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哀兵必勝

“殺賊!殺賊!”

自西向東殺入戰場的那支人馬幾乎人人都在咆哮之中前進,這些將士們大都衣甲殘破,身上帶傷,就連領頭的將領亦是如此。

隊伍的最前方,有旗官挑着一面滿布血污的將旗,上書“鎮軍將軍文”字樣,正是先前率領一部殘軍擺脫包圍的文丑來了。

文丑之名素爲世人所知,雖然近些時日被顏良、高覽、張郃等人的名頭蓋了過去,但曹軍亦不敢小覷了他。

當得知文丑率部突圍後,曹操親自點了曹純率虎豹騎去追他,想要拿下這個與顏良齊名的河北重將。

率領部隊獲勝固然能顯出將領的能耐,但如何在敗逃的時候還能護持住部衆纔是更大的考驗。

與文丑一同突圍的將校裡,辛評只能算半個武將,正式的身份還是文臣,至於袁譚的小舅子文浦,雖然也姓文,但掌兵能力實在堪憂,所以這個重擔只能壓在了文丑身上。

文丑倒也當仁不讓,親冒矢石左衝又突,硬是憑着一己之力帶着數千河北兵突圍。

前來追擊文丑的部隊中,最爲棘手的自然是曹純的虎豹騎。

騎兵本就是追亡逐北的利器,而虎豹騎又是曹軍中最爲驍銳的騎兵,無論是個人戰技還是組織水平都堪稱上乘,給河北軍撤退的過程造成了極大的阻擾。

文丑仗着自身武猛非常,時不時率着手下爲數不多的騎兵回頭衝殺一陣,連挑了好幾個將校,這才嚇阻了虎豹騎的追擊節奏。

曹純雖然文武兼資,但並非是以勇見長的猛將,面對文丑不講道理的蠻幹也無可奈何,恰逢曹操遣人來召曹純回師,便放棄了追擊選擇回軍。

對於虎豹騎突兀地撤走,大多數河北軍將士感到十分慶幸,但文丑卻不這樣看。

雖說文丑反覆衝殺了幾回,讓虎豹騎吃了不小的苦頭,但他本人亦多處掛彩負傷,雖然都不致命,但也很不好受。

而虎豹騎的追擊勢頭雖然小小遏制,但畢竟是精銳騎兵,機動能力非是敗走的河北軍步卒所能比擬,若是一直綴着追擊,河北軍的損失必然會越來越大,能否支撐到安全的地界尚未可知。

面對如此優勢的局面,敵將居然選擇撤退,讓文丑百思不得其解。

在經過短暫的包紮休歇後,文丑與辛評、文浦等人商議接下來的行止。

面對曹軍的突兀表現,文丑與辛評二人不約而同地想到官渡方向可能有變。

辛評認爲應當是袁大將軍收攏了部衆,正在與曹軍奮戰,故而虎豹騎被召回幫手。

文丑雖然覺得辛評的說法有些懸,但思來想去沒有更爲合理的可能,便也選擇了相信。

既然他們覺得戰場形勢生變,以文丑的性子當然不甘心坐視不理,遂決定帶人回頭查探一番。

不過手下的將士們剛剛從亂軍之中突圍而出,幾乎人人帶傷,文丑的意思是願意跟隨他回軍的就去,不願的則繼續北上往回走。

但文丑表態之後,大多數將士卻都紛紛嚷着要跟隨他殺回去。

這其中固然是身邊諸多同袍在這一戰中戰死,激發了將士們的仇愾,並且文丑左衝右突護持他們安全逃出生天,也獲得了將士們的傾心擁戴。

檢點人馬後,原本文丑帶着五千人,辛評、文浦各帶了三千人,攏共一萬一千人的部衆只剩餘了一半不到。

這五千多人裡,除了傷勢較重的數百士卒由辛評帶着繼續北上,其餘四五千將士俱都願意追隨文丑,連袁譚的小舅子文浦都極爲崇拜這個同姓的猛人,決意要隨他同往。

文丑雖然好戰,但面對此等局面亦知不能冒進,遣了少數遊騎往前偵伺。

一路小心翼翼地往回走,倒是真沒遇到多少曹軍,偶有小股散逸的曹軍,也被文丑盡數殺滅。

但越往官渡戰場走,將士們的臉色便越來越難看。

因爲在遼闊的野地裡,到處都是河北軍的屍骸,很多人是背部朝上,明顯是逃亡的時候被曹軍從後面趕上了解了性命。

屍骸裡有一部分已經被曹軍割下了首級,看着那些無頭的屍首,河北軍將士簡直目眥盡裂,恨不能立刻爲同袍復仇。

當漸漸靠近戰場後,遊騎報來的消息倒是令人訝異。

雖然曹軍仍舊派出了一些遊騎遮蔽戰場,但數萬人的大戰完全無法遮蔽,遊騎抵近前線,可以清晰地看到顏良、張郃等人的將旗。

張郃還在與曹軍戰鬥的消息在文丑看來理所當然,但顏良的出現卻讓他既疑惑又驚喜。

疑惑的是還在兗州的顏良爲何如此快就能趕來救援,驚喜的是他自然知道自己這個老兄弟的能耐,有了顏良和他的精銳部衆,那這場戰鬥的勝面將大大增加。

既然知道了前邊的戰事十分膠着,文丑倒也並不急着加入戰場,他令部衆找了一處隱蔽之處稍事休息恢復體力,自己潛到前方觀察形勢。

當張郃與徐晃殺得難分難解的時候,文丑不爲所動。

當虎豹騎從側面發動奇襲的時候,文丑雖然很想上前阻攔,但知道憑自己手下步卒爲主的部衆很難快速上前攔下虎豹騎。

好在張郃與隗冉的應對得法,算是遏制住了虎豹騎的勢頭,讓文丑長呼一口氣。

直到曹操的中陣再度遣出一部人馬隨於禁去攻河北軍的時候,文丑認爲時機到了。

此刻曹操本陣附近至多也只留下了兩三千人,正是直取敵酋的良機。

文丑果斷帶人急衝曹操本陣,麾下將士們早就憋了一股勁,越走越快,到得最後都是跑步突進。

當文丑的部衆開始衝鋒時,交戰雙方俱都注意到了這個意外情況。

曹軍自然大爲震怖,俱都要去回援曹操本陣,但河北軍見此良機哪裡能放過,士氣大振之下奮力猛攻,打得前線的曹軍不敢輕動,許褚、徐晃、樂進、于禁等將都被自己的對手牢牢牽制住不得脫身。

曹純的虎豹騎機動能力強,是阻截文丑部的最佳人選,但他對面的隗冉卻不願輕易放過他。

隗冉久聞虎豹騎之名,早就想要與其一較高低,但他手邊本只有五百騎,人數相差懸殊,便息了那個念頭。

但張郃對其十分信任,將手下五百多騎交由他統一指揮,手中有了一千多騎的隗冉便信心大增。

隗冉見場上形勢突變,有一支人馬直衝曹操本陣而去,雖然不知道那股人馬是誰,但料到曹純定然要回軍去援,便提前發動,自率了一千騎在前,命三千步卒在後,反過來朝虎豹騎攻去。

若是正常情況下,曹純巴不得對面與自己對攻,好讓自己尋隙踏陣。

但如今曹操本陣遇險,曹純心知曹操身邊人手不多,若被順利突進去絕對堪憂。

於是戰場上便出現了極爲滑稽的一幕,方纔還追着河北軍打的兩千多虎豹騎,反過來被人數遠少於他們的河北騎兵追着打,而兩股騎兵身後,還有一支步卒在努力追趕他們的步伐。

與其他部衆相比,只有曹洪的後陣比較空閒。

曹洪爲人較爲持重,也不貪功,故而曹操留他固守官渡土城,能夠抵禦住河北軍的猛攻,着實是大功一件,故而也很安穩地在後面壓陣,不與其他衆將爭功。

見斜刺裡殺出的那支人馬氣勢驚人,曹洪連忙往前壓上與曹操本陣匯合。

這一股滿含悲憤的河北士卒正應了一個詞“哀兵必勝”,人人皆呼喝疾奔,狀若癲狂,更是不管面前之敵是誰,提起兵刃便殺,用的都是一往無前的博死打法。

曹軍哪裡見識過這等雙目通紅,如同野獸一般的打法,從氣勢上就被完全壓滅了下去,被打得連連後退傷亡慘重。

文丑更是將這大半年來的鬱氣盡數撒在面前的曹軍身上,手中兵刃左掃右打,將敢於阻攔在身前的曹軍盡數送去幽都,口中更大吼道:“曹賊就在前方,隨我殺!”

文丑身邊的將士們大都採取了拼命的打法,自身損傷也不小,但各個不畏傷亡,不避刀槍,跟着大喊:“殺賊!殺賊!”

曹操居於陣中央,雖然仍舊安坐馬上,但臉色早就變得十分難看,看着遠處無人可擋的文丑,饒是久經大陣仗的曹操亦不由得喉頭發乾。

見文丑帶人越突越前,本方士卒雖然拼死抵擋,仍舊無法遏制河北軍的攻勢,讓曹操不自覺地想起了汴水畔、濮陽城內、宛城營中、瓦邑山下那幾次極度糟糕的經歷,想着難不成今天又要如此。

好在曹操看到有福將之稱的本家兄弟曹洪在身邊,才稍稍趕了過來。

曹洪也知道文丑悍勇難當,一邊派手下上前抵擋,一邊跑到曹操身邊道:“明公,敵勢洶洶,還請暫避鋒芒,容洪率部抵禦。”

曹操強作鎮定地道:“吾之大纛不可輕動,動則恐軍心動搖。”

曹洪還待再勸,突然曹操身邊的短兵近衛齊齊發一聲喊道:“明公小心!”一邊喊一邊舉着盾牌朝曹操撲來。

曹洪耳尖,聽到有羽箭破空聲,連忙一把拽向了身旁的曹操。

曹操被身旁的驚呼一嚇,又被曹洪用力一拽,便向側面倒去。

曹操剛倒下,一支羽箭就從原本曹操所在的位置飛過,射中了曹操身後一人身上,響起一聲慘叫。

卻原來是文丑已經殺進了百步之內,望見遠處司空大纛之下衆星拱月一般的敵將,心知多半便是曹操本人,便抽空摸出強弓一箭朝曹**去。

一箭射出後,文丑見曹操被人拉開沒有得手,不由暗道可惜,手中的動作倒也不停下,繼續換上長戟往前強突。

曹操還沒掉到地下就被圍上來的短兵托住,但已然被那支險些奪命的冷箭給嚇出一身冷汗。

曹洪見勢不妙,又勸道:“明公不妨稍退,留洪在此護衛纛旗。”

曹操素來就不是什麼悍不畏死的勇者,在汴水河畔被徐榮擊敗,同伴衛茲身歿,他爲了保命受了曹洪的坐騎險死還生;在濮陽城中他改換衣着棄了高冠僞作小卒,向布騎詐稱曹操“乘黃馬走者是也。”騙開追兵突火而出;在宛城軍營,留下典韋斷後,更拋下受傷的長子曹昂,坐了曹昂讓出的坐騎獨自逃生。

眼下再遇險境,又經受了剛纔那奪命一箭的驚嚇,再也說不出什麼死戰不退的硬氣話,點了點頭便在短兵的護持下往東邊退避。

雖然曹操的司空大纛仍舊矗立在陣中央,但陣內一羣人往東遁去卻瞞不了身邊的曹兵,更瞞不了眼尖的文丑。

文丑大呼道:“曹操逃了!”

他手下的士卒下意識地跟着呼喊道:“曹操逃了!曹操逃了!”

河北軍一邊呼喝,一邊更爲賣力地向前猛攻,而面前的曹軍則被喊得有些驚疑不定,益發難以抵擋。

數千人齊聲呼喊的聲音震耳欲聾,遠處正在交戰的雙方將士也都聽見了。

曹軍衆將回望本陣,見曹操的大纛依舊豎在原地,便以爲是河北軍故意呼喊亂人心神,但仍有不少士卒有些搞不清狀況動搖了士氣。

反觀河北軍中聽到這呼喝聲後精神大振,大有不管是不是真的,我反正信了的架勢。

在曹軍中間,心情最爲急切的乃是虎癡許褚,他的本職工作乃是曹操近衛,上陣廝殺乃是兼職。

此刻後方曹操本陣生亂,許褚有些後悔自己請令向前。

雖然他與顏良交手了上百回合,打得那叫是驚天動地酣暢淋漓,讓武癡過足了癮。

但若是曹操有個三長兩短,那他許褚簡直是百死莫辭。

許褚心中憂急,左刀右戟一通猛攻,把顏良稍稍逼退後,再也不敢戀戰直接往後撤去。

顏良知道許褚急着要去找曹操,但他也沒想着阻攔,正因爲許褚的存在,所以正面戰場完全無法往前推,如今虎癡走了,那還不趁火打劫,絕對不符合顏良的風格。

顏良高舉加料的鐵戟,高呼道:“支援文將軍!殺賊!”

身邊的戟士們俱都跟着一起大喊:“殺賊!殺賊!”

簡潔的口號不停往外傳播,直到所有河北軍將士俱都衆口同聲,河北軍的士氣再度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

第587章 勾搭與矜持第419章 趙國郡兵第130章 埋伏包抄第470章 度遼將軍第238章 蓋有非常之法也第57章 一逃又一追第524章 驚變第121章 爲何是烏巢?第530章 忠於社稷百姓第195章 勝利的天平第302章 人才難覓第255章 房山礦場第358章 變故第77章 寧爲太平犬,莫作亂離人第559章 曹操的心頭恨第563章 各方反應第75章 鳩佔鵲巢第576章 不裝了我攤牌啦第426章 北路軍第342章 高幹的小心思第75章 鳩佔鵲巢第265章 鳳尾簪第231章 辛毗對策第407章 穿越者欒武子第115章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第256章 黑山的復仇第379章 委曲求全第64章 誰在設謀害我?第86章 馳援文丑第453章 劉表的饋贈第353章 水鏡先生第478章 輕騎猛進第3章 求生亦不易第551章 議請封侯第533章 不是我不明白第209章 常山國相第159章 吃棗藥丸的志向第99章 來自江東的意外消息第188章 兵敗如山倒第243章 執子之手第485章 將軍的氣魄第208章 刺客侯第447章 要死要活第522章 舊人第599章 多疑的袁紹第255章 房山礦場第567章 ****第77章 寧爲太平犬,莫作亂離人第128章 己吾匪事第469章 功高難賞第382章 加料第50章 固辭東郡第33章 風雨欲來如坐鍼氈第267章 真香第367章 頂天立地劉玄德第141章 背運的衛恂第64章 誰在設謀害我?第432章 愛兵如子勝乃可全第587章 勾搭與矜持第322章 伏擊與反伏擊第164章 貧寒少年發跡史第579章 兩封常山的來信第477章 主導權之爭第16章 走一步看一步吧第538章 烏桓突騎第74章 計點戰果第210章 老袁與小袁第310章 遊說張子明第333章 讀書牧羊兒第400章 逆推第28章 城外來客第28章 城外來客第217章 殺賊!保家!第120章 此去烏巢第547章 回家第591章 慫到飛起第587章 同門師兄弟第69章 張遼的抉擇第342章 高幹的小心思第270章 濟北戰事第531章 牽招與棋子第185章 官渡迷局第367章 頂天立地劉玄德第242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414章 五路同時出兵第561章 高邑侯第86章 馳援文丑第580章 春華絕情第519章 不間斷配合第145章 斷其歸路第461章 上艾士紳第471章 打翻了醋罈子第156章 清河朱靈第558章 賊心不死第138章 將軍之慮有三第509章 上谷牧苑第292章 思想理念教育第1章 造化弄人第331章 間客
第587章 勾搭與矜持第419章 趙國郡兵第130章 埋伏包抄第470章 度遼將軍第238章 蓋有非常之法也第57章 一逃又一追第524章 驚變第121章 爲何是烏巢?第530章 忠於社稷百姓第195章 勝利的天平第302章 人才難覓第255章 房山礦場第358章 變故第77章 寧爲太平犬,莫作亂離人第559章 曹操的心頭恨第563章 各方反應第75章 鳩佔鵲巢第576章 不裝了我攤牌啦第426章 北路軍第342章 高幹的小心思第75章 鳩佔鵲巢第265章 鳳尾簪第231章 辛毗對策第407章 穿越者欒武子第115章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第256章 黑山的復仇第379章 委曲求全第64章 誰在設謀害我?第86章 馳援文丑第453章 劉表的饋贈第353章 水鏡先生第478章 輕騎猛進第3章 求生亦不易第551章 議請封侯第533章 不是我不明白第209章 常山國相第159章 吃棗藥丸的志向第99章 來自江東的意外消息第188章 兵敗如山倒第243章 執子之手第485章 將軍的氣魄第208章 刺客侯第447章 要死要活第522章 舊人第599章 多疑的袁紹第255章 房山礦場第567章 ****第77章 寧爲太平犬,莫作亂離人第128章 己吾匪事第469章 功高難賞第382章 加料第50章 固辭東郡第33章 風雨欲來如坐鍼氈第267章 真香第367章 頂天立地劉玄德第141章 背運的衛恂第64章 誰在設謀害我?第432章 愛兵如子勝乃可全第587章 勾搭與矜持第322章 伏擊與反伏擊第164章 貧寒少年發跡史第579章 兩封常山的來信第477章 主導權之爭第16章 走一步看一步吧第538章 烏桓突騎第74章 計點戰果第210章 老袁與小袁第310章 遊說張子明第333章 讀書牧羊兒第400章 逆推第28章 城外來客第28章 城外來客第217章 殺賊!保家!第120章 此去烏巢第547章 回家第591章 慫到飛起第587章 同門師兄弟第69章 張遼的抉擇第342章 高幹的小心思第270章 濟北戰事第531章 牽招與棋子第185章 官渡迷局第367章 頂天立地劉玄德第242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414章 五路同時出兵第561章 高邑侯第86章 馳援文丑第580章 春華絕情第519章 不間斷配合第145章 斷其歸路第461章 上艾士紳第471章 打翻了醋罈子第156章 清河朱靈第558章 賊心不死第138章 將軍之慮有三第509章 上谷牧苑第292章 思想理念教育第1章 造化弄人第331章 間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