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反擊

二十三日夜間,在被動挨打了三天之後,中國軍隊終於發動了第一次大規模反擊。

其實,在此之前,中國海軍與中國空軍已經進行了反擊。

二十一日清晨,一艘在西太平洋上活動的中國潛艇就用巡航導彈攻擊了關島,只是沒有取得任何戰果。幾個小時之後,另外一艘在中途島附近活動的攻擊核潛艇遭遇了一支美軍的快速運輸船隊,結果在發起攻擊前暴露行蹤,於二十二日凌晨被美軍反潛巡邏機投下的魚雷擊沉。二十二日上午,中國海軍的一架反潛巡邏機在菲律賓羣島以東大約一千二百公里處發現了一艘美國籍貨輪,隨後用反艦導彈將其擊沉。當天晚上,中國空軍出動轟炸機,攻擊了前往關島的美軍快速運輸船隊,擊沉了四艘運輸船、擊毀三艘。事實上,這就是在二十一日與中國潛艇遭遇的那支船隊。

當然,這些反擊沒有起到太大的效果。

相對而言,中國在這幾天內遭受的損失更加慘重。

僅在二十一日,就有四十多艘中國籍貨輪被美國扣押。因爲當時美國還沒有正式向中國宣戰,所以這些貨輪的船員都在當天經中國使領館安排,搭上了回國的專機,沒有被美國扣留。

二十二日,在美國正式向中國宣戰之後,美國由扣押了十八艘中國籍貨輪,並且扣留了四百多名船員。

到了二十三日,美軍在印度洋上攔截與擊沉了十四艘中國籍貨輪。

要知道,這些都是運載了貨物的貨輪。

僅在二十三日遭到攔截與擊沉的十四艘貨輪中,就有十一艘是超級貨輪,運載的物資超過了四百萬噸。

相對而言,美軍損失的貨輪,排水量都在十萬噸以內。

當然,中國軍隊的反擊也收到了一些效果,比如從二十三日開始,美軍就不敢貿然讓沒有得到掩護的船隻進入西太平洋了。

只是,這些反擊仍熱不夠。

在牧浩洋下達了反擊命令之後,母祁鐵只花了四個小時就制訂好了第一份計劃,或者說是調整好了計劃。

早在戰爭爆發之前,總參謀部與各軍兵種司令部就擬定了很多作戰計劃草案。

戰爭爆發後,只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對這些草案進行修改與完善。

這次反擊,空軍動用了部署在本土的兩個轟炸機聯隊,總共八十架h-30,另外還從扶桑地區出動了四十架j-30掩護轟炸機羣。在反擊開始前,陸軍則動用了兩個旅的中程彈道導彈,對關島的美軍戰區防空反導系統進行突然打擊。整個突擊行動安排得非常到位,只是在執行的時候出了問題。

按照由空軍司令部擬定的作戰計劃,陸軍的兩個導彈旅在二十二點三十分,準時向關島發射了一百二十枚配備子母彈頭的中程彈道導彈。按照計劃,空軍的轟炸機羣應該在二十點四十五分起飛,在彈道導彈落下前五分鐘到達北馬裡亞納羣島西北,然後在二十二點四十分左右投射巡航導彈。如此一來,在彈道導彈落下後大約兩分鐘,巡航導彈就能到達,突破美軍的反導系統。

問題是,轟炸機羣在二十一點才升空。

雖然在此之後,機羣提高了巡航飛行速度,追回了十分鐘,但是仍然比預定時間晚了大約五分鐘到達。

結果就是,彈道導彈落下後,巡航導彈並沒立即到達。

對於現代化防空系統來說,五分鐘就足以展開了。

根據美軍的戰報,中國陸軍的導彈攻擊產生了非常大的效果,部署在關島的三套戰區防空系統均遭到重創。美軍的反導導彈只能攔截單一彈頭,無法攔截子彈藥,而且也沒有那麼多攔截導彈可用。

問題是,在二十三日之前,美軍就加強了關島的防空部署。

在二十一日與二十二日,美軍動用上百架次大型運輸機,向關島運送了十二套野戰防空系統,而且還在阿拉普港與安德森空軍基地各部署了四套末段攔截系統,增強了重要軍事設施的防禦能力。

這些部署,在接下來的戰鬥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中國空軍轟炸機羣投射的巡航導彈到達時,美軍已經進入防空作戰狀態,十二套野戰防空系統與八套末段攔截系統在對付巡航導彈的戰鬥中表現得非常突出,八十架h-30投射的近千枚高超音速巡航導彈中,只有不到一百枚突破了防空網,在計劃打擊的目標中,只有八個被徹底摧毀。

與巨大的投入相比,取得的戰果並不算大。

要知道,一百二十枚彈道導彈與九百六十枚高超音速巡航導彈的價值高達數千億元,而被摧毀的八個軍事目標不過幾十億元。更重要的是,這輪打擊並沒癱瘓關島的軍事基地,對美軍後繼作戰行動沒有產生太大影響。僅僅兩天之後,從關島起飛的美軍轟炸機就對扶桑地區進行了報復性打擊。

所幸的是,在這輪打擊中,中國空軍沒有遭受損失。

事實上,雙方交戰力量並沒面對面相遇。在完成打擊之後,h-30機羣與護航的j-30機羣都順利返航,美軍緊急出動的防空戰鬥機在半個小時之後纔到達h-30機羣發射巡航導彈的區域。

當然,這輪打擊也產生了一些較爲長遠的影響。

一週之後,美軍在關島與塞班島各開闢了兩座大型機場,把部署在該地的作戰飛機數量提高到了六百架。在此之前,美軍撤走了部署在關島的反潛巡邏機,增派了八架大型預警機與八十架戰鬥機,把防空巡邏範圍擴大到了一千五百公里。即便在此之後,美軍部署在關島與塞班島的預警機也一直維持在十二架以上,確保隨時有四架在空中巡邏,戰鬥機的數量則維持在兩百架以上。

由此產生的直接影響就是,關島作爲戰略基地的意義大幅度降低。

雖然在此之後,美軍仍然多次利用關島出動戰略轟炸機,打擊扶桑、琉球羣島、菲律賓與中國本土的戰略目標,但是這些轟炸機都不是部署在關島的,而是從夏威夷、或者美國本土起飛,僅在關島補充燃油。

顯然,這極大的降低了轟炸機的作戰效率。

部署在關島的轟炸機,一天能執行兩次轟炸任務,而部署在夏威夷的轟炸機一天最多隻能出動一次。因爲往返航程超過一萬八千公里,所以部署在美國本土的轟炸機兩天才能出動一次。

從某種意義上講,中國空軍在二十三日夜間反擊關島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要知道,關島是美軍在西太平洋上最重要的戰略性軍事基地,而離關島最近的戰略性軍事基地是幾千公里之外的夏威夷。

關島的戰略價值降低,意味着中國在西太平洋方向上的威脅大幅度降低。

如果沒有這次打擊,僅安德森空軍基地就能在戰時容納兩百架轟炸機,隨後開闢的兩座機場還能各容納一百架轟炸機。如果這些轟炸機全部用於對中國本土作戰,絕對是一支不可小覷的力量。

說得直接一點,爲了對付這些轟炸機,中國至少需要在西太平洋防線上部署一千架戰鬥機與上百架各類支援性飛機。

對中國空軍來說,這顯然是一個極爲沉重的負擔。

要知道,就算把轉移到岸上的海軍艦載航空兵算上,中國軍隊在二零五二年也只有不到五千架作戰飛機,其中戰鬥機只有三千六百架左右。雖然中國在年底就進入了戰爭狀態,軍品生產效率大幅度提高,但是受戰鬥損失影響,要到二零五三年底,中國的戰鬥機數量才能突破四千架。

由此可見,如果在二零五二年,把一千架戰鬥機放在西太平洋方向上,中國空軍就很難在其他方向上投入重兵了。

對接下來兩個月的戰鬥來講,這無疑具有毀滅性的災難。

當然,中國空軍沒有因爲這次不算太成功的反擊而放棄,接下來的幾天內,中國空軍除了又對關島發動了兩次不大成功的空中打擊之外,還在二十五日出動轟炸機,首次轟炸了澳大利亞北部地區。

在二十四日,澳大利亞已經向中國宣戰。

由此促成的直接結果就是,印度尼西亞在二十四日夜間宣佈向中國開放所有軍事設施。

雖然要到一年之後,隨着中國在西南太平洋方向上發動戰略性進攻,在本土受到的威脅有所緩和之後,印度尼西亞纔會參戰,但是以當時的情況來看,印度尼西亞答應開放軍事設施已經幫了大忙。

在中國的本土外圍防禦圈中,印度尼西亞具有不可替代的戰略價值。

除此之外,印度尼西亞還是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越南、老撾、緬甸與柬埔寨等多個東南亞國家的戰略屏障。

也正是印度尼西亞表明立場,泰國纔在當月月底宣佈參戰。

事實上,這也正是中國空軍轟炸澳大利亞的基礎,即中國空軍的轟炸機能在完成任務後飛往印度尼西亞的空軍基地,不用直接返回國內,等於縮短了數千公里航程,在進行第二次轟炸之後,才用得着返回國內的空軍基地。如果不是印度尼西亞的空軍基地過於簡陋,根本用不着這麼麻煩。

不過,最直接的影響還是促成了攻打新加坡的作戰行動。

第90章 機遇第103章 猛然清醒第74章 交易第134章 真正的敵人六十五章 過分自信第233章 蠶食第70章 忙裡偷閒第3章 大國實力第132章 攻守兩難第18章 雙輸第10章 補充攻擊第42章 四兩撥千斤第22章 還以顏色第14章 合作與矛盾第62章 戰術反擊第54章 最後衝刺第18章 畫蛇添足第2章 秘密任務第203章 覆滅第253章 謀略家第47章 前哨第89章 政治決定戰爭第189章 一錘定音第35章 癱瘓的左翼第57章 理想的光芒第159章 大部隊渡江第98章 嚴陣以待第243章 狂妄自大第37章 刺刀見紅第23章 殺向印度洋第20章 惹是生非第159章 大部隊渡江第1章 關鍵人物第52章 兇猛打擊第161章 戰術新應用第18章 左右逢源第86章 全力以赴第39章 糧食危機第52章 統一意見第14章 鬼子出動第321章 起源第100章 鋼鐵洪流第269章 按計劃轟炸第7章 直覺第155章 政治決定戰爭第194章 是打是和第68章 措手不及第95章 迎難而上第37章 小國海軍第185章 海軍利器第1章 新崗位第31章 返航第151章 經典戰術第239章 大限將至第135章 全局第113章 潛艇禁區第35章 後方部署第43章 各有所謀第15章 宣戰第228章 毀滅性武器第69章 最後的空中打擊第24章 重大發現第35章 孤注一擲第31章 圍攻埃拉特第112章 以炸促戰第156章 量力而行第48章 虛張聲勢第46章 預料之外第20章 進攻意識第39章 救援行動第263章 負隅頑抗第135章 導火索第31章 圍攻埃拉特第30章 緊急攔截第86章 總統的野心第142章 無關緊要的反擊第5章 是戰是和第24章 裂痕第217章 乘勝追擊第133章 新的發祥第9章 十萬火急第80章 戰術推斷第53章 再次攻擊第7章 直覺第18章 猛然覺醒第190章 總攻第208章 東線起波瀾第28章 屈服第224章 傀儡的覺悟第11章 打擊利器第169章 亂戰第45章 深海猛龍第11章 不怕死第59章 空戰新面貌第20章 別無選擇第16章 暗藏殺機第54章 突然襲擊第133章 疏忽大意第26章 戰略空運
第90章 機遇第103章 猛然清醒第74章 交易第134章 真正的敵人六十五章 過分自信第233章 蠶食第70章 忙裡偷閒第3章 大國實力第132章 攻守兩難第18章 雙輸第10章 補充攻擊第42章 四兩撥千斤第22章 還以顏色第14章 合作與矛盾第62章 戰術反擊第54章 最後衝刺第18章 畫蛇添足第2章 秘密任務第203章 覆滅第253章 謀略家第47章 前哨第89章 政治決定戰爭第189章 一錘定音第35章 癱瘓的左翼第57章 理想的光芒第159章 大部隊渡江第98章 嚴陣以待第243章 狂妄自大第37章 刺刀見紅第23章 殺向印度洋第20章 惹是生非第159章 大部隊渡江第1章 關鍵人物第52章 兇猛打擊第161章 戰術新應用第18章 左右逢源第86章 全力以赴第39章 糧食危機第52章 統一意見第14章 鬼子出動第321章 起源第100章 鋼鐵洪流第269章 按計劃轟炸第7章 直覺第155章 政治決定戰爭第194章 是打是和第68章 措手不及第95章 迎難而上第37章 小國海軍第185章 海軍利器第1章 新崗位第31章 返航第151章 經典戰術第239章 大限將至第135章 全局第113章 潛艇禁區第35章 後方部署第43章 各有所謀第15章 宣戰第228章 毀滅性武器第69章 最後的空中打擊第24章 重大發現第35章 孤注一擲第31章 圍攻埃拉特第112章 以炸促戰第156章 量力而行第48章 虛張聲勢第46章 預料之外第20章 進攻意識第39章 救援行動第263章 負隅頑抗第135章 導火索第31章 圍攻埃拉特第30章 緊急攔截第86章 總統的野心第142章 無關緊要的反擊第5章 是戰是和第24章 裂痕第217章 乘勝追擊第133章 新的發祥第9章 十萬火急第80章 戰術推斷第53章 再次攻擊第7章 直覺第18章 猛然覺醒第190章 總攻第208章 東線起波瀾第28章 屈服第224章 傀儡的覺悟第11章 打擊利器第169章 亂戰第45章 深海猛龍第11章 不怕死第59章 空戰新面貌第20章 別無選擇第16章 暗藏殺機第54章 突然襲擊第133章 疏忽大意第26章 戰略空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