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高幹的小心思

太原郡,晉陽城,幷州刺史府邸。

幷州刺史高幹接獲手下人稟報,稱鉅鹿大儒張臶離開了上黨銅鞮,起身返回幷州,並據可靠消息,是接受了常山相顏良的邀請,擔任什麼學院的山長。

高幹對此十分不滿,召來從弟高柔問道:“那顏立善究竟意欲何爲?先前私自潛入我幷州也還罷了,如今更挖角挖到了我的頭上。”

高柔曾參加過顏良的婚禮,當時顏良對他多有禮遇,並稱讓他向高幹致意,希望兩邊合力剿滅黑山之患。

高柔也不希望雙方關係鬧僵,勸道:“兄長,那張子明本就是冀州人氏,又是顏良鉅鹿鄉黨,不過是旅居上黨,如今返回冀州亦是尋常事耳,無足爲怪。”

高幹猶自氣憤難平,說道:“那張臶頗不識擡舉,我敬他年高,表其爲樂平令,竟然不領情,如今卻被那顏立善所用,你說氣是不氣?”

高柔也十分尷尬,他這從兄素來喜歡招攬四方遊士,雖然招攬來後未必能人盡其用,但對於不應徵闢者卻十分敵視。

高柔勸道:“或許其中有其他關竅,亦未可知也。”

高幹正待再發話,突然侍從稟報,常山主簿田燦請見。

高幹道:“嘿!顏立善竟派人前來謁我,我倒要看看他是如何說辭。”

高幹也不出去迎候,只大搖大擺地居於主位之上,倒是高柔覺得有失禮數,來到堂前相迎。

田燦在堂外與高柔見過禮後,在堂前脫了鞋履,整理了下袍服,小趨步上前,來到筵席中央朝高幹拜道:“常山主簿田燦,奉顏府君之命,前來拜謁使君。”

田燦是田豐之子,高幹自然認得,他大喇喇道:“伯然不必多禮,且說明來意。”

田燦見高幹語氣不善,心道必定是張臶之事刺激到了他,他也與高幹相熟,知道他是個什麼脾性,當下道:“我家府君命我前來,乃有兩事告之於使君堂前。一者乃與幷州相商合力剿滅黑山賊事,二者因鉅鹿子明公東行事來向使君解釋一二,以免使君有所誤會。”

高幹眉頭一豎道:“剿賊之事暫且不論,既然你也說張子明東行,那就解釋解釋,究竟怎生回事?”

田燦不慌不忙,答道:“前時,我常山士民念於郡中文教不興,在府君倡導之下捐資募款,在元氏山間修建一座學院,供四方學者開課授講。”

“學院既建,便需一學問精神年高德劭之名士坐鎮,甘陵崔季珪便薦子明公,我家府君欣然應諾,遣在下往上黨招致。”

“在下來到上黨後,方纔得知幷州曾表子明公爲樂平令,心想此行必然空手而歸,但在下既然到了上黨,不能不拜謁同郡長者,遂往謁之。”

“見了子明公之後,方纔得知子明公無意於出仕。”

說完此話,田燦看高幹面色不虞,顯然深爲之忌恨,便繼續說道:“在下心想幷州表子明公出掌樂平,足顯對子明公之看重,子明公卻並不應命,在下亦有所不解,問之緣由。”

“子明公言其老邁,又閒逸山林已久,恐處置不好地方政務,況且幷州手下良才美士充斥其間,並不缺其一老朽之人,其只願此生埋首經籍,鑽研聖賢學問,無意仕宦也。”

“經子明公這番解釋,在下方纔恍然大悟,原來是這般道理。”

田燦這麼委婉地一說,又暗暗誇了誇高幹,高幹的面色稍霽,說道:“那張子明怎又從了顏常山的招致,出任那什麼學院的山長呢?”

田燦答道:“使君有所不知,六山學院乃士民自發興建,並不歸郡府統屬,那山長便相當於祭酒之職,純由當地士民自行推舉,並非朝廷官職,我家府君只是響應郡人號召,代爲招致罷了。”

“況且在下拜謁子明公時,子明公言其離鄉久矣,頗爲思戀故土,本就欲要返回鉅鹿,去常山亦是順道,若六山學院能得其青眼,纔會答應常駐。”

經過這麼一解釋,高幹心中不平之意方解,說道:“這張子明倒是脾性古怪,不樂仕途,唯好經籍。”

高柔也說道:“天下讀書人中不乏此類,如北海康成公亦是如此,倒也可以理解。”

高幹輕輕嗯了一聲,算是揭過此事,說道:“且不提他了,你且說說顏常山有何剿賊方略?”

田燦見這一關大約是過了,心中暗道不枉我事先編造好這麼多說辭,如今輪到剿賊方略,就容易得多了,答道:“我常山得報,黑山賊人正在各山谷間簡練兵馬,欲要與官兵抗衡。”

“先時,我家府君已與賊帥張燕交過一次手,以少敵多還能大勝,已然重挫張燕氣勢,然估計賊人更將大舉報復。”

“以我家府君之意,賊人慾要大舉練兵,少不得需要大量糧秣物資,還請使君在幷州諸郡,勒令商賈富家不得與賊人交通,先斷絕其補給,然後與我常山共同發兵進山,討滅賊穴。”

聽聞田燦提出的要求,高幹略略皺眉,顏良在黑山以東禁絕商道之事他早有耳聞。

雖然此策是針對黑山賊,但對幷州境內的商賈也不無影響,一些與高幹聯繫緊密的商賈就沒少在他耳旁詬病抱怨。

不過也因着黑山東面的商道斷絕,茫茫黑山之中想要獲得補給,只剩下爲數不多的渠道,而幷州更是最主要的來源,讓幷州商賈們因此大賺了一票,他們卻並不唸叨斷絕商路的好處。

至於與黑山賊做買賣會否有資敵之嫌,卻不在這些商人們考慮範疇之內,畢竟無良商人們的節操從來就不值錢。

高幹含混道:“此事我已知之,容我仔細思量,不過黑山賊衆號稱數十萬,顏常山可有信心一舉剿滅?”

田燦滿含自信地答道:“烏合之衆便百萬人亦尋常爾,未必是一萬精銳之師的對手。”

或許是田燦的這股自信勁兒讓高幹頗感不快,他說道:“伯然的來意我已經清楚,你且回去代我向顏常山致意,若他有更進一步的計劃之時再通報與我吧!”

田燦告辭離去後,高柔見高幹沉吟不語,問道:“從兄,可要應顏常山之請,勒令商賈大族禁止與黑山賊交通,併發兵協力攻打?”

高幹捻着鬍鬚道:“此事說來容易做來難,且行文發往各郡縣,至於能做到何種程度,讓各郡縣自行掌握吧!發兵協力攻打之事,從長再議,畢竟如今黑山賊的矛頭對準的是常山,並非我幷州,毋須主動挑事,待其與顏立善拼個你死我活,我幷州再出手不遲。”

高柔彷彿看出了高幹的心思,心裡微微一嘆,面上卻神色如常,應道:“兄長高明,愚弟領教。”

高柔亦退下之後,高幹獨自一人時,自言自語道:“這黑山賊雖是麻煩,但也是一塊上好的擋箭牌,顏立善視之爲仇讎,我卻不然。若非黑山賊杵在中間,去年官渡之時,我豈不是要多領人馬南下助陣?”

“俗話說兵兇戰危,幷州家底薄弱,還是少摻和爲好,反正舅父的位置也輪不到我去坐,何苦讓我去操那個心,還是保存實力方爲上策吶!”

——☆——☆——☆——

冀州,常山國,井陘縣,井陘道東側井陘關。

自從常山宣佈嚴禁商賈無令通行之後,此處冷清了不少。

不過,今天井陘關上上下下卻熱鬧非凡。

常山相顏良到了,建義中郎將陶升到了,井陘令崔琰到了,常山長史辛毗到了,就連顏良手下的營督也到了隗冉與顏枚二人,而常山相府的各掾吏更是到了一大半。

這麼大的陣仗,若是旁人不知道,肯定會以爲是迎接某個大官,但事實並非如此,只是因爲今天鉅鹿大儒張臶應邀東行。

當張臶以及百餘追隨他東行的弟子門生來到之時,亦爲迎接隊伍的規格而暗暗咂舌。

銀印青綬,一身兩千石黑色袍服的顏良親自步行出城關一里外迎候,看到張臶所坐的車駕來到,更趨步上前至車駕前行弟子之禮,說道:“鉅鹿後進顏良拜見子明公。”

張臶雖然不樂仕途,但不代表他就不好面子,顏良如此恭謙,拜見時亦不提官職,只言同郡後輩,算是給足了張臶面子,讓他在學生面前大大長臉。

張臶亦眉眼帶笑道:“立善有心了,老夫何德何能,能讓一府之君親迎。”

顏良又鄭重一禮道:“不然,後進迎同郡長者理所應當,更何況子明公能應邀而來,則常山文教大興可期,良亦代常山舉國士民敬子明公焉。”

張臶道:“顏府君謬讚了,還請爲老朽引路,讓我一觀常山風貌。”

顏良道:“正當爲長者執鞭御車。”

張臶一行人員繁雜,且先前已經走了不少山道,當然不能繼續趕路。

出了井陘道後,顏良在一處鄉亭裡早就備好了屋舍,請東行之人暫時駐歇。

在鄉嗇夫殷勤獻出自家的堂屋內,顏良帶領郡中規模龐大的隨員隊伍爲張臶接風。

席間顏良爲張臶一一介紹了陶升、辛毗、隗冉、顏枚、劉劭、張廣等人,因爲有顏良親自表率,諸僚屬均對於張臶十分禮敬。

張臶亦爲顏良介紹了一些跟隨他東行的弟子,他指着兩名三十餘歲較年長者道:“此爲常林,字伯槐,此爲楊俊,字季才,皆爲河內名士。”

顏良心道怪怪好傢伙,一來就是兩個大佬,這倆好像之後都任兩千石啊,如今已經顯名卻還未入仕,看來張臶這老小子果然有幾把刷子,弟子門生質量真高。

顏良對常林、楊俊二人十分重視,堅持以平輩之禮對待,說道:“常君、楊君,二位高名良亦有所耳聞,常君助故河間太守力拒賊人,楊俊衛護鄉里保全宗人,今日得見,幸甚幸甚!”

常林、楊俊二人沒想到顏良居然聽說過他們的事蹟,感到常山相顏良果然禮賢下士,與衆不同,俱都鄭重回禮。

張臶又指着幾位聚在一起的年輕人介紹道:“此數子皆是太原人氏,此爲王機,字元經,此爲王昶,字文舒,其父輩乃故匈奴中郎將王柔、故代郡太守王澤昆仲。”

顏良聞言又是一驚,那王機也就罷了,王昶可了不得,後世的大魏司空啊,這張臶老兒的弟子有這麼優秀的嗎?

PS:老規矩,時間緊,差五百字先湊湊數,一會看的早的刷新下再看後邊五百字。

左將軍領豫州刺史郡國相守:蓋聞明主圖危以制變,忠臣慮難以立權。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後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後立非常之功。夫非常者,固非常人所擬也。曩者,強秦弱主,趙高執柄,專制朝權,威福由己;時人迫脅,莫敢正言;終有望夷之敗,祖宗焚滅,污辱至今,永爲世鑑。及臻呂后季年,產祿專政,內兼二軍,外統樑、趙;擅斷萬機,決事省禁;下陵上替,海內寒心。於是絳侯朱虛興兵奮怒,誅夷逆暴,尊立太宗,故能王道興隆,光明顯融:此則大臣立權之明表也。

司空曹操:祖父中常侍騰,與左悺、徐璜並作妖孽,饕餮放橫,傷化虐民;父嵩,乞匄攜養,因贓假位,輿金輦璧,輸貨權門,竊盜鼎司,傾覆重器。操贅閹遺醜,本無懿德,犭票狡鋒協,好亂樂禍。幕府董統鷹揚,掃除凶逆;續遇董卓,侵官暴國。於是提劍揮鼓,發命東夏,收羅英雄,棄瑕取用;故遂與操同諮合謀,授以裨師,謂其鷹犬之才,爪牙可任。至乃愚佻短略,輕進易退,傷夷折衄,數喪師徒;幕府輒復分兵命銳,修完補輯,錶行東郡,領兗州刺史,被以虎文,獎蹙威柄,冀獲秦師一克之報。而操遂承資跋扈,恣行兇忒,割剝元元,殘賢害善。故九江太守邊讓,英才俊偉,天下知名;直言正色,論不阿諂;身首被梟懸之誅,妻孥受灰滅之咎。自是士林憤痛,民怨彌重;一夫奮臂,舉州同聲。故躬破于徐方,地奪於呂布;彷徨東裔,蹈據無所。幕府惟強幹弱枝之義,且不登叛人之黨,故復援旌擐甲,席捲起徵,金鼓響振,布衆奔沮;拯其死亡之患,復其方伯之位:則幕府無德於兗土之民,而有大造於操也。

第521章 泉州的價值第307章 崔琰薦良才第453章 劉表的饋贈第246章 紅紅火火第155章 冤乎哉?不冤也!第69章 張遼的抉擇第167章 閃襲句陽第215章 催婚第268章 教導營第27章 城裡城外俱是大漢子民第149章 新到貨的小鮮肉第75章 鳩佔鵲巢第33章 風雨欲來如坐鍼氈第292章 思想理念教育第433章 工匠的思維定式第495章 格鬥大師魏文長第230章 靈壽公審第271章 捷報頻傳第469章 功高難賞第195章 勝利的天平第466章 相爲情顛倒第511章 攻敵所必救第577章 司馬仲達第510章 自家子侄第190章 于禁之毅重第357章 徹夜深談第55章 關羽豈等閒第107章 請求與拉攏第573章 商隊第288章 漢室二宗親第23章 三個人三句話第193章 捉對廝殺第545章 功高震主之患第433章 工匠的思維定式第206章 遊說第473章 人才選用第221章 斂財手段第516章 火力壓制第213章 廣平沮氏第228章 大黃弩第374章 久違的賊襲第587章 勾搭與矜持第498章 白龍山口第319章 送羊入虎口第322章 伏擊與反伏擊第68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38章 城門告破第251章 比武練兵法第422章 張燕託孤第302章 人才難覓第585章 藥莊第21章 油滑的從弟第212章 趙相陰夔第423章 重歸故地第438章 吾家麒麟兒第196章 哀兵必勝第518章 下基層第545章 功高震主之患第481章 黑夜中的怒龍第150章 敵援將至第208章 刺客侯第198章 一舉多得第276章 足球比賽第192章 莽一波第529章 勸說第370章 義陽少年魏文長第49章 做人難第368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171章 潛入城中的暗子第421章 父子交心第85章 拒不奉亂命第338章 中道遇賊第88章 逢紀的好意第258章 神射手第558章 賊心不死第441章 一路向西第592章 原來是種馬劇本第245章 開幕儀式第466章 相爲情顛倒第353章 水鏡先生第169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407章 穿越者欒武子第384章 進山第461章 上艾士紳第495章 格鬥大師魏文長第359章 從事中郎韓嵩第557章 從幷州下手第303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386章 虎尾寨第91章 與君共勉第502章 城門激戰第73章 中了個錘子第297章 親迎昏禮第260章 難產第106章 巧借他人之力第398章 追擊第151章 但有戰死夏侯,無生降夏侯第361章 八卦傳統第541章 補刀補成主坦第75章 鳩佔鵲巢
第521章 泉州的價值第307章 崔琰薦良才第453章 劉表的饋贈第246章 紅紅火火第155章 冤乎哉?不冤也!第69章 張遼的抉擇第167章 閃襲句陽第215章 催婚第268章 教導營第27章 城裡城外俱是大漢子民第149章 新到貨的小鮮肉第75章 鳩佔鵲巢第33章 風雨欲來如坐鍼氈第292章 思想理念教育第433章 工匠的思維定式第495章 格鬥大師魏文長第230章 靈壽公審第271章 捷報頻傳第469章 功高難賞第195章 勝利的天平第466章 相爲情顛倒第511章 攻敵所必救第577章 司馬仲達第510章 自家子侄第190章 于禁之毅重第357章 徹夜深談第55章 關羽豈等閒第107章 請求與拉攏第573章 商隊第288章 漢室二宗親第23章 三個人三句話第193章 捉對廝殺第545章 功高震主之患第433章 工匠的思維定式第206章 遊說第473章 人才選用第221章 斂財手段第516章 火力壓制第213章 廣平沮氏第228章 大黃弩第374章 久違的賊襲第587章 勾搭與矜持第498章 白龍山口第319章 送羊入虎口第322章 伏擊與反伏擊第68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38章 城門告破第251章 比武練兵法第422章 張燕託孤第302章 人才難覓第585章 藥莊第21章 油滑的從弟第212章 趙相陰夔第423章 重歸故地第438章 吾家麒麟兒第196章 哀兵必勝第518章 下基層第545章 功高震主之患第481章 黑夜中的怒龍第150章 敵援將至第208章 刺客侯第198章 一舉多得第276章 足球比賽第192章 莽一波第529章 勸說第370章 義陽少年魏文長第49章 做人難第368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171章 潛入城中的暗子第421章 父子交心第85章 拒不奉亂命第338章 中道遇賊第88章 逢紀的好意第258章 神射手第558章 賊心不死第441章 一路向西第592章 原來是種馬劇本第245章 開幕儀式第466章 相爲情顛倒第353章 水鏡先生第169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407章 穿越者欒武子第384章 進山第461章 上艾士紳第495章 格鬥大師魏文長第359章 從事中郎韓嵩第557章 從幷州下手第303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386章 虎尾寨第91章 與君共勉第502章 城門激戰第73章 中了個錘子第297章 親迎昏禮第260章 難產第106章 巧借他人之力第398章 追擊第151章 但有戰死夏侯,無生降夏侯第361章 八卦傳統第541章 補刀補成主坦第75章 鳩佔鵲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