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壁壘

“天蠍b”給人類帶來的,不僅僅是一座可以供養數千億人的家園。

在宇宙大航海時代的第二個五十年裡,殖民“天蠍b”的行動已經全面開始,對“天蠍a”的改造工作也已開始。按照計劃,在下一個五十年內,人類將在這兩顆類地行星上殖民兩百億人。

大規模的殖民行動,給人類帶來了數不盡的好處,也產生了新的麻煩。

好處就是,“天蠍b”有極爲豐富的自然資源,特別是其衛星上的金屬礦藏,是建造探險飛船的原料,因此可以直接在“天蠍b”建造探險飛船,繼續探索周圍空間,不用再從太陽系出動探險飛船了。

如果繼續向前,這意味着探險距離縮短了四十二光年。

當然,在宇宙尺度上,這是一個非常短的距離。只是,對人類來說,至少在掌握超光速飛行技術之前,這依然是一段非常遙遠的距離。

最重要的意義,還不是縮短了探險距離。

從某種意義上講,在“天蠍b”上的大規模殖民與開發行動,等於提高了太陽系的安全係數。

說得簡單一些,如果探險飛船從“天蠍b”出發,在探險行動中與高級文明遭遇,受到攻擊的也是“天蠍b”,而不是人類的發源地。不可否認,這等於把殖民“天蠍b”的所有人都置於危險之中,但是比起讓太陽系裡的數萬億人受到威脅,損失幾百億、乃至幾千億人就算不了什麼了。

顯然,政治家只會考慮概率問題,而不會考慮幾百億、或者幾千億是個什麼概念。

也正是如此,人類對“天蠍b”的殖民活動,就是把這顆類地行星按照“第二家園”的標準進行建設,並且準備將其發展成爲人類向第五象限(在宇宙大航海時代,人類以太陽系爲中心,把宇宙劃分成了八個象限,而“天蠍b”就位於第五象限內,而且是該象限內離太陽系最近的殖民地)進行探索、探險、殖民開發、乃至是宇宙戰爭的前沿基地,使其成爲太陽系的屏障。

本着這個目的,在接下來的一百年,也就是宇宙大航海時代的第二個百年裡,人類在這顆行星上花掉的資源,遠遠超過了花在太陽系裡的資源。甚至可以說,當時半數以上的人類在爲殖民“天蠍b”服務。

到了人類宇宙歷的第三個百年,也就是在“天蠍b”上的殖民活動開始一百年後,這顆行星的改造工作已經完成了。雖然當時“天蠍b”的常住居民只有大約兩百億,連地球人口的零頭都不到,但是“天蠍b”已經成爲完善的前沿基地,大批探險飛船從這裡出發,飛往浩瀚無際的宇宙。

根據記載,在“天蠍b”成爲探險活動前沿基地的第一個五十年裡,從這裡出發的探險飛船就超過了一萬艘。

這些探險飛船,全部爲私人所有,探險家大多是第一批殖民者的後裔。

在當時,“天蠍b”的殖民者,絕對是人類文明中,最具有探險精神的一部分,也是膽量最大的一部分。

有些探險家,甚至駕駛着不到一萬噸的小型飛船飛往深空。

這是個什麼概念? щшш ◆tt kan ◆C○

在宇宙這個尺度上,一艘萬噸級飛船,大概相當於人類大航海時代的一艘排水量只有十噸的小帆板。探險家駕駛萬噸級飛船深入宇宙空間,就像當年的航海家駕駛着十噸的小帆板深入大西洋。

事實上,很多探險家都死在了探索的道路上。

根據記載,能夠在浩瀚的宇宙空間裡找到類地行星、並且有足夠的資源返回的探險家不足千分之一。絕大部分探險家都迷失在了宇宙空間裡,有一些就算找到了類地行星,也因爲飛船過小,剩下的資源不足以返回。

當然,任何一次重大發現的收穫都是極爲豐富的。

爲了鼓勵探險,宇宙人類政府已經推翻了之前的“售星合同”,那些曾經購買了行星的富豪只得到了命名權,而行星上的所有資源都屬於最先到達的探險者,宇宙人類政府則按照和約與探險者分享利益。

說白了,如果誰找到了一顆類似於“天蠍b”的類地行星,就能在一夜之間,成爲數萬億人中的首富。哪怕只是找到一顆類似與“天蠍a”的類地行星,也能在一夜之間成爲富甲一方的大富豪。

對財富的追求,正是探險的動力源。

也正是這種追求,驅使着一代又一代的探險家駕駛着簡陋的探險飛船,飛向浩瀚宇宙中的未知領域。 ✿ttκǎ n ✿¢o

在這些探險家中,就有一些人類歷史上英雄人物的後裔。

比如,在第三次世界大戰中指揮中國艦隊作戰的佟少雲的後裔中,就涌現了數十位宇宙探險家。

這些探險家在實現個人理想的同時,也在不斷的擴充着人類文明的生存空間。

只是,隨着宇宙探險的範圍越來越大,兩個非常突出的問題浮上了水面。

第一個問題就是,探險飛船的速度太慢了,最多隻能達到光速,而且每次都要在遠離星系的地方纔能以光速飛行。由此導致的結果就是,在探險活動中,一艘飛船從一個星系飛往另外一個星系,往往需要數十年、甚至上百年。

顯然,由此產生的不僅僅是技術上的問題,還有倫理道德上的問題。

雖然依靠重力場技術推進的宇宙飛船不存在時間停滯問題,但是在漫長的航行中,探險家長期處於假死的冰凍狀態,生物鐘比正常情況下減慢了一萬倍,即探險家的一天,在普通人相當於三十年。

由此,引發了一個極爲嚴重的社會倫理問題。

說得簡單一些,就是當某些探險家在數百年後返回故鄉的時候,迎接他們的是比自己年紀還要大的曾孫、甚至是第五代後裔。

結果,產生了一種十分奇怪的現象,即很多探險家從不返回家鄉。

大多數時候,探險家是走到哪,就在哪裡定居,有的探險家,甚至終生都生活在探險飛船上,不斷的從一個星系飛往另外一個星系,而其自然壽命,也因爲不斷的冰凍,被極大幅度的延長了。

在人類宇宙歷一百多萬年之後,還有一些探險家在銀河系的邊緣活動。

當時,甚至有一些人類的後裔找到了這些探險家,並且發現探險家所掌握的技術已經遠遠落後了。

事實上,這也是一個問題。

說得簡單一些,就是在探險家費勁周折的發現了某一顆有開發價值的行星時,被他們拋棄過的無數以前沒有價值的行星,都變得有價值了,因爲人類在科技上取得的進步,拓展了生存空間的範圍。

由此產生的問題就是:那些被探險家拋棄了的行星已經有主人了,可是後來者卻無法與主人取得聯繫。

當時,宇宙人類政府採取的是先開發、後協商的辦法。

所幸的是,這只是法律上的問題,因爲產權發生的法律糾紛並不多。

只是,由此引發的其他問題,就沒有這麼簡單了。

比如,很多探險家在探險過程中結婚生子,他們的後代從來沒有去過太陽系,甚至從來沒有去過人類在其他星系的殖民地,對人類文明的瞭解非常少,也就不大願意服從人類政府的命令。

在宇宙空間中,這些人的身份極爲特殊。

後來,這些探險家的後代,給人類文明帶來了很多麻煩。甚至可以說,人類文明的好幾次內戰,都與探險家的後代有關。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種爆發式的宇宙大開發,已經爲人類的內部決裂埋下了禍根。

當然,歸根結底,技術仍然是最大障礙。

受此影響,絕大部分人意識到,人類的宇宙開發終究會因爲技術落後而停滯,人類最終也將因此滅亡。

要知道,如果不能繼續拓展生存空間,人類遲早會耗光星系內的資源。

而且,這是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

比如,在宇宙歷的第五個百年時,地球上的資源已經所剩無幾了,海洋裡的氫元素降低了百分之五十。當時,爲了阻止人類的發源地毀滅,宇宙人類政府出臺了強制令,把地球劃爲人類的共同保護區,而這也是宇宙人類的第一個保護區,隨後開始強制生活在地球上的絕大部分人前往外星系的殖民地,只有不到十億人允許在地球上定居,而且這十億人的主要工作是維護地球的生態環境。爲了使地球恢復原貌,宇宙人類政府甚至出動飛船,俘獲了數百顆冰彗星,然後讓這些彗星在地球附近解體,讓彗星裡的冰塊墜入大氣層,補充地球因爲過渡開發而損失的水分。

由此可見,技術進步纔是人類生存的基礎。

所謂的生存空間,不過是在技術受到限制下才出現的條件。

那麼,技術能夠取得重大突破嗎?

不可否認,在宇宙大航海時代,人類的技術一直在進步,而且速度非常快,特別是與宇航有關的技術,都得到了飛速發展。可是在最基礎的技術上,人類遇到的障礙就不是那麼容易突破的了。

從某種意義上講,人類當時遇到了一個幾乎無法逾越的技術壁壘。

這就是,在重力場理論與量子理論的基礎之上,人類所掌握的任何技術,都不足以突破光速!

難道,光速是唯一的宇宙準則?

第33章 孤注一擲第175章 三板斧第64章 孤注一擲第15章 宣戰第127章 科技力量第17章 從基礎做起第9章 臨時考覈第168章 上前線第25章 第一個轉折點第73章 捆綁政策第43章 傳奇人物第134章 技術優勢第6章 定論第20章 政治聯盟第4章 忙碌的春節第138章 運氣因素第21章 突如其來第293章 戰神之星第6章 愈演愈烈第25章 光明磊落第40章 自作主張第12章 開戰第173章 振奮軍心第48章 交戰第217章 進軍澳洲第120章 用我們的方式第65章 門檻第182章 風雲變幻第84章 青出於藍第282章 秘密第18章 戰爭推手第1章 棄武從文第36章 破例第1章 棄武從文第116章 天空霸主第281章 月球工程第156章 難題第133章 疏忽大意第60章 圍剿第72章 傾其所有第11章 矛盾心態第22章 大決戰第80章 情況有變第81章 臨時調整第78章 多此一舉第46章 預料之外第26章 高興得太早第260章 超級胡蘿蔔第193章 單刀直入第76章 作戰策劃第72章 新崗位第48章 戰爭準備第110章 敗局已定第71章 打撈沉船第24章 反擊第27章 商船立功第130章 進攻方向第240章 不算圓滿第198章 暫定十月十五第44章 理想主義第29章 力挽狂瀾第38章 戰前會議第313章 千年戰爭第32章 金融戰爭第94章 技術軍官第55章 毅然決絕第1章 收假第287章 警鐘第9章 以退爲進第72章 新崗位第78章 兩強標準第71章 以進爲退第48章 交戰第99章 故技重演第85章 科技戰爭第13章 無限制第120章 多面手第86章 總統的野心第288章 科技大爆發第245章 艦隊的歸宿第48章 針鋒相對第282章 秘密第21章 點燃導火索第37章 打來的和平第157章 司令部風波第4章 艦隊出港第25章 走投無路第115章 艦隊會回來第87章 轟炸進行時第56章 守株待兔第98章 戰略轟炸第86章 戰術偵察第5章 鐵娘子第300章 瘋狂的頂點第112章 了不起的勝利第37章 打來的和平第18章 雙輸第44章 加速追擊第10章 重在過程第67章 突然打擊
第33章 孤注一擲第175章 三板斧第64章 孤注一擲第15章 宣戰第127章 科技力量第17章 從基礎做起第9章 臨時考覈第168章 上前線第25章 第一個轉折點第73章 捆綁政策第43章 傳奇人物第134章 技術優勢第6章 定論第20章 政治聯盟第4章 忙碌的春節第138章 運氣因素第21章 突如其來第293章 戰神之星第6章 愈演愈烈第25章 光明磊落第40章 自作主張第12章 開戰第173章 振奮軍心第48章 交戰第217章 進軍澳洲第120章 用我們的方式第65章 門檻第182章 風雲變幻第84章 青出於藍第282章 秘密第18章 戰爭推手第1章 棄武從文第36章 破例第1章 棄武從文第116章 天空霸主第281章 月球工程第156章 難題第133章 疏忽大意第60章 圍剿第72章 傾其所有第11章 矛盾心態第22章 大決戰第80章 情況有變第81章 臨時調整第78章 多此一舉第46章 預料之外第26章 高興得太早第260章 超級胡蘿蔔第193章 單刀直入第76章 作戰策劃第72章 新崗位第48章 戰爭準備第110章 敗局已定第71章 打撈沉船第24章 反擊第27章 商船立功第130章 進攻方向第240章 不算圓滿第198章 暫定十月十五第44章 理想主義第29章 力挽狂瀾第38章 戰前會議第313章 千年戰爭第32章 金融戰爭第94章 技術軍官第55章 毅然決絕第1章 收假第287章 警鐘第9章 以退爲進第72章 新崗位第78章 兩強標準第71章 以進爲退第48章 交戰第99章 故技重演第85章 科技戰爭第13章 無限制第120章 多面手第86章 總統的野心第288章 科技大爆發第245章 艦隊的歸宿第48章 針鋒相對第282章 秘密第21章 點燃導火索第37章 打來的和平第157章 司令部風波第4章 艦隊出港第25章 走投無路第115章 艦隊會回來第87章 轟炸進行時第56章 守株待兔第98章 戰略轟炸第86章 戰術偵察第5章 鐵娘子第300章 瘋狂的頂點第112章 了不起的勝利第37章 打來的和平第18章 雙輸第44章 加速追擊第10章 重在過程第67章 突然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