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完勝之途

對第四艦隊的打擊取得了決定性成功,可是牧浩洋並沒放鬆警惕。

六點之前,他就收到了預警機發來的消息,得知遭遇的不是美軍聯合艦隊,而是第四艦隊。

最初的時候,牧浩洋還認爲美軍犯了分兵作戰的大忌。

只是沒過多久,突然出現的防空戰鬥機打消了他的疑慮,即第三艦隊就在附近,只是沒有跟第四艦隊混在一起。這個判斷也得到了前方預警機的支持,因爲第四艦隊的航行速度高達四十五節。

六點過,隨着空軍的大型預警機與防空戰鬥機到達,牧浩洋才稍微鬆了口氣。

要知道,在此之前,他最擔心的就是第三艦隊的攻擊機羣。在此之前,第二批護航戰鬥機已經證明,美軍發起了攻擊,機羣規模在一百架以上,而這絕對不是全部,也許只是第四艦隊派出的攻擊機羣。如果兩支美軍艦隊同時發起攻擊,那麼第三艦隊的攻擊機羣就應該從另外一個方向上飛過來,而且正好錯過了特遣艦隊的護航戰鬥機。更要命的是,牧浩洋手裡幾乎沒有防空戰鬥機可用。

正是基於這個判斷,牧浩洋重點加強了東南方向上的防空部署。

緊接着,空軍另外兩個中隊的戰鬥機趕到,牧浩洋才安心下來。第四艦隊的航空兵已經被消耗掉了,而第三艦隊最多隻能出動一百多架戰鬥機,空軍派來的七十二架防空戰鬥機足夠應付了。

問題是,麻煩並沒得到解決。

六點三十五分,牧浩洋收到了確切戰報,打擊第四艦隊的行動非常成功,但是攻擊機羣沒有發現第三艦隊。

五分鐘後,正在返航的預警機報告,又有一批美軍戰鬥機到達第四艦隊上空。

根據這份報告,龔繼飛認爲,第三艦隊應該在數百公里之外,也許在特遣艦隊的打擊範圍之外。

理由很簡單,如果第三艦隊離得足夠近,那些防空戰鬥機早就趕到了。

只是,牧浩洋卻有點懷疑。

他的理由也很簡單,第四艦隊的航速高達四十五節,表明美軍艦隊指揮官已經對戰場局勢做出了準確判斷,而且認爲第三艦隊拖慢了航速,所以才加速航行,而第三艦隊沒有理由在這個時候降低航速。如果第三艦隊保持三十五節左右的航速,而與第四艦隊的距離又在龔繼飛所說的五百公里以上的話,那就意味着,早在一天半前,第三艦隊與第四艦隊就分道揚鑣了。

顯然,這與之前獲得的偵察情報不合。

按照牧浩洋的判斷,第三艦隊應該在第四艦隊後方兩百公里之內,絕對不可能超出兩百公里。

顯然,牧浩洋的這個判斷相當準確。

當時,第三艦隊最前方的戰艦與第四艦隊最後方的戰艦,確實不到兩百公里,而且正好在特遣艦隊前出預警機的探測範圍之外。更重要的是,第三艦隊的航速是三十三節,而不是牧浩洋預料的三十五節。

如果是三十五節的話,當時第三艦隊已經被預警機探測到了。

當然,這個誤差,沒有決定性影響。

對第四艦隊的攻擊行動結束時,牧浩洋手裡還剩下了大概二百六十架戰鬥機,而且主要是J-33,其中九十六架將在七點之前返回十餘架J-33與十多架J-32將在七點二十分左右返回,剩餘的則要等到七點五十分之後。以特遣艦隊的效率,特別是把技能還不太熟練的航空勤務人員考慮進去,龔繼飛認爲能在八點半再次發動攻擊,牧浩洋則認爲能在九點之前準備好就不錯了。

事實上,跟牧浩洋之前的預測相比,這已經是非常不錯的結果了。

要知道,因爲攻擊距離較近,沒有一架戰鬥機飛往印度南部的空軍基地,只有少數戰鬥機在返航的時候,需要首先跟空軍派來的加油機會合。也就是說,特遣艦隊依然擁有再次發動打擊的能力。

按照牧浩洋之前的部署,他根本沒有考慮進行第二次打擊。

擁有了第二次打擊機會,卻讓牧浩洋犯難了。

到六點四十五分的時候,航空作戰參謀送來了較爲精確的戰果統計報告,由此得出的結論是:第三艦隊大概還有兩百架艦載戰鬥機。因爲第三艦隊最多隻能搭載二百一十六架艦載戰鬥機,所以作戰能力沒有受到嚴重影響。

可以說,這個推斷非常準確。

雖然在掩護第四艦隊的戰鬥中,第三艦隊損失了四十多架戰鬥機,但是第四艦隊派出的攻擊機羣中,有三十來架逃脫了打擊,並且在戰鬥結束後飛往第三艦隊,所以第三艦隊仍然有兩百架戰鬥機。

擺在牧浩洋麪前的問題是:要不要打擊第三艦隊?

讓牧浩洋顧慮這個問題的主要原因不是航空兵的差距,而是在接下來的兩個小時內會發生什麼事情。

在龔繼飛看來,第三艦隊肯定會撤退,因此是痛打落水狗的好機會。

只是,牧浩洋並不這麼看,因爲美軍艦隊在岸基戰鬥機打擊範圍之外,而且中國海軍的反潛巡邏機全都派出去執行偵察任務了,在天亮之前很難組織起來發動攻擊,所以美軍大可不必考慮其他威脅。至於中國空軍的戰略轟炸機,因爲部署在南亞的數量很少,所以也很難及時發揮關鍵作用。

事實上,中國空軍的轟炸機與海軍的反潛巡邏機沒有參與攻擊,足以讓第三艦隊指揮官做出這樣的判斷了。

如此一來,第三艦隊只需要應付特遣艦隊的威脅。

在牧浩洋看來,第三艦隊的指揮官也能判斷出特遣艦隊還有多少戰鬥機可用,因此有信心頂住特遣艦隊的再次打擊。

說得準確一些,如果第三艦隊把戰鬥機全部用於防空作戰,勝算就不會小到哪裡去。

當時,牧浩洋有足夠的理由相信,第三艦隊不會撤退,而會把剩下的戰鬥機組織起來進行防空作戰。最主要的理由就是,第四艦隊的戰艦沒有被全部擊沉,還有修復希望,而且還需要營救落水官兵。

以美軍的作戰風格,肯定不會拋棄還沒有沉沒,而且有修復價值的戰艦。

如此一來,如果強行對第三艦隊發動攻擊,就得安排足夠多的護航戰鬥機,也就沒辦法安排足夠多的攻擊機了。

按照牧浩洋的判斷,這次,他至少要出動一百二十架護航戰鬥機。

也就是說,即便繼續由空軍提供防空掩護,也只有一百六十架戰鬥機能執行攻擊任務。

更重要的是,空軍提供的防空掩護不見得能維持多久,爲了防止美軍絕地反擊,牧浩洋有理由留下幾十架防空戰鬥機。

即便毫無保留,一百六十架攻擊機也不見得能取得決定性戰果。

更重要的是,只要第三艦隊全力以赴,那麼牧浩洋安排的一百二十架護航戰鬥機就沒有絕對把握奪取制空權。根據之前的交戰情況,在美軍還擁有兩百架戰鬥機的情況下,牧浩洋至少需要出動同等數量的護航戰鬥機,纔有絕對把握奪取制空權。要知道,這次絕對不是突然襲擊,而是正面對決。

接下來,牧浩洋還得考慮如何指揮這兩百架戰鬥機作戰。

要知道,直接指揮兩百架戰鬥機進行空戰,至少需要十二架艦載預警機,而特遣艦隊此時最多隻能出動八架,因爲其他的艦載預警機要麼還沒返回,要麼得在兩個小時之內降落補充燃油。

動用空軍的大型預警機的話,肯定會削弱艦隊防空力量。

事實上,就算能夠指揮兩百架戰鬥機空戰,用八十架戰鬥機進行攻擊,也很難對第三艦隊構成威脅。

當然,這並不表示牧浩洋放棄了努力。

他考慮這些問題,只是希望找到更好的攻擊手段。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就算龔繼飛建議放棄攻擊,牧浩洋也不會採納,因爲這是奪取全面勝利、一舉扭轉戰局的絕佳機會。錯過這個機會的話,恐怕牧浩洋要爲此後悔一輩子,而且中國海軍將遇到更大的挑戰。

牧浩洋想做的,只是在殲滅第三艦隊的前提下,儘可能高效率的達到目的。

那麼,該怎麼打呢?

七點不到,一條至關重要的情報送到了牧浩洋手裡:美軍第四艦隊旗艦“美國”號在六點五十五分左右,發出了電報。

雖然沒人知道電報內容,但是牧浩洋立即斷定,這是第四艦隊在求援。

顯然,“美國”號還沒有沉沒,只是喪失了作戰能力,也許航速也降低了不少,所以纔不得不發出求援電報。

當時,龔繼飛提出了反對意見,因爲“美國”號應該用定向通信系統聯絡第三艦隊。

雖然龔繼飛說得有道理,但是牧浩洋依然堅持他的判斷,而且認爲“美國”號在遭到重創之後,其定向通信系統很有可能已被炸燬,所以纔不得不啓用電臺,跟近在咫尺的第三艦隊聯繫。

做出這個判斷之後,牧浩洋沒再遲疑,立即對艦隊作戰行動進行了調整。

事實上,當時被截獲的電報不是發給第三艦隊的,而是里根發給美國國防部的,主要內容就是把指揮權移交給尼克松,並且表示已經向第三艦隊求援,要求第三艦隊協助第四艦隊撤退,並且拯救落水官兵。

這封電報,對接下來的戰局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第247章 毀滅性打擊第144章 毫秒之差第192章 煙消雲散第86章 精心部署第5章 鐵娘子第12章 漸行漸遠第62章 弄巧成拙第8章 擴軍浪潮第237章 攻堅戰第40章 勝利爲基礎第246章 登陸美國第70章 忙裡偷閒第40章 突襲第106章 陸戰隊熱身第77章 太有主見第58章 潛艇伏擊第94章 戰略價值第50章 沉默第79章 立場第11章 不走尋常路第28章 九死一生第301章 暴政時代第24章 伏擊戰第9章 臨時考覈第44章 防空火網第17章 運氣不錯第100章 鋼鐵洪流第27章 瘋狂計劃第102章 海上屠場第182章 風雲變幻第20章 權衡利弊第111章 政壇劇變第41章 求生第32章 成果第57章 爭論第219章 火線第23章 戰略誤判第163章 第一站第111章 政壇劇變第110章 敗局已定第144章 毫秒之差第60章 精銳之師第35章 打掃戰場第198章 暫定十月十五第81章 前沿科技第54章 遠征日本海第198章 追趕第16章 馬蜂窩第20章 混戰第207章 黔驢技窮第115章 超級運輸機第83章 空中遭遇第22章 誰輸誰贏第93章 最後的攻擊第12章 開戰第48章 外派第44章 出山第19章 主動攻擊第158章 二虎相爭第107章 和解爲主第4章 艦隊出港第142章 防空火網第34章 阿拉伯聯邦第62章 弄巧成拙第1章 極限第74章 爭取時間第126章 飛行的陸軍第25章 強攻第45章 宣傳戰第78章 廣泛動員第16章 馬蜂窩第174章 伏爾加河第60章 集體智慧第181章 勝與沒勝第186章 及時醒悟第51章 時間點第45章 深海猛龍第14章 掃帚星第22章 出師有名第42章 開戰時機第10章 站隊第305章 小行星撞擊第90章 機遇第222章 錯誤情報第214章 倉皇而逃第74章 信心十足第53章 巧合第140章 改變歷史的潛艇第290章 人口大爆發第20章 逼婚第71章 任人唯才第200章 我行我素第62章 暗涌滾滾第78章 廣泛動員第88章 十字路口第14章 首相之死第54章 最後衝刺第22章 橫掃全球第6章 軍事化第25章 光明磊落
第247章 毀滅性打擊第144章 毫秒之差第192章 煙消雲散第86章 精心部署第5章 鐵娘子第12章 漸行漸遠第62章 弄巧成拙第8章 擴軍浪潮第237章 攻堅戰第40章 勝利爲基礎第246章 登陸美國第70章 忙裡偷閒第40章 突襲第106章 陸戰隊熱身第77章 太有主見第58章 潛艇伏擊第94章 戰略價值第50章 沉默第79章 立場第11章 不走尋常路第28章 九死一生第301章 暴政時代第24章 伏擊戰第9章 臨時考覈第44章 防空火網第17章 運氣不錯第100章 鋼鐵洪流第27章 瘋狂計劃第102章 海上屠場第182章 風雲變幻第20章 權衡利弊第111章 政壇劇變第41章 求生第32章 成果第57章 爭論第219章 火線第23章 戰略誤判第163章 第一站第111章 政壇劇變第110章 敗局已定第144章 毫秒之差第60章 精銳之師第35章 打掃戰場第198章 暫定十月十五第81章 前沿科技第54章 遠征日本海第198章 追趕第16章 馬蜂窩第20章 混戰第207章 黔驢技窮第115章 超級運輸機第83章 空中遭遇第22章 誰輸誰贏第93章 最後的攻擊第12章 開戰第48章 外派第44章 出山第19章 主動攻擊第158章 二虎相爭第107章 和解爲主第4章 艦隊出港第142章 防空火網第34章 阿拉伯聯邦第62章 弄巧成拙第1章 極限第74章 爭取時間第126章 飛行的陸軍第25章 強攻第45章 宣傳戰第78章 廣泛動員第16章 馬蜂窩第174章 伏爾加河第60章 集體智慧第181章 勝與沒勝第186章 及時醒悟第51章 時間點第45章 深海猛龍第14章 掃帚星第22章 出師有名第42章 開戰時機第10章 站隊第305章 小行星撞擊第90章 機遇第222章 錯誤情報第214章 倉皇而逃第74章 信心十足第53章 巧合第140章 改變歷史的潛艇第290章 人口大爆發第20章 逼婚第71章 任人唯才第200章 我行我素第62章 暗涌滾滾第78章 廣泛動員第88章 十字路口第14章 首相之死第54章 最後衝刺第22章 橫掃全球第6章 軍事化第25章 光明磊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