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十章 爲求生計拋臉面

一道悠長的哨聲響起。

巨大的木船緩緩靠上棧橋,岸上工人和船上水手扯着嗓子互相呼喊,配合着將船隻固定住。

“趙博士,這該是趙常侍的船吧?”

河岸邊上,衛尉卿公冶通賠着笑問身邊的中年男子。

這男子不過是一介太常博士,但他姓趙名安易,乃是趙普胞弟。

竇少華致仕,公冶通不想丟官,必須重新找一個靠山。

現任宰相們是不要想了,要不是被竇少華收下,得罪了宰相們的公冶通,就不僅僅是被按在衛尉四年多了。

而尋到盧氏門上,盧孟達只是以禮相待,卻絕口不提未來。

無奈之下,打探到趙普抵京時間,跑過來試一試。

其中曲折,趙安易自然知曉。

這次趙普回京,來城外迎接的,除了他這個親人,就只有江夏青僚屬,門下主事魏羽。

公冶通跑過來,可以說完全拋棄了臉面。

只是不知道兄長的喜惡,他即不好太熱情,也不好太冷淡,只能儘量保持溫和的態度。

“正是兄長所乘的船。寒風凜冽,衛尉要不上馬車等着?”

趙安易一到這邊就勸公冶通回去,可是公冶通十分堅定要在這邊等趙普抵達。

這時候聽到趙安易這麼說,公冶通露出真誠的笑容:“無妨無妨,博士和魏主事能等,公冶通也能等。”

趙安易無奈笑笑,不再言語。

好在並沒有等多久,船上開始下人。

趙普出現在甲板邊緣,只掃一眼就注意到趙安易等人。

發現公冶通站在趙安易身邊,趙普明顯愣了一下,不過很快就猜到其心思,若有所思地在護衛之後下船上岸。

“趙常侍安好!”

公冶通一看到趙普,根本顧不上身邊的趙安易,忙不迭快步走到趙普面前,拱手一揖。

幸好他衣着華貴,又兼趙普沒開口,否則不等他走近,就會被趙普身邊護衛攔下。

“公冶寺卿何故如此多禮?”

趙普故作不知,上前兩步扶住公冶通的胳膊。

公冶通聞言,臉色微僵,有些尷尬。

雖然已經下定決心,但大庭廣衆之下,還是說不出口。

臉上神情恢復正常,公冶通努力讓自己顯得更加真誠:“我聞常侍回朝執政,此乃百姓之福,朝廷之福,下官……下官喜不自禁,喜不自禁。”

趙普輕笑一聲:“普區區之身,當不得寺卿之贊。”

說着,鬆開手,看向趕過來的胞弟,嘴裡繼續對公冶通道:“某初歸京,諸事纏身,今日暫且作罷,來日再請寺卿一敘。”

“啊,是!好!”

公冶通連連答應,之後又覺得不保險,趕緊開口補充道:“那下官等常侍陛見之後,設宴以待常侍!”

見趙普微笑點頭,公冶通這才鬆了口氣,恭敬告辭離開。

趙普同趙安易寒暄幾句,轉頭看向旁邊的魏羽。

不等趙普開口,魏羽直接躬身:“門下省主事魏羽見過常侍。羽如今在樞密院庶務司供職,日常侍奉江相公。”

“原來是魏主事。”

趙普點頭致意。

“可是江相公有事相召?”

“相公說常侍若有空閒,可過府一敘。不過這次遣下官過來,卻是有事要告知常侍。”

“這樣。”

趙普看了眼趙安易,兄弟二人的默契不必多言,趙安易立刻轉身吩咐跟隨趙普回京的僕役將行李之類的搬到車上。

趙普本人則帶着魏羽進了早已備好的寬大馬車。

兩人坐下,趙普開口:“江相有什麼話要魏主事帶給我?”

“相公說有幾件事需要提醒常侍。”

“願聞其詳。”趙普稍稍坐正。

“原史館相竇少華以少保致仕,散騎常侍魏仁浦拜爲史館相。”

“平章事陳佑稱天子納妃乃是家事,臣子不應置喙。天子命有司擇選皇后,據傳陳平章希望能選擇一位邊軍將領之女爲後。”

“前些日子都堂議事,陳平章提出讓各節度使判斷是否允許治下兵馬越境進攻,朝廷事後調查是否必要,集賢相王彥川反對。”

說到這一條,魏羽補充一句:“這幾天上次都堂議事的爭論已經在洛陽傳開。”

趙普微微點頭,他大概能猜到江夏青的意思。

“今年考課結果陸續出來,竇少保和王相公損失嚴重,巴相公有所收穫。”

“相公上書請求增加一名宰相,人選還沒確定,巴相公已經找到相公商談。”

……

等魏羽離開,趙安易登上馬車:“政事這麼急切麼?”

“踏錯一步,就是公冶通的下場。”

趙普給了一個十分直觀的回答。

趙安易聞言,微微搖頭:“公冶通當初所爲乃是忠於天子,只可惜……”

後面的話沒有繼續往下說,但趙普已經聽出來其中隱含的意思,故而道:“若非天子在上,你以爲區區竇伯菁,能保住公冶通當朝九卿的位置?”

趙安易愣了下,面露恍然神色。

沒在這個問題上過多糾結,坐好等馬車動起來,他才低聲問道:“兄長可要收下這公冶通?”

“看他表現吧。”

趙普神色輕鬆,似乎根本沒有放在心上。

“我可不是盧孟達,怕前怕後成不了事。對了,這次回來帶了兩箱珠寶兩箱金銀,我不好出頭,你看着備幾份禮單。“

“送給誰?”

“陳將明是頭一個,盧孟達也加上,還有就是宮中的童謠和任喜。其他的你看着來。”

……

次日,趙普入宮問對。

依然是同明殿。

不知是不是他運氣好,今天在同明殿裡侍奉的正是任喜!

這幾年趙普年年供奉,自認爲同宮內宦官的關係還算友善。

也如他所想,見趙普前來,任喜壓低嗓音快速介紹天子情況:“官家最近頗爲不悅,常侍多談稅收,少談中樞政事。”

趙普心中瞭然,只是即將進門,無法迴應,只得微笑點頭。

進殿行禮之後,趙德昭直接就開口詢問:“趙卿在兩浙,農事如何?”

“回稟陛下,兩浙大小村莊皆有宣農使宣講農事農時,這些年大力開墾水利田,又擇選良種,規範賦稅,兩浙百姓皆是衣食無憂。”

第三百七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六)第六百十七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四)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一)第五百四十四章 內外兼修望紫宸第五百三十章 師友侍讀何人佳第四百五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四)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一)第五百六十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五)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二)第四十二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二)第一百五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七)第五十九章轉遍東京聞兵訊第二百一十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一)第一百九十一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二)第三百二十三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第五百六十三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二)第九十五章寥廓江天萬里霜第三百二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四)第六百三十三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十)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三)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七)第七百十九章 開闢新路爲後學第七百三十八章 我與賊臣不兩立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一)第五百九十七章 胥吏亦可當國事第三百九十八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七)第六百章 稅務事涉千萬家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一百五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六)第三百七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第四百八十四章 操演堪比實戰險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一)第二百八十三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一)第四百四十七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一)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三)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二)第六百五十七章 災情之下有奇人第三百九十六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五)第七百十九章 開闢新路爲後學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來風必有因第六百五十六章 決斷之重一肩擔第一百四十七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一)第六百二十七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四)第一百九十五章 保義謀反欲親征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槍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四)第三百五十一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八)第一百八十一章 當立殿前兩相制第一百三十七章 臣殉國庶民哭君第七百五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一)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二百五十八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二)第四百二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二)第五百八十八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二)第六章雙狐鬥法尋後路第五百九十二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四)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五)第五百七十二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七)第二百一十二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一)第二百一十七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三)第二百一十七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三)第四百二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三)第一百三十五章 兩戰皆勝事漸明第二百六十四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一)第五百八十一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八)第三百七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六)第六百六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一)第五百四十三章 量狹豈有君王氣第六百三十四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一)第三百二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一)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五百三十七章 若逢板蕩該如何第四百五十九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六)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四百八十九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一)第三百二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一)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五)第一百三章江邊垂釣生妙計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四百四十四章 翁婿議政定官途第二百四十二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七)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二)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風起時動微末第七百一章 明志立旗且隨風第四百九十三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五)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四)第五百二十一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一)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四)第一百九十一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二)第二百一十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一)第五百四十章 忠於王事舉賢良第六十七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四百六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三)第三百九十七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六)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後虎當如何(二)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一)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一)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
第三百七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六)第六百十七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四)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一)第五百四十四章 內外兼修望紫宸第五百三十章 師友侍讀何人佳第四百五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四)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一)第五百六十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五)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二)第四十二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二)第一百五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七)第五十九章轉遍東京聞兵訊第二百一十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一)第一百九十一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二)第三百二十三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第五百六十三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二)第九十五章寥廓江天萬里霜第三百二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四)第六百三十三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十)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三)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七)第七百十九章 開闢新路爲後學第七百三十八章 我與賊臣不兩立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一)第五百九十七章 胥吏亦可當國事第三百九十八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七)第六百章 稅務事涉千萬家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一百五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六)第三百七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第四百八十四章 操演堪比實戰險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一)第二百八十三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一)第四百四十七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一)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三)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二)第六百五十七章 災情之下有奇人第三百九十六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五)第七百十九章 開闢新路爲後學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來風必有因第六百五十六章 決斷之重一肩擔第一百四十七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一)第六百二十七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四)第一百九十五章 保義謀反欲親征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槍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四)第三百五十一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八)第一百八十一章 當立殿前兩相制第一百三十七章 臣殉國庶民哭君第七百五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一)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二百五十八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二)第四百二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二)第五百八十八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二)第六章雙狐鬥法尋後路第五百九十二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四)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五)第五百七十二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七)第二百一十二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一)第二百一十七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三)第二百一十七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三)第四百二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三)第一百三十五章 兩戰皆勝事漸明第二百六十四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一)第五百八十一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八)第三百七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六)第六百六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一)第五百四十三章 量狹豈有君王氣第六百三十四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一)第三百二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一)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五百三十七章 若逢板蕩該如何第四百五十九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六)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四百八十九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一)第三百二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一)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五)第一百三章江邊垂釣生妙計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四百四十四章 翁婿議政定官途第二百四十二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七)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二)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風起時動微末第七百一章 明志立旗且隨風第四百九十三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五)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四)第五百二十一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一)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四)第一百九十一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二)第二百一十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一)第五百四十章 忠於王事舉賢良第六十七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四百六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三)第三百九十七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六)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後虎當如何(二)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一)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一)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