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量力而行

調派給志願軍的五支野戰部隊中,第十五空降軍最特殊。

黃峙博最初並沒想得到第十五空降軍,除了瀋陽軍區的三個集團軍,即第三十九集團軍、第六十五集團軍與第十六集團軍之外,他只想獲得南京軍區的兩個集團軍,而第十五空降軍隸屬於濟南軍區。

黃峙博沒打第十五空降軍主意的原因主要有三個。

一是第十五空降軍在編制上屬於空軍,即空軍的空降部隊,在指揮體系、人事關係等方面存在很多問題。

二是朝鮮半島多山,特別是在朝鮮境內,山地佔百分之七十以上,除了西部沿海地區沒有適合空降作戰的戰場。

三是戰場環境不允許空降作戰,即志願軍沒有奪取制空權,無法進行空降作戰,如果志願軍能夠奪取制空權,更沒有必要進行空降作戰。

此外,還有一個黃峙博不願意承認的原因,即志願軍沒有能力使用第十五空降軍。

雖然在組建志願軍的時候,陸風烈與傅秀‘波’給予全力支持,把用得上的武器裝備全都送了過去,甚至從一些甲級作戰部隊‘抽’調兵力,但是在至關重要的戰略力量上,陸風烈與傅秀‘波’都沒做出讓步。

這其中,就包括應用第十五空降軍所需的戰略運輸機。

只是運送作戰人員與物資裝備,戰略運輸機的用途並不大。畢竟中朝一衣帶水,志願軍又沒有能力一舉奪取制空權。隨着聯軍把戰線推進到北緯三十九度線附近,可供大型運輸機降落的機場幾乎都落入聯軍手中。

可是要想應用第十五空降軍,就需要大型戰略運輸機。

在中國軍隊中,戰略空運能力是非常突出的短板。

戰爭爆發前,中國空軍可供調用的運輸機大概有六百架,可是真正算得上大型戰略運輸機的只有二十架從俄羅斯購買的“伊爾76md”型,此外還有一百二十架y-8,剩下的都是運輸能力非常有限的輕型運輸機了。

這點空運能力,只能在重大戰略方向上保持最低限度的戰略威脅。

按照第十五空降軍的作戰標準,如果對臺作戰,一次最多隻能空運一個旅,需要一週時間才能完成全部空運任務。

雖然朝鮮的情況比較特殊,比如空運距離大大縮短,能夠有效提高空運效率,地面部隊以步兵爲主,裝甲兵很難在山區裡集羣作戰,所以對空運要求降低了許多,不但y-8能夠參與空降作戰,連y-7都能派上用場,但是大規模空降作戰,首先得奪取制空權,不然深入敵後的運輸機將成爲敵人防空力量的活靶子。

這些因素,限制了第十五空降軍的戰場用途。

只是,讓什麼部隊參戰,並不完全由黃峙博決定。

把南京軍區的第二十四集團軍調配給志願軍後,陸風烈把第十五空降軍送了過來,名義上讓第十五空降軍充當戰略預備隊。

黃峙博沒有反對,因爲他知道陸風烈這麼做肯定有原因。

如果說第二次朝鮮戰爭是世界局勢進入衝突高發期的前奏,那麼在今後的歲月裡,中國軍隊將面對更多的挑戰。不是每場戰爭都像這次一樣,在地理因素上對中國軍隊有利,因此中國軍隊必須在這場戰爭中得到鍛鍊,獲得更多的實戰經驗,特別是在遠離本土時的作戰能力。

在未來的戰爭中,第十五空降軍肯定能派上用場。

那麼現在就得讓第十五空降軍嚐到炮火與鮮血的滋味。

別的不說,如果臺海免不了一戰,第十五空降軍比其他任何野戰部隊都重要,其表現甚至能決定戰爭勝敗。

只有把目光放得長遠一些,才能在未來戰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可是,如何使用第十五空降軍仍然是個難題。

作爲空降部隊,第十五空降軍沒有多少重型裝備,少量空降戰車也遠遠比不上陸軍的主戰裝備。在很大的程度上,第十五空降軍就是一支步兵部隊,勉強算得上具有機械化水準的步兵部隊。

在黃峙博眼裡,第十五空降軍就是貨真價實的戰略預備隊。

按照他的安排,在四支主力野戰集團軍入朝打響第一戰之後,纔會派遣第十五空降軍參戰,其主要任務就是協同主力裝甲部隊作戰,而不是單獨承擔作戰任務。如果戰局不像預想的那麼緊張,黃峙博甚至打算讓第十五空降軍守衛後勤補給線,免得跟人民軍在任務分配上發生矛盾。

真要如此,第十五空降軍顯然無法發揮其空降部隊的作用。

現在,戚凱威提出讓第十五空降軍參戰,算是爲這支部隊打開了一扇‘門’。

是否採納這個建議,得由黃峙博決定。

做出決定之前,黃峙博還得搞清楚一件事情,即陸風烈能爲第十五空降軍參戰提供多大程度的支持。

會議結束後,黃峙博跟陸風烈通了視頻電話。

“讓十五軍打頭陣?”

“目前看來,很有可能。”黃峙博勉強笑了笑,說道,“雖然總攻開始前的戰術佯動取得成效,聯軍把注意力轉向了海洋戰場,但是已經有跡象表明,聯軍猜出了我們的意圖,斷定我沒會在近期發動地面戰爭。可惜的是,只有兩批地面部隊入朝,第三批地面部隊仍然在鴨綠江北岸。我已經對作戰部署做出調整,有很大的把握讓聯軍做出錯誤判斷。只是入朝的地面部隊太少,連發動一場大規模進攻的最低標準都沒達到。除非降低戰役目的,不尋求獲得決定‘性’的勝利,不然我們得投入更多的作戰部隊,而此時能夠調動,而且不會被聯軍注意到的只有十五軍。”

“我明白你的意思,可是你能保證把十五軍送上戰場嗎?”

“你說的是制空權?”

陸風烈點了點頭,表示就是這個意思。

“此前,我反對使用十五軍的主要原因就是我軍缺乏奪取制空權的能力,根本不可能在一場持續數個小時、甚至十多個小時的大規模空降作戰中,始終掌握空中優勢,也就無法保證十五軍順利空降。”黃峙博稍微停頓了一下,說道,“但是現在情況有了變化,大規模電磁戰經受住了考驗,而且是我軍奪取制空權,或者說是打擊聯軍制空權的有效手段。也許我們仍然無法奪取制空權,但是至少能夠遏制聯軍的空中優勢,讓聯軍無法利用制空權,也就無法對十五軍構成威脅。”

“你有多大的把握?”

“戰術佈置得當的話,有絕對把握。”

“這麼有信心?”陸風烈笑了笑,過了好一陣,才說道,“行,我相信你,而且到目前爲止你還沒有讓我失望過。”

“陸總,戰爭不是兒戲,我不會做任何保證。”

“我也沒讓你打一場零傷亡戰爭。”

黃峙博笑着搖了搖頭,知道沒有必要再做解釋。

“讓十五軍參戰,需要做哪些安排?”

“這就是我給你打電話的原因。”黃峙博稍微停頓了一下,說道,“從戰術角度看,大規模電磁作戰的持續‘性’非常有限,很難貫穿整個戰役行動,如果進行全面壓制,能夠持續數個小時已經非常不錯了,所以我們必須儘量壓縮空降作戰時間,儘快把十五軍送上去,避免與聯軍鏖戰。”

“峙博,有話就直說,別拐彎抹角。”

“說得直接一點,就是需要足夠多的運輸機。”

“多少?”

黃峙博遲疑了一下,說道:“戚凱威正在修改作戰計劃,等他……”

“你心裡沒數?”

“雖然我是志願軍總司令,但是不可能事必躬親。”黃峙博笑了笑,說道,“反正,有多少就派多少過來吧,沒人嫌多。”

“你說得輕鬆。”陸風烈笑着搖了搖頭,說道,“我會盡量幫你安排,大型運輸機應該沒有多少問題,只是小型運輸機不在動員範圍之內,需要一些時間調集。你得儘快給我一個明確的答覆,我好幫你安排。”

“多快?”

“像你說的,越快越好。”

“行,我去催催戚凱威,爭取一個小時後給你回覆。”

黃峙博沒耽擱時間,立即去找到戚凱威,讓他首先統計出進行大規模空降作戰需要多少架運輸機。

雖然陸風烈沒有明說,但是黃峙博非常清楚。

在此之前,陸風烈就做了準備,甚至調集了所有大型運輸機,不然不會那麼幹脆的答應增派空運力量。只是陸風烈也沒想到,第十五空降軍將成爲排頭兵,所以在動員的時候沒有考慮小型運輸機。

在大型運輸機不夠的情況下,小型運輸機也非常重要。

不到一個小時,戚凱威拿出了初步統計結果,要把第十五空降軍的兩個空降師與一個加強突擊旅送上戰場,至少需要一百二十架大型運輸機與二百四十架小型運輸機,而且空降行動得分三次進行,首先空投傘兵、隨後空投重型裝備、最後還得空投數千噸彈‘藥’物資,空降行動至少得持續八個小時。

八個小時,正是進行全面電磁戰的極限時間。

超過八個小時,空降行動就會受到威脅。

黃峙博再次聯繫了陸風烈,而陸風烈也立即答應了下來,即在二十四小時之內,爲志願軍調集一百四十架大型運輸機與三百架小型運輸機,多餘部分將作爲戰術補充力量,以確保空降作戰取得成功。

到此,志願軍地面部隊入朝作戰的第一步作戰計劃才基本完成。

第30章 打過邊境線第9章 血染橫濱第107章 臨時政府第94章 戰略價值第44章 理想主義第100章 戰略大調整第199章 上校代言第18章 猛然覺醒第46章 不確定因素第68章 推波助瀾第34章 炮戰第202章 分散的防線第230章 重壓之下第78章 船隊的喪鐘第25章 強攻第311章 災難的源頭第20章 逼婚第56章 守株待兔第28章 力所不及第37章 回國第4章 戰爭陰雲第84章 連環拳第22章 大決戰第228章 導火索第42章 四兩撥千斤第56章 窗戶紙第240章 涉險過關第64章 千鈞一髮第190章 總攻第253章 謀略家第31章 接觸第43章 門檻第106章 地面決戰第213章 韓軍突圍第4章 基礎與應用第96章 迴歸正位第51章 再接再厲第42章 四兩撥千斤第94章 J-20突擊第165章 按兵不動第27章 樹梢優勢第40章 豐收時期第50章 關鍵技術第32章 大夢初醒第9章 十萬火急第17章 從基礎做起第64章 外交勝利第36章 高不成低不就第20章 混戰第190章 總攻第83章 科學寶藏第154章 總撤退第3章 戰前會議第87章 轟炸進行時第17章 從基礎做起第261章 同盟憲章第11章 經濟圍剿第68章 推波助瀾第15章 轟炸任務第133章 大膽直言第75章 積極迎戰第72章 炮擊第33章 最後反擊第211章 宣傳榜樣第54章 突然襲擊第258章 金融戰略第49章 疑點重重第141章 入朝第8章 泰然處之第11章 不走尋常路第122章 拖後腿第69章 左右爲難第17章 遠景第19章 核戰爭第168章 上前線第44章 歷史使命第70章 忙裡偷閒第49章 第二戰場第44章 防空火網第54章 遠征日本海第82章 巴軍出擊第53章 誘餌的效果第45章 補欠賬第79章 盲目猜測第209章 停戰條件第38章 狼羣第69章 外援第4章 怎麼打第176章 關聯因素第27章 山窮水盡第84章 守株待兔第35章 癱瘓的左翼第106章 陸戰隊熱身第97章 長遠考慮第275章 軌道飛行器第29章 初顯身手第26章 威逼第227章 滅絕第270章 投降第84章 青出於藍
第30章 打過邊境線第9章 血染橫濱第107章 臨時政府第94章 戰略價值第44章 理想主義第100章 戰略大調整第199章 上校代言第18章 猛然覺醒第46章 不確定因素第68章 推波助瀾第34章 炮戰第202章 分散的防線第230章 重壓之下第78章 船隊的喪鐘第25章 強攻第311章 災難的源頭第20章 逼婚第56章 守株待兔第28章 力所不及第37章 回國第4章 戰爭陰雲第84章 連環拳第22章 大決戰第228章 導火索第42章 四兩撥千斤第56章 窗戶紙第240章 涉險過關第64章 千鈞一髮第190章 總攻第253章 謀略家第31章 接觸第43章 門檻第106章 地面決戰第213章 韓軍突圍第4章 基礎與應用第96章 迴歸正位第51章 再接再厲第42章 四兩撥千斤第94章 J-20突擊第165章 按兵不動第27章 樹梢優勢第40章 豐收時期第50章 關鍵技術第32章 大夢初醒第9章 十萬火急第17章 從基礎做起第64章 外交勝利第36章 高不成低不就第20章 混戰第190章 總攻第83章 科學寶藏第154章 總撤退第3章 戰前會議第87章 轟炸進行時第17章 從基礎做起第261章 同盟憲章第11章 經濟圍剿第68章 推波助瀾第15章 轟炸任務第133章 大膽直言第75章 積極迎戰第72章 炮擊第33章 最後反擊第211章 宣傳榜樣第54章 突然襲擊第258章 金融戰略第49章 疑點重重第141章 入朝第8章 泰然處之第11章 不走尋常路第122章 拖後腿第69章 左右爲難第17章 遠景第19章 核戰爭第168章 上前線第44章 歷史使命第70章 忙裡偷閒第49章 第二戰場第44章 防空火網第54章 遠征日本海第82章 巴軍出擊第53章 誘餌的效果第45章 補欠賬第79章 盲目猜測第209章 停戰條件第38章 狼羣第69章 外援第4章 怎麼打第176章 關聯因素第27章 山窮水盡第84章 守株待兔第35章 癱瘓的左翼第106章 陸戰隊熱身第97章 長遠考慮第275章 軌道飛行器第29章 初顯身手第26章 威逼第227章 滅絕第270章 投降第84章 青出於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