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王妃身邊的親人們

“你幹什麼!”不遠處壽王衛隊的校尉警告式地疾喊了一聲。

李嗣業連忙鬆開楊玉環,離開三步遠外,蹲在地上朝快跑過來的壽王行叉手禮:“卑職參見壽王。”

壽王的幾個親衛,呈半包圍把李嗣業圍住,好像是怕他逃掉似的。

李瑁顧不上理會他,連忙扶住王妃,把背上的披風解下來,給楊玉環披在身下,握着媳婦兒的雙手殷切地問道:“玉環,可真是嚇壞爲夫了,你沒有摔到哪裡吧?”

楊玉環順勢倒在夫君的懷裡,顯得很嬌弱,有氣無力地說:“剛剛玉環危在旦夕,險些就見不到十八郎了。”

李嗣業的心中一陣腹誹,老子蹲得腳都酸了,你們夫妻竟然還在這兒強行給我喂狗糧,實在是可恨。

稍稍平緩下來的楊玉環這才從丈夫懷中扭過頭來,指着李嗣業說:“幸虧這位壯士搭救,玉環才能夠逃出生天。”

李瑁這才擡頭看了李嗣業一眼,讚許地說道:“確實是壯士,該賞。”

他隨即又回頭去照顧自己的媳婦兒了。

就這麼簡單的一句誇獎?不來兩句多虧壯士相救感激云云,然後當場許諾真金白銀什麼的?

看來壽王並不擅長表面上的禮遇云云,況且他李嗣業要的也不是這些獎賞,而是對未來的未雨綢繆,反正不管怎麼說,楊貴妃這個大腿他是抱定了。

緊接着又有一批人馬及時趕到,簇擁着身穿金黃色戎裝騎在馬上的皇帝,然後是雍容華貴的惠妃娘娘,太子等兄弟三人緊隨其後也跟了上來。

李嗣業回頭略掃了一眼他們臉上,似乎沒有什麼反常表情,不過兄弟三人之間的距離捱得太近,倒像是抱團取暖的羊羣。

他們終究還是懼怕的,雖然表面上看不出來,但腳底下的步伐遲疑謹慎了很多,人可以訓練控制臉上的表情,卻無法調動全身去說謊,總有一個器官會出賣你。

幾名壽王的衛士站在倒地的馬匹旁,不讓其他人靠近,果然,出事以後,他們第一想到的就是陰謀,是以最大的惡意來猜測別人。

李隆基與武惠妃翻身下馬,在衆人的簇擁下朝這邊走來,皇帝的臉上閃過一絲憂切的擔心,隨即略微擡頭,恢復了高高在上俯視蒼生的雍容帝王形象。

武惠妃連忙走過去,對兒媳婦溫言詢問,然後又蹲下來握住她的小手,皺起眉頭好似對她剛纔的遭遇的驚心動魄感同身受。

李隆基上身微微前傾,似乎在看兒媳婦的狀況,隨即語氣不帶感情地問道:“壽王妃沒有受傷吧。”

他作爲一個公公,適當地表現出對兒媳婦的關心,沒什麼問題吧。

楊玉環擡起那修長如天鵝般的脖頸,擡頭對皇帝說:“謝過阿耶關心,兒臣只是受了一點兒驚嚇,於身體無礙。”

這小嘴發出的聲音如黃鶯一般婉轉清澈,甜得比胡麻餅還要發膩,特別是那一聲阿耶,簡直酥到了人的骨頭裡,這可怎麼得了。

這一幕讓李嗣業很是詫異,實在是太不真實了,就好像是電視臺八點檔的家庭溫情大劇,能把人感動到流淚的那種。

李家的公主們上前來把楊玉環圍在中間,也是關懷備至。武惠妃這個婆婆的表現尤爲突出,超越了親生與野生之間的臨界點,就連皇帝也……皇帝就不用說了……大家都知道。

但是在下一秒,李瑁猛然扭過頭去,深深地看了站在不遠處的三兄弟一眼,準備叉手面向皇帝準備說話,卻遇到了母親若警示性的眸子,他只得收起那極具報復性的眼眸,悄然站在了妻子身旁。

場面有些亂,這些人似乎把他這個救人立功者忘了,只是皇帝感覺百無聊賴之際,纔開口問道:“剛纔是何人救下了壽王妃啊。”

這個自然不用李嗣業自己上去表功,別人也搶不走,畢竟當事者還都在現場。

壽王的侍衛典軍朝依然蹲跪在地上的李嗣業看了一眼,眼角里閃過半分戒備神色,叉手開口道:啓稟陛下,是太子內率千牛李嗣業出手相救。”

周邊的衆人交頭接耳,李嗣業這個人在太子或親王府的官員們中間還是挺有名的,自從上次的馬球賽傳開之後,親王們也都知道太子府有這麼個人,想出歪招給太子彌補欠賬,把他們這些親王的馬球隊當做便宜苦力耍弄了一番。

所以這些人對李嗣業是沒有什麼好感的,顯露聰明的人在他們的眼裡都討厭。

李嗣業心裡明白了這一點,這就叫出頭的椽子先爛,但還有一句話是說不遭人嫉是庸才,這個度,實在是難以把握。

他已經暗暗決定了,以後做人要低調點,能暗着來的絕不能明着來,哪怕被人罵做陰×也在所不惜。

“又是李嗣業?”李隆基暗自嘀咕了一聲,這個人現在是太子的人,而太子又是他十分提防的人。但是有功不賞又不是他的風格,不能給他升官,就只能賞錢了。

“李嗣業救下壽王妃,有功,賞黃金百兩,錦緞五百匹!”

李嗣業連忙跪地謝恩:“謝陛下隆恩。”

皇帝賞賜過後,就帶着衆人往山下走去,驚魂未定的楊玉環被扶上了另外一匹馬,簇擁在衆貴女之間,隔絕開他這個小人物。

他突然感覺到自己的冒險有些不值,只不過是留下了短短几分鐘的印象,等時間一長,他這個救命恩人的形象是不是在楊玉環心中越模糊,等她成爲楊貴妃之後,也就不記得自己是誰了。

“麻蛋,剛纔她昏迷的時候就應該揩一下油,至少能回點兒本錢。”

“這位參軍你什麼意思?壽王和皇上都說我救王妃娘娘有功,你竟然跑過來叨逼叨,你是覺得老子不配擁有這份兒功勞嗎,還是你覺得我好欺負?”

壽王府參軍愣愣地看了李嗣業三四秒,才拱了拱手說道:“請不要誤會,我只是簡單地詢問一下。”

第三百六十二章 記裡鼓車第四百零七章 莫賀可汗求降第七百九十八章 什麼叫黃雀在後第五百一十六章 挫折而立志第七百一十七章 李靜忠兼職月老第八十七章 獵苑那些事兒第三百五十八章 禮遇封常清第六百二十章 我方擬定條件第五百五十一章 思想上的危險第一百一十八章 考量朝中態度第二百一十九章 勞師遠征第四百八十八章 安西兵事第十三章 不良人日常第四百四十四章 前往溫泉宮第八百四十八章 進逼涼州勸降第六十一章 前往東宮第六百五十二章 調兵出征之爭論第八百三十九章 陰間登基大典第十四章 包圍突發現場第八百五十二章 在印度稱帝第三百零七章 印綬可定人心第三百一十八章 將軍的先見之明第四十一章 具有傳奇色彩的餅第三百三十五章 阿史那家的福澤第一百四十九章 尤關棉被的商戰第二百三十一章 風吹草動殺人第二百六十七章 右相李林甫第九百三十一章 病虛忌憚大將第五百二十七章 梅妃學藝第八百零四章 主動變爲被動第一百二十四章 這個守捉城有點兒窮第五百零三章 虢國夫人營造新府第十九章 駙馬府陰謀羅織第五百八十四章 羯師國投降第一百四十三章 今年冬天特別冷第十章 擊敗扎齊列第六百二十章 我方擬定條件第七百一十七章 李靜忠兼職月老第八百零六章 忌憚與偏見第七百三十三章 東都洛陽淪陷第三百五十七章 都護府定策第六百二十章 我方擬定條件第一百三十八章 蘇赫動腦子第一百零九章 一VS三,守塔攻防!第六百七十六章 楊國忠不自知第二百零五章 大義之諾第三百零一章 陌刀鎮沙匪第二百八十七章 士別三日當裂目第五百五十四章 北庭軍拉練對抗第七十七章 楊洄上躥下跳第三百八十四章 獨立思考主動探尋第一百三十五章 伏擊、追殺第九百二十二章 張巡身陷囹圄第十八章 聞氏父女第五百三十二章 魔幻現實人才選拔第四百一十一章 爭鋒敵對 牧歌交織第四百六十八章 對峙,最好的結果第七十二章 馬球賽籌備第六百一十七章 猛火雷破陣第六百零六章 投射兵器對峙第五百三十九章 大生意大謀劃第六百二十五章 告祭太廟第六百零三章 節度使職責第五百三十九章 大生意大謀劃第三百六十七章 燈下獨謀大業第二百二十二章 有所謀,有所恃第一百二十二章 白頭守捉使第一百八十一章 宗呂召舊部,嗣業迎上官第七百六十九章 入朝只爲權勢?第四十一章 具有傳奇色彩的餅第四百九十七章 功成貴妃榻第六百四十二章 李林甫薨第八百零一章 策略多變第五百四十三章 爲岑參跑動疏通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佬最後到場第五百一十五章 血戰連雲堡(上)第二百八十一章 歸家之人第七百三十四章 入紫薇欲稱帝第七百九十章 謀劃出逃長安第九百一十八章 南朝無將使賀蘭成名第五十二章 秘密押送出獄第二十一章 張縣尉巧言逼供第二百零二章 被埋沒的功勳第五百零七章 如何韜晦避耳目第二百二十八章 徵召敢死之士第一百四十八章 物資已經送達第八百五十四章 先政治交鋒後戰爭第二百七十五章 燙手的差事第六百零九章 拜火教需要安慰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相猜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食使者邀見第一百九十五章 校尉入撥換 點卯折衝府第四十七章 唐皇問餅第五百七十五章 利益攸關第一百章 慎重的匪徒第六百零三章 節度使職責第八十一章 忠言勸太子第七百二十八章 所謂退敵之策第五百三十五章 副都護郭子儀第七百三十六章 西涼王備兵隴右
第三百六十二章 記裡鼓車第四百零七章 莫賀可汗求降第七百九十八章 什麼叫黃雀在後第五百一十六章 挫折而立志第七百一十七章 李靜忠兼職月老第八十七章 獵苑那些事兒第三百五十八章 禮遇封常清第六百二十章 我方擬定條件第五百五十一章 思想上的危險第一百一十八章 考量朝中態度第二百一十九章 勞師遠征第四百八十八章 安西兵事第十三章 不良人日常第四百四十四章 前往溫泉宮第八百四十八章 進逼涼州勸降第六十一章 前往東宮第六百五十二章 調兵出征之爭論第八百三十九章 陰間登基大典第十四章 包圍突發現場第八百五十二章 在印度稱帝第三百零七章 印綬可定人心第三百一十八章 將軍的先見之明第四十一章 具有傳奇色彩的餅第三百三十五章 阿史那家的福澤第一百四十九章 尤關棉被的商戰第二百三十一章 風吹草動殺人第二百六十七章 右相李林甫第九百三十一章 病虛忌憚大將第五百二十七章 梅妃學藝第八百零四章 主動變爲被動第一百二十四章 這個守捉城有點兒窮第五百零三章 虢國夫人營造新府第十九章 駙馬府陰謀羅織第五百八十四章 羯師國投降第一百四十三章 今年冬天特別冷第十章 擊敗扎齊列第六百二十章 我方擬定條件第七百一十七章 李靜忠兼職月老第八百零六章 忌憚與偏見第七百三十三章 東都洛陽淪陷第三百五十七章 都護府定策第六百二十章 我方擬定條件第一百三十八章 蘇赫動腦子第一百零九章 一VS三,守塔攻防!第六百七十六章 楊國忠不自知第二百零五章 大義之諾第三百零一章 陌刀鎮沙匪第二百八十七章 士別三日當裂目第五百五十四章 北庭軍拉練對抗第七十七章 楊洄上躥下跳第三百八十四章 獨立思考主動探尋第一百三十五章 伏擊、追殺第九百二十二章 張巡身陷囹圄第十八章 聞氏父女第五百三十二章 魔幻現實人才選拔第四百一十一章 爭鋒敵對 牧歌交織第四百六十八章 對峙,最好的結果第七十二章 馬球賽籌備第六百一十七章 猛火雷破陣第六百零六章 投射兵器對峙第五百三十九章 大生意大謀劃第六百二十五章 告祭太廟第六百零三章 節度使職責第五百三十九章 大生意大謀劃第三百六十七章 燈下獨謀大業第二百二十二章 有所謀,有所恃第一百二十二章 白頭守捉使第一百八十一章 宗呂召舊部,嗣業迎上官第七百六十九章 入朝只爲權勢?第四十一章 具有傳奇色彩的餅第四百九十七章 功成貴妃榻第六百四十二章 李林甫薨第八百零一章 策略多變第五百四十三章 爲岑參跑動疏通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佬最後到場第五百一十五章 血戰連雲堡(上)第二百八十一章 歸家之人第七百三十四章 入紫薇欲稱帝第七百九十章 謀劃出逃長安第九百一十八章 南朝無將使賀蘭成名第五十二章 秘密押送出獄第二十一章 張縣尉巧言逼供第二百零二章 被埋沒的功勳第五百零七章 如何韜晦避耳目第二百二十八章 徵召敢死之士第一百四十八章 物資已經送達第八百五十四章 先政治交鋒後戰爭第二百七十五章 燙手的差事第六百零九章 拜火教需要安慰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相猜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食使者邀見第一百九十五章 校尉入撥換 點卯折衝府第四十七章 唐皇問餅第五百七十五章 利益攸關第一百章 慎重的匪徒第六百零三章 節度使職責第八十一章 忠言勸太子第七百二十八章 所謂退敵之策第五百三十五章 副都護郭子儀第七百三十六章 西涼王備兵隴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