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單于的女兒(求月票求訂閱)

人到老年,即使只爲了讓自己舒服一點,也願意放棄姿態與禮貌,大單于斜躺在軟椅上,喘着粗氣,笑着歡迎鎮北將軍的到來。

“他向鎮北將軍道歉,不能起身歡迎,他昨晚喝多了,酒勁兒還沒有完全過去。”房大業代爲翻譯,頓了一下補充道:“大單于的確喝了不少。”

韓孺子請房大業替他寒暄幾句,坐到了對面。

大單于收起笑容,嚴厲地說了一通。

房大業說:“大單于知道楚軍的動向,他很遺憾……楚軍今晨沒有發起進攻,讓匈奴人白做了準備。”

房大業聽了一會,又與大單于交談數語,然後向鎮北將軍道:“匈奴人希望與楚軍大戰一場,在勝利中找回自信,他們覺得,如果自己能擊敗楚軍,就能調轉頭去擊敗西方的假單于。匈奴人已經做好拼死一戰的準備,他們磨利了刀、備足了箭、釘好了馬蹄……匈奴話比較繁瑣,總之他們不會再逃再退,若是開戰,匈奴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射殺營中馬匹以外的所有牲畜,以示退無可退,一定要在楚軍的營地裡取得食物。”

“請房老將軍告訴大單于……”韓孺子正斟酌語言,房大業說:“我已經對他說了,楚軍退路已斷,若是開戰,同樣有進無退。”

“嗯,楚軍確實快要沒退路了,今早剛剛得到消息,一羣暴民已經攻到神雄關,這時候關口已不知在誰手裡。”韓孺子說。

房大業重重地喘了口氣,“鎮北將軍隨便說點什麼吧,我向大單于……”他看了一眼金垂朵,“鎮北將軍說吧。”

韓孺子清清嗓子,“我理解匈奴人拼死一戰的決心,也相信匈奴騎兵的實力,但是大單于想從楚軍這裡尋找信心,大錯特錯,三萬楚軍尚能以少敵多,守住碎鐵城,何況十萬大軍?在廣闊的草原上邊跑邊打,匈奴人或許還能佔據一點優勢,兩軍爭鋒,卻是楚軍之長。我們只怕匈奴人跑得太快,從不擔心戰場上的爭強鬥勝。沒錯,楚軍沒有進攻,而是轉身撤退,即便如此,碎鐵城仍是大楚之城,再多的匈奴人也奪不走。”

房大業照實翻譯,大單于一會點頭,一會搖頭,最後大笑,快速地說了幾句話。

“咱們已經見過面,取得過互信,何必浪費時間耍弄聰明呢?楚軍沒有進攻,匈奴人也沒有趁機反撲,這更說明雙方皆有誠意,還是跨過互相試探,有什麼說什麼吧。”

房大業不知不覺帶上大單于的語氣,他翻譯得很好,旁邊的金垂朵一句話也插不上。

韓孺子點點頭,“匈奴人必須退走,遠離大河,不準侵犯楚地的任何城池。”

“大單于說可以,只要和談達成,他們立刻撤走,東匈奴人在北方的山谷裡經營了幾處營地,預備了大量牧草,足夠匈奴人過冬。大單于也希望楚軍不要北上,每一處營地都是匈奴人的命根子,損失一處,匈奴人也會跟大楚沒完。”

這是和談的基礎,韓孺子同意了,此後雙方輪流提出條件,都在合理範圍內,基本上沒有爭議,大概小半個時辰之後,韓孺子說:“有一件事本應是大單于提出來的,他不說,只好我自己來:我只是楚軍的一名將領,許多事情可以答應,但是做不得主。”

這是談判的一個重大漏洞,大單于卻好像當它不存在,聽完房大業的翻譯,他在軟椅上費力地動了動,說話時語速慢了許多。

“大單于說他的野心並不大,只希望雙方的互信程度能夠一點點加深,他聽說鎮北將軍是武帝的孫子,曾經當過一陣皇帝,這就夠了,他相信鎮北將軍前途無量,如果需要,匈奴人甚至願意提供幫助。”

韓孺子看了一眼金垂朵,大單于十有**從她這裡瞭解到鎮北將軍從前的身份,他說:“替我感謝大單于的好意,但是也請他相信,任何情況下,即使我命在旦夕,也絕不允許匈奴人入關,更不會提出邀請。”

大單于不住點頭,通過房大業說:“只要達成和談,匈奴人絕不會渡河南下。鎮北將軍替大單于提了一個問題,大單于也要禮尚往來:鎮北將軍不關心西方發生的事情嗎?假單于的勢力正在迅速膨脹,他不僅自稱是匈奴人,還公開聲稱要完成匈奴人從未達成的事業,攻佔整塊楚地,將楚人全部殺光。”

韓孺子當然關心此事,但他不打算再聽匈奴人的一面之辭,“我知道得已經夠多了,大楚在西域有官吏,我會讓他們收集更多、更準確的消息。”

“假單于離西域還有一段距離,鎮北將軍讓官吏多做打聽吧,你會知道假單于的強大與手段,從而明白匈奴人爲什麼逃離西方,爲什麼一定要與大楚和談,那不是遠在天邊的威脅,少則一年,多則五年,假單于必定率軍東進,就看他什麼時候能將西方諸國全部征服。”

和談到這裡已經差不多了,韓孺子說:“要寫成文書加蓋印章嗎?”

房大業搖頭,“匈奴人沒有文字,也不相信紙上的東西,等我問問。”

大單于緩慢地直起身體,雙手比比劃劃說了一通,一直沒參與交談的金垂朵開口了,說的是匈奴語,韓孺子能分辨出來,她說得很笨拙,好像還很生氣,最後,還是她閉嘴屈服。

房大業覺得大單于的要求有點過分,所以等了一會才翻譯,只說了一句話:“大單于要與鎮北將軍和親。”

“什麼?”韓孺子一時沒反應過來。

“和親,就是……”

“我知道什麼是和親,大單于想娶大楚的公主?這不可能……”

“不,大單于是要與鎮北將軍和親,他要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你。”

韓孺子呆住了,和親之事古已有之,通常是中原公主嫁給草原之王,也有反過來的時候,但不管怎樣,娶親者必是帝王。

大單于又說了許多話,房大業道:“大單于很清楚,想讓大楚相信匈奴的善意和西方的威脅是很難的,鎮北將軍敢於和談,勇氣可嘉,他希望與鎮北將軍成爲一家人。他還說……”

“不必了。”韓孺子道,想了一會,“告訴大單于,我是大楚之臣,不能擅自與異族和親,如果他真有此意,我只能上報朝廷。”

韓孺子沒提自己已有夫人,因爲這對匈奴人來說根本不成問題。

“大單于明白其中的難處,所以不求立刻和親,可以等大楚對西方有更多瞭解之後再做決定,但是楚匈若想真正結盟,和親是必不可少的,或者是鎮北將軍,或者是大楚皇帝,別人都不行。大單于只有一個要求,請鎮北將軍移步,去見見大單于的女兒,起碼讓匈奴人知道和親有望,能夠安心北上。”

大單于也跟韓孺子一樣,擔心自己的威望不足以壓制剛剛合併不久的匈奴大軍,需要一點外力幫助。

韓孺子卻覺得此事大大不妥,於是搖頭道:“告訴大單于,我來和談就已經在冒很大的風險,和親之事,哪怕只是一點苗頭,也會給我惹來大麻煩。”

房大業是楚人,當然明白這會給鎮北將軍帶來多少猜疑,於是很認真地向大單于解釋,兩人你一言我一語說了很久,最後房大業說:“大單于願意讓步,鎮北將軍無需移步,他會派人將女兒接來,進帳站一會,鎮北將軍看不看都行。”

大單于看上去很嚴肅,直接衝鎮北將軍說了幾句。

“大單于說,別看他年老,身體一點不弱,女兒正值……”

韓孺子打斷房大業的轉述,問道:“我該同意他嗎?”

“我再跟他說說。”

房大業又與大單于一番爭論,最後道:“還是……同意吧,就當是爲皇帝相親。”

韓孺子清楚得很,自己沒有率軍與匈奴人決戰,回京之後必將惹來無數指責,爲皇帝“相親”更是無稽之談,可是看大單于的樣子不會再做讓步,他勉強道:“好吧。”

金垂朵去帳外傳令,直到這時,韓孺子才又看了她一眼。

金垂朵有意避開。

接下來的和談就比較輕鬆了,大單于誇讚自己的女兒美貌無雙,然後又講了一些西方的事情,在他的描述中,那個神鬼大單于十分殘忍,對於敢於抵抗他的城池,攻破之後必然殺盡所有男子,不分老幼,即使是剛出生的嬰兒也不例外,西匈奴與之打過幾仗,已被列爲反抗者……

韓孺子覺得大單于肯定是在誇大其辭,於是只聽,沒有提問。

大單于大概早就做好了準備,金垂朵傳令不久,他的女兒就到了,不是一位,而是兩位。

“鎮北將軍和皇帝……可以各娶一位。”房大業翻譯道,他畢竟是楚人,雖然對匈奴頗有了解,還是覺得此舉過於違背禮儀。

大單于說得沒錯,他的這兩個女兒都很年輕,十四五歲的樣子,也很美麗,站在門口,微微低頭,臉色羞紅,韓孺子只看了一眼,此後目不斜視。

和談終於結束,大單于希望鎮北將軍儘快與朝廷取得一致,“匈奴人頂多等到明年春天。”

金垂朵送大單于的兩個女兒出帳,大單于又說了幾句,房大業沒有立刻翻譯,而是在回營的路上對韓孺子說:“大單于說,他讓鎮北將軍看的女兒不是兩位,而是三位,他還說——”

房大業一點也不想參與朝堂之爭,可這句話他不能不譯,“匈奴人願助鎮北將軍奪回帝位,他讓鎮北將軍仔細想想。”全本小說網

第五百二十九章 皇帝的兩封信第一百二十三章 奪寨第四百四十五章 宰相人選純粹的感謝和不那麼純粹的自辯第一百五十一章 匈奴人的誘兵之計第五百三十八章 真心話第二百五十四章 無眠之夜第八十九章 過界第八十章 散心第五百四十七章 非常人也第一百五十章 初見匈奴人第四十五章 母親的話第一百八十二章 冠軍侯密令第四百九十八章 寒城第二百九十五章 舊規難改第七十六章 老婦闖門第三百二十八章 皇帝的信任第三十三章 兄弟之約第七十七章 外祖母與外孫第一百零三章 持弓少女第二百八十九章 匈奴蠢動第六章 衣帶詔第二百六十六章 失控之戰第四百零二章 後院失火第五十九章 暗中的高手第六十章 宮門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城第三百三十九章 權臣的選擇第二百四十五章 真中有假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魚和小魚第一百七十章 神機妙算第三百三十八章 東海王的猜測第四百六十一章 祭天第一百七十三章 關內關外第一百六十五章 混亂的神雄關第二百三十七章 兄弟之情第二百一十四章 女眷第八十五章 崔府第十五章 奸詐是爲了救人第一百六十章 大軍過河第四百六十一章 祭天第五百一十二章 決戰在即第一百八十四章 衆將奪印第三十九章 願效犬馬之勞第三百五十一章 重新談判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名刺客第四百四十八章 新舊交替第二百九十四章 心照不宣第五百零六章 罪上加罪第一百七十八章 東海王的承諾第二百三十八章 點燃怒火第三百三十一章 刺客的招供第二百零二章 太后的教導(求月票求訂閱)第三百一十二章 夜襲晉城第四百四十三章 爲人母者第二百九十五章 舊規難改第六章 衣帶詔第三百三十七章 談判與攻城第五百三十三章 思帝之亡第四百二十七章 劍在手中第九章 陛下收璽第三百四十四章 車騎將軍第九十二章 怎麼辦第四百四十九章 酒後一句話第三百四十七章 飛石第四百九十一章 收服罪臣第一百三十四章 私人部曲第六十五章 風水輪流轉第二百一十五章 虛能生實第四百七十一章 陛下不要的東西第二百六十五章 計劃提前第二百二十七章 勢變第二百四十五章 真中有假第四百三十六章 行西觀風使第一百一十七章 迎戰第二百一十章 宗室長輩第一百九十六章 聖旨何在?第二百一十六章 江湖事未了第一百七十三章 關內關外第二百六十五章 計劃提前第一百八十四章 衆將奪印第三百四十一章 難熬的一夜第四百八十四章 三招第三百三十三章 勸降第三百五十八章 膽大包天的車騎將軍第一百九十八章 返京第三百二十六章 告狀第三百一十八章 誰人可用?第四百八十章 謀自己的反感謝第五百二十二章 朕即誘兵第四百零一章 獻禮第四百五十四章 江湖人楊奉第九十五章 賭徒與賭徒第一百五十二章 老將不老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將軍遇刺第三百三十二章 兩路逃亡第一百八十三章 獨騎回營第二百二十四章 丟印第三百零二章 無言相勸
第五百二十九章 皇帝的兩封信第一百二十三章 奪寨第四百四十五章 宰相人選純粹的感謝和不那麼純粹的自辯第一百五十一章 匈奴人的誘兵之計第五百三十八章 真心話第二百五十四章 無眠之夜第八十九章 過界第八十章 散心第五百四十七章 非常人也第一百五十章 初見匈奴人第四十五章 母親的話第一百八十二章 冠軍侯密令第四百九十八章 寒城第二百九十五章 舊規難改第七十六章 老婦闖門第三百二十八章 皇帝的信任第三十三章 兄弟之約第七十七章 外祖母與外孫第一百零三章 持弓少女第二百八十九章 匈奴蠢動第六章 衣帶詔第二百六十六章 失控之戰第四百零二章 後院失火第五十九章 暗中的高手第六十章 宮門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城第三百三十九章 權臣的選擇第二百四十五章 真中有假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魚和小魚第一百七十章 神機妙算第三百三十八章 東海王的猜測第四百六十一章 祭天第一百七十三章 關內關外第一百六十五章 混亂的神雄關第二百三十七章 兄弟之情第二百一十四章 女眷第八十五章 崔府第十五章 奸詐是爲了救人第一百六十章 大軍過河第四百六十一章 祭天第五百一十二章 決戰在即第一百八十四章 衆將奪印第三十九章 願效犬馬之勞第三百五十一章 重新談判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名刺客第四百四十八章 新舊交替第二百九十四章 心照不宣第五百零六章 罪上加罪第一百七十八章 東海王的承諾第二百三十八章 點燃怒火第三百三十一章 刺客的招供第二百零二章 太后的教導(求月票求訂閱)第三百一十二章 夜襲晉城第四百四十三章 爲人母者第二百九十五章 舊規難改第六章 衣帶詔第三百三十七章 談判與攻城第五百三十三章 思帝之亡第四百二十七章 劍在手中第九章 陛下收璽第三百四十四章 車騎將軍第九十二章 怎麼辦第四百四十九章 酒後一句話第三百四十七章 飛石第四百九十一章 收服罪臣第一百三十四章 私人部曲第六十五章 風水輪流轉第二百一十五章 虛能生實第四百七十一章 陛下不要的東西第二百六十五章 計劃提前第二百二十七章 勢變第二百四十五章 真中有假第四百三十六章 行西觀風使第一百一十七章 迎戰第二百一十章 宗室長輩第一百九十六章 聖旨何在?第二百一十六章 江湖事未了第一百七十三章 關內關外第二百六十五章 計劃提前第一百八十四章 衆將奪印第三百四十一章 難熬的一夜第四百八十四章 三招第三百三十三章 勸降第三百五十八章 膽大包天的車騎將軍第一百九十八章 返京第三百二十六章 告狀第三百一十八章 誰人可用?第四百八十章 謀自己的反感謝第五百二十二章 朕即誘兵第四百零一章 獻禮第四百五十四章 江湖人楊奉第九十五章 賭徒與賭徒第一百五十二章 老將不老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將軍遇刺第三百三十二章 兩路逃亡第一百八十三章 獨騎回營第二百二十四章 丟印第三百零二章 無言相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