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漢室二宗親

同樣是除夕,遠隔千里的汝南安城縣寺之中,劉皇叔卻正撫髀長嘆。

對於劉備而言,過去的建安五年同樣是刀光劍影瞬息萬變。

建安四年年末,劉備藉着征討袁術的名義逃出許都,重新殺回徐州。

可是曹操對劉備極爲重視,竟然不顧與袁紹交惡也要親征徐州。

劉備剛剛收容起的人馬頓時四分五裂,關羽被擒,劉備帶着殘餘人馬北依青州袁譚。

袁紹得知之後,倒是對劉備十分禮遇,本着敵人的敵人便是朋友的原則,親自迎劉備入鄴城。

在鄴城時,雖然待遇不錯,袁紹經常把劉備帶在身邊,但劉備總覺得不太自在。

在劉備看來,無論是曹操還是袁紹,其本心怕都不是振興漢室,而是爲了謀奪私利。

劉備想想自己好歹也是漢室宗親,天子皇叔,怎甘心受此二奸驅策,但形勢比人強,他也只能先苟着等待時機。

劉備在鄴城倒也不是沒有收穫,衆多昔日麾下將士聽說自己到冀州後紛紛前來彙集,袁紹也分撥了一些物資救濟,最關鍵的是遇到了昔日在公孫瓚麾下的同事,與自己很是相得的趙子龍。

當時劉備新失關雲長,復得子龍,也算是無不小補。

當得知關羽投了曹操之後,劉備也十分痛心,但他相信關羽與自己的交情不當如此,他還在袁紹面前很是費了一番脣舌爲關羽辯解。

不過爲了關羽之事,劉備感受到袁紹幕下衆多謀臣武將的排斥,讓他更生去意。

這時候機會來了,七月份,黃巾賊劉闢響應袁紹的號召,在汝南起兵反曹,兵鋒直指許都。

劉備向袁紹力請去汝南協助劉闢等人,獲得了袁紹的準允。

且在此之前,劉備暗中與曹營裡的關羽獲得了聯繫,關羽果然心向自己,留下告辭信匹馬歸來。

劉備繞開道路來到汝南之後,聯合劉闢的兵馬,聲勢搞得極大,一度威脅到了許都的安危。

但好景不長,曹操派了曹仁前來鎮壓,可嘆劉備手下沒餘下多少舊日人馬,而劉闢的手下多不堪戰,被曹仁一擊即潰,只得退回汝南。

這時候曹操與袁紹在官渡相持得正激烈,劉備倒是獲得了喘息之機,與龔都等人聯合擊敗了前來攻打的蔡陽,稍稍恢復了些實力。

當劉備以爲只消再堅持一些時日,待袁紹在正面擊敗曹操之後,自己可以迅速北上進入許都扶保天子。

但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誰也沒有想到兵威赫赫的袁大將軍竟然在官渡大敗。

袁紹雖得顏良、文丑等將護持,安然返回了冀州,但曹操守住了這一波攻勢,氣勢由衰轉盛,讓身處汝南的劉備壓力倍增。

今日是除夕,馬上就要守歲過節,外邊的爆竹聲噼裡啪啦,縣寺大堂裡也備下了餐食,雖談不上有多豐盛,但也有酒有肉。

只不過劉備面對衆人卻沒什麼歡喜的心思,他滿腦子想的都是今後的路如何走。

見劉備在上座唉聲嘆氣,堂下的關羽、張飛、趙雲、糜竺、簡雍、孫乾、陳到等人也有些愁眉不展。

糜竺說道:“將軍,今日正是除夕佳節,還當盡歡。”

劉備道:“哎……!這世事維艱,我卻是歡喜不起來啊!”

曹操前些時日在司、兗等地一路收復失地,但卻在濮陽城下鎩羽而歸,又失了濟北盧縣,讓他意識到河北軍仍實力雄厚,非可速勝。

所以曹操把重心稍稍調整,北邊採取了守勢,維持目前的態勢,準備轉過頭來收拾總是在背後捅刀子的劉備。

這些時日來,駐守許都的曹仁便把前哨兵馬南移了不少,明顯是要對汝南有所動作,怎不讓劉備憂心忡忡。

關羽仍舊是十分強硬,說道:“將軍毋憂,那曹子孝精於守禦,若其帶兵來攻,卻也不懼,我自當帶兵衝殺在前,爲將軍逐之。”

張飛瞪着個大環眼道:“俺也一樣!”

劉備擠出幾分笑容,對二人道:“雲長與翼德之勇我素知之,若只是那曹子孝來攻倒也罷了,怕就怕曹孟德親自提兵前來啊!”

此言一出,滿座俱都憂形於色,就連素來高傲的關羽都閉上了嘴。

關羽深知曹操統兵之能,其麾下張遼、徐晃、許褚等將之勇略並不亞於自己,着實不好對付,且曹操還對關羽有厚待之恩,讓他也不願親自對上。

在一片沉默之中,簡雍率先打破了僵局道:“既然打不過,那就別打了,咱走唄!”

簡雍是劉備的同鄉,從劉備起兵後便一直跟隨,此人素來言笑無忌,敢作敢爲,所以才說出了旁人輕易不敢說的大實話。

這小小的安城縣自然不足以作爲對抗曹操的基業,且此地本是劉闢、龔都等人的地盤,此時雙方雖然是合作關係,把安城分給了劉備駐紮,但劉闢、龔都等人也不無以劉備來抗拮曹操的意圖。

劉備對簡雍的話也不以爲意,只是嘆道:“天下之大,如今又能去往何方?”

若是一個窮人,一直過着窮人的日子,倒也習以爲常,不足爲怪。

但若是一個窮人一下子暴富,過上一段富人的日子之後,再讓他過回原來窮人的日子,那落差簡直不敢想象。

劉備便是如此,他本一落魄輕俠,在涿縣時靠收些保護費爲生,這起點低到不能再低。

但七混八混當上縣尉、縣丞、縣令、國相,最後還先後任了豫州牧、徐州牧,被天子稱爲皇叔,拜爲左將軍。

曾經有過大片地盤的劉備,如今卻要爲了一個落腳之地而發愁,淒涼至此,也怪不得劉玄德哀嘆連連。

這時候孫乾說道:“如今天下至強莫如袁、曹,其下還有荊州、江東、益州等地,其中荊州、益州二牧均爲漢室宗親,下吏以爲可以往投。”

糜竺也道:“公祐此乃老成之言,劉鎮南坐擁荊州富饒之地,兵強馬壯,前時亦曾響應袁公號召,只是不知爲何沒能出兵討逆,將軍不妨與劉鎮南聯絡一番,以爲後着。”

劉備雖然與劉表沒打過交道,但心想大家好歹都姓劉,事到如今也只有聯絡聯絡親戚看看能不能拉一把了。

“也罷,公祐、子仲,汝二人可願爲我往謁劉鎮南,探聽探聽荊州的心意?”

孫乾、糜竺齊聲道:“吾等自當遊說劉鎮南,爲將軍謀得存身之地。”

劉備眉頭稍展道:“若能得劉鎮南援手,諒曹孟德也難奈我何。”

這時候趙雲道:“若從此處前往荊州,途中還需經過郎陵、平春等地,此處如今爲陽安都尉李通掌握,此人此前拒絕了袁公的招攬,還斬使者連同印綬一併送給曹操,乃是強硬的曹賊擁躉,其人先後剿滅周邊多股盜賊,頗有用兵之能,倒是個勁敵。”

劉備尚未答話,關羽卻道:“子龍怕是高看了那李萬億,他能剿些蟊賊算得什麼本領,想我與將軍等響應朝廷號召,召義從共討黃巾時,李萬億之流怕不知還在哪個旮旯角落。我等若去荊州時,他不來倒罷了,若膽敢來阻,必教其授首馬下。”

趙雲雖與劉備相善,但從資歷而言自然比不上關羽,見關羽擺起了老資格,趙雲倒也不願爭辯,只緘口不言。

劉備出來打哈哈道:“子龍之言也不可不慮,不過一切還要待公祐、子仲去過荊州再說。”

——☆——☆——☆——

被劉備等人心心念唸的荊州牧、鎮南將軍劉表劉景升此刻倒是十分愜意地待在府邸之中飲宴守歲。

劉表身爲荊州之主,自作主張將荊州治所從漢壽遷到襄陽之後,大興土木,把州牧府邸建得氣勢恢宏金碧輝煌。

今日節慶日子,劉景升自然懶得處置公務,在府中設下家宴,與會的不是沾親帶故的親戚就是鄉黨中人。

後妻劉蔡氏、長子劉琦、次子劉琮、四子劉修、還有女兒劉王氏和女婿王凱,這些都是劉表的嫡親。

此外還有外甥張允、妻弟蔡瑁以及劉氏兩個從兄弟蔡瓚和蔡琰,女婿王凱的族弟王粲等外親。

除了親戚外,同鄉人伊籍、龐季等也有份在列,這些都是跟隨劉表來到荊州的親信,與劉表十分親厚。

蔡瑁持着酒爵湊到劉表面前,恭賀道:“弟恭喜姐夫掃除叛逆,抵定荊襄九郡。”

劉表呵呵笑道:“是德珪啊,這次平定張賊,你也多有辛勞,我該如何褒獎你啊?”

蔡瑁道:“都是姐夫運籌決策之功,弟何敢居功。”

劉表道:“唉……!有功便是有功,何必謙虛,不過那張賊之子卻是隱匿了起來,卻也是個隱患。”

蔡瑁道:“那張懌年輕資淺,地盤盡失,又能掀起什麼風浪,且長沙、桂林、零陵各地士民皆心向姐夫,早就惡了那張氏賊子,料也不會再從賊爲亂。”

劉表撫須道:“呵呵,德珪說得也是。”

蔡瑁繼續拍馬道:“弟聽聞河北與許都此次打了個兩敗俱傷,而姐夫盡收荊襄富庶之地,若能養息數年,未必沒有入主中原,匡扶社稷的希望啊!”

劉表裝模作樣地道:“前時袁公發檄文邀我同討曹逆,我有心舉兵,只恨張賊在背後攪擾,纔不得不先平身後之亂,不料袁公卻憾敗官渡,惜哉!惜哉!”

蔡瑁道:“看來沒有姐夫相助,袁公亦奈何不得曹逆,日後若誅除曹逆,姐夫定能執掌朝廷權柄,權傾天下,我等或可跟着沾光一二。”

劉表被吹捧得很是高興,笑道:“唉……德珪卻是說遠了,那曹孟德也非是好相與的,冤家宜解不宜結,若有機會還當說和彼輩一二纔好。”

蔡瑁卻道:“依弟愚見,不如聽任河北與許都交攻不止,容我荊州蓄養力氣,屆時可起堂堂之兵,邀袁、曹等輩前來會獵,那朝廷之中說得算的還當屬姐夫纔是。”

蔡瑁此話卻是說到了劉表心坎裡去,他笑眯眯地道:“德珪慎言慎言,一切都是爲了蒼生社稷。”

蔡瑁道:“姐夫仁厚,弟佩服!”

劉表與蔡瑁二人所說的張賊父子乃是南陽人張羨與其子張懌。

張羨先後擔當過零陵、桂陽、長沙三地的長吏,深得民心,卻因爲性格性屈強不順,劉表素來鄙薄其爲人,對其不甚禮遇。

張羨怒而興兵,從建安三年開始一直不服劉表的治理,與劉表公然對抗。

劉表雖然對張羨十分憤怒,但礙於張羨十分得士民之心,連年征討倒是沒得了什麼好處。

建安四年末,袁紹意圖發檄討曹,遣人聯絡劉表以爲助力。

劉表與袁紹是老交道了,當初袁紹與公孫瓚鬥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劉表也與袁術很不對付,因此袁紹與劉表結盟,而袁術與公孫瓚結爲盟友。

這次袁紹討曹,從大義而言劉表沒有不出兵的理由,所以他也很爽快地答應了下來。

不過就在袁紹四處遊說的時候,曹操也沒閒着,他知道劉表與袁紹交好,但長沙張羨素來與劉表形同仇讎,敵人的敵人便是朋友,曹操便聯絡長沙人桓階去鼓動張羨攻打劉表。

劉表實際上只是想口嗨一下,樂得坐山觀虎鬥,恰巧張羨鬧事,他便有了充分的理由先平內亂。

那張羨也是不巧,剛剛召合了長沙、桂林、零陵三地的兵力和劉表幹上架,自己卻病死了,把一堆爛攤子丟給了兒子張懌。

雖然張羨的屬下繼續擁戴張懌,可張懌畢竟不如他老爹,被劉表揮軍強攻之下最終喪敗。

劉表因禍得福,既避免了牽涉進袁曹紛爭,又抵定了長沙三郡,將整個荊州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穩固了手中的地盤,可以說是漢末天下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

劉表飲了一口小酒後,彷彿是想起了什麼,說道:“那曹孟德也是好命,聽聞孫策那個莽夫正要輕兵襲許,卻是正巧爲刺客所傷,竟與其父親一樣夭亡。”

蔡瑁嗤笑一聲道:“孫策小兒有勇無謀,昔日還曾妄圖我荊州疆土,乃是自取敗亡,弟聽聞其臨終前只得命未冠之弟繼承事業,然其手下各將、江東士庶多有不服者,看來這江東亦是有機可乘也!”

劉表頷首道:“據聞廬江太守李術已不服孫權轄制,且坐觀其與孫權交攻,再緩緩圖之。”

蔡瑁讚道:“姐夫英明,且看那黃口小兒如何應對!”

第568章 雙喜臨門第35章 沉痾難起第119章 辭行第440章 太原王凌第464章 送上門的小美人第372章 中考與高考第570章 批發衣帶詔第552章 宅鬥第187章 張郃的擔憂第527章 冀州名士崔州平第342章 高幹的小心思第360章 劉皇伯第515章 裝備優勢第133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493章 反戈一擊第569章 將裝慫進行到底第41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245章 開幕儀式第191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118章 順勢而爲狐假虎威第166章 州中故人相見第27章 城裡城外俱是大漢子民第68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176章 處罰與送別第241章 爲把妹大開腦洞第398章 追擊第478章 輕騎猛進第363章 官二代第103章 從其所請又何妨第456章 智斷冤屈龐士元第18章 試攻東城第531章 牽招與棋子第598章 囑託第240章 裝完逼就走第119章 辭行第455章 當世魯班第110章 拉偏架第181章 輕襲烏巢第38章 城門告破第91章 與君共勉第398章 追擊第297章 親迎昏禮第169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35章 沉痾難起第194章 將爲兵膽第207章 思鄉少年第354章 龐德公的廳堂第271章 捷報頻傳第104章 河北霸主的心思第490章 破門第78章 孝子畢軌第476章 拖延第268章 教導營第296章 職方掾第318章 狹路相逢第17章 聲東擊西第175章 糟老頭子壞得很第418章 楊恪與張白騎第259章 頒獎儀式第502章 城門激戰第441章 一路向西第301章 順勢而爲,堵不如疏第555章 學術理念之爭第500章 寧城亂第198章 一舉多得第182章 衛國短豎樂文謙第267章 真香第312章 中山大商蘇雙第577章 司馬仲達第210章 老袁與小袁第224章 登樓遠望第265章 鳳尾簪第365章?謠言發酵第473章 人才選用第163章 勇冠其軍胡車兒第544章 破虜障第330章 新奇的營房第499章 龐統的條陳第582章 司馬防的算計第227章 房山剿匪事第564章 賀喜第136章 我爲刀俎,彼爲魚肉第151章 但有戰死夏侯,無生降夏侯第325章 鐵官令趙叡第508章 戰爭賠款第463章 帥醒第151章 但有戰死夏侯,無生降夏侯第587章 勾搭與矜持第241章 爲把妹大開腦洞第592章 原來是種馬劇本第595章 臘日第399章 殺光常山兵第486章 談判第203章 鄴城之冬第188章 兵敗如山倒第219章 黑山張燕第204章 積極防禦第513章 統一陣線第429章 山下鏖戰第441章 一路向西
第568章 雙喜臨門第35章 沉痾難起第119章 辭行第440章 太原王凌第464章 送上門的小美人第372章 中考與高考第570章 批發衣帶詔第552章 宅鬥第187章 張郃的擔憂第527章 冀州名士崔州平第342章 高幹的小心思第360章 劉皇伯第515章 裝備優勢第133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493章 反戈一擊第569章 將裝慫進行到底第41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245章 開幕儀式第191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118章 順勢而爲狐假虎威第166章 州中故人相見第27章 城裡城外俱是大漢子民第68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176章 處罰與送別第241章 爲把妹大開腦洞第398章 追擊第478章 輕騎猛進第363章 官二代第103章 從其所請又何妨第456章 智斷冤屈龐士元第18章 試攻東城第531章 牽招與棋子第598章 囑託第240章 裝完逼就走第119章 辭行第455章 當世魯班第110章 拉偏架第181章 輕襲烏巢第38章 城門告破第91章 與君共勉第398章 追擊第297章 親迎昏禮第169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35章 沉痾難起第194章 將爲兵膽第207章 思鄉少年第354章 龐德公的廳堂第271章 捷報頻傳第104章 河北霸主的心思第490章 破門第78章 孝子畢軌第476章 拖延第268章 教導營第296章 職方掾第318章 狹路相逢第17章 聲東擊西第175章 糟老頭子壞得很第418章 楊恪與張白騎第259章 頒獎儀式第502章 城門激戰第441章 一路向西第301章 順勢而爲,堵不如疏第555章 學術理念之爭第500章 寧城亂第198章 一舉多得第182章 衛國短豎樂文謙第267章 真香第312章 中山大商蘇雙第577章 司馬仲達第210章 老袁與小袁第224章 登樓遠望第265章 鳳尾簪第365章?謠言發酵第473章 人才選用第163章 勇冠其軍胡車兒第544章 破虜障第330章 新奇的營房第499章 龐統的條陳第582章 司馬防的算計第227章 房山剿匪事第564章 賀喜第136章 我爲刀俎,彼爲魚肉第151章 但有戰死夏侯,無生降夏侯第325章 鐵官令趙叡第508章 戰爭賠款第463章 帥醒第151章 但有戰死夏侯,無生降夏侯第587章 勾搭與矜持第241章 爲把妹大開腦洞第592章 原來是種馬劇本第595章 臘日第399章 殺光常山兵第486章 談判第203章 鄴城之冬第188章 兵敗如山倒第219章 黑山張燕第204章 積極防禦第513章 統一陣線第429章 山下鏖戰第441章 一路向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