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常山的前幾天,顏良幾乎都是兩點一線,不是在城中的國相府處置累積的公務,就是在城外的宅邸中應對諸女之間的紛爭。
雖然辛毗在政務上是個能手,田燦、張廣、畢軌、張揖等人也都盡心盡力輔助,但也只是將顏良之前定下的既定政策繼續施行下去,有很多問題仍是不敢擅自決斷,等待顏良來處置。
這當然不是因爲他們的能力不夠,而是如今的常山日新月異,處於快速上升通道中,面臨的新問題錯綜複雜,很多都是他們之前所未遇。
就比如自顏良來到常山之後的招攬移民政策,無論你是破家逃難的流民,還是在家鄉生存難以爲繼的貧民,甚至曾經走投無路落草爲寇的賊人,只要你願意前來常山,願意遵守常山訂立的各項規則,常山都可以敞開胸懷接納。
常山如此開放性地吸納流民的政策,與當下許多地方的政策與做法是相悖的。
因爲大量流民涌入,會造成本地秩序的失衡。
流民缺衣少食,亟待地方賑濟,然而地方上未必能也未必願意拿出多少糧食來賑濟。
地方上也沒有充足的住房、土地等資源來安置流民,讓流民展開新的生活。
人在面臨生存壓力時,極易爲人慫恿,突破道德下限,幹出平時沒有膽量乾的事情,盜竊、搶劫只是等閒,聚衆作亂佔山爲王攻城略地都屢見不鮮。
所以,各地郡縣官吏都對流民進入自己領地持審慎態度,甚至會在面臨大量流民涌入的威脅時,在邊境道路上設置路障,阻止流民進入本地。
對已經涌入領地裡的流民,也多運用高壓政策,防流民勝於防賊。
ωwш ¤тт kān ¤c o 這種做法也不能說地方上的官吏不對,而是他們沒有更開闊的眼界,沒有更強硬的手段,沒有解決問題的新思路。
這事情放到顏良這兒就是另外一種做法。
什麼?
擔心流民太多?移民太多?
不存在的。
人口就是生產力,能開墾荒田,能興修水利開路造橋,能挖礦鍊鐵,能成爲賦稅來源,能成爲徵兵基數。
沒有充足的糧食養活流民?
也不是問題。
顏良在兗州撈了第一桶金,抄沒了不少富家大戶和縣衙庫房,足可以填飽第一批流民的肚皮。
擔心流民太多,有安全隱患?
討逆營一萬多精銳士卒可不是白給的。
常山地方上重新整肅加強過的郡縣兵、亭卒、鄉勇系統也不是花架子。
而且,但凡進入常山境內都要登記身份信息,被統一安排在各個屯田堡寨中居住,接受專人管理。
這些半軍事化的屯田堡寨可以約束各種各樣渠道來的流民,教會他們遵守常山的規矩,不讓他們與本地居民發生激烈的矛盾。
當然,有槓精會說,你這不是搞集中營麼?
呸!
集中營會人人管飽吃好喝好穿好住好麼?
集中營會讓孩子接受免費教育麼?
集中營會在生產工作之餘還給人安排足球、射箭、搏擊等娛樂活動麼?
而且,流民們只要能夠在一段時間內遵守規矩,通過考驗,都能被登記爲常山本地居民,發給新的傳符。
若是領取了常山本地傳符的民衆有能力在其他地方置產,郡縣也予以支持鼓勵。
若是仍想要待在屯田堡寨中生活,也沒有問題。
不過涌進常山的流民這麼多,總是有一些人好逸惡勞,不願意被嚴苛的規則束縛,乃至於干犯律令甚至聚衆鬧事。
對於這種人,只有一個結局。
房山鐵礦歡迎你。
哦,當然,井陘煤礦也歡迎你。
常山公佈移民政策後,一開始還不爲人知,即便有人知道也會心存疑慮。
畢竟通訊靠吼在交通靠走的年代,去到一個陌生的地方仍有巨大的困難和風險。
但隨着時間漸漸推移,常山對待流民寬厚的政策宣揚得越來越廣,百姓們的疑慮也越來越少。
一些抱着試一試心態的先行者們在常山站穩腳跟後,紛紛捎信給家鄉的親友相鄰,吸引那些同樣活得艱辛的貧苦民衆也前往常山。
於是乎,常山人口的增長速度一直在逐步提升,以至於安排在各地的新移民接待中心擁擠非常,漸漸突破了他們的容納上限。
根據最新一次案比,常山常住人口達到十一萬六千戶,七十九萬口,比之顏良到郡前一年的案比數九萬餘戶,六十二萬口,足足增加了十七萬人口。
在顏良看來這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不過事情落在辛毗、張廣、田燦等地方官員頭上卻是頭痛不已。
糧食住所什麼的還好說,但常山境內可以被開墾的荒田也是有限的,大都已經建上了屯田堡寨。
也就是意味着,安排流民的去處已經沒多少了,原有的常山境內接收移民的空間趨於飽和。
顏良接到屬下們反映上來的問題後,並沒有絲毫壓力。
空間不夠?
那就擴張唄!
此前通過黑山之戰,奪取了張燕佔據的大片山區。
原先因爲黑山賊只想着掠奪,並不注重生產,所以發展落後幾如不毛之地。
然而顏良在攻取黑山後,通過修建拓寬道路,使得山區之間的人員貨物流通更爲便利,也在一些山地間開墾了荒田,接納了部分流民進入。
隨着黑山區域被進一步開發,也意味着可以容納更多的民衆在那裡生活。
只要生產跟得上,地方上的秩序也會便好,不會再形成大的賊患。
當然,山區的開發還是會受到交通和土地資源的限制,接納流民的能力也相對較弱。
可顏良還有更好的地方安排流民。
這次幽州之亂,顏良最大的收穫就是獲得了三個新據點。
一個是代郡、上谷交界處的上谷牧苑,一個是漁陽以北的白檀城,最後一個是泉州城的天津港。
這三個地方都缺乏人力資源,可以接受大量的人口。
天津港的建設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建成之後,伐木、造船、航海等行業也需要大量的人口支持。
至於燕山以外的兩處地點,在許多漢人眼裡是不毛之地,是胡虜肆虐的地方,但在顏良眼裡卻根本不這麼看。
上谷牧苑是哪裡?
後世的河北省張家口市懷安縣附近。
白檀城是哪裡?
後世的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附近。
這兩個地方都離後世的帝都不遠,是漢民族的核心區域。
雖然兩地都不算農業資源豐富的地區,但也有大片適合耕種,以及適合畜牧的土地。
顏良現在只擔心當地的胡人太多漢人太少,果斷把這些多出來的民衆組織起來,遷徙到當地去屯墾,去放牧,去開發毛紡織業等等。
於是乎,不少流民在可以分得田地分得耕牛的美好願景之下,帶上郡中免費提供的鐵農具,隨同屯田官員們邁上了北上的征程,成爲顏良移民實邊計劃的一份子。
顏良收到第二個屬吏們難以解決的困難,竟然也是一個令他十分欣喜的事情。
那便是六山學院的規模,已經遠遠超出了當初建設時的預期。
當初在建設六山學院的時候,已經考慮過可能會有大量士人前來遊歷進學,特意尋找三公山下的大片空地興建規模龐大的學舍。
顏良興建六山學院時,正是中原漢民族文化發展上的停滯期。
雒陽焚燬,太學被波及,熹平石碑也被破壞。
長期的戰亂導致各地民間學習知識的途徑也減少。
大儒鄭玄就曾在北海教學,卻因爲戰亂缺乏糧食供應,只能解散學生。
而鄭玄也在去年的時候身故了,一代大儒的逝去讓無數人黯然神傷。
在南方,荊州牧劉表倒是在襄陽組織宋忠等學者校訂五經,頗吸引了不少南下避難的士人。
然而願意去荊州的士人還是不多,且這麼一個學術中心也無法滿足全天下的士人。
在天子移居許都,太學尚未恢復的背景下,天下士人們亟需更多可以讓他們交流學術,學習知識的地方。
顏良親自到上黨,說動河北名儒張臶爲六山學院第一任山長。
張臶的名人效應,六山學院可謂是橫空出世,一下子就吸引到了北方士人的注意力。
常山投入大筆資金,爲學院的正式學生提供免費的食宿,還有助學金、獎學金等錢財激勵,符合條件的學生還能安排出仕。
如此優厚的待遇,在河北的士人們中間廣爲流傳,即便是比較遙遠的世家大族,也會派一些年輕子弟前來遊歷一番。
不到半年,三公山下的學舍就已經全部住滿,不少後來者都只能賃居山下民居。
除此之外,還有大量沒來得及參加入學考試,和考試沒有通過的士人,賃居在三公山附近和元氏城中,形成了大量的流動人口。
士子畢集,文人載道,使得常山文教大興,也帶動了地方經濟的繁榮。
供小於求,六山學院下轄分院的建設計劃也得以順利展開。
在靈山下興建偏重於農學和醫學的神農學院,在封龍山下興建偏重於格物學和貨殖學的燧人學院。
有了三公山下被重新命名爲伏羲學院的本院例子在前,這兩個分院的學舍規模史無前例地龐大,有觀者言其任一比之雒陽太學都要龐大。
兩個分院修建完畢後,學子們住宿的難題大爲緩解。
由於三公山與靈山、封龍山相距都不太遠,即便在三公山伏羲學院進學的學子也可以住在靈山與封龍山的學舍裡。
這三座山下也彙集了大量的民衆前來經營食肆、酒肆、書肆、旅舍、車馬行、市集等各種行業,形成了新型的市鎮。
與伏羲學院主修儒學、史學、律令之學相比,廣大士子們對農學、醫學、格物學、貨殖學的興趣偏低。
但因爲有很多人住在靈山和封龍山的學舍,閒暇時候也會旁聽一下神農學院與燧人學院的課程。
聽着聽着,也會勾起了一些人的興趣,正兒八經地學起了農、醫、物、商的學問,這卻是無心插柳的收穫了。
興農與興學,一向是地方官最重要的考績標準。
按說本地學風鼎盛,辛毗、田燦等地方官應該感到十分欣喜纔是,卻爲何要找到顏良呢?
因爲辛毗等人說有不少士人學子本是抱着交流學問學習知識的目的來到常山,但最後卻有不少人荒疏怠慢,不但不專心向學,還整日裡聚在一起飲宴歡聚縱情聲色。
這類人大都是世家大族子弟,原本就飛揚跋扈率性而爲,對自己和僕役的約束都較差,時常滋擾百姓,擾亂秩序。
辛毗在前來訴苦的時候,話裡話外還屢屢詬病了顏良在常山大力發展的某個行業。
沒錯,這個行業便是以足球比賽爲代表的競技體育和衍生出的博彩業。
辛毗的說法是,正是因爲足球比賽、福利彩票這等娛樂活動的大力推廣,讓這些士人學子腐化墮落,無心向學,應該取締足球比賽、福利彩票。
這種說辭大家聽起來是不是有些熟悉?
學生學習不好,怪遊戲機,怪電腦,怪電視,怪足球、籃球、乒乓球、羽毛球,怪動漫,怪小說,應該把這些可供娛樂的設備設施項目全部禁掉。
顏良在收到辛毗的吐槽後,呵呵笑道:“長史,這足球比賽與福利彩票的存在意義我就不與你多說了。
且就說說有如此多士人學子前來常山,爲何大多數人都可以安心進學,把足球比賽與福利彩票當作消遣,而小部分人卻沉迷於此,荒廢了學業?
難道真的是足球比賽與福利彩票害了他們?
不然!
那是這些人本就缺乏向學之心,才爲外物所幹擾耳!
這些人通不過考試,進不了學,其罪在己,不在其他也!”
辛毗反駁道:“據在下所知,有一些通過入學考試的學子也沉迷於觀賽和博彩,連學都不上,上學時也是無精打采哈欠連連。”
顏良咧開嘴笑道:“這又有何難?在學院中執行考勤制度與紀律監督,缺勤或違紀過多予以警告,警告無效勒令退學。
並且助學金和獎學金,還有上等學舍的優先安排,全部參考考勤和違紀情況。
通過獎懲制度來激勵和告誡學子,遠比粗暴地禁止足球比賽、福利彩票來得有效。
你永遠叫不醒裝睡的人。
那些人,就讓他們一直‘睡’下去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