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排兵佈陣

相對而言,敘利亞軍隊的問題更加嚴重。

在二十一日的戰鬥中,敘利亞國防軍被巴拉姆少將指揮的以軍打得落花流水個主力師被三個以軍旅擊潰,上千輛主戰坦克被毀,更多的裝甲戰車、自行火炮、軍用車輛被敘軍遺棄。

整整一週過去了,敘利亞軍隊才恢復元氣。

更讓戚凱威感到驚詫的是,以軍竟然用上了繳獲的裝備

通過偵察機拍下的照片,以軍至少改裝了三百輛04式與99改型主戰坦克,全部裝上了以軍的敵我識別器,更換了塗裝。也就是說,敘利亞軍隊在潰退的時候,沒有炸燬遺棄的主戰裝備。

可以說,這讓戚凱威非常震驚。

要知道,任何一支訓練有素的部隊,即便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拋棄主戰裝備,也要儘可能的使其不能被敵人利用。比如在西奈半島戰場上,以軍在撤退的時候就這麼幹的,沒有一件主戰裝備完整的落入埃軍手裡。

萬幸的是,這沒有造成嚴重的負面後果。

雖然04式的一四零坦克炮與西方第五代坦克炮同口徑,但是藥室規格不同,彈藥無法通用。99改用的是一二五坦克炮,可以使用俄製彈藥,而以色列沒有這類彈藥,也就無法大規模使用。

根據敘軍提供的信息,被以軍繳獲的彈藥並不多。

沒有彈藥,這些坦克能夠發揮的作用非常有限。

當然,最值得慶幸的還是沒有24式落入以軍手裡。

以軍在二十一日發動反擊的時候,敘軍兩個裝備24式坦克的首都衛戍師部署在大馬士革附近,沒有與以軍接觸,也就沒有丟失裝備。按照原定計劃,這兩個師將作爲預備隊參加戰鬥。也就是說,如果以軍在二十二日夜間、或者二十三日凌晨發動進攻,那麼這兩個師將出現在戈蘭高地附近。

對敘軍來說,最大的問題不是缺少裝備,而是缺乏鬥志。

所幸的是,這個問題已經有所淡化。

埃及軍隊在西奈半島上取得的勝利,不但打破了以軍不敗的神話,還極大的鼓舞了敘利亞軍隊。雖然敘利亞軍隊沒有得意忘形,但是已經重樹信心,不再把以色列國防軍看成是無法戰勝的對手。

戚凱威在這個時候到來,也使敘利亞軍隊的士氣有所提升。

除了他協助埃及軍隊奪回西奈半島之外,還與他在敘利亞當了一年多的軍事顧問,幫助敘利亞進行軍事改革有關。雖然敘利亞的軍事改革並不徹底,到戰爭爆發的時候,很多改革措施都沒推行,但是戚凱威的努力獲得了回報,也贏得了敘利亞軍人的信任,樹立了非常高的威望。

當時,戚凱威首先要解決的就是敘軍的內部問題,特別是士氣與鬥志。

與阿薩德會面之後,戚凱威就離開大馬士革,輪番視察了敘軍各師旅級部隊,親自向敘軍指揮官瞭解情況。

與此同時,敘軍也重新回到了前線。

到九月三十日下午,部署在戈蘭高地附近的敘軍達到了四個師,還有八個師在後方充當預備隊。

雖然戰鬥還沒打響,但是誰都知道,戈蘭高地將成爲新的焦點。

這個時候,以色列國防軍的處境卻不夠理想。

雖然美國已經答應提供援助,不但緊急運送了一批彈藥物資,還通過海運向以色列提供大批主戰裝備,但是船隊要到十月三日才能到達,在此之前,以色列國防軍只能依靠剩下的主戰裝備。

經過西奈半島血戰,以軍剩餘的主戰裝備僅能武裝八個常備旅與四個預備役旅。

根據戰後公佈的數據,當時以色列國防軍中,只剩下了四百二十輛“梅卡瓦6”、八百餘輛“梅卡瓦5”、不到一千輛“梅卡瓦4”與“梅卡瓦3”,另外還有近四百輛繳獲的主戰坦克。其他主戰裝備,比如裝甲戰車的情況也差不多。西奈半島大撤退,以軍被迫拋棄了成百千臺主戰裝備,撤回去的不到四分之一。相對而言,以軍炮兵的情況稍微好一些,保存了大約三分之二的大口徑火炮與火箭炮。其他非一線主戰裝備,比如防空導彈、工程車輛的保有數量也不算太少。

問題是,以色列國防軍必須兩線作戰。

在僅有不到三千輛主戰坦克,而且半數以上都是第三代主戰坦克的情況下,以色列國防軍的處境非常兇險。

別的不說,在南部國境防線上,就得保留四個常備旅與三倍以上的預備役旅。

可以說,這還是非常保守的部署方式。如果埃及軍隊在一週之內完成了部署工作,那麼以色列國防軍還得向南部邊境增兵,因此美國提供的主戰裝備中,有很大一部分要用來加強南方部隊。

真正能夠用在戈蘭高地上的主戰裝備肯定不會多到哪裡去。

九月的最後一天,以色列國防軍對部署做出了調整。

爲了鞏固南部邊境防線,之前駐紮在戈蘭高地的四個常備旅被抽調了出來,由四個預備役步兵旅頂替。結果就是,巴拉姆少將手上只剩下了四個常備旅,而可以動用的預備役步兵旅也只有八個。

所幸的是,第一步兵旅、第七裝甲旅與第一八八裝甲旅都留了下來。

根據以色列國防軍的戰報,到十月一日的時候,部署在戈蘭高地方向上的十二個旅總共只有三百六十輛“梅卡瓦6”、二百四十輛“梅卡瓦5”、四百六十輛“梅卡瓦4”與“梅卡瓦3”,另外還有四個預備役步兵旅獲得了大約三百輛繳獲的主戰坦克,總計大約有一千四百輛主戰坦克。

在以軍對面,敘利亞的十二個師總計擁有近三千輛主戰坦克。

除了數量上的差距之外,質量上的差距也非常明顯。

敘軍兩個王牌師,即第三裝甲師與第七裝甲師裝備了七百六十輛24式,兩個常備師裝備了四百八十輛04式與二百六十輛99改型,八個預備役師裝備了一千五百輛99改、96改與T系列主戰坦克。雖然T系列,即T-72與0S佔到了大約三分之一,但是扣除這些早已落後的坦克,敘軍的裝甲優勢依然非常明顯。

當然,即便是T-72與0S,也有足夠大的威脅。

在接受中國的軍事援助之後,敘利亞陸軍利用中國提供的技術,對T-72與0S進行了現代化改進,主要就是換上中國製造的坦克炮,與99改、96改統一彈藥。在使用最新式的鎢合金長杆穿甲彈的時候,能夠在一千五百米內打穿“梅卡瓦6”的前裝甲,在二千五百米外打穿“梅卡瓦5”的千裝甲。在地形複雜的戈蘭高地上,坦克的交戰距離很少超過兩千米,很多時候甚至不到五百米。也就是說,即便T-72與0S的防護不夠硬,也有足夠的機會幹掉以軍坦克。

綜合這些因素,只要敘利亞陸軍重樹信心,就有能力擊敗以色列國防軍。

當然,戰爭拼的是綜合實力,而不僅僅是裝甲部隊。只是在戈蘭高地上,受較爲獨特的地形限制,裝甲部隊仍然是絕對主力。別的不說,受山區影響,以色列空軍的戰鬥機就很難像在西奈半島上那樣,通過遠距離空中打擊摧毀地面裝甲部隊,而近距離轟炸,戰鬥機將面對機動式野戰防空系統,作戰效率肯定高不到哪裡去。更重要的是,拼到這個時候,以色列空軍的戰鬥機也所剩無幾了。

根據戰後公佈的資料,早在二十八日凌晨,美國就表示可以爲以色列緊急提供一批戰鬥機,主要是F-35與F-22系列,而F-44剛剛進行量產,美軍只裝備了不到一百架,沒辦法援助給以色列。問題是,以色列沒有接受美國援助的戰鬥機,不是以色列不需要,而是沒有合適的飛行員。當時,以色列希望美國能夠委派一批飛行員參戰,或者是以僱傭的方式爲以軍作戰,可是美國拒絕了這個請求,因爲這很有可能導致中國做出過激反應,同樣以志願的方式讓空軍參戰。

要是中美都打一場“志願戰爭”的話,肯定不會侷限於空中戰場。

說得直接一點,只要中美的軍事人員直接參與作戰行動,局勢就會失去控制,接下來就是派遣地面部隊參戰。

到時候,誰也無法阻止世界大戰爆發。

正是如此,留給巴拉姆少將的除了十二個旅之外,就只有之前還沒有在戰場上發揮重大作用的武裝直升機部隊了。

因爲以色列的武裝直升機編在空軍名下,所以不屬於陸軍航空兵。

可以說,這也是以色列國防軍在戈蘭高地上唯一的優勢,因爲敘利亞軍隊沒有幾架像樣的武裝直升機。更重要的是,中**隊更傾向於用攻擊機執行近距離對地打擊任務與反裝甲任務,因此也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武裝直升機,陸軍航空兵的主要裝備是傾斜旋轉翼飛機,而且以執行運輸任務爲主。當時,敘利亞陸軍只有三十架從俄羅斯引進的52“短吻鱷”武裝直升機,以及大約一百架能夠攜帶反坦克導彈的輕型偵察直升機,而以色列空軍擁有一百多架AH-64D型武裝直升機。

顯然,在爭奪樹梢高度的戰鬥中,以色列國防軍擁有很大的優勢。

可以說,這也是戚凱威必須面對的第一個戰術問題。。.。

第24章 重大發現第44章 加速追擊第58章 海航突擊第105章 新德里戰役第67章 全面動員第51章 護身符第199章 上校代言第84章 戰略平衡第15章 虧本買賣第77章 太有主見第43章 闖關第15章 預判第260章 超級胡蘿蔔第60章 集體智慧第179章 空軍的沒落第109章 伏擊開始第115章 超級運輸機第48章 戰爭準備第216章 遲來的醒悟第222章 邊打邊談第49章 第二戰場第107章 全力以赴第85章 科技戰爭第106章 陸戰隊熱身第292章 量子理論第231章 是敵是友第23章 回到總參謀部第46章 不確定因素第61章 唯一方案第102章 破交作戰第109章 伏擊開始第224章 內耗第128章 歐洲聯邦第15章 虧本買賣第137章 困難重重第31章 出兵的價格第139章 豪爽軍人第40章 此消彼漲第47章 前哨第3章 絕不是巧合第38章 勞動力第245章 艦隊的歸宿第161章 伏擊與反伏擊第28章 直升機空戰第20章 政治聯盟第62章 暗涌滾滾第52章 統一意見第90章 獨木難支第246章 登陸美國第179章 救星第125章 潛力大爆發第61章 防空作戰第223章 崩潰的徵兆第14章 大潮流中的小人物第124章 厚積薄發第172章 不戰而退第62章 戰略意第300章 瘋狂的頂點第215章 光復第23章 俄羅斯的野心第110章 退卻第201章 指揮權限第321章 起源第145章 絕地反擊第125章 鶴蚌相爭第206章 餘波未盡第130章 以命搏命第44章 恢復性擴充第91章 迎難而上第167章 預見性第57章 理想的光芒第21章 決戰開始第195章 兩手準備第181章 最後的頑抗第63章 不可避免第173章 人肉盾牌第169章 表明身份第77章 榮譽與恥辱第138章 警鐘第275章 軌道飛行器第45章 關鍵情報第177章 大兵壓境第134章 技術優勢第157章 司令部風波第247章 毀滅性打擊第264章 瘋狂的頂點第68章 歷史時刻第1章 棄武從文第115章 超級運輸機第107章 全面壓上第84章 青出於藍第141章 入朝第78章 廣泛動員第6章 愈演愈烈第5章 是戰是和第161章 伏擊與反伏擊第135章 導火索第86章 全力以赴第212章 竭盡全力第296章 能量假說
第24章 重大發現第44章 加速追擊第58章 海航突擊第105章 新德里戰役第67章 全面動員第51章 護身符第199章 上校代言第84章 戰略平衡第15章 虧本買賣第77章 太有主見第43章 闖關第15章 預判第260章 超級胡蘿蔔第60章 集體智慧第179章 空軍的沒落第109章 伏擊開始第115章 超級運輸機第48章 戰爭準備第216章 遲來的醒悟第222章 邊打邊談第49章 第二戰場第107章 全力以赴第85章 科技戰爭第106章 陸戰隊熱身第292章 量子理論第231章 是敵是友第23章 回到總參謀部第46章 不確定因素第61章 唯一方案第102章 破交作戰第109章 伏擊開始第224章 內耗第128章 歐洲聯邦第15章 虧本買賣第137章 困難重重第31章 出兵的價格第139章 豪爽軍人第40章 此消彼漲第47章 前哨第3章 絕不是巧合第38章 勞動力第245章 艦隊的歸宿第161章 伏擊與反伏擊第28章 直升機空戰第20章 政治聯盟第62章 暗涌滾滾第52章 統一意見第90章 獨木難支第246章 登陸美國第179章 救星第125章 潛力大爆發第61章 防空作戰第223章 崩潰的徵兆第14章 大潮流中的小人物第124章 厚積薄發第172章 不戰而退第62章 戰略意第300章 瘋狂的頂點第215章 光復第23章 俄羅斯的野心第110章 退卻第201章 指揮權限第321章 起源第145章 絕地反擊第125章 鶴蚌相爭第206章 餘波未盡第130章 以命搏命第44章 恢復性擴充第91章 迎難而上第167章 預見性第57章 理想的光芒第21章 決戰開始第195章 兩手準備第181章 最後的頑抗第63章 不可避免第173章 人肉盾牌第169章 表明身份第77章 榮譽與恥辱第138章 警鐘第275章 軌道飛行器第45章 關鍵情報第177章 大兵壓境第134章 技術優勢第157章 司令部風波第247章 毀滅性打擊第264章 瘋狂的頂點第68章 歷史時刻第1章 棄武從文第115章 超級運輸機第107章 全面壓上第84章 青出於藍第141章 入朝第78章 廣泛動員第6章 愈演愈烈第5章 是戰是和第161章 伏擊與反伏擊第135章 導火索第86章 全力以赴第212章 竭盡全力第296章 能量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