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畫蛇添足

.因爲日本也掌握了中國偵察衛星的運行軌道,所以只要今井利村願意,可以一直讓聯合艦隊呆在偵察衛星的探測區域之外。要想找到聯合艦隊,要麼調整偵察衛星,要麼出動反潛巡邏機。

牧浩洋也考慮過這麼做,只是戰術意圖太明顯了。

在他看來,搞不好的話,會讓今井利村認爲,中國海軍將在南海攔截聯合艦隊,從而改變作戰部署。

聯合艦隊不能及時進入印度洋,印度就不會按計劃發動地面進攻。

各種因素環環相扣,讓牧浩洋不敢輕舉妄動。

所幸的是,在爲此努力的,不僅有牧浩洋,還有李國強等情報人員。

不能調整偵察衛星的運行軌道,也不能出動反潛巡邏機,只能在其他方面想辦法,比如民用平臺。

李國強首先想到的,就是那些爲海上油氣平臺運送工作人員的水上飛機。

雖然大部分情況下,向近海油氣平臺運送工作人員的都是直升機,但是東海戰爭後,幾家民營石油公司在東海腹地建了幾十座開採平臺,最遠的離大陸近六百公里,超過了直升機的飛行半徑,因此採購了一批水上飛機。

這些水上飛機的航程都在一千五百公里以上,如果多帶上幾桶燃油,能飛行三千公里。

用來尋找南海里的聯合艦隊,三千公里的航程足夠了。

經過精心準備,七月二十四日凌晨,第一批四架水上飛機出發了。這些飛機上都安裝了由二部提供的定向通信設備,還塗上了菲律賓海事部門的徽章,每架飛機上除了兩名飛行員之外,還有八名二部的情報人員。飛機上沒有安裝對海搜索雷達,而是讓情報人員用望遠鏡進行搜索。

雖然原始了一點,但是足夠隱蔽。

即便飛到聯合艦隊上空,也會被認爲是菲律賓的飛機,不會讓日本官兵聯想到中國海軍與情報部門。

因爲已經對聯合艦隊的航線做出了大致判斷,所以四架水上飛機就足夠了。

李國強沒有把這件事告訴馬明濤,反正牧浩洋要的只是情報,並不在乎獲取情報的方式方法。

上午十點過,一架已經飛行了八個小時的水上飛機發現了海面上的戰艦。

不多不少,正好十二艘,兩艘小型航母、兩艘比航母小不了多少的巡洋艦、兩艘大型防空驅逐艦與四艘多用途驅逐艦。艦隊後方幾海里處,還有兩艘看上去比航母還要大上一圈的快速戰鬥支援艦。

情報人員立即發出了消息。

爲了不讓聯合艦隊起疑,這架水上飛機還冒險飛到聯合艦隊上空,在不到兩百米的高度上,一名情報人員通過大喇叭,用蹩腳的英語喊了一番話,大概意思是日本艦隊已經進入了菲律賓領海。

還好,大部分菲律賓人不會說英語,說的來的也不見得說的好。

看到聯合艦隊調整航向,兩架反潛直升機從航母上起飛後,水上飛機才轉向返航,沒有繼續“騷擾”聯合艦隊。

此時,牧浩洋已經收到消息。

“此前的判斷沒有錯,聯合艦隊確實沿着菲律賓海岸線南下,只是實際航行距離比我們預期的短了大概五十海里。”馬明濤指了下地圖上標出的聯合艦隊所在位置。“顯然,日本情報機構非常瞭解我們。”

“現在怎麼辦?”周渝生沒有糾纏之前的事情。

既然已經找到了聯合艦隊,而且知道聯合艦隊還在南下,就沒有必要過分糾纏,應該把目光放得更長遠一些。

“再等等。”

“等?”周渝生有點不明白的看着牧浩洋。

楊禹方與章玉廷也很不明白,覺得沒有必要等。

牧浩洋笑了笑,說道:“不急,再等等。”

“有必要嗎?我們現在轉向南下,還能……”

馬明濤拉了下週渝生,只有他知道牧浩洋爲什麼要再等等。

此時,今井利村已經是熱鍋上的螞蟻了。

雖然那架討厭的水上飛機已經轉向離開,而且是菲律賓海事部門的巡邏機,但是今井利村不得不擔心一個問題,即菲律賓當局大肆宣揚這件事。只要消息公佈,聯合艦隊的行蹤就沒有秘密可言了。

今井利村首先想到的,就是向中島俊夫彙報情況,讓首相進行政治干預。

只是,這能解決問題嗎?

暫且不說日本與菲律賓的關係如何,這次軍事行動,日本沒有知會美國,只是宣稱派艦隊參加聯合演習。如果日本進行政治干預,哪怕只是暗示菲律賓當局,也等於承認了正在進行的戰爭行爲。只要菲律賓當局還有點理智,或者有一個聰明人,就會通報美國,導致消息走漏。

美國會怎麼處理?

今井利村不用考慮這個問題,但是中島俊夫必須考慮這個問題。

收到消息,中島俊夫非常猶豫,甚至可以說是進退維谷。

如果有足夠的時間,中島俊夫還可以讓外交部門,或者讓情報機構出面,避免做出“此地無銀三百兩”的蠢事,可是他沒有足夠的時間。菲律賓的海事巡邏機肯定會立即彙報,而菲律賓當局肯定會有所行動。

怎麼辦?

兩難之下,中島俊夫決定賭賭運氣。

東京時間十一點半,也就是聯合艦隊被發現後大概半個小時,中島俊夫主動給菲律賓總統打了電話,提到日本艦隊在前往印度洋蔘加聯合演習時,因爲訓練誤入菲律賓領海,希望得到諒解。

這下,菲律賓總統被搞糊塗了。

他根本不知道日本艦隊進入菲律賓領海,難道日本首相這麼客氣,主動向菲律賓陪禮道歉,也未免太做作了吧。

菲律賓總統肯定不會戳穿窗戶紙,只是含糊其詞的應付了一番。

通話結束,中島俊夫只能自求多福,菲律賓總統卻有點丈二和尚摸不着頭,結果只能按照特殊事件處理。

標準處理程序,就是首先向美國彙報。

雖然這幾年,日本與菲律賓的關係非常不錯。作爲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的代言人,日本在以美國爲核心的同盟體系中的地位非常高。爲了遏制中國,日本不但拉攏印度,還在拉攏所有可以拉攏的國家,其中就有菲律賓。

只是,菲律賓首先是美國的盟國,其次纔是日本的友好國家。

在全面投靠美國的政策下,菲律賓首先得考慮與美國的同盟關係,因此菲律賓總統覺得有必要把日本的反常舉動告訴美國。

北京時間十點五十不到,菲律賓總統跟白宮通了熱線電話。

此時,美國東部時間快二十三日夜間十一點了,麥克米倫正在處理最後一批文件,然後上牀休息。

接到菲律賓總統的電話,麥克米倫有點不耐煩。

日本早就通報了前往印度洋蔘加聯合軍事演習,跟美國沒有什麼關係,至於日本艦隊是否在訓練中進入菲律賓領海,跟美國更加沒有關係。

草草應付了幾句,麥克米倫就掛斷了電話。

按照白宮的標準程序,與軍事有關的事情,都要給國防部備案,所以在麥克米倫上牀休息後,白宮秘書把消息發給了五角大樓。

麥克米倫可以不以爲意,錢德勒卻不會掉以輕心。

雖然還有一年多,錢德勒的國防部長任期就要到了。如果一切順利的話,他很有可能獲得共和黨提名,成爲二零二九年總統的熱門人選。但是作爲職業軍人,錢德勒有非常高的自律性。

只要還在國防部長的位置上,就要做好國防部長的事。

此時,錢德勒沒有回家,而是在國防部工作。

原因很簡單,中國與日本的反常軍事舉動,讓他非常不安。憑藉驚人的直覺,錢德勒嗅到了硝煙的味道。

至於什麼演習,根本就狗屁不通。

也許,日本確實派艦隊去印度洋與印度搞聯合演習。也許,中國確實只是針對日印的聯盟行動採取了防範措施。但是存在第三種可能,即印度與日本正在密謀戰爭行動,中國已經有所警惕。

讓錢德勒非常惱火的是,從正常渠道根本得不到任何有用的消息。

即便是非正常渠道,cia與nsa等情報機構,也沒有提供有價值的消息。

要麼是他的擔心有點多餘,要麼就是日本與中國的保密措施非常到位,讓世界上最龐大的兩個情報機構都無法探清虛實。

收到白宮發來的消息,錢德勒立即警惕起來。

如果日本艦隊只是去參加演習,就應該走國際航道,沒有理由靠近菲律賓,更沒有理由進入菲律賓領海。

更加蹊蹺的是,日本首相竟然在菲律賓總統不知情的情況下,主動陪禮道歉。

這算什麼?

講客氣嗎?

錢德勒覺得有點好笑,菲律賓都沒有指責日本艦隊侵犯其領海,日本首相到很主動的承認了錯誤。

想來想去,錢德勒也想不通。

他不得不相信,發生了非常不好的事情,日本首相正在設法掩蓋,而美國很有可能是最後一個知道實情的國家。

這讓錢德勒非常不爽,因爲這等於日本揹着美國幹偷雞摸狗的事情。

如果說美國是幫派老大,日本正在做的事情,就是揹着老大收私錢。在幫派中,絕對不允許發生這樣的事情。

也就在這個時候,nsa送來了最新情報。

一顆三天發射的、還正在調試的雷達成相偵察衛星發現之前在南海北部的中國艦隊已經轉向,正以超過三十節的速度向南航行。

錢德勒注意到,此時是美國東部時間二十四日凌晨零點四十分。

給麥克米倫打電話之前,錢德勒讓nsa送來了日本與印度偵察衛星的星座時刻表。在情報機構工作幾年獲得的經驗,讓錢德勒意識到,中國艦隊在這個時候轉向疾馳,肯定與日本首相干的好事有關。。.。

第84章 守株待兔第10章 裝甲主力第106章 利益決定一切第72章 大變革時代第3章 前沿科技第28章 一觸即發第32章 迫在眉睫第70章 分道揚鑣第270章 投降第280章 誕生之地第62章 戰略意第87章 最後的機會第43章 試探第263章 負隅頑抗第117章 防空作戰第219章 火線第278章 並不孤單第277章 小心爲上第218章 死亡陷阱第26章 威逼第5章 軍事冒險第46章 預料之外第16章 耐心等待第112章 以炸促戰第131章 戰局逆轉第161章 伏擊與反伏擊第170章 崩潰第114章 向前看第207章 黔驢技窮第111章 臨機應變第187章 陡生變數第108章 海下殺手第56章 抽身第104章 折中方案第19章 主動攻擊第71章 打撈沉船第238章 水攻戰術第13章 狙殺第82章 擔憂第153章 運氣成分第69章 惡仗第54章 反擊第150章 現實選擇第66章 末端攔截第65章 再次見面第26章 戰爭宣言第110章 保守戰術第47章 唯一選擇第171章 大規模投降第158章 二虎相爭第3章 大國實力第23章 金狗第46章 不確定因素第215章 海軍優勢第203章 正面強攻第46章 不確定因素第41章 求生第223章 崩潰的徵兆第262章 全民動員第1章 新崗位第218章 死亡陷阱第53章 巧合第120章 多面手第219章 做徹底第27章 精妙戰術第194章 是打是和第1章 新崗位第2章 唯一選擇第19章 水深火熱第17章 決戰之前第81章 進攻制勝論第10章 裝甲主力第28章 一觸即發第5章 泰山北斗第157章 將星隕落第55章 毅然決絕第127章 雷暴第17章 打與不打第53章 再次攻擊第308章 人類的智慧第213章 作戰計劃第174章 伏爾加河第15章 針尖對麥芒第67章 外行看熱鬧第112章 了不起的勝利第120章 餘波第36章 權衡第27章 動盪的根源第190章 總攻第165章 按兵不動第73章 捆綁政策第101章 潛艇的盛宴第113章 傾其所有第64章 外交勝利第182章 風雲變幻第50章 匿蹤突擊第75章 預演第90章 機遇第55章 兩強相爭
第84章 守株待兔第10章 裝甲主力第106章 利益決定一切第72章 大變革時代第3章 前沿科技第28章 一觸即發第32章 迫在眉睫第70章 分道揚鑣第270章 投降第280章 誕生之地第62章 戰略意第87章 最後的機會第43章 試探第263章 負隅頑抗第117章 防空作戰第219章 火線第278章 並不孤單第277章 小心爲上第218章 死亡陷阱第26章 威逼第5章 軍事冒險第46章 預料之外第16章 耐心等待第112章 以炸促戰第131章 戰局逆轉第161章 伏擊與反伏擊第170章 崩潰第114章 向前看第207章 黔驢技窮第111章 臨機應變第187章 陡生變數第108章 海下殺手第56章 抽身第104章 折中方案第19章 主動攻擊第71章 打撈沉船第238章 水攻戰術第13章 狙殺第82章 擔憂第153章 運氣成分第69章 惡仗第54章 反擊第150章 現實選擇第66章 末端攔截第65章 再次見面第26章 戰爭宣言第110章 保守戰術第47章 唯一選擇第171章 大規模投降第158章 二虎相爭第3章 大國實力第23章 金狗第46章 不確定因素第215章 海軍優勢第203章 正面強攻第46章 不確定因素第41章 求生第223章 崩潰的徵兆第262章 全民動員第1章 新崗位第218章 死亡陷阱第53章 巧合第120章 多面手第219章 做徹底第27章 精妙戰術第194章 是打是和第1章 新崗位第2章 唯一選擇第19章 水深火熱第17章 決戰之前第81章 進攻制勝論第10章 裝甲主力第28章 一觸即發第5章 泰山北斗第157章 將星隕落第55章 毅然決絕第127章 雷暴第17章 打與不打第53章 再次攻擊第308章 人類的智慧第213章 作戰計劃第174章 伏爾加河第15章 針尖對麥芒第67章 外行看熱鬧第112章 了不起的勝利第120章 餘波第36章 權衡第27章 動盪的根源第190章 總攻第165章 按兵不動第73章 捆綁政策第101章 潛艇的盛宴第113章 傾其所有第64章 外交勝利第182章 風雲變幻第50章 匿蹤突擊第75章 預演第90章 機遇第55章 兩強相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