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科技競賽

飛行了將近六個小時,運輸機才緩緩降低飛行高度。

因爲在夜間,所以牧浩洋只能看到跑道上的兩列降落指示燈與亮着燈光的塔臺。從塔臺的位置與大小、以及遠處燈火通明的城市來看,應該是某座小型民用機場,在西北某地級市附近。

從機場到實驗基地,還有兩個小時的車程。

來到實驗基地,牧浩洋首先見到的不是傳說中的錢仲泰教授,而是一身戎裝的楊禹方海軍少將。

“老楊,你怎麼在這裡?”

“我怎麼不能在這裡?”楊禹方朝牧浩洋笑了笑,轉而對陸雯說道,“陸工,錢教授正在找你。”

“行,我先過去,你們慢慢聊。”

等陸雯走開,楊禹方纔叫上牧浩洋。“走吧,我帶你四處轉轉,等下過去找他們。”

“你是這裡的負責人?”

“算不上,只是負責一些管理工作。”

說完這句話,楊禹方沒再多說,牧浩洋也沒有多問。

進入實驗基地,牧浩洋才猛然想起,這就是去年才落成的“國家高能物理學實驗室”。

僅從名字上看,這個實驗室與軍方沒有半點關係。

自從相對論與量子理論問世以後,現代物理學再也沒在理論上取得重大突破,歸根結底就是實驗物理學沒有取得重大突破。

所謂的“高能物理學”,指的就是“粒子物理學”或者“基本粒子物理學”。

在該領域,歐美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早在上個世紀,美國就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隨後歐洲物理學中心又在瑞士建造更大的粒子加速器。二十多年來,人類在高能物理學領域取得的所有重大進展,幾乎都是歐美科學家的成果。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到二零一五年,三分之一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者都從事高能物理學研究,而且都是歐美科學家。

可以說,人類要想在科技上取得飛躍,就得在高能物理學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本世紀初,中國正式加入了高能物理學研究領域,建成了第一座大型粒子加速器。只是跟歐美的比起來,規模小得多。

二零一一年底,歐洲物理學中心在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

經過反覆驗證,歐洲的科學家發現,在某種情況下,中微子的速度超過了光速,在相對論的鐵幕上撕開了一個角落。

這個發現,極大的刺激了其他國家的物理學家。

接下來的一年之內,先是美國宣佈在內華達州建造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隨後中國也宣佈在西北建造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隨後俄羅斯與日本也加入進來,均宣佈要建造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

誰纔是最大,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各個大國都加入了進來。

一時之間,建造粒子加速器成爲最時髦的事情。

只是,粒子加速器不是一件儀器,而是一個龐大的工程。

拿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來說,其環形隧道直徑三米、總長二十七公里,深埋在地下五十到一百五十米處,初期建造成本高達六十億歐元,系統硬件升級還要花費近百億歐元,每年科研投入數億歐元。

錢還是次要問題,如此龐大的工程,最需要的是時間。

仍然拿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來說,從動工到完工,施工週期長達十三年。

技術上的難題,同樣是一個難以逾越的障礙。

建造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的過程中,遇到過層出不窮的問題,即便在投入使用後,也麻煩不斷。比如在二零一二年就全面停止運作,進行系統維護檢查,而在此之前僅僅運行了不到三年。

用科學家的話來說,高能物理學就是一個無底洞,砸再多的錢都不見得能收到成果。

建造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的時候,法國不得不聯合其他三十多個國家,上百所院校與科研機構,共同承擔建造費用與技術開發,中國的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國科技大學、山東大學、南京大學、北京大學、華中師範大學、清華大學等科研機構與院校就參與了四個主要實驗項目。

作爲前沿科學,而且很有可能是能讓人類文明飛躍的前沿科學,砸再多的錢都得搞。

去年,中國國務院正式宣佈,已在西北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粒子加速器的時候,連牧浩洋都萬分驚訝。

要知道,過去幾年間,沒有任何與之相關的官方消息。

在很多人眼裡,似乎中國在一夜之間建好了這座佔地上百平方公里,擁有一條總長度超過三十六公里的環形加速隧道、入射能量高達1TeV、能以五千億電子伏的能量將電子與正電子一起粉碎的超級對撞機。

當然,這絕對不是在一夜之間辦到的。

因爲隧道太長,走完得花六個小時,所以兩人走了一小段,就去了楊禹方的辦公室。

“這是我臨時辦公的地方,平常偶爾來一下,呆不了幾天。有點亂,隨便坐吧。”

不是有點亂,而是非常亂,牧浩洋把壘在椅子上的資料文件搬開,才找到了放屁股的地方。

“怎麼樣,很驚奇吧?”

“有點,還是第一次身臨其境。”

“聽說,你在海軍學院主修通信與電子技術。沒想到,你還是讀書的料。要是當年沒有參軍,而是進了大學,恐怕現在是知名年輕科學家了。”

牧浩洋笑了笑,沒有多說什麼。

“對這裡有多瞭解?”

“第一次過來。”

“其實,我也不是很瞭解,去年纔過來。”楊禹方笑了笑,說道,“簡單說一下吧,早在七年前,基礎建設就動工了。”

“二零一一年?”

“應該是二零一二年初,初期工程建設的總投資不多,還不到三百億,比起那些動輒上千億、甚至數千億的大工程,根本算不了什麼。”

牧浩洋笑了笑,知道楊禹方說的是某些部門與地方政府搞的面子工程。

“投資少,自然好做文章。根據我的瞭解,前幾年的建設資金都是從其他部門的工程項目中劃撥的,具體操作由二部負責。”

“軍事情報局?”

楊禹方點了點頭,說道:“只有讓情報機構負責,才能做到絕對保密。因爲挖掘隧道要運走大量土石方,還需要大量鋼筋混凝土,所以同期在西北地區搞了幾個大項目,包括已經落成的航天城。”

牧浩洋知道,楊禹方說的航天城,就是酒泉的載人航天中心。

在“天宮一號”上天后,國家正式啓動了永久性空間站的建設工作。雖然這個項目更加龐大,永久性空間站的發射工作要到二零二零年之後纔會開始,但是初期的基礎建設工作在二零一二年就正式開始了,酒泉的載人航天中心就是一期工程,建成後成爲中國培訓航天員的主要基地。

“初期投入不算什麼,後期投入纔是關鍵。”

“花了多少錢?”

楊禹方笑了笑,說道:“到底花了多少錢,我也不清楚,反正不少。別的不說,爲了解決實驗基地的電能供應,我們在西北搞風電聯網就投入上千億,而且還打算在蘭州附近建造核電站,也得投入上千億。”

牧浩洋的眉頭跳了幾下,在楊禹方嘴裡,錢好像只是個數字。

“當然,這不是我們該操心的。”楊禹方稍微停頓了一下,說道,“我叫你過來,是想跟你談談。過來的時候,陸工都給你說了吧?”

“她說,讓我負責戰術上的事情。”

楊禹方笑着搖了搖頭,說道:“推薦你的是陸雯,但是真正派你過來的是黃總。”

牧浩洋一愣,說道:“總司令?”

“現在是副總參謀長,再過兩年就是總參謀長了。”

牧浩洋笑了笑,覺得確實稱呼錯了。

“朝鮮戰爭期間,因爲軍費負擔過重,項目投資有些滯後,僅能保證基礎建設工程順利進行。戰爭結束之後,項目建設開始加速。”楊禹方稍微停頓了一下,說道,“你也知道,我們能打贏戰爭,靠的就是一項技術,而當初推動這項技術走向實用化、或者把理論變成現實的就是錢仲泰。”

“他是數學家與天體物理學家,與電磁武器有什麼關係?”

“當然有關係,你見到他就知道了。”楊禹方笑了笑,說道,“黃總回來後,專門去拜訪了錢仲泰教授,隨後決定全力資助他的科研項目。說得簡單一點,從二零一六年開始,該項目的所有經費都通過國防部劃撥,只是爲了掩人耳目,做了些手腳,比如最初兩年從陸軍的軍費里扣除,再通過二部轉手漂白。從去年開始,由海軍承擔科研支出,明年這個時候就輪到空軍了。”

“這樣很公平。”

楊禹方笑着搖了搖頭,說道:“錢仲泰搞什麼研究我們管不了,黃總也打了招呼,我們只負責監管資金去向。”

“你的意思是……”

“按照黃總的安排,你將參與新技術的軍事可用性研究,即新技術的戰術使用方式,從而確定哪些技術需要重點發展、哪些技術可以滯後。正式上手後,我要你每個星期提交一份詳細的項目報告,特別是資金使用情況。我們不是大富翁,軍隊建設也需要錢,所以得管好每一筆資金。”

“讓我去錢仲泰身邊當間諜?”

“算不上,錢仲泰知道你來幹什麼,以他跟黃總的關係,也沒有必要針對他。你要盯住的是其他科研人員,特別是各個子項目的負責人。人無完人,資金量又這麼大,總得防範於未然。”

牧浩洋長出口氣,覺得這不是件輕鬆事。

第40章 積極主動第76章 新機會第65章 完勝之途第76章 作戰策劃第40章 勝利爲基礎第72章 愛國商人第208章 東線起波瀾第19章 水深火熱第111章 長遠考慮第44章 加速追擊第242章 第一宇宙條約第67章 全面動員第71章 任人唯才第256章 取勝的基礎第55章 最後的堅持第108章 關鍵所在第58章 功虧一簣第264章 瘋狂的頂點第231章 被迫停戰第36章 破例第55章 戰爭的腳步第51章 快節奏空戰第116章 重拳齊出第86章 全面競賽第48章 虛張聲勢第60章 振作第3章 戰爭導火索第48章 關鍵戰報第74章 爭取時間第34章 炮戰第62章 弄巧成拙第31章 政治變更第6章 爭取和平第239章 穩住戰線第320章 宗教干預第54章 準備反擊第10章 希望六十五章 過分自信第102章 破交作戰第52章 預料成真第100章 恐懼第307章 壁壘第232章 政治戰爭第235章 文明之母第30章 打過邊境線第245章 艦隊的歸宿第127章 科技力量第3章 演習第273章 共同化第235章 前仆後繼第256章 取勝的基礎第40章 豐收時期第83章 科學寶藏第8章 不知進退第69章 外援第104章 黑色星期日第33章 最後反擊第96章 高調第61章 戰略打擊第151章 人盡其用第45章 補欠賬第140章 情報聯絡員第44章 蛇困淺灘第14章 掃帚星第83章 歪打正着第133章 疏忽大意第104章 折中方案第61章 戰略禁運第24章 昏了頭第234章 決勝點第7章 突然襲擊第59章 擊鼓傳花第3章 戰爭導火索第69章 外援第42章 糧食換土地第83章 一錯再錯第32章 金融戰爭第114章 關鍵情報第45章 無用之舉第57章 收穫的季節第217章 進軍澳洲第169章 亂戰第12章 技術工作者第82章 十一比八第13章 無限制第140章 改變歷史的潛艇第41章 進退兩難第74章 戰爭狂人第38章 狼羣第196章 以談備戰第67章 新式攻擊法第26章 逐步推進第136章 錯失良機第26章 轉折點第139章 豪爽軍人第49章 首輪空戰第16章 強渡第9章 血染橫濱第45章 突然遭遇第21章 決戰開始
第40章 積極主動第76章 新機會第65章 完勝之途第76章 作戰策劃第40章 勝利爲基礎第72章 愛國商人第208章 東線起波瀾第19章 水深火熱第111章 長遠考慮第44章 加速追擊第242章 第一宇宙條約第67章 全面動員第71章 任人唯才第256章 取勝的基礎第55章 最後的堅持第108章 關鍵所在第58章 功虧一簣第264章 瘋狂的頂點第231章 被迫停戰第36章 破例第55章 戰爭的腳步第51章 快節奏空戰第116章 重拳齊出第86章 全面競賽第48章 虛張聲勢第60章 振作第3章 戰爭導火索第48章 關鍵戰報第74章 爭取時間第34章 炮戰第62章 弄巧成拙第31章 政治變更第6章 爭取和平第239章 穩住戰線第320章 宗教干預第54章 準備反擊第10章 希望六十五章 過分自信第102章 破交作戰第52章 預料成真第100章 恐懼第307章 壁壘第232章 政治戰爭第235章 文明之母第30章 打過邊境線第245章 艦隊的歸宿第127章 科技力量第3章 演習第273章 共同化第235章 前仆後繼第256章 取勝的基礎第40章 豐收時期第83章 科學寶藏第8章 不知進退第69章 外援第104章 黑色星期日第33章 最後反擊第96章 高調第61章 戰略打擊第151章 人盡其用第45章 補欠賬第140章 情報聯絡員第44章 蛇困淺灘第14章 掃帚星第83章 歪打正着第133章 疏忽大意第104章 折中方案第61章 戰略禁運第24章 昏了頭第234章 決勝點第7章 突然襲擊第59章 擊鼓傳花第3章 戰爭導火索第69章 外援第42章 糧食換土地第83章 一錯再錯第32章 金融戰爭第114章 關鍵情報第45章 無用之舉第57章 收穫的季節第217章 進軍澳洲第169章 亂戰第12章 技術工作者第82章 十一比八第13章 無限制第140章 改變歷史的潛艇第41章 進退兩難第74章 戰爭狂人第38章 狼羣第196章 以談備戰第67章 新式攻擊法第26章 逐步推進第136章 錯失良機第26章 轉折點第139章 豪爽軍人第49章 首輪空戰第16章 強渡第9章 血染橫濱第45章 突然遭遇第21章 決戰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