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考量朝中態度

來曜都護的書房內,高仙芝放下茶碗,神情疑惑又帶着幾分惋惜說道:“大漠中賊匪的實力我知道,他們擅長刀法,單打獨鬥的武力很強,這個李嗣業能以一人之力,將全部賊匪取首級,是可用之才。眼下安西正是用人之際,這樣的人才都護爲何不用?反而要把他閒置起來。”

來曜雙手抱着膝蓋,爽朗地笑道:“高仙芝你只理會兵家這點事兒,可知我這安西都護卻要兼顧各方人情,洞察朝中局勢。任一個人,或是免一個人,都需要考慮到長安朝中那幾位的態度。”

高仙芝有些難以置信:“安西之於長安,遠隔萬里之遙,都護總攬安西軍政,不過起用一個小小的旅率,難不成還能因此得罪到朝中相公?”

這事兒聽起來,確實有些太扯了。

來曜揉着眉頭說道:“你不信,可偏偏就是這樣,這個李嗣業,曾經在東宮擔任太子內率千牛備身,還是聖人親自任命的。只是想不到此人留在東宮,很快就成爲了太子李瑛的心腹,竟然能讓聖人也爲之忌憚,以忠王李璵的名義,將他打發給了我這個安西都護府。”

“如今朝中風向不明,太子李瑛東宮之位岌岌可危,長安的留後院發來消息,張九齡相公的中書令已被罷免,改任尚書右丞,一步登天坐上中書令位子的,是原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李林甫。李相公不止深受聖人寵信,還與武惠妃關係非淺,一心相助武惠妃之子壽王承襲太子之位。”

高仙芝依然不理解:“這李嗣業已經離開東宮,如今以從七品的官身來擔任一個率正,這算什麼大不了的事情?還能引惹朝中不快?”

來曜無奈地笑了一聲說道:“你沒有在朝中待過,不知道這些人的心思細密。況且我今次入朝,陛下曾透露出欲由李林甫遙領安西大都護,所以李相公很快就會變成我們的頂頭上司,日後所有安西的官員任命安排,怕以後都要報備給李相公,所以在李嗣業這件事情上,我們寧可謹慎一些,也不可犯李相公的忌諱。”

高仙芝笑了,用擡槓似的口吻問道:“若是太子的東宮之位保留下來,你可是不小心得罪了太子近臣。”

來曜驕傲地擡頭一笑:”誰說我得罪他了,本都護雖然沒有給他安排實缺,但每月的錢俸祿米,都是按照校尉的標準來給,他剛來,就給他安排了一座小宅,也是按照校尉的標準給的,我相信這個李嗣業,會明白我的心思,不會想說不通的。”

高仙芝由衷笑着讚道:“來都護,你待人處事,可真算是滴水不漏。”

來曜隨即笑道:“這算什麼滴水不漏,和某些人比起來可就差遠了。”

高仙芝雖不知道他說得是誰,但也隱忍着不問,作爲一個下屬,可以表現出適當的好奇心,但也不可表現得太過好奇。

蹲在府堂後牆下的陸謙,偷悄悄地站起來,貓着腰離開後,走到大院中又停直了腰站正,好像什麼都沒有發生過一般。

……

李嗣業在一名戶曹參軍屬下主薄的引領下,牽着自己的馬匹、駱駝,同田珍藤牧一起前往龜茲城中的一處小院。

龜茲城幾乎全是存粹西域風格的住宅,平頂屋拱形石膏門,街道上窄袖胡人比比皆是。莫說是街道中,就連都護府的衛隊中,也有許多深目藍瞳,高鼻樑的唐軍,雖然漢人佔了很大的比例,但也儼然有點多國部隊的意思。

他所住的宅院,就是這樣一座西域風格的建築,主體建築由石塊和白泥建成,屋內頂部砌做拱形,下面鋪着方形格子地毯,靠牆砌着一個火塘,有煙道通往屋頂。二樓一般是女眷的住所,外牆上架着木梯通到樓上。

送走戶曹主薄後,李嗣業和藤牧、田珍盤膝坐在房間地毯上。他咳嗽了一聲,兩人也來了精神等待他發話。

“擔任實缺的事情,怕是不成了。”

“爲啥?”田珍有些沉不住氣了,問道:“離開長安的時候,來曜不是答應你好好的嗎?一入安西就讓你擔任實權率正,他怎麼能變卦?”

“這事情一時半會兒說不清楚,但不會等待的時間太長,可能要等幾個月。”

田珍頓時有些不樂意了:“我田珍跟你來西域,就是爲了建功立業,上戰場殺敵,這突然被閒置擱起算怎麼回事兒?”

藤牧倒顯得無所謂,他本來就是抱着學習技術的態度入唐軍服役,遲早幾天無所謂。

李嗣業心情本不是很好,聽到這話便不軟不硬麪無表情地說道:“安西已經來了,雖然來都護暫時沒有用我,並不代表不用你們兩個,明天我就再去找他一趟,讓他把你們兩個安排了,省得跟着我耽誤前程。”

“嗨喲?你這話是什麼意思?老子是那種人嗎!說好了跟你一起來西域闖蕩,你以爲我是自私自利的小人?”

李嗣業攤開手說:“你不是想要建功立業的機會嗎?跟我在一起怕耽誤了你的前程,我給你找一條路子,你怎麼還不樂意了。”

“行,行,我不跟你說了!”

田珍氣呼呼地走出門去,藤牧唉地喊了他一聲,無奈地坐在了李嗣業身邊,彬彬有禮地勸說道:“田珍兄的脾氣是火爆了一些,但他這個人性子就是這樣呢,萬望你不要怪罪。我這邊兒請你儘管放心,我對嗣業郎你是相信的,請你放心。”

李嗣業扭頭冷漠地看了他一眼,說:“你也滾蛋。”

“嗣業郎,你……好,”藤牧也站起身,轉身往門外走去。

……

陸謙在都護的書房牆根下偷聽了半天,得知李嗣業並未得到來曜的任用,心總算放下來一些,但仍舊是如芒在背。他左思右想之後,決定去找自己的表兄簫挺,向他討一些意見。

他的表兄不是別人,而是在安西都護來曜麾下擔任錄事參軍事的簫挺,官職正七品上,算是來曜都護身邊的文職,他能順利地提拔爲都護衛隊內率,也是沾了這位表兄的光。

陸謙把事情交代給副率正,便騎馬朝城中簫挺的宅邸而去。

他來到簫宅門口,扭頭看了看左右無人,在門板上敲了敲。

老蒼頭推開門,看到是陸謙,便把他讓了進去。

第八百九十六章 雖勝猶敗第九百一十六章 前方打仗 後方內鬥第八百九十二章 史朝義失冀州第一百六十三章 俏娘子行刺第六百四十四章 官多不壓身第六百零八章 戰爭的延續是政治第六百二十八章 酒宴授勳獎賞第八十八章 孤身截馬救玉環第二百零二章 被埋沒的功勳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官上任跳蕩營第六百七十六章 楊國忠不自知第七百六十六章 肅宗父子回長安第四百四十七章 奔走長安第三十一章 西市酒肆對飲第八百一十三章 會戰河東攻上黨第七百六十六章 肅宗父子回長安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省心的史昕第六百六十九章 興都庫倫懷古第二百九十二章 全局考慮者第五百三十八章 戴望高談謀商第六百零五章 對陣康居城第一百八十章 郎君不懂妾意濃第七百七十六章 陝郡大戰崔乾佑第三百七十四章 裴都督法斷私通第六十一章 前往東宮第三百二十章 悶熱的相府第一百一十三章 並波悉林隔河對峙第六十一章 前往東宮第四百零四章 退據撥換城第十八章 聞氏父女第二百七十七章 提調段秀實第一百零二章 逃脫入大漠第七百七十章 帝王該不該妥協?第九百零九章 利益之謀第二百七十二章 龜茲奴市第七百六十五章 敵全軍覆沒第四百一十一章 爭鋒敵對 牧歌交織第六百六十七章 潰軍之將只剩勇第六百七十三章 渭河亭辯勢第七百六十六章 肅宗父子回長安第三百六十章 上任疏勒鎮第二十章 聞染與李枚兒第七十章 太子拍板,楊洄深謀第六百五十章 捏造罪行第三十三章 太子李瑛第二百六十三章 愛得不惜此身第七百五十章 房琯自薦欲復長安第七十七章 楊洄上躥下跳第四十章 西市街道對壘第二百七十二章 龜茲奴市第三百八十四章 獨立思考主動探尋第十三章 不良人日常第七百二十四章 最後的軍事籌備第一百四十二章 彈棉花,做棉被(感謝蒙古一胖子打賞)第七百零三章 流言四起第一百零九章 一VS三,守塔攻防!第六百五十八章 預謀伏擊戰第四百九十二章 獻給貴妃的賀禮第五百四十章 安置北庭諸將第六百四十七章 李大夫的稱讚第七百六十二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五百二十一章 預先安排後手第四百五十五章 生死之際,父子之間第七百四十四章 鳳翔之戰(下)第三百零二章 安西有戰事第七十五章 賽場如商場第九十章 陰冷最是帝王家第八百二十七章 郭英義之死第二百九十七章 關門打狗vs甕中捉鱉第七百三十章 調走李光弼第二百三十七章 煽動牧民第八十三章 不速之客造訪(求推薦票收藏)第六百九十七章 李嗣業白馬入長安第六百一十一章 沙漠中鏖戰第五百一十一章 跋涉行軍第一百八十章 郎君不懂妾意濃第六百五十四章 招降阿布思部第三百四十二章 安排親衛第五百四十二章 右相辦公流程第四百四十九章 皇帝流落街道第六百五十二章 調兵出征之爭論第二百九十章 上級矛盾分歧第六百九十五章 楊相窮途之計第一百四十五章 別跟都護談錢第七十二章 馬球賽籌備第二百五十四章 兄長的人生大事第三百零一章 陌刀鎮沙匪第四百六十六章 發配蔥嶺之逆旅第五百六十六章 勤政樓告刁狀第一百三十九章 史上最豪華商隊第八十八章 孤身截馬救玉環第八百三十八章 扶植傀儡皇帝第四百二十六章 以牙還牙,百無禁忌第三百八十一章 輿論引導第二百五十章 君子愛財取之有策第六十五章 太極宮馬球賽第一百一十九章 小人與小人求計第一百零七章 絕壁接戰阻擊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帝的兩面性第八百七十六章 輕取五丁關
第八百九十六章 雖勝猶敗第九百一十六章 前方打仗 後方內鬥第八百九十二章 史朝義失冀州第一百六十三章 俏娘子行刺第六百四十四章 官多不壓身第六百零八章 戰爭的延續是政治第六百二十八章 酒宴授勳獎賞第八十八章 孤身截馬救玉環第二百零二章 被埋沒的功勳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官上任跳蕩營第六百七十六章 楊國忠不自知第七百六十六章 肅宗父子回長安第四百四十七章 奔走長安第三十一章 西市酒肆對飲第八百一十三章 會戰河東攻上黨第七百六十六章 肅宗父子回長安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省心的史昕第六百六十九章 興都庫倫懷古第二百九十二章 全局考慮者第五百三十八章 戴望高談謀商第六百零五章 對陣康居城第一百八十章 郎君不懂妾意濃第七百七十六章 陝郡大戰崔乾佑第三百七十四章 裴都督法斷私通第六十一章 前往東宮第三百二十章 悶熱的相府第一百一十三章 並波悉林隔河對峙第六十一章 前往東宮第四百零四章 退據撥換城第十八章 聞氏父女第二百七十七章 提調段秀實第一百零二章 逃脫入大漠第七百七十章 帝王該不該妥協?第九百零九章 利益之謀第二百七十二章 龜茲奴市第七百六十五章 敵全軍覆沒第四百一十一章 爭鋒敵對 牧歌交織第六百六十七章 潰軍之將只剩勇第六百七十三章 渭河亭辯勢第七百六十六章 肅宗父子回長安第三百六十章 上任疏勒鎮第二十章 聞染與李枚兒第七十章 太子拍板,楊洄深謀第六百五十章 捏造罪行第三十三章 太子李瑛第二百六十三章 愛得不惜此身第七百五十章 房琯自薦欲復長安第七十七章 楊洄上躥下跳第四十章 西市街道對壘第二百七十二章 龜茲奴市第三百八十四章 獨立思考主動探尋第十三章 不良人日常第七百二十四章 最後的軍事籌備第一百四十二章 彈棉花,做棉被(感謝蒙古一胖子打賞)第七百零三章 流言四起第一百零九章 一VS三,守塔攻防!第六百五十八章 預謀伏擊戰第四百九十二章 獻給貴妃的賀禮第五百四十章 安置北庭諸將第六百四十七章 李大夫的稱讚第七百六十二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五百二十一章 預先安排後手第四百五十五章 生死之際,父子之間第七百四十四章 鳳翔之戰(下)第三百零二章 安西有戰事第七十五章 賽場如商場第九十章 陰冷最是帝王家第八百二十七章 郭英義之死第二百九十七章 關門打狗vs甕中捉鱉第七百三十章 調走李光弼第二百三十七章 煽動牧民第八十三章 不速之客造訪(求推薦票收藏)第六百九十七章 李嗣業白馬入長安第六百一十一章 沙漠中鏖戰第五百一十一章 跋涉行軍第一百八十章 郎君不懂妾意濃第六百五十四章 招降阿布思部第三百四十二章 安排親衛第五百四十二章 右相辦公流程第四百四十九章 皇帝流落街道第六百五十二章 調兵出征之爭論第二百九十章 上級矛盾分歧第六百九十五章 楊相窮途之計第一百四十五章 別跟都護談錢第七十二章 馬球賽籌備第二百五十四章 兄長的人生大事第三百零一章 陌刀鎮沙匪第四百六十六章 發配蔥嶺之逆旅第五百六十六章 勤政樓告刁狀第一百三十九章 史上最豪華商隊第八十八章 孤身截馬救玉環第八百三十八章 扶植傀儡皇帝第四百二十六章 以牙還牙,百無禁忌第三百八十一章 輿論引導第二百五十章 君子愛財取之有策第六十五章 太極宮馬球賽第一百一十九章 小人與小人求計第一百零七章 絕壁接戰阻擊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帝的兩面性第八百七十六章 輕取五丁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