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恐懼

.空中戰場上,中國空軍與海航打得非常積極,可是別具一格的戰術很快就讓日本空中自衛隊發現了問題。

戰鬥打響後,佔有數量優勢、得到預警機與戰略電子偵察機支持的中國戰鬥機沒有一如既往的抓住一切擊落f-22a的機會,甚至沒有與前來迎戰的日本戰鬥機過分糾纏,而是堅定不移的向聯合艦隊發起突擊。

雖然在高速突擊的時候,中國戰鬥機充分利用了電磁武器提供的有利條件,但是肯定不是爲了癱瘓聯合艦隊,因爲即便再過兩個小時,聯合艦隊也無法起航,中國戰鬥機沒有必要畫蛇添足。

受到威脅的不是聯合艦隊,而是正在聯合艦隊附近徘徊的反潛巡邏機。

不管是日本自制的p-1、還是從美國引進的p-3c,都不具備電磁對抗能力,也就無法在戰場上活動。

隨着中國戰鬥機逼近,這些反潛巡邏機先後撤走了。

直到這個時候,中國戰鬥機纔開始與f-22a對抗。只是在爭奪制空權的時候,始終有部分戰鬥機輪番向聯合艦隊發起衝擊,用電磁武器驅逐聯合艦隊附近的反潛巡邏機,阻止反潛巡邏機返回戰場。

可以說,中國戰鬥機的戰術目的很明確:驅逐那些掩護聯合艦隊的反潛巡邏機。

爲什麼要這麼做?

答案再明顯不過了,中國潛艇已經到達,肯定就在聯合艦隊附近,不然沒有理由派戰鬥機去驅逐反潛巡邏機。

當然,這套戰術也有問題。

在今井利村看來,中國空軍與海軍安排潛艇偷襲聯合艦隊完全是多此一舉。既然能夠投入這麼多戰鬥機,爲什麼不直接轟炸聯合艦隊?即便戰術戰鬥機無法攜帶太多反艦導彈,只要能夠到達聯合艦隊上空,航空炸彈都能幹掉聯合艦隊。顯然,任何一種戰鬥機都能攜帶航空炸彈。

嚴格說來,這套戰術確實有問題。

只是,不能以戰鬥時的情況來衡量戰術,因爲到底採用什麼戰術,在制訂作戰計劃的時候就得確定下來。

八個小時前,也就是騰耀輝決定幹掉聯合艦隊的時候,誰也沒有想到,日本空中自衛隊如此不堪一擊,更沒人能夠想到,空軍與海航能用最小的代價癱瘓聯合艦隊,並且進一步奪取制空權。

如果早有所料,楊禹方肯定不會讓周渝生插手。

事實上,直到派遣戰鬥機去奪取制空權的時候,楊禹方都沒有想到,能夠如此輕易的突破空中自衛隊的防線。

這也不能怪楊禹方,因爲在爲聯合艦隊提供防空掩護的時候,今井利村有所保留。

比如,他沒有派出最後十二架f-22a,也沒有動用從美國引進的、具備電磁對抗能力的f-16cd。如果日本空中自衛隊出動所有戰鬥機,中國空軍與海航動用的戰鬥機就很難迅速奪取制空權。

在這種情況下,讓戰鬥機掛上航空炸彈去轟炸聯合艦隊,顯然沒有任何實戰價值。

結果就是,在成功奪取制空權之後,只攜帶了對空彈藥的戰鬥機無法攻擊海面上的日本戰艦,只能等着潛艇動手。

這種情況,肯定能讓飛行員抓狂。

根據空軍與海航的作戰記錄,返航的戰鬥機都補充了航炮彈藥,而且大部分都是在對空導彈沒有耗盡的情況下使用了航炮。

顯然,這些戰鬥機在到達聯合艦隊上空後,肯定用航炮掃射了日本戰艦。

這也得到了日本當局的證實,因爲在這場戰鬥結束之後,日本當局指責中國戰鬥機故意掃射海上自衛隊的落水官兵,違反了戰爭法。雖然日本當局的說法站不住腳,因爲在中國戰鬥機到達的時候,聯合艦隊還沒有遭到潛艇攻擊,戰艦都浮在海面上,所以戰艦上的官兵沒有理由落水。但是至少說明,在沒有其他打擊手段的情況下,中國戰鬥機用上了最基本的武器。

可惜的是,對於排水量數千噸、甚至上萬噸的戰艦,航炮基本上沒有威脅。

奪得制空權,不等於能夠守住制空權。

交戰區域離中國本土大概有八百公里,離最近的空軍基地超過八百五十公里,基本上是中型戰鬥機的最大作戰半徑。

打到兩點半,第一批j-10就退出了戰鬥。

因爲在激烈的空中格鬥中消耗了大量燃料,所以這批戰鬥機在返航的時候,必須與加油機會合,不然沒辦法返回機場。

這下,問題來了。

空軍與海航只准備了八架加油機,其中四架還是用h-6改裝的,只有四架是用新式國產運輸機做平臺。

也就是說,這八架加油機最多爲三十二架j-10、或者二十四架j-11提供支持。

第一批返航的j-10就有二十一架,因此最多隻能再爲十一架j-10或者八架j-11補充燃油。

如果有更多的戰鬥機在空戰中消耗了太多燃料,就不得不在海上迫降。

讓戰鬥機在海上迫降,意味着毫無理由的增添戰損。

楊禹方不得不對空戰做出調整,儘可能的讓完成了突擊任務的戰鬥機返航,而且優先安排載油量有限的j-10返航。

到兩點四十分,剩下的十七架j-10全都退出了戰鬥,其中八架需要補充燃油。

此時,戰場上只剩下了三十三架j-11,而且其中十八架的油燈已經亮了,意味着剩下的燃油僅夠返回機場。

萬幸的是,打到這個時候,日本戰鬥機也所剩無幾。

根據後來整理的戰報,兩點四十分之前,日本空中自衛隊至少損失了十七架f-22a,戰場上僅剩下了六架戰鬥機。

更重要的是,這些f-22a在空戰中幾乎耗盡了彈藥。

如果不是聯合艦隊就在下方,而且中國戰鬥機不肯撤離,恐怕在此之前,空中自衛隊就招回了所有用光彈藥的f-22a。

兩點四十五分,楊禹方讓j-11機羣陸續返航。

爲了確保制空權,楊禹方從掩護三架預警機的j-20中抽調了八架前去保住制空權,並且讓兩架海航kj-200提前返航,讓剩下的四架j-20只需掩護kj-2000,不用分散兵力去掩護其他支援飛機。

這個安排,讓戰場制空權在空軍手裡多停留了一個多小時。

畢竟,j-20沒有參加之前的空戰,而且作戰半徑比j-10與j-11大得多,有足夠的燃油繼續在戰場上空活動。

更重要的是,等到j-20需要補充燃油的時候,空軍與海航增派的加油機已經到達。

也就是說,j-20可以在返航的時候補充燃油,不需要過於在乎油耗。

щщщ●тt kán●co

日本戰鬥機就沒有這麼幸運了,即便剩下的f-22a有足夠的燃油,也不可能用二十毫米機關炮與j-20格鬥。更何況,撤退到沖繩以東的e-3g沒有探測到前出的j-20,也就沒有讓f-22a留下來。

結果就是,在最後一架j-11c離開戰場的時候,f-22a也轉向返航了。

這個時候,今井利村明顯擺了海上自衛隊一道。

雖然e-3g沒有探測到j-20,但是今井利村肯定想得到,中國空軍大動干戈,絕對不會讓最先進的戰鬥機在家裡賦閒,所以在f-22a撤離後,他沒有讓正在巡邏的e-3g前出,而是重新安排了一架預警機。

如此一來,至少要到半個小時之後,e-3g纔會到達聯合艦隊上空。

顯然,海上自衛隊的反潛巡邏機等不了這麼久。

三點過五分,第一批四架p-3c就返回戰場,繼續爲聯合艦隊提供反潛掩護。

僅僅兩分鐘後,這四架p-3c就遭到攻擊,而且在被擊落之前都發出了警報,攻擊它們的是j-20。更重要的是,j-20沒有使用空對空導彈,而是飛到極近的距離上,用航炮攻擊了反潛巡邏機。

當時,還沒有返航的ec-135證實了反潛巡邏機的報告。

在交戰中,沒有探測到j-20發出的雷達信號。

也就是說,j-20根本沒有使用火控雷達。

顯然,j-20是用被動探測設備,比如光電與紅外探測器發現了p-3c,然後追上去幹掉了反潛巡邏機。

問題是,光電與紅外探測器的探測範圍非常有限。

j-20能夠及時發現進入戰場的反潛巡邏機,意味着有足夠多的戰鬥機,足以擊敗空中自衛隊剩下的幾架f-22a。

以當時的情況,如果e-3g前進到聯合艦隊上空,肯定會遭到攻擊。

顯然,今井利村讓海上自衛隊的p-3c做了替死鬼。

戰場上空還有中國戰鬥機,其他反潛巡邏機自然不敢輕舉妄動。因爲是j-20,剩下的反潛巡邏機不但沒有飛過去,反而跑得更遠了。

可以說,反潛巡邏機飛行員的壓力很大。j-20是隱身戰鬥機,可以悄無聲息的逼近。聽到航炮聲的時候,技術再好的飛行員也不可能駕駛笨重的反潛巡邏機逃跑,更別說與戰鬥機對抗了。

日本飛行員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j-20所剩燃料不多,無法長途追擊。

相對而言,反潛巡邏機唯一的優勢就是航程,即可以跑到戰鬥機的作戰半徑之外,等到戰鬥機耗光燃油再飛回去。

只是,反潛巡邏機沒有速度優勢,所以要跑就得抓緊。

如同中國飛行員第一次在戰場上遭遇f-22a一樣,當日本飛行員不得不面對j-20的時候,也對這種戰鬥機充滿了恐懼。

當然,今井利村並不知道,這批j-20只有八架,而且在四點之前就得返航。

同樣不知道的,還有木村小次郎,以及反潛巡邏機的飛行員。

結果就是,直到四點半,海上自衛隊的反潛巡邏機都沒有返回戰場,而空中自衛隊的那架e-3g半途轉向飛往本土,留在嘉手納空軍基地裡的e-3g直到四點十五分才升空,並且在四點三十分到達聯合艦隊上空。

此時,聯合艦隊已經有半隻腳踏入了鬼門關。

第150章 現實選擇第21章 粒子風暴第35章 後方部署第103章 電磁打擊第38章 狼羣第90章 高效率打擊第133章 大膽直言第59章 起始點第104章 安曼會戰第162章 登陸開始第116章 敗不餒第177章 大兵壓境第152章 地面戰爭第92章 怎麼打第89章 政治決定戰爭第78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108章 海下殺手第34章 盟友第48章 戰爭準備第7章 突然襲擊第88章 奢望第227章 力所不逮第58章 戰爭餘燼第158章 二虎相爭第231章 是敵是友第183章 不能爲而爲之第52章 空中力量第139章 豪爽軍人第17章 地區戰爭第4章 基礎與應用第63章 毀滅第142章 無關緊要的反擊第29章 相互指責第19章 伏擊第50章 重創第106章 抓住機會第109章 東線開打第33章 引流疏導第86章 膠着第17章 打與不打第1章 禁運效果第3章 大國實力第51章 時間點第69章 惡仗第125章 潛力大爆發第7章 不測風雲第189章 戰術選擇第25章 先做準備第38章 全球性災難第91章 勇敢的代價第135章 全局第162章 登陸開始第127章 科技力量第23章 多活三十秒第82章 歐盟的機會第265章 末日計劃第212章 充分準備第20章 保持沉默第33章 引流疏導第232章 晚打不如早打第5章 泰山北斗第317章 文明的上帝第42章 第五代第98章 戰略轟炸第46章 大戰略第32章 拼光拼盡第136章 別無選擇第62章 弄巧成拙第195章 關鍵電報第94章 再戰印度洋第48章 全身而退第41章 糧食投資第139章 艦隊示威第185章 海軍利器第7章 太空戰第93章 兩頭作戰第60章 海蛇之吻第4章 科技競賽第240章 涉險過關第104章 折中方案第192章 煙消雲散第3章 本性難移第99章 耐心的艇長第261章 同盟憲章第176章 硬碰硬第48章 戰爭準備第84章 戰略平衡第73章 捆綁政策第57章 災難應對措施第186章 及時醒悟第18章 圍捕第67章 錯失良機第119章 無心戀戰第63章 全力以赴第98章 假戲真做第147章 上將之子第29章 最後的瘋狂第48章 交戰第41章 瘋狂準備
第150章 現實選擇第21章 粒子風暴第35章 後方部署第103章 電磁打擊第38章 狼羣第90章 高效率打擊第133章 大膽直言第59章 起始點第104章 安曼會戰第162章 登陸開始第116章 敗不餒第177章 大兵壓境第152章 地面戰爭第92章 怎麼打第89章 政治決定戰爭第78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108章 海下殺手第34章 盟友第48章 戰爭準備第7章 突然襲擊第88章 奢望第227章 力所不逮第58章 戰爭餘燼第158章 二虎相爭第231章 是敵是友第183章 不能爲而爲之第52章 空中力量第139章 豪爽軍人第17章 地區戰爭第4章 基礎與應用第63章 毀滅第142章 無關緊要的反擊第29章 相互指責第19章 伏擊第50章 重創第106章 抓住機會第109章 東線開打第33章 引流疏導第86章 膠着第17章 打與不打第1章 禁運效果第3章 大國實力第51章 時間點第69章 惡仗第125章 潛力大爆發第7章 不測風雲第189章 戰術選擇第25章 先做準備第38章 全球性災難第91章 勇敢的代價第135章 全局第162章 登陸開始第127章 科技力量第23章 多活三十秒第82章 歐盟的機會第265章 末日計劃第212章 充分準備第20章 保持沉默第33章 引流疏導第232章 晚打不如早打第5章 泰山北斗第317章 文明的上帝第42章 第五代第98章 戰略轟炸第46章 大戰略第32章 拼光拼盡第136章 別無選擇第62章 弄巧成拙第195章 關鍵電報第94章 再戰印度洋第48章 全身而退第41章 糧食投資第139章 艦隊示威第185章 海軍利器第7章 太空戰第93章 兩頭作戰第60章 海蛇之吻第4章 科技競賽第240章 涉險過關第104章 折中方案第192章 煙消雲散第3章 本性難移第99章 耐心的艇長第261章 同盟憲章第176章 硬碰硬第48章 戰爭準備第84章 戰略平衡第73章 捆綁政策第57章 災難應對措施第186章 及時醒悟第18章 圍捕第67章 錯失良機第119章 無心戀戰第63章 全力以赴第98章 假戲真做第147章 上將之子第29章 最後的瘋狂第48章 交戰第41章 瘋狂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