖獨愴然第二百九十一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二)第四百三十七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一)第四十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三)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後虎當如何(二)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七)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一)第三百九十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六)第四百八十四章 操演堪比實戰險第二百三十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三)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欲改樞院爲立足第一百六章受人所請議婚事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五百六十八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三)第三百九十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三)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三)第四百二十七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第五百七十一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六)第四百六十八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一)第四百五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四)第九十四章戰地黃花分外香第五百章 局勢有變使者來(一)第三百四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一)第三百四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五)第二百八十一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二)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三)第六十三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二)第二百六十四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一)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第六百三十一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八)第一百五十九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八)第七百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六)第五百六章 同甘苦戰前動員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一)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一)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第六百五十四章 梳理國政教天子第四百一十七章 關內之地亂將起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八)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一)第六百九十五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一)第一百五章冬至祭祖獨愴然第六百五十三章 有棗沒棗打一杆第五百五十一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四)第四百一十二章 薛小乙力拒盜匪第一百一十九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三)第一百二十章士兵委員可行否?第四百六十三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第四百七十七章 遼事暫令朝爭落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二)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五十二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欲改樞院爲立足第二百四十二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七)第三百八十六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二)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綻之處在一人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六百三十一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八)第五百九十八章 官分清濁又增污第五百二章 論立場章鵬施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