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除夕

被當面揭穿自己以爲隱藏得很好的秘密,顏良心中震駭無比,若非是眼前的崔琰身份非同一般,怕是他連殺人滅口的心思都有。

顏良深吸一口氣好好平復了一下情緒,然後裝作若無其事地問道:“哈哈哈!季珪怎知房山有鐵?”

崔琰道:“常山境內原有都鄉侯國,後被罷省,其地分別併入靈壽、井陘,如今之房山,於漢初之時喚作鐵山,一直有產鐵礦,建有鐵官,雖然前些年因爲戰亂廢棄,想必將軍驅逐走房山上的賊寇後,定能恢復房山鐵官,故而下吏有此一說。”

顏良心中稍稍放鬆,這崔季珪見多識廣,知道此處原來有鐵官也不足爲奇,或許自己的秘密還沒被發現。

顏良說道:“季珪倒是博聞強識,我也是聽靈壽吏員提及才知曉此事。”

崔琰道:“即便下吏並不知曉,僅從明府這些時日來在靈壽的佈置也看得出來,這許多黑山俘虜都聚集於此,想是早有安排了吧?”

顏良聞言心裡又是一個咯噔,難不成我的佈置已經被崔琰看穿了?

他心裡反覆思量,這井陘產煤房山產鐵乃是絕配,自己要從井陘大量開採煤炭運輸至房山想必也瞞不過崔琰,且井陘靈壽相鄰,有心人總能看出些端倪,何況崔琰此人還喜歡走訪鄉里,或許真個已經知曉些什麼。

事已至此,顏良還是決定開誠佈公,說道:“季珪洞察細微,我正是將人手集中在房山,試圖恢復礦場鐵官,好打造農械,便於屯田。”

顏良的開誠佈公也有個限度,只提了農械沒提軍械,且隱瞞了礦場鐵官已經恢復了的現狀。

崔琰微微笑道:“只是打造農械?”

顏良也尬笑道:“若是有說富餘,自然是要打造些兵械。”

從崔琰的表情來看,顯然沒把顏良的話當真,他說道:“下吏有一言不知當不當講。”

顏良道:“季珪但言無妨。”

崔琰道:“下吏以爲,房山鐵官恢復之事,雖可瞞過鄴城一時,但總不能一直瞞着,萬一事泄則有大害,明府不得不慎之。”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顏良也只有捏着鼻子認了,說道:“季珪所言甚是,鐵官恢復之後,我自當呈報袁公。”

崔琰道:“我知明府是欲盡得鐵官之便宜,不過此事報與鄴城知曉,亦不損明府對房山鐵官的掌控。”

顏良聽出些味道來,連忙請教道:“季珪有以教我?”

崔琰道:“房山地處邊鄙,鐵官又曾廢棄,如今是否能夠恢復,能夠恢復到何等程度,鄴城中人哪能瞭解詳情,凡事還不是看地方如何呈報?”

崔琰對鄴城中大多數人都十分失望,認爲他們只專注於爭權奪利,卻無心實務,這才促使他辭去鄴城的職事遊歷常山、上黨等地,最終接受顏良的邀請擔任井陘令。

來到常山後,他對於顏良在常山的所作所爲頗多認可,昨日又親眼目睹顏良對於文學教化與經濟民生上的銳意進取,所以當他隱約查知房山鐵官事後,才選擇提出自己的建議。

顏良一點就透,知道崔琰有心相幫,且提議切實可行。

這種調動成千上萬人運作的鐵官,想要長期瞞過所有人肯定不現實,鐵官裡總需要運送米糧,以後還要運送煤炭,難免會泄露消息。

與其一直瞞着成爲一個隱患,倒不如像崔琰所說選擇性地公開出來,這樣或許更爲有利。

且主動公開恢復鐵官之事也是顏良的一個政績,有了政績就大有可運作之處,雖然鐵官令的人選多半是要讓鄴城來任命,但鐵官丞多半能拿下。

而且,若運作得宜,指不定還能讓與自己親近之人來擔當鐵官令,那豈不是萬事大吉。

舉一反三,鐵官要公開,煤礦也可以公開,以時人對煤礦的不重視,想必鄴城也未必有興趣插手井陘煤礦。

顏良想明白後說道:“季珪所言甚是,我當令靈壽地方官吏具文詳述鐵官事宜,呈送袁公案前,這井陘煤礦事,也勞煩季珪具文呈報。”

崔琰拱手道:“此乃下吏分內之事,自當遵從。”

在井陘縣城前辭別了崔琰之後,顏良帶着人直接折向東南,往元氏方向趕。

在路上,顏良對顏佑說道:“立本,房山與井陘兩處礦藏你要多多費心,平日裡可以經常去查看一下,順便也代我好好結交崔季珪,此人清忠高亮,雅識經遠,推方直道,實乃不可多得的人才。”

左右沒有旁人,顏佑也不以職位相稱,說道:“愚弟明白,崔君才識卓絕,弟自當多向其請益。”

顏良點點頭道:“你代我署文一封,把我剛纔與崔季珪的對話轉述給陳行之聽,他是聰明人,自然能懂其中用意。”

“諾。”

當一行人快馬加鞭匆匆趕回元氏之時,已經是建安五年的臘月二十九,再過一日便是除夕,又過一日便是正旦佳節,眼瞅着這紛紛擾擾的建安五年即將過去。

顏良回到相府,與長史辛毗提了一提房山鐵官和井陘煤礦之事。

辛毗聽到之後也十分高興,言道:“房山鐵官可以恢復?井陘有石涅?那可太好了,來年屯田正需大量農械,石涅可鍊鐵,還可資供百姓燒火取暖。”

袁紹把辛毗派來常山當長史,自然有看重辛毗的能力,但其中不乏制衡顏良的意思在內。

不過辛毗來到常山之後卻與顏良相處很是投契,因爲顏良幾乎把大多數的政務都委之以辛毗,自己負責軍務剿匪,更像是西漢時負責郡國軍務的常山中尉,而辛毗雖無國相之名,卻又國相之實。

顏良少數幾個干預主導的政務,比如鹽鐵酒專***如屯田等政策也都對常山的助益極大,讓常山國上上下下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之態。

見慣了爭權奪利務虛避實的大漢官場,來到常山之後卻事事順遂可以放開手腳施政而不受掣肘,讓辛毗對常山多了一分認同感,不自覺地生出維護常山之心。

所以辛毗思忖片刻後說道:“府君,下吏以爲,這鐵官與煤礦之事,當明告於鄴城,請袁公委派令、丞前來管理。”

顏良點點頭道:“確乎,我已令靈壽陳行之與井陘崔季珪分別具文呈報,我批示後轉呈鄴城。”

辛毗看了一下左右,湊上前小聲說道:“下吏還以爲,這鐵官與煤礦在我常山,還當把持在我常山手中爲宜。”

顏良見辛毗與自己的想法不謀而合,便裝作十分驚訝的表情道:“噢?長史之意是?”

辛毗道:“這煤礦也就罷了,這鐵官令、丞權柄重大,我等雖不能擅自署任,然可以事先籌謀,讓鄴城挑選親近我常山之人擔任。”

顏良心裡偷笑道我正要這麼做,既然辛毗有意,那由你出面再好不過了,便說道:“長史此乃老成持重之言,當如何籌劃?”

辛毗問道:“在靈壽與井陘的具文上呈鄴城之前,先行遣人去鄴城關說,再相應打點一二,或可成事。”

顏良道:“那此事便交由長史安排,若需財貨人手,儘管向我開口,如何?”

辛毗道:“下吏自當盡心而爲,不知府君心中可有擔當鐵官令丞的合適人選?”

顏良道:“鐵官丞的人選我倒有一個,乃是故東平陵鐵官丞任大匠師高徒胡其,任大匠師曾爲先帝鑄中興劍,技藝精深,胡其已得其真傳,主持鑄冶之事最是合適,我已命其暫行鐵官丞事。”

胡其來到元氏後十分受顏良禮遇,連辛毗都有所耳聞,他當時還想着顏良爲何如此禮敬一個鐵匠,此刻卻好似明白了一些什麼,不過他也沒有多問,只道:“鐵官丞倒是問題不大,想來鄴城也會賣府君一個面子,只是鐵官令卻更爲重要。”

顏良搖搖頭道:“這鐵官令我也並無什麼好人選,長史可有推薦?”

辛毗道:“這房山鐵官令雖秩千石,不過地方偏遠,非是什麼美職,怕是好多人也看不上,不過也不是什麼人都有資格資歷擔任,還要親近我常山,實在難以選擇。”

辛毗還有一些話沒說出來,不過顏良也懂,辛評辛毗是袁譚一派,按照他們的心意自然是薦舉袁譚派系的人擔任爲宜,但這肯定會遭到袁尚派系的極力阻擾,如今袁尚有劉氏撐腰,在鄴城的勢力極大,袁譚派系的人也要暫避鋒芒。

要選擇一個合乎資格資歷,還要不偏向袁譚與袁尚任何一派系的人,還要與顏良或者辛毗關係不錯,按照顏良的想法最好再昏庸一些,這人選實在不太好挑。

顏良也是搜腸刮肚絞盡腦汁想了半天,卻突然讓他想到了一個不錯的人選。

“長史,你看淳于仲簡麾下司馬趙叡如何?”

辛毗道:“趙叡?我對此人倒是印象不深,不過比六百石的軍司馬,擔當鐵官令倒也合適,且淳于仲簡與袁公相交莫逆,若得其在袁公面前美言一二,或許能成。”

當初顏良爲了能夠在靠近烏巢的地方紮下營盤方便救援,曾經讓顏貯、顏枚叔侄與淳于瓊打過幾次交道,軍司馬趙叡很是收受了些禮物,對討逆營大開方便之門。

在烏巢之戰中,趙叡又十分識相地跑去向討逆營求援,迎面碰上顏良率援軍前來。

趙叡也因爲求得援軍,事後功過相抵,倒是沒吃到掛落。

從此事而言顏良對淳于瓊和趙叡都有恩,且趙叡十分貪財,算是個比較容易腐化控制的人選,所以顏良就想到了他。

正巧顏貯這廝被貶回元氏,他與趙叡等人打過交道,且給他一個將功折過的機會。

顏良道:“我從弟立行與那趙叡交好,與淳于仲簡也打過交道,倒可遣其遊說一番,不過其他人等處還需長史多多費心。”

交代完了公務之後,顏良便回到後院裡休歇。

梅娘與絮兒見顏良大年末的還要出遠門就十分擔心,怕他趕不及回來一起過年,此刻見一家之主終於回來自然是歡喜不已。

有了上一次三人一起放紙鳶的經歷,顏良和梅娘說了好一番體己話,已經哄得梅娘心情舒暢,雖然那一頓小酒沒來得及喝,不過此刻補上也不遲。

在內室之中,應顏良特意要求,家中三人並未各據一案各吃各的,而是不顧形象地圍坐在一方大案前你一筷子我一筷子地吃喝。

顏良身旁有梅娘幫忙夾菜,還有絮兒嘰嘰喳喳說着些飽含童真的話語逗趣,這一頓小酒喝得極爲暢快。

當夜裡,顏良自然要好好做一做那此處省略三千字的事。

第二天早上顏良難得偷懶睡得正酣,突然被一連串響聲給驚醒,剛要睜開眼罵人,突然想起來今天是大除之日。

依照這年頭的習俗,除夕這一天,百姓們要敲鑼打鼓祛除“疫癧之鬼”,然後在除夕守歲的時候跳“大儺”。

後來人們發現竹子被燃燒之後的噼裡啪啦聲要更清脆,且比起鑼鼓來更易得到,所以每家每戶都燃起火盆,每個人都爭相往火盆裡塞竹節。

在除夕之夜,家家戶戶還會備辦美味佳餚,男女老幼聚在一塊兒開懷暢飲,迎接新年的到來,是爲守歲。

這些置辦的守歲飯,無論吃得完吃不完,到新年的正月十二日,都會把它撒到大路邊或街道旁,象徵着去故納新之意。

梅娘早就起了,已經穿了整整齊齊,備好漱口水和臉盆,準備伺候顏良起來。

她見顏良神色不豫,知道是被吵着了,便埋怨道:“我早就吩咐家中僕廝去相府後門外守着,摸讓敲鑼打鼓的人靠近,好讓夫君多睡一會的。”

顏良呵呵笑道:“哪有除夕不許人敲鑼打鼓的道理,莫怪他們,是我醒得遲了,這不是昨晚上你索求太多嘛!爲何你卻如此精神奕奕的,我卻一直犯困。”

梅娘鬧了個大紅臉,羞道:“哪有這麼說人家的,哼!不理你了!”作勢背轉身去。

顏良嘿嘿一笑翻身起牀,輕輕拉了拉梅孃的手,梅娘還是十分溫順地轉過來幫他穿衣。

不知不覺,這緊張忙碌的建安五年就要過去,顏良看着眼前的人兒,腦海裡又浮現出甄宓的嬌俏樣子,心想這太平時節殊爲不易啊!

第117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123章 平丘碼頭第371章 馬縣長與老工師第206章 遊說第476章 拖延第291章 從軍的緣由第184章 高覽的心思第238章 蓋有非常之法也第33章 風雨欲來如坐鍼氈第83章 團結陣線第45章 宿命的對決第214章 回鄉第57章 一逃又一追第390章 圍點打援第53章 立效以報第142章 誘敵深入第511章 攻敵所必救第219章 黑山張燕第510章 自家子侄第99章 來自江東的意外消息第279章 有壓迫就有反抗第154章 舊卒與新兵第100章 河邊漫議曹軍衆將第579章 兩封常山的來信第153章 將軍的家事第456章 智斷冤屈龐士元第597章 心懷天下第587章 勾搭與矜持第362章 笑林始祖第562章 天子的託付第380章 饞她的身子第63章 蹄聲踏踏滾木隆隆第199章 敗軍之議第526章 漁陽太守的人選第418章 楊恪與張白騎第176章 處罰與送別第584章 脾氣古怪的醫者第259章 頒獎儀式第254章 伐柯如何第11章 昔日河北第一猛(上)第45章 宿命的對決第496章 閻柔被俘第326章 舉債經營第378章 踢毽子第263章 廣募人才第531章 牽招與棋子第223章 堂外琴聲起第349章 學以致用第314章 實則虛之虛則實之第443章 摸黑夜襲第368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330章 新奇的營房第291章 從軍的緣由第38章 城門告破第131章 瞞天過海第172章 裡應外合之策第147章 亡命少年第353章 水鏡先生第494章 林間惡鬥第482章 一鍋端第588章 會觀星的顏良第534章 奪占城頭第405章 長了腳的耕田第386章 虎尾寨第42章 誤中副車第188章 兵敗如山倒第270章 濟北戰事第481章 黑夜中的怒龍第550章 老袁家的難題第274章 禮賢下士第390章 圍點打援第451章 交際花成就達成第339章 杜令君第116章 捋順毛第262章 分而化之第291章 從軍的緣由第60章 誰來和我大戰三百回合第7章 鄉野之民第124章 新官上任第453章 劉表的饋贈第179章 打入酸棗的楔子第36章 我欲懷丸而操彈爾第389章 老槐谷第285章 六山學院第453章 劉表的饋贈第257章 純金獎牌第64章 誰在設謀害我?第162章 黑夜亂戰第446章 殊死一搏第336章 西柏陂第191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423章 重歸故地第419章 趙國郡兵第530章 忠於社稷百姓第22章 樂極生悲第437章 衝車第136章 我爲刀俎,彼爲魚肉第375章 催戰第270章 濟北戰事
第117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123章 平丘碼頭第371章 馬縣長與老工師第206章 遊說第476章 拖延第291章 從軍的緣由第184章 高覽的心思第238章 蓋有非常之法也第33章 風雨欲來如坐鍼氈第83章 團結陣線第45章 宿命的對決第214章 回鄉第57章 一逃又一追第390章 圍點打援第53章 立效以報第142章 誘敵深入第511章 攻敵所必救第219章 黑山張燕第510章 自家子侄第99章 來自江東的意外消息第279章 有壓迫就有反抗第154章 舊卒與新兵第100章 河邊漫議曹軍衆將第579章 兩封常山的來信第153章 將軍的家事第456章 智斷冤屈龐士元第597章 心懷天下第587章 勾搭與矜持第362章 笑林始祖第562章 天子的託付第380章 饞她的身子第63章 蹄聲踏踏滾木隆隆第199章 敗軍之議第526章 漁陽太守的人選第418章 楊恪與張白騎第176章 處罰與送別第584章 脾氣古怪的醫者第259章 頒獎儀式第254章 伐柯如何第11章 昔日河北第一猛(上)第45章 宿命的對決第496章 閻柔被俘第326章 舉債經營第378章 踢毽子第263章 廣募人才第531章 牽招與棋子第223章 堂外琴聲起第349章 學以致用第314章 實則虛之虛則實之第443章 摸黑夜襲第368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330章 新奇的營房第291章 從軍的緣由第38章 城門告破第131章 瞞天過海第172章 裡應外合之策第147章 亡命少年第353章 水鏡先生第494章 林間惡鬥第482章 一鍋端第588章 會觀星的顏良第534章 奪占城頭第405章 長了腳的耕田第386章 虎尾寨第42章 誤中副車第188章 兵敗如山倒第270章 濟北戰事第481章 黑夜中的怒龍第550章 老袁家的難題第274章 禮賢下士第390章 圍點打援第451章 交際花成就達成第339章 杜令君第116章 捋順毛第262章 分而化之第291章 從軍的緣由第60章 誰來和我大戰三百回合第7章 鄉野之民第124章 新官上任第453章 劉表的饋贈第179章 打入酸棗的楔子第36章 我欲懷丸而操彈爾第389章 老槐谷第285章 六山學院第453章 劉表的饋贈第257章 純金獎牌第64章 誰在設謀害我?第162章 黑夜亂戰第446章 殊死一搏第336章 西柏陂第191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423章 重歸故地第419章 趙國郡兵第530章 忠於社稷百姓第22章 樂極生悲第437章 衝車第136章 我爲刀俎,彼爲魚肉第375章 催戰第270章 濟北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