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宰相要負責

韓孺子在柴家見到了左察御史蕭聲。

蕭聲的一個侄子是柴家的女婿,就是他居中引薦,促成了這次會面。衡陽公主薨了,自家子弟被放回京,柴家沒理由再與倦侯爲敵,爲了表示感謝,願意提供幫助,但是真正的柴姓人一個也沒現身。

京城正處於最爲混亂的時期,人人都急着表態,所有的表態卻都不那麼真誠,腳踩兩隻以至數只船可以是公開的選擇,誰也不以爲恥,相反還要彼此介紹經驗與門路,務必讓自家的腳根站得更穩一些。

在這種情況下,韓孺子與蕭聲的會面註定尷尬。

兩人並非單獨會面,都帶來隨從,韓孺子這邊是楊奉,蕭聲帶來的是望氣者鹿從心。

在韓孺子見過的所有望氣者當中,就數這個鹿從心最爲少言寡語,陰沉得不像是江湖術士,倒像是一位身懷絕世武功的落寞俠客,不過楊奉早已打探清楚,鹿從心不會武功,他的沉默只是望氣之術的一種流派。

蕭聲用實際行動表明自己能成爲朝廷高官並非僥倖,身着便裝而來,對倦侯笑臉相迎,客氣地拱手致意,落座之後,不卑不亢地向倦侯表示祝賀,祝賀他最近這段時間裡取得的一場又一場勝利,韓孺子也感謝對方的配合,沒在開倉放糧這件事上橫加干涉。

客氣維持了一盞茶的工夫,蕭聲是不會首先挑明態度的,這裡是他所熟悉的京城,不會再犯神雄關那邊的急躁錯誤。

“不妨明說吧,蕭大人,我需要你的支持。”韓孺子先出招。

蕭聲微笑着抿了一口茶水,放下茶杯,說道:“既然如此,我也不妨明說,倦侯的確做得不錯,如果你早有今日的名聲,太后當初也沒辦法將你廢黜,可惜,時過境遷。別的我不多說,倦侯的廢帝身份是個大麻煩,廢帝再立這種事太罕見,本朝更是從未有過,而且將你重新立爲皇帝,意味着整個朝廷之前都犯了不可饒恕的錯誤,到時候該怎麼向天下人解釋?”

韓孺子早已料到會有此一問,也早想好了回答,“皇帝被廢,自然是有奸人從中作梗,矇騙了朝廷,也矇騙了整個天下。”

蕭聲眉毛一揚,“敢問奸人爲誰?居然能有這麼大的本事?”

“總能找出來一個,不多,只有一位。”韓孺子不肯說出姓名。

蕭聲呵呵一笑,也不追問,想了一會,搖了搖頭,“倦侯以爲這一次登基就能掌權嗎?”

“不能嗎?”

“南、北兩軍滯留京外,宿衛八營每天都在擴充,新帝憑什麼掌權?”

韓孺子看了一眼望氣者鹿從心,問道:“蕭大人是覺得我不能掌權,還是以爲無論誰登基都不能掌權?”

“我當然不會專門針對倦侯。”

“那大臣們支持誰又有什麼區別呢?”

“當然有。”蕭聲變得嚴肅起來,“身爲大臣,我們只有一個目的,希望朝廷穩定、天下安泰,新帝必須是一位能忍耐的人。太后不可能千秋萬歲,上官家也不會一直把持宿衛八營,新帝終有親自臨政的一天,但是在這之前,新帝得安於現狀。倦侯與東海王能做到與太后平靜相處嗎?尤其是倦侯?”

太后棄桓帝之子不選,改立前太子遺孤稱帝,僅此一點,仇怨就已根深蒂固,起碼在外人看來,兄弟二人無論誰登基,都不可能放過太后。

韓孺子笑道:“我說‘能’,你們也不會相信。”

蕭聲同樣笑着搖搖頭,“倦侯自己也不信吧,你剛剛說過,會將‘廢帝之罪’歸咎於太后一人。”

“必須有人爲當初的廢帝之舉負責,但我說的不是太后。”

蕭聲臉上的笑容一下子消失,發現自己犯了一個簡單的錯誤,倦侯只說要有人負責,他自然而然地想到太后,卻沒有聽倦侯親口說出來。如果對方是位老謀深算的傢伙,蕭聲會裝糊塗到底,可是面對十幾歲的少年,他總是不由自主地輕敵。

蕭聲冷冷地盯着倦侯,過了一會才問:“不是太后又是誰呢?”

“一個多餘的人。”

蕭聲接受了教訓,一聲不吭,也不追問,韓孺子補充道:“宰相殷無害,他是羣官之長,還是先帝指定的顧命大臣之首,可他辜負了武帝與桓帝的囑託,宮中廢帝,他一言不發,另立前太子遺孤,他俯首稱臣,全忘了當初廢除太子的是武帝。”

蕭聲面露驚訝,這是真正的驚訝,不是假裝出來的,“你說的這些事情,全體大臣都做了,不只是宰相一人。”

“既然是宰相,就要負起最大的責任,當初如果他肯站出來,廢立之事還會那麼輕而易舉嗎?”

蕭聲沉吟不語,太后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掌握實權,與宰相殷無害的縱容與無爲態度確有直接關係。

“大楚內憂外患不斷,正如蕭大人所言,新帝登基之後,離親自臨政還需要一段時間,如此一來,天下重任皆在宰相一人身上,他若繼續‘無爲而治’,大楚將病入膏肓。”

“倦侯既然願意與太后平靜相處,又哪來的權力撤換宰相呢?”

“我若重新稱帝,太后也需要給天下一個解釋吧,這是明擺着的事情,我自有辦法勸服太后。”

蕭聲再度陷入沉默。

韓孺子向望氣者鹿從心笑道:“閣下有何高見?”

鹿從心站在蕭聲身邊,搖搖頭,拒絕開口。

蕭聲站起身,說道:“倦侯……善用奇招,在下佩服,可是治國之道以守正爲根基,所以——我還是不能支持倦侯,這句話必須當面說清,以免生出誤會,這也是我來見倦侯的最重要原因。”

韓孺子也站起身,拱手道:“蕭大人守正不阿,不愧爲大楚的中流砥柱,我也很佩服,請蕭大人相信,我對任何人都沒有私怨,即便是對宰相的看法,也是不得已而爲之,我對殷大人同樣沒有怨恨。”

蕭聲告辭,倦侯在這次會面中所說的話,雖然不可相信,但是的確對他有所觸動。

望氣者鹿從心跟在後面,經過倦侯身邊時,停下腳步,終於開口道:“我們知道誰是兇手。”

韓孺子微微一愣,“兇手?”

“她不在京城之內,也不是受保護的目標,我只是通知倦侯一聲:你再也見不到她了。”

韓孺子笑了笑,“那我會很傷心的。”

鹿從心也走了。

韓孺子從柴家告辭,回到家中,向楊奉問道:“蕭聲會動心嗎?”

“那不重要,他會將倦侯的話向外宣揚,逼迫殷無害做出反應,顯出他真正的立場,還有右巡御史申明志,也會受到影響。”

兩位御史按慣例是宰相的繼位人選,宰相之位的任何變動,都會在兩人的心中引起漣漪,殷無害雖已承諾冠軍侯稱帝之後會致仕,但這種老滑頭的話,大臣們不會完全相信。

冠軍侯感激殷無害,而倦侯要拿宰相問罪,在哪位皇帝的治下宰相之位會空缺出來,一目瞭然。

這是楊奉制定的計劃,迄今爲止,大臣們的立場還很一致,必須想辦法砸出一個缺口。至於一定要通過蕭聲傳話,楊奉也有考慮:蕭聲與倦侯不和,他的話衆臣可信可不信,必要的時候,倦侯還可以否認得一乾二淨。

楊奉就像是經驗豐富的獵人,爲了追捕獵物無所不用其極,陷阱、弓箭、網罟、毒藥、刀劍……能用的都用上,沒有半點猶豫與慈悲。

韓孺子敬佩他,偶爾也會從心裡生出一股寒意,但是現在,楊奉就是他的左膀右臂,不可或缺。

“大將軍那邊爲什麼還沒有來信?”韓孺子問,京城已經鬧得沸沸揚揚,就連冠軍侯也相信韓星徹底站在了倦侯那邊,偏偏是韓星本人,一直沒有來信,瞿子晰、孟娥也一直沒有回京。

“他在觀望,如果開倉放糧之事暢通無阻,韓星將不得不選擇倦侯,如果事情不成,他還有機會爭取冠軍侯的原諒。”

韓孺子嘆了口氣,“朝中大臣都是這種老滑頭,我若稱帝……”

“倦侯若稱帝,必須感謝這些老滑頭,而且要重用他們。”

“爲什麼?讓他們繼續和稀泥?”韓孺子有點不甘心。

“倦侯看過許多史書了,見過完全一樣的皇帝嗎?”

韓孺子搖搖頭。

“新皇帝登基,有幾個人能完全不違背先帝的意旨?”

韓孺子想了一會,又搖搖頭,表面上所有新皇帝都會讚頌老皇帝的功勞與偉大,聲稱一切不變,可是暗地裡,每個人都有所改動,桓帝改變了武帝的策略,太后也沒有遵守桓帝的遺志……

“所以,如果大臣們全都忠心耿耿,朝廷就不存在了,他們要麼堅守前帝的朝政,與當今皇帝格格不入,要麼附和當今皇帝的主意,對前帝不忠不孝。純粹的忠心耿耿是不可能的,也沒有用處,皇帝與皇帝不同,就像是兩輛不同轍的車,必須有和稀泥的人,新車才能在舊路上行駛得順利一些。”

韓孺子覺得楊奉的話有些道理,但是很難接受,他從來沒有得到過大臣的支持,因此對大臣也就沒辦法真心接受。

“現在說這些還太早。”楊奉說,他得幫助倦侯解決近在眼前的戰鬥,“鹿從心並非無緣無故地挑釁,他想誘使你離開京城,失去爭位資格。冠軍侯開始重視你,也開始後悔當初把你拉進來了,所以接下來他要想盡辦法把你推出去,小心,不可魯莽行事。”

韓孺子點點頭,“但是我得派人通知孟娥。”

“那樣的話,倦侯就上當了。”

通知孟娥,即意味着倦侯重視這名女侍衛,不通知,望氣者也不會輕易放過這名殺死同伴的兇手。

韓孺子這才明白,望氣者給他出了一道難題。全本小說網

第五百四十章 書還在第二百四十五章 真中有假第二百七十二章 當務之急第三百九十五章 暗中求助第二百四十五章 真中有假第五十六章 讀史之怒第一百二十三章 奪寨第九十八章 反目成仇第三百九十九章 破格提拔第四百二十三章 將軍風度第五百一十八章 牢中從軍第四百三十三章 狂妄的客人第一百九十九章 北軍之怒(求月票求訂閱)第五百二十四章 守城無計第一百七十四章 獨自決定第三百九十二章 鋪路第五百五十三章 狀元之名第三百八十九章 身邊的刑吏第一百一十九章 夜行湖中第一百四十章 指點迷津第五百零八章 大兵壓境第四百零二章 後院失火第二百零八章 糧倉第七十四章 紙上談兵通知第一百九十八章 返京第五百三十四章 追敵第五百一十章 西進第二十三章 武帝與皇孫第九十章 賭局第三百一十六章 濃煙下的圍殲第一百二十四章 探路第三百三十一章 刺客的招供第四百七十五章 支撐第七十五章 劫車第十七章 凌雲閣上凌雲志第一百一十六章 十年之約第一百六十章 大軍過河第四百零四章 不合適的辦法第一百六十五章 混亂的神雄關第三十七章 翻窗第四百四十五章 宰相人選第四百四十九章 酒後一句話第一百二十六章 要挾(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八十五章 無人瞭解的聖軍師第二百四十一章 冠軍侯的機會第四百一十四章 回宮第二百零九章 讀書人的立場第三百八十九章 替換之道(一更)第五百一十九章 不添亂第三百七十四章 尋親背後第五百二十三章 害怕第二百一十六章 江湖事未了第三百二十章 布衣聖旨第四百三十二章 勞碌命第二百九十六章 深夜私訪第五十三章 慈順宮囚徒第二百一十一章 老實人發怒第四百八十四章 三招第三百四十三章 皇帝的困擾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楚使者第五百四十一章 皇帝來了第二百章 雪林第三百五十章 誰包圍誰?第五十一章 苦命人第四十四章 犧牲第四百七十五章 支撐第二百零四章 聯姻(求月票求訂閱)第四百四十七章 新宰相第四百八十五章 辯才第三百一十五章 文臣的選擇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攻(求訂閱求月票)第四十八章 江湖人的報仇第五百四十章 書還在第三百一十八章 誰人可用?第三十八章 撞門第五百三十章 亂猜第四百七十章 敗得蹊蹺第五百五十章 朕一人定奪第三百四十四章 車騎將軍第八十八章 不醉不歸第一百六十八章 掌印大將第一百四十二章 遷營第九十四章 缺錢第三百六十四章 母親與皇后第二百七十七章 習慣第六十一章 俊侯第八十二章 楊奉的過去第三章 聰明的孩子第三百七十五章 開誠佈公第一百五十四章 意外之險第一百八十章 “假象”第五百零九章 朕要親征第三百四十一章 難熬的一夜第五百三十章 亂猜第二十五章 奇怪的宮女第二百零九章 讀書人的立場第二百一十三章 先帝之規(求月票求訂閱)第二百三十五章 冠軍侯做主第三百八十五章 藥膳
第五百四十章 書還在第二百四十五章 真中有假第二百七十二章 當務之急第三百九十五章 暗中求助第二百四十五章 真中有假第五十六章 讀史之怒第一百二十三章 奪寨第九十八章 反目成仇第三百九十九章 破格提拔第四百二十三章 將軍風度第五百一十八章 牢中從軍第四百三十三章 狂妄的客人第一百九十九章 北軍之怒(求月票求訂閱)第五百二十四章 守城無計第一百七十四章 獨自決定第三百九十二章 鋪路第五百五十三章 狀元之名第三百八十九章 身邊的刑吏第一百一十九章 夜行湖中第一百四十章 指點迷津第五百零八章 大兵壓境第四百零二章 後院失火第二百零八章 糧倉第七十四章 紙上談兵通知第一百九十八章 返京第五百三十四章 追敵第五百一十章 西進第二十三章 武帝與皇孫第九十章 賭局第三百一十六章 濃煙下的圍殲第一百二十四章 探路第三百三十一章 刺客的招供第四百七十五章 支撐第七十五章 劫車第十七章 凌雲閣上凌雲志第一百一十六章 十年之約第一百六十章 大軍過河第四百零四章 不合適的辦法第一百六十五章 混亂的神雄關第三十七章 翻窗第四百四十五章 宰相人選第四百四十九章 酒後一句話第一百二十六章 要挾(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八十五章 無人瞭解的聖軍師第二百四十一章 冠軍侯的機會第四百一十四章 回宮第二百零九章 讀書人的立場第三百八十九章 替換之道(一更)第五百一十九章 不添亂第三百七十四章 尋親背後第五百二十三章 害怕第二百一十六章 江湖事未了第三百二十章 布衣聖旨第四百三十二章 勞碌命第二百九十六章 深夜私訪第五十三章 慈順宮囚徒第二百一十一章 老實人發怒第四百八十四章 三招第三百四十三章 皇帝的困擾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楚使者第五百四十一章 皇帝來了第二百章 雪林第三百五十章 誰包圍誰?第五十一章 苦命人第四十四章 犧牲第四百七十五章 支撐第二百零四章 聯姻(求月票求訂閱)第四百四十七章 新宰相第四百八十五章 辯才第三百一十五章 文臣的選擇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攻(求訂閱求月票)第四十八章 江湖人的報仇第五百四十章 書還在第三百一十八章 誰人可用?第三十八章 撞門第五百三十章 亂猜第四百七十章 敗得蹊蹺第五百五十章 朕一人定奪第三百四十四章 車騎將軍第八十八章 不醉不歸第一百六十八章 掌印大將第一百四十二章 遷營第九十四章 缺錢第三百六十四章 母親與皇后第二百七十七章 習慣第六十一章 俊侯第八十二章 楊奉的過去第三章 聰明的孩子第三百七十五章 開誠佈公第一百五十四章 意外之險第一百八十章 “假象”第五百零九章 朕要親征第三百四十一章 難熬的一夜第五百三十章 亂猜第二十五章 奇怪的宮女第二百零九章 讀書人的立場第二百一十三章 先帝之規(求月票求訂閱)第二百三十五章 冠軍侯做主第三百八十五章 藥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