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恐懼

.空中戰場上,中國空軍與海航打得非常積極,可是別具一格的戰術很快就讓日本空中自衛隊發現了問題。

戰鬥打響後,佔有數量優勢、得到預警機與戰略電子偵察機支持的中國戰鬥機沒有一如既往的抓住一切擊落f-22a的機會,甚至沒有與前來迎戰的日本戰鬥機過分糾纏,而是堅定不移的向聯合艦隊發起突擊。

雖然在高速突擊的時候,中國戰鬥機充分利用了電磁武器提供的有利條件,但是肯定不是爲了癱瘓聯合艦隊,因爲即便再過兩個小時,聯合艦隊也無法起航,中國戰鬥機沒有必要畫蛇添足。

受到威脅的不是聯合艦隊,而是正在聯合艦隊附近徘徊的反潛巡邏機。

不管是日本自制的p-1、還是從美國引進的p-3c,都不具備電磁對抗能力,也就無法在戰場上活動。

隨着中國戰鬥機逼近,這些反潛巡邏機先後撤走了。

直到這個時候,中國戰鬥機纔開始與f-22a對抗。只是在爭奪制空權的時候,始終有部分戰鬥機輪番向聯合艦隊發起衝擊,用電磁武器驅逐聯合艦隊附近的反潛巡邏機,阻止反潛巡邏機返回戰場。

可以說,中國戰鬥機的戰術目的很明確:驅逐那些掩護聯合艦隊的反潛巡邏機。

爲什麼要這麼做?

答案再明顯不過了,中國潛艇已經到達,肯定就在聯合艦隊附近,不然沒有理由派戰鬥機去驅逐反潛巡邏機。

當然,這套戰術也有問題。

在今井利村看來,中國空軍與海軍安排潛艇偷襲聯合艦隊完全是多此一舉。既然能夠投入這麼多戰鬥機,爲什麼不直接轟炸聯合艦隊?即便戰術戰鬥機無法攜帶太多反艦導彈,只要能夠到達聯合艦隊上空,航空炸彈都能幹掉聯合艦隊。顯然,任何一種戰鬥機都能攜帶航空炸彈。

嚴格說來,這套戰術確實有問題。

只是,不能以戰鬥時的情況來衡量戰術,因爲到底採用什麼戰術,在制訂作戰計劃的時候就得確定下來。

八個小時前,也就是騰耀輝決定幹掉聯合艦隊的時候,誰也沒有想到,日本空中自衛隊如此不堪一擊,更沒人能夠想到,空軍與海航能用最小的代價癱瘓聯合艦隊,並且進一步奪取制空權。

如果早有所料,楊禹方肯定不會讓周渝生插手。

事實上,直到派遣戰鬥機去奪取制空權的時候,楊禹方都沒有想到,能夠如此輕易的突破空中自衛隊的防線。

這也不能怪楊禹方,因爲在爲聯合艦隊提供防空掩護的時候,今井利村有所保留。

比如,他沒有派出最後十二架f-22a,也沒有動用從美國引進的、具備電磁對抗能力的f-16cd。如果日本空中自衛隊出動所有戰鬥機,中國空軍與海航動用的戰鬥機就很難迅速奪取制空權。

在這種情況下,讓戰鬥機掛上航空炸彈去轟炸聯合艦隊,顯然沒有任何實戰價值。

結果就是,在成功奪取制空權之後,只攜帶了對空彈藥的戰鬥機無法攻擊海面上的日本戰艦,只能等着潛艇動手。

這種情況,肯定能讓飛行員抓狂。

根據空軍與海航的作戰記錄,返航的戰鬥機都補充了航炮彈藥,而且大部分都是在對空導彈沒有耗盡的情況下使用了航炮。

顯然,這些戰鬥機在到達聯合艦隊上空後,肯定用航炮掃射了日本戰艦。

這也得到了日本當局的證實,因爲在這場戰鬥結束之後,日本當局指責中國戰鬥機故意掃射海上自衛隊的落水官兵,違反了戰爭法。雖然日本當局的說法站不住腳,因爲在中國戰鬥機到達的時候,聯合艦隊還沒有遭到潛艇攻擊,戰艦都浮在海面上,所以戰艦上的官兵沒有理由落水。但是至少說明,在沒有其他打擊手段的情況下,中國戰鬥機用上了最基本的武器。

可惜的是,對於排水量數千噸、甚至上萬噸的戰艦,航炮基本上沒有威脅。

奪得制空權,不等於能夠守住制空權。

交戰區域離中國本土大概有八百公里,離最近的空軍基地超過八百五十公里,基本上是中型戰鬥機的最大作戰半徑。

打到兩點半,第一批j-10就退出了戰鬥。

因爲在激烈的空中格鬥中消耗了大量燃料,所以這批戰鬥機在返航的時候,必須與加油機會合,不然沒辦法返回機場。

這下,問題來了。

空軍與海航只准備了八架加油機,其中四架還是用h-6改裝的,只有四架是用新式國產運輸機做平臺。

也就是說,這八架加油機最多爲三十二架j-10、或者二十四架j-11提供支持。

第一批返航的j-10就有二十一架,因此最多隻能再爲十一架j-10或者八架j-11補充燃油。

如果有更多的戰鬥機在空戰中消耗了太多燃料,就不得不在海上迫降。

讓戰鬥機在海上迫降,意味着毫無理由的增添戰損。

楊禹方不得不對空戰做出調整,儘可能的讓完成了突擊任務的戰鬥機返航,而且優先安排載油量有限的j-10返航。

到兩點四十分,剩下的十七架j-10全都退出了戰鬥,其中八架需要補充燃油。

此時,戰場上只剩下了三十三架j-11,而且其中十八架的油燈已經亮了,意味着剩下的燃油僅夠返回機場。

萬幸的是,打到這個時候,日本戰鬥機也所剩無幾。

根據後來整理的戰報,兩點四十分之前,日本空中自衛隊至少損失了十七架f-22a,戰場上僅剩下了六架戰鬥機。

更重要的是,這些f-22a在空戰中幾乎耗盡了彈藥。

如果不是聯合艦隊就在下方,而且中國戰鬥機不肯撤離,恐怕在此之前,空中自衛隊就招回了所有用光彈藥的f-22a。

兩點四十五分,楊禹方讓j-11機羣陸續返航。

爲了確保制空權,楊禹方從掩護三架預警機的j-20中抽調了八架前去保住制空權,並且讓兩架海航kj-200提前返航,讓剩下的四架j-20只需掩護kj-2000,不用分散兵力去掩護其他支援飛機。

這個安排,讓戰場制空權在空軍手裡多停留了一個多小時。

畢竟,j-20沒有參加之前的空戰,而且作戰半徑比j-10與j-11大得多,有足夠的燃油繼續在戰場上空活動。

更重要的是,等到j-20需要補充燃油的時候,空軍與海航增派的加油機已經到達。

也就是說,j-20可以在返航的時候補充燃油,不需要過於在乎油耗。

日本戰鬥機就沒有這麼幸運了,即便剩下的f-22a有足夠的燃油,也不可能用二十毫米機關炮與j-20格鬥。更何況,撤退到沖繩以東的e-3g沒有探測到前出的j-20,也就沒有讓f-22a留下來。

結果就是,在最後一架j-11c離開戰場的時候,f-22a也轉向返航了。

這個時候,今井利村明顯擺了海上自衛隊一道。

雖然e-3g沒有探測到j-20,但是今井利村肯定想得到,中國空軍大動干戈,絕對不會讓最先進的戰鬥機在家裡賦閒,所以在f-22a撤離後,他沒有讓正在巡邏的e-3g前出,而是重新安排了一架預警機。

如此一來,至少要到半個小時之後,e-3g纔會到達聯合艦隊上空。

顯然,海上自衛隊的反潛巡邏機等不了這麼久。

三點過五分,第一批四架p-3c就返回戰場,繼續爲聯合艦隊提供反潛掩護。

僅僅兩分鐘後,這四架p-3c就遭到攻擊,而且在被擊落之前都發出了警報,攻擊它們的是j-20。更重要的是,j-20沒有使用空對空導彈,而是飛到極近的距離上,用航炮攻擊了反潛巡邏機。

當時,還沒有返航的ec-135證實了反潛巡邏機的報告。

在交戰中,沒有探測到j-20發出的雷達信號。

也就是說,j-20根本沒有使用火控雷達。

顯然,j-20是用被動探測設備,比如光電與紅外探測器發現了p-3c,然後追上去幹掉了反潛巡邏機。

問題是,光電與紅外探測器的探測範圍非常有限。

j-20能夠及時發現進入戰場的反潛巡邏機,意味着有足夠多的戰鬥機,足以擊敗空中自衛隊剩下的幾架f-22a。

以當時的情況,如果e-3g前進到聯合艦隊上空,肯定會遭到攻擊。

顯然,今井利村讓海上自衛隊的p-3c做了替死鬼。

戰場上空還有中國戰鬥機,其他反潛巡邏機自然不敢輕舉妄動。因爲是j-20,剩下的反潛巡邏機不但沒有飛過去,反而跑得更遠了。

可以說,反潛巡邏機飛行員的壓力很大。j-20是隱身戰鬥機,可以悄無聲息的逼近。聽到航炮聲的時候,技術再好的飛行員也不可能駕駛笨重的反潛巡邏機逃跑,更別說與戰鬥機對抗了。

日本飛行員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j-20所剩燃料不多,無法長途追擊。

相對而言,反潛巡邏機唯一的優勢就是航程,即可以跑到戰鬥機的作戰半徑之外,等到戰鬥機耗光燃油再飛回去。

只是,反潛巡邏機沒有速度優勢,所以要跑就得抓緊。

如同中國飛行員第一次在戰場上遭遇f-22a一樣,當日本飛行員不得不面對j-20的時候,也對這種戰鬥機充滿了恐懼。

當然,今井利村並不知道,這批j-20只有八架,而且在四點之前就得返航。

同樣不知道的,還有木村小次郎,以及反潛巡邏機的飛行員。

結果就是,直到四點半,海上自衛隊的反潛巡邏機都沒有返回戰場,而空中自衛隊的那架e-3g半途轉向飛往本土,留在嘉手納空軍基地裡的e-3g直到四點十五分才升空,並且在四點三十分到達聯合艦隊上空。

此時,聯合艦隊已經有半隻腳踏入了鬼門關。

第98章 嚴陣以待第211章 大包抄第196章 突襲第199章 等不起第21章 點燃導火索第54章 反擊第86章 總統的野心第135章 推心置腹第19章 核戰爭第45章 面面俱到第46章 登島第144章 拿命去賭第38章 打工皇帝第36章 破例第202章 衝刺第81章 同盟集團第310章 政治矛盾第27章 精妙戰術第37章 遠洋護衛第132章 攻守兩難第52章 空中力量第60章 海蛇之吻第33章 孤注一擲第90章 機遇第230章 理智決策第48章 突發奇想第89章 輪番轟炸第9章 進軍神速第60章 振作第64章 外交勝利第196章 突襲第195章 關鍵電報第8章 倒計時第39章 機會第15章 針尖對麥芒第169章 亂戰第45章 突然遭遇第140章 改變歷史的潛艇第30章 戰爭製造者第86章 全力以赴第43章 各有所謀第128章 歐洲聯邦第13章 希望尚存第5章 最終辯論第111章 長遠考慮第40章 突襲第11章 矛盾心態第100章 以快取勝第34章 同程不同心第210章 甕中之鱉第112章 和平第82章 擔憂第170章 戰爭的代價第25章 一個巴掌拍不響第2章 秘密任務第74章 爭取時間第83章 試探第185章 關鍵事件第13章 狙殺第149章 放棄第181章 最後的頑抗第9章 以退爲進第14章 宣戰第8章 經濟賬第42章 第三條航線第64章 三管齊下第174章 反擊第280章 誕生之地第20章 混戰第106章 陸戰隊熱身第59章 猶豫不決第26章 高興得太早第64章 外交勝利第130章 進攻方向第49章 果斷反擊第81章 同盟集團第286章 中美聯合體第93章 同化政策第47章 假設第196章 以談備戰第89章 一枚導彈第159章 盟軍第46章 豐收年第10章 補充攻擊第223章 真假難辨第316章 理智與成熟第48章 針鋒相對第16章 準備第92章 突襲的回報第140章 改變歷史的潛艇第178章 最後的機會第115章 獨斷專行第50章 大無畏第141章 全力以赴第54章 自亂陣腳第41章 反擊第79章 另闢蹊徑第49章 場外因素第3章 戰爭導火索
第98章 嚴陣以待第211章 大包抄第196章 突襲第199章 等不起第21章 點燃導火索第54章 反擊第86章 總統的野心第135章 推心置腹第19章 核戰爭第45章 面面俱到第46章 登島第144章 拿命去賭第38章 打工皇帝第36章 破例第202章 衝刺第81章 同盟集團第310章 政治矛盾第27章 精妙戰術第37章 遠洋護衛第132章 攻守兩難第52章 空中力量第60章 海蛇之吻第33章 孤注一擲第90章 機遇第230章 理智決策第48章 突發奇想第89章 輪番轟炸第9章 進軍神速第60章 振作第64章 外交勝利第196章 突襲第195章 關鍵電報第8章 倒計時第39章 機會第15章 針尖對麥芒第169章 亂戰第45章 突然遭遇第140章 改變歷史的潛艇第30章 戰爭製造者第86章 全力以赴第43章 各有所謀第128章 歐洲聯邦第13章 希望尚存第5章 最終辯論第111章 長遠考慮第40章 突襲第11章 矛盾心態第100章 以快取勝第34章 同程不同心第210章 甕中之鱉第112章 和平第82章 擔憂第170章 戰爭的代價第25章 一個巴掌拍不響第2章 秘密任務第74章 爭取時間第83章 試探第185章 關鍵事件第13章 狙殺第149章 放棄第181章 最後的頑抗第9章 以退爲進第14章 宣戰第8章 經濟賬第42章 第三條航線第64章 三管齊下第174章 反擊第280章 誕生之地第20章 混戰第106章 陸戰隊熱身第59章 猶豫不決第26章 高興得太早第64章 外交勝利第130章 進攻方向第49章 果斷反擊第81章 同盟集團第286章 中美聯合體第93章 同化政策第47章 假設第196章 以談備戰第89章 一枚導彈第159章 盟軍第46章 豐收年第10章 補充攻擊第223章 真假難辨第316章 理智與成熟第48章 針鋒相對第16章 準備第92章 突襲的回報第140章 改變歷史的潛艇第178章 最後的機會第115章 獨斷專行第50章 大無畏第141章 全力以赴第54章 自亂陣腳第41章 反擊第79章 另闢蹊徑第49章 場外因素第3章 戰爭導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