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億噸艦隊

收費章節(12點)

八月底,在完成初始項目審批後,“刑天工程”正式啓動。

緊接着,夏威夷羣島會戰打響了。

在後方指揮這場會戰的不是牧浩洋,而是周渝生,主要是牧浩洋陷在了“刑天工程”裡面,根本沒有精力關心前線的戰鬥。還好,周渝生是一個信得過的“副總管”,而且在前線指揮作戰的佟少雲敬文輝龔繼飛與司馬文正都是經受過戰火考驗的戰將,牧浩洋沒有必要擔心什麼。

當然,從中國軍隊投入的兵力來看,牧浩洋也確實沒有必要擔心。

海軍方面,佟少雲率領的太平洋艦隊擁有十五艘超級航母,分成了三個艦隊,另外還有六十艘大型綜合戰艦一百二十艘反潛戰艦三十艘快速戰鬥支援艦三十艘“長城”級攻擊核潛艇與一百二十艘“金槍魚”級全電動潛艇,所有戰艦加在一起,排水量高達七百五十萬噸。

雖然第四批超級航母還沒服役,但是配套戰艦已經服役,而且全部編入太平洋艦隊。

除了太平洋艦隊,還有一支規模更加龐大的“第二艦隊”。核心是八十艘護航航母二百二十艘火力支援艦二百四十艘武裝護航艦,另外還輔以四十艘反潛驅逐艦二十艘綜合戰鬥支援艦與八十艘全電動潛艇。因爲這些“軍輔艦”都是由大型貨輪改裝而成的,所以這支艦隊的總噸位超過了九千萬噸。

當時,中國海軍艦隊號稱“億噸艦隊”。

這兩支艦隊的規模有多麼龐大呢?打一個簡單的比喻就很清楚了:如果把這些戰艦首尾相接,串聯起來的話,能夠從夏威夷羣島東部的幾座大島,即考愛島瓦胡島毛伊島與夏威夷島連起來,多餘的還能繞夏威夷島一週。

事實上,這還不是海軍出動的全部艦船。

在後方,海軍組織了四十支運輸船隊,每支船隊都有五十艘快速貨輪,每艘貨輪的載重噸位都在三十萬噸以上,並且由二十支護航艦隊保護,每支護航艦隊都有四艘護航航母八艘反潛驅逐艦與八艘全電動潛艇。

如果把運輸船隊與護航艦隊算上,同樣首尾相接,則能從夏威夷島一直連到中途島。

用後來的評價來說,中國海軍以如此陣容去攻打夏威夷羣島,美國海軍連出港迎戰的膽量都沒有。

當然,這是一種非常誇張的說法。

美國海軍不但有膽量,還真的出來迎戰了。

指揮美軍艦隊的,正是弗倫奇,而他手裡也有十五支航母戰鬥羣,只是護航戰艦比中國海軍少了一半。

當時,美軍艦隊已經逃到了美國西海岸,部署在長灘港與聖迭戈港。

弗倫奇率領艦隊出征的時候,給小兒子,也是他唯一還沒活着的兒子(弗倫奇有四個兒子,其中三個已經在戰爭中殉國)留下了一封遺書,希望小兒子能夠在大戰結束之後,從事和平事業。

可以說,這是一次絕望的出征。

當時,美軍艦隊裡的十二萬名官兵,有八萬多人留下了遺書,另外四萬多人只是不知道把遺書留給誰。

取勝是毫無希望的事情,作爲軍人,他們能做的就是爲國犧牲。

當然,是最壯烈的犧牲。

九月四日,這場發生在中途島北面的海戰毫無懸念,佟少雲沒有采取任何取巧戰術,他指揮的艦隊足以壓垮對手。弗倫奇也沒有采取取巧戰術,因爲他知道,巨大的實力差距會使任何戰術黯然失色。

當時,雙方都是直接開赴戰場,面對面的打了一仗。

戰後,很多人都把這場戰鬥說成是“人類歷史上最後一場騎士般的海戰”。當然,這也是人類歷史上最後一場由艦隊主導的大規模海戰。

戰鬥毫無懸念,也不會產生任何懸念。

雖然在交戰的時候,弗倫奇使出了全部力量,甚至調動了本土的兩千架轟炸機,以及部署在夏威夷羣島上的一千架轟炸機,對中國艦隊進行了空前也肯定是絕後的重型反艦導彈集中攻擊,但是結局根本沒有改變,這場耗費了三萬六千枚重型反艦導彈的超級攻擊,僅僅擊沉了不到十艘大型戰艦,沒有傷到一艘航母。等到佟少雲反擊的時候,弗倫奇連招架的機會都沒有,因爲他需要面對的不僅僅有鋪天蓋地的三千架艦載戰鬥機,還有雨點般密集的大口徑電磁炮炮彈。

戰鬥結束的時候,美國太平洋艦隊已經不存在了,美國海軍也已奄奄一息。

十二萬名美軍官兵中,只有不到三萬人生還,陣亡的九萬名官兵,絕大部分都沒有來得及逃離迅速沉沒的戰艦。

弗倫奇活了下來,而且毫髮未損,不得不說是一個巨大的奇蹟。

只是,他很快就與另外三萬名美軍官兵當了戰俘,成爲自大戰爆發後,第一位被俘的美軍五星上將。

當時,佟少雲在戰鬥結束後,面見了弗倫奇,給予了美軍上將很高的評價,而弗倫奇也很有禮貌,把美國國會授予他的榮譽勳章送給佟少雲做紀念,因爲他覺得,這枚勳章很快就會失去價值。

對美國軍人來說,美國國會榮譽勳章確實很快就沒有半點價值了。

要知道,在大戰結束前的最後一個月裡,美國國會一共爲十八萬六千八百七十八名官兵授予了榮譽勳章。別忘了,美國國會榮譽勳章是美軍最高級別的榮譽勳章,只授予極少數做出過突出貢獻的軍人。

有趣的是,弗倫奇送給佟少雲的這枚勳章在戰後卻極爲珍貴。

後來,佟少雲的後代拍賣了這枚勳章,售價相當於當時同等質量黃金的一千倍,而購買者就是弗倫奇的小兒子:美國在戰後最有名的企業家社會慈善家與和平人士,也是戰後的美國首富。更具有傳奇色彩的是,小弗倫奇在買下這枚勳章之後,又購買了一枚能夠達到第三宇宙速度的飛船,把這枚勳章送入了外層空間。一百多年之後,佟少雲的第四代後人,也是當時最出名的宇航探險家,在駕駛“少雲”號探險飛船前往天鵝座途中,截獲了這艘宇宙飛船,並且拿到了這枚具有傳奇色彩的勳章,而購買“少雲”號的資金,有很大一部分就來自*賣這枚勳章的所得。只是“少雲”號在返回太陽系途中失蹤,誰也不知道這枚勳章的最後下落。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在美軍艦隊全軍覆沒之後,攻打夏威夷羣島的戰鬥在九月八日開始。

雖然牧浩洋計劃攻打夏威夷島,因爲這是羣島中最大的島嶼,但是在進攻之前,夏威夷島上的火山蘇醒了,周渝生不得不臨時改變作戰計劃,把攻打目標設爲毛伊島,並且制訂了攻打瓦胡島的備用計劃。主要就是,毛伊島的面積不夠大,而且可供陸戰隊利用的沿海平原過於狹窄。

當時,出現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在陸戰隊登上毛伊島之前,艦載航空兵與艦隊準確打擊了美軍設在夏威夷羣島上的絕大部分軍事設施,包括大量地下工事,而在此之前,中國軍隊沒有對夏威夷羣島進行過全面的戰術偵察,而情報系統也不可能提供美軍全面的防禦部署情報。也就是說,中國軍隊獲得了一種極爲高效的戰場偵察手段。

戰後,很多人都認爲,中國在九月初發射了一枚軍事偵察衛星,而且這枚衛星的在軌工作時間絕對超過了一個月。

中國軍隊準確打擊夏威夷羣島上的美軍設施只是旁證。

一個比較直接的證據是:在八月份的時候,一艘經過特殊改裝的大型鑽井平臺就被拖到了淡蘭美羣島南面的赤道線上,而這裡根本沒有油田,再說了東方同盟集團產出的石油早就超過了實際消耗,中國沒有任何理由開採新的油田。從部署地點來看,只一個合理解釋,即這是一座航天發射平臺。要知道,在赤道線上進行航天發射所需的能量最少,因爲地球是沿赤道突出的橢圓球體,因此從赤道上升空的航天器,在達到軌道高度時所需克服的重力勢能最小。

此外,在九月初,中國海軍在該海域附近設置了一百公里的禁區,禁止任何船隻駛入。

只是,在九月三日夜間,附近島嶼上的居民,仍然看到了“自然奇觀”:一道明亮的光芒照亮了方圓數十公里的夜空,筆直的躥入雲層之上,即便在密雲遮蓋之下,仍然能夠看到其耀眼的光芒。

很明顯,只有發射升空的大型運載火箭纔會產生這樣的現象。

只是,大戰結束之後,中國當局沒有承認在二零五五年九月初進行了航天發射,官方承認的第一次航天發射是在二零五六年一月初,發射的不是軍用衛星,而是用來清理進抵軌道太空垃圾的專用衛星。

當然,中國有沒有在九月初進行航天發射,並不重要。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就算沒有軍事衛星的支持,中國軍隊照樣能夠攻佔夏威夷羣島。

可以說,在美軍艦隊全軍覆沒,失去了最重要的防禦屏障之後,不管美軍怎麼辦,都不可能守住夏威夷羣島。區別只是,到底是讓上百萬美軍官兵當炮灰,還是在變成炮灰之前成爲戰俘。

第47章 前哨第6章 爭取和平第114章 關鍵情報第64章 退與不退第223章 崩潰的徵兆第8章 節外生枝第126章 多種手段第121章 全電動潛艇第102章 反導攔截第53章 繼續打第295章 遺蹟第148章 勇敢的選擇第23章 堅持主見第249章 舉世震驚第321章 起源第317章 文明的上帝第48章 關鍵戰報第39章 投送力量第61章 戰略打擊第169章 表明身份第15章 預判第150章 現實選擇第60章 集體智慧第63章 一箭三雕第175章 三板斧第24章 昏了頭第134章 真正的敵人第28章 無知者無畏第134章 守與不守第71章 任人唯才第112章 了不起的勝利第6章 軍事化第20章 權衡利弊第28章 無知者無畏第13章 分外事第250章 信心崩潰第8章 節外生枝第6章 定論第18章 雙輸第235章 前仆後繼第120章 餘波第118章 軟磨硬泡第215章 光復第83章 試探第80章 援助第89章 統一第274章 覺悟第16章 急轉直下第65章 再次見面第38章 戰前會議第199章 等不起第291章 生存空間第77章 榮譽與恥辱第84章 守株待兔第20章 權衡利弊第28章 屈服第102章 海上屠場第161章 戰術新應用第24章 裂痕第84章 連環拳第286章 中美聯合體第50章 大漠揚威第95章 通暢的航線第14章 掃帚星第51章 精密計劃第23章 回到總參謀部第71章 新理論第14章 首相之死第77章 微型超級大國第7章 實幹階段第38章 勞動力第25章 偃旗息鼓第249章 舉世震驚第116章 重拳齊出第154章 特種戰鬥第5章 戰略方向第64章 退與不退第98章 假戲真做第106章 陸戰隊熱身第248章 災難第22章 年關第33章 孤注一擲第298章 決裂第99章 進退兩難第136章 錯失良機第7章 機關算盡第157章 司令部風波第21章 慘敗第87章 轟炸進行時第301章 暴政時代第173章 振奮軍心第215章 光復第43章 闖關第182章 最後的掙扎第247章 毀滅性打擊第59章 擊鼓傳花第3章 戰前會議第142章 無關緊要的反擊第92章 長遠目光
第47章 前哨第6章 爭取和平第114章 關鍵情報第64章 退與不退第223章 崩潰的徵兆第8章 節外生枝第126章 多種手段第121章 全電動潛艇第102章 反導攔截第53章 繼續打第295章 遺蹟第148章 勇敢的選擇第23章 堅持主見第249章 舉世震驚第321章 起源第317章 文明的上帝第48章 關鍵戰報第39章 投送力量第61章 戰略打擊第169章 表明身份第15章 預判第150章 現實選擇第60章 集體智慧第63章 一箭三雕第175章 三板斧第24章 昏了頭第134章 真正的敵人第28章 無知者無畏第134章 守與不守第71章 任人唯才第112章 了不起的勝利第6章 軍事化第20章 權衡利弊第28章 無知者無畏第13章 分外事第250章 信心崩潰第8章 節外生枝第6章 定論第18章 雙輸第235章 前仆後繼第120章 餘波第118章 軟磨硬泡第215章 光復第83章 試探第80章 援助第89章 統一第274章 覺悟第16章 急轉直下第65章 再次見面第38章 戰前會議第199章 等不起第291章 生存空間第77章 榮譽與恥辱第84章 守株待兔第20章 權衡利弊第28章 屈服第102章 海上屠場第161章 戰術新應用第24章 裂痕第84章 連環拳第286章 中美聯合體第50章 大漠揚威第95章 通暢的航線第14章 掃帚星第51章 精密計劃第23章 回到總參謀部第71章 新理論第14章 首相之死第77章 微型超級大國第7章 實幹階段第38章 勞動力第25章 偃旗息鼓第249章 舉世震驚第116章 重拳齊出第154章 特種戰鬥第5章 戰略方向第64章 退與不退第98章 假戲真做第106章 陸戰隊熱身第248章 災難第22章 年關第33章 孤注一擲第298章 決裂第99章 進退兩難第136章 錯失良機第7章 機關算盡第157章 司令部風波第21章 慘敗第87章 轟炸進行時第301章 暴政時代第173章 振奮軍心第215章 光復第43章 闖關第182章 最後的掙扎第247章 毀滅性打擊第59章 擊鼓傳花第3章 戰前會議第142章 無關緊要的反擊第92章 長遠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