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穩住戰線

整個晚上,最焦急的是黃峙博,最忙碌的則是牧浩洋。

因爲美軍在攻打第四十七集團軍的防線時,進行了電磁壓制,甚至使用了電磁武器,所以與前線部隊的通信一直不暢,很多時候,不得不派通信兵傳達消息,司令部無法及時獲得前線戰報。

按照黃峙博的安排,牧浩洋負責通信聯絡工作。

其實,這是他的分外之事,只是通信聯絡部隊本來就由牧浩洋組建,而且動用了一些特種部隊,所以這件事也該他來做。還好,在地面戰爭中,海軍的作用非常有限,所以周渝生分擔了一些工作。

除此之外,搞清楚聯軍的反擊意圖,特別是其他方向上的情況更加重要。

問題是,聯軍發起進攻後,志願軍司令部就沒有收到戰場附近特種部隊的消息,甚至沒能與特種部隊聯繫上。

晚上,牧浩洋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儘快與特種部隊取得聯繫。

這是黃峙博親自安排的工作,而且要他每半個小時彙報一次情況,哪怕沒有與特種部隊取得聯繫。

凌晨,牧浩洋不得不聯繫第五十四集團軍、第三十九集團軍與第六十五集團軍,向第四十七集團軍與第十三集團軍周邊地區派遣偵察兵。

只是,這個時候已經來不及了。

天還沒亮,第六十五集團軍發來消息,一支韓軍的裝甲部隊出現在束草西面,正在高速向元通裡挺進。

大概七點半左右,元通裡守軍遭到攻擊。

這兩條消息把黃峙博嚇了一跳。

雖然第六十五集團軍在隨後發來的消息中明確提到,韓軍沒有攻打束草,而是繞過了束草直接向元通裡挺進,意味着韓軍很有可能丟下了補給車隊,而且沒有考慮後勤補給,徑直殺向元通裡,但是黃峙博首先想到的是,美軍主力部隊就在韓軍後面,而且將在韓軍猛攻元通裡之後攻打束草。

受此影響,黃峙博下的第一道命令就是讓第六十五集團軍注意南面的情況。

可以說,只要第六十五集團軍守住了束草,就算韓軍打下了元通裡,也無法取得縱深突破。第六十五集團軍要做的,首先得守住束草,然後調集後方的預備隊,阻止韓軍從元通裡北上,或者向西突擊。

只是,韓軍的意圖很明顯,絕對是奔着第四十七集團軍與第十三集團軍去的。

如果韓軍打下了元通裡,而且不顧一切的北上越過三八線,就能對第四十七集團軍與第十三集團軍實現合圍。

爲此,黃峙博又給第十三集團軍下了一道命令,即注意東面的情況。

可以說,到這個時候博茨曼的戰術已經成功了一半。

如果第十三集團軍調整了防禦部署,那麼在美軍攻打鐵原的時候,就無法及時派遣增援部隊。

以當時的情況,最多能調動第五十四集團軍的戰役預備隊。

因爲第五十四集團軍駐紮在三八線北面,最近的部隊離鐵原大概有三十公里,而且僅有兩個營,所以很難趕在美軍打下鐵原之前趕到,就算趕了過去,也不見得是整個第二步兵師的對手。

只是,一些無法控制的因素,產生了誰也沒有預料到的影響。

在黃峙博下達命令之前,也就是大約七點左右,第二步兵師的突擊部隊就到達了鐵原南面大約十公里處。

按照計劃,美軍開始進行全面電磁戰,切斷了志願軍的通信指揮系統。

因爲駐守鐵原的是第十三集團軍的三個步兵營,所以在進行電磁打擊時,美軍重點對付第十三集團軍。

結果就是,黃峙博下達的命令,沒能及時送到第十三集團軍手上。

當時,牧浩洋只能讓第五十四集團軍派遣通信兵前往第十三集團軍,而通信兵跑得再快也要在九點左右才能趕到。

此時,美軍已經開始攻打鐵原了。

電磁打擊摧毀志願軍的無線電通信設備,卻對付不了有線電話,而駐守鐵原的志願軍正是用有線電話向軍部彙報了情況。

鐵原受到攻擊,絕非小事。

要知道,這裡是第十三集團軍的防區,而元通裡是第六十五集團軍的防區。

如果讓美軍打下了鐵原,第十三集團軍的側翼防線將受到直接威脅,而攻佔元通裡的韓軍至少還得越過三八線,突破第六十五集團軍的防線,才能繞到第十三集團軍後方,而且還得在那邊遭遇第二十四集團軍。

誰輕誰重,一目瞭然。

結果就是,在黃峙博下達的命令送到前,第十三集團軍已經向鐵原派遣了一個旅的增援部隊,搞清楚了攻打鐵原的不是一支普通部隊,而是美軍第二步兵師,而且很有可能是整個第二步兵師。

大概十點半,黃峙博收到了第五十四集團軍用長波電臺發來的消息。

美軍正在猛攻鐵原,而且投入了一個師的主力部隊。

只是,這個時候再調整部署已經來不及了。

萬幸的是,第十三集團軍及時採取行動,在美軍打下鐵原之前,從平康南下的部隊就已到達,而且至少有一千五百名官兵突破了美軍的包圍圈,把鐵原的防禦兵力由三個營增強到了六個營。

黃峙博能做的,就是讓第五十四集團軍立即進行反擊。

不管怎麼樣,絕對不能讓美軍打下鐵原,不然前沿防線將全面崩潰。

十二月五日下午三點左右,志願軍與美軍在鐵原附近的裝甲會戰全面爆發,交戰對手是第五十四集團軍的一個裝甲師與一個裝甲旅、以及第二步兵師的三個旅。

可以說,這是第二次朝鮮戰爭中,規模最大的一次裝甲會戰。

佔據優勢地位的不是志願軍,而是美軍。

早在六十多年前的第一次朝鮮戰爭中,這裡就發生過一場大規模戰役,而且就以鐵原命名。

在那場戰役中,裝備簡陋的志願軍依靠堅固的防禦陣地與崎嶇不平的地形,頂住了以美軍爲首的聯合國軍。

這次,處於防禦地位的不是志願軍,而是美軍。

五日的戰鬥中,第五十四集團軍打得非常被動。主要是參與突擊的裝甲部隊只能沿着公路線推進,而公路兩側的地形過於陡峭,根本無法讓裝甲部隊展開,美軍則可以依託地形進行層層阻擊。

更重要的是,聚集在公路兩側的裝甲部隊,很容易成爲轟炸目標。

一定要說什麼的話,只能說第五十四集團軍及時投入戰鬥,粉碎了美軍迅速攻佔鐵原的戰役企圖,也擋住了美軍向平康突擊的通道。

就算在五日夜間,第五十四集團軍投入反擊的部隊全部被美軍擊潰,損失了近五百輛坦克與三百多輛步兵戰車,因爲跟進的步兵及時在後方建立了防線,控制住了公路兩側的制高點,所以美軍在取勝之後,仍然得首先攻打鐵原,而不能利用這個機會向北突擊,奪取更加重要的平康。

只是,鐵原絕對不能丟失。

如果讓美軍佔領了鐵原,金華就會受到威脅,而金華是第十三集團軍司令部所在地,也是第十三集團軍防線上的主要支撐點。此外,要想從美軍手裡奪回鐵原,肯定比死守鐵原困難得多。

當天晚上,黃峙博不得不動用第二十四集團軍。

也就是說,他把兩個集團軍用在了鐵原,而對手僅僅是美軍第二步兵師。

此外,第十三集團軍也在當天晚上採取行動,派遣了相當於一個旅的步兵從山路向鐵原進發,增強鐵原的防禦力量。

如此一來,第十三集團軍剩下的兵力,只有一個半師。

也許,對第十三集團軍來說,這不是什麼壞事。

可是對頂在最前沿的第四十七集團軍來說,這卻意味着,在接下來的戰鬥中,別想得到支援了。

此外,在東線戰場上,第六十五集團軍也只能孤軍奮戰。

到六日天亮前,最大的轉折點不在鐵原,而是在元通裡。

經過一夜苦戰,在損失了將近三分之一的兵力之後,第九裝甲師打下了元通裡。如果束草不在志願軍手中,那麼到這個時候,第九裝甲師肯定會繼續北上。可惜的是,在攻打元通裡消耗了太多物資,第九裝甲師只能留在元通裡。

萬幸的是,隨着第二十四集團軍到達,志願軍終於穩住了戰線。

對黃峙博來說,接下來要做的,除了拼盡全力守住鐵原之外,還得設法殲滅攻佔了元通裡的第九裝甲師。

只是,他手裡可以調動的,只有第十六集團軍了,而且只有該集團軍的一個師。

當時,爲了給第二步兵師加大壓力,作爲西線戰場預備隊的第十六集團軍在東豆川方向上發起了進攻,迫使美軍第二裝甲師不敢輕舉妄動。雖然第三十九集團軍派遣了一個裝甲旅支援第十六集團軍,而且也在臨川江戰線上發起進攻,阻止第一裝甲師增援第二步兵師,但是第十六集團軍本來就是一支輕型裝甲部隊,沒有多少裝甲力量。在正面戰場上消耗了太多兵力之後,最多能調動一個師開赴東線戰場。

這個師,可以說是至關重要的力量。

就在黃峙博組織預備隊的時候,博茨曼也開始調兵遣將。

雖然第二步兵師作戰不利,沒能按照計劃打下鐵原,但是韓軍第九裝甲師卻出人意料的在夜間打下了元通裡,讓他看到了一線希望。

博茨曼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讓駐守東線的國民警衛隊師攻打束草。

第42章 冬天裡的戰火第83章 一錯再錯第170章 崩潰第21章 奪回失地第79章 撲火第16章 中東戰爭第55章 毅然決絕第83章 科學寶藏第48章 關鍵戰報第35章 打掃戰場第26章 威逼第23章 戰略誤判第60章 精銳之師第27章 戰略目的第149章 海蛇的毒牙第96章 瞞天過海第215章 光復第52章 順手拈來第235章 文明之母第29章 最後的瘋狂第182章 最後的掙扎第196章 以談備戰第21章 突如其來第78章 兩強標準第49章 主角與配角第81章 防空攔截第63章 誤打誤撞第6章 定論第55章 積極外交第79章 撲火第267章 文明的飛躍第77章 分歧第68章 一己之力第26章 逐步推進第282章 秘密第87章 轟炸進行時第60章 集體智慧第185章 關鍵事件第13章 新兵能戰第165章 按兵不動第20章 逼婚第59章 起始點第64章 退與不退第46章 決策點第202章 衝刺第18章 不對稱戰術第5章 最終辯論第36章 艦隊司令第109章 東線開打第71章 新理論第81章 屏障第191章 最後的機會第148章 誤打誤撞第58章 功虧一簣第19章 關鍵結點第43章 薄弱環節第214章 小國的立場第155章 將計就計第50章 關鍵技術第119章 大型綜合戰艦第38章 打工皇帝第72章 愛國商人第275章 軌道飛行器第27章 動盪的根源第322章 經濟動物第36章 破例第237章 攻堅戰第123章 歐洲聯邦第62章 頭號王牌第64章 致命打擊第224章 傀儡的覺悟第211章 宣傳榜樣第82章 十一比八第46章 全速北上第168章 暴風雪第189章 戰術選擇第207章 黔驢技窮第33章 拉幫結派第93章 最後的攻擊第35章 奔赴前線第27章 地面戰爭第6章 爭取和平第281章 月球工程第247章 毀滅性打擊第85章 科技戰爭第23章 金狗第261章 同盟憲章第54章 遠征日本海第44章 恢復性擴充第80章 援助第49章 場外因素第38章 勞動力第18章 戰爭推手第20章 惹是生非第5章 戰略方向第147章 海航突擊第7章 實幹階段第200章 將錯就錯第81章 臨時調整第46章 海軍新銳
第42章 冬天裡的戰火第83章 一錯再錯第170章 崩潰第21章 奪回失地第79章 撲火第16章 中東戰爭第55章 毅然決絕第83章 科學寶藏第48章 關鍵戰報第35章 打掃戰場第26章 威逼第23章 戰略誤判第60章 精銳之師第27章 戰略目的第149章 海蛇的毒牙第96章 瞞天過海第215章 光復第52章 順手拈來第235章 文明之母第29章 最後的瘋狂第182章 最後的掙扎第196章 以談備戰第21章 突如其來第78章 兩強標準第49章 主角與配角第81章 防空攔截第63章 誤打誤撞第6章 定論第55章 積極外交第79章 撲火第267章 文明的飛躍第77章 分歧第68章 一己之力第26章 逐步推進第282章 秘密第87章 轟炸進行時第60章 集體智慧第185章 關鍵事件第13章 新兵能戰第165章 按兵不動第20章 逼婚第59章 起始點第64章 退與不退第46章 決策點第202章 衝刺第18章 不對稱戰術第5章 最終辯論第36章 艦隊司令第109章 東線開打第71章 新理論第81章 屏障第191章 最後的機會第148章 誤打誤撞第58章 功虧一簣第19章 關鍵結點第43章 薄弱環節第214章 小國的立場第155章 將計就計第50章 關鍵技術第119章 大型綜合戰艦第38章 打工皇帝第72章 愛國商人第275章 軌道飛行器第27章 動盪的根源第322章 經濟動物第36章 破例第237章 攻堅戰第123章 歐洲聯邦第62章 頭號王牌第64章 致命打擊第224章 傀儡的覺悟第211章 宣傳榜樣第82章 十一比八第46章 全速北上第168章 暴風雪第189章 戰術選擇第207章 黔驢技窮第33章 拉幫結派第93章 最後的攻擊第35章 奔赴前線第27章 地面戰爭第6章 爭取和平第281章 月球工程第247章 毀滅性打擊第85章 科技戰爭第23章 金狗第261章 同盟憲章第54章 遠征日本海第44章 恢復性擴充第80章 援助第49章 場外因素第38章 勞動力第18章 戰爭推手第20章 惹是生非第5章 戰略方向第147章 海航突擊第7章 實幹階段第200章 將錯就錯第81章 臨時調整第46章 海軍新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