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五章 天子家事爲國事

李嗣業產用左右翼包抄的方式衝擊唐軍六花陣的左右兩翼,迫使唐軍將整個中軍方陣一分二往兩邊支援,以加大縱深來對抗飛虎騎。

李光弼迫於無奈,只好分兵向兩邊支援已經垮塌的左右廂軍,李嗣業找準機會從中央突破,一舉擊潰了左虞侯軍,六花陣也徹底分崩離析。

他對自己打敗仗早有心理準備,所以無論是逃竄還是撤退,顯得並不突兀。只是河西軍的進攻太過迅疾,李嗣業深知擴大戰果的妙處,立刻四面出擊打擊唐軍餘部。

三支飛虎騎交替出擊,發揚出窮追猛打的精神,敗走的唐軍被一塊一塊吃掉並俘虜,朔方軍在後退的過程中如同驚弓之鳥,但凡有馬蹄的踢踏聲響起,他們便操起弓弩還擊,卻被飛馳而來騎隊迂迴沖斷,然後成羣結隊向河西軍投降。

李光弼一路向後撤退,在距離郡城三十里遠的地方,才碰到僕固懷恩帶來的援軍,彷彿那種遲來的肯定,雖然沒有什麼用,但非常有必要。

李光弼面帶疲憊風塵僕僕,僕固懷恩卻衣甲鮮亮,這位鐵勒部將軍也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不光彩不地道,翻身下馬來到李光弼面前,單膝跪地叉手道:”末將救援來遲,還請司徒降罪。”

李光弼的眼角里本來渲染着洶涌的怒色,卻被他硬生生地按耐了下來,翻身下馬將他攙扶起來:“懷恩將軍不必過多自責,陝郡戰敗是我指揮失誤所致,如今叛軍李嗣業緊隨在後,我們應當攜手同心,才能夠渡過難關。”

他與監軍魚朝恩同麾下將領李國貞、李光進、荔非元禮和僕固懷恩等人在郡城議事廳中商討接下來該如何抗敵。

僕固懷恩主動上前建議道:“郡城無險可守,遲早會被河西軍攻破,末將建議我們退守潼關力保關中,並向長安請求發兵救援。”

李光弼愁眉不展,退守潼關是他最後的無奈之舉,距離長安越近,他愈發要受朝廷掣肘。

監軍魚朝恩陰陽怪氣地在旁邊嘿哼了一聲道:“司徒可要掂量好輕重,卻莫憑一時之勇再去與李嗣業硬拼,要以大局爲重。”

李光弼扭頭掃了一眼道:“請魚監軍向朝廷據實以報,我等收拾殘部退入潼關,保障關中安危,都下去準備吧。”

他話音剛落,衆人都長長地鬆了一口氣,各自朝李司徒叉手告退,收攏麾下的兵馬集結。

次日上午,朔方軍各部緩慢退出陝郡向靈寶方向撤退,封常清率領安西軍餘部斷後。

僅僅過了兩天,田珍率領的飛虎騎先鋒已經進入了郡城中,後方李嗣業傳下軍令,命田珍暫且在郡城附近休整,並且開闢幾個營地準備長期作戰。他的其餘部隊開始向陝郡郡城集結,包括燕小四率領的炮營和北庭軍。

……

長安大明宮紫宸殿中,李亨咳嗽着伏在案頭上,手中握着一張前線送來的奏疏,手背上的青筋暴起。這些怵目驚心的字體使他再也按耐不住心底的怒意,一把將案几上的書冊全部推在了地上。

“我早該認清他的狼子野心!”

他憋出全身力氣喊出這一聲後,突然眼前一黑,整個人向後倒去癱軟在地。

李輔國連忙上前來將他扶住,對着大殿外聳立的柱子喊道:“快叫御醫!”

片刻之後,御醫跪坐在牀榻外的紗帳下,伸手探摸着李亨的脈搏,擡頭對皺眉站在一側的李輔國和張皇后說道:“陛下長久以來患有氣血不足之症,如今又急火攻心,應該靜臥用藥補養。微臣這就下去配一副藥,煎來讓陛下服下。”

張皇后滿頭珠翠容顏依舊,冷冰冰地對御醫揮了揮手:“你先退下吧。”

殿內如今就只剩下張皇后和李輔國二人,他們之間迅速交換了眼色,退出到距離牀榻五丈遠的紗帳後面。

張皇后目光盯着地面沉聲問道:“接下來你準備怎麼辦。”

李輔國嘴角微微上翹笑了一聲:“什麼怎麼辦?陛下身子骨還硬朗着呢。”

張皇后的語調愈發冷清:“我問你的是朝政,你們弄出來的那個李光弼接連打敗仗,怎麼還要用他?爲什麼不把他換下來讓郭子儀上,至少他知道該怎麼做。而且太子李豫曾三次上疏要求前往潼關駐守,這樣陛下才能放心地把龍驤軍的五萬人馬全部交到他們手上,爲什麼你攔住不給他看。”

李輔國長長地嘆了一口氣道:“娘娘,後宮不得干政這是禁令,你說的話超綱了。況且太子乃是國之儲君身份尊貴,陛下膝下多有子嗣,派誰去不行?何必非要派他去?”

皇后還要辯駁,又被李輔國一句話封住了嘴:“你剛纔說了這麼一大堆,其實最終目的就是爲了最後一句話,想把太子派出長安去麼?”

皇帝的御榻上響起了重重的咳嗽聲,李亨失聲呼喚道:“人呢!靜忠!”

李輔國連忙奔去,跪在榻前握住了皇帝的手,連忙低聲道:“陛下,老奴在這裡。”

張皇后也來到榻前,用力地閉緊了眼,臉上流淌出兩行渾濁的淚水。

皇帝氣喘吁吁地說道:“守禦潼關一日不可荒廢,我不會再犯上皇昔日犯下的錯誤,去把郭子儀叫來,朕要把大事託付給他。”

“陛下你安心靜養,我這就喚人去傳郭子儀。”

李輔國踉蹌地走出大殿之後,皇后臉上帶着淡淡笑意蹲在了李亨身旁,李亨擡起手撫摸她較好的容顏。但她頭上璀璨的珠翠垂下來,如同金光閃閃的鳳凰。

“你還是這麼美,朕自覺對不住你,讓你跟着我半輩子勞頓奔波,如今局勢危急,你要照顧好孩子們。”

皇后笑着眼角閃爍淚光開口:“孩子們都已經長大了,他們都可以替父皇承擔使命。陛下,長安需要皇家的子嗣來護衛,妾身昨日曾經問過侗兒,他願意作爲皇子前往潼關鎮守,以安三軍將士之心。“

“侗兒纔不過十三歲,他如何能夠當得起這樣的重任,他是皇家子嗣,不需要爲朕立功,一樣可以永享富貴,此事你就不要再操心了。”

殿外響起了細碎的腳步聲,張皇后的內心不免焦躁,終於忍不住說道:“就算是侗兒不行,咱們終歸還有別的子嗣啊,陛下就沒想過要派別人去嗎?”

聽了皇后這句話,李亨似乎明白了什麼,突然把頭扭到了牀榻內側,不想再搭理她。

張皇后的臉上閃現出一絲怨色,她抓着牀榻前的紗帳,聽到身後趨近牀前的腳步聲,只好站了起來。

李輔國、宰相李揆、簫華,還有郭子儀朝皇帝躬身行禮,又朝向皇后行禮道:“參見皇后娘娘。”

張皇后知道自己沒有理由再待下去了,有些不甘地說道:“陛下身體欠安,你們切不可商議太長時間。”

“喏。”

皇后踢着裙襬婀娜地往殿外走去,四人中只有李輔國回過頭,朝她的背影望了一眼。

……

(ps:感謝書友還沒發現,與魚戲水,布衣1022飄紅打賞)

第九百零八章 蜀中變亂始末一第五百九十五章 全家奔赴鴻門宴第七百四十八章 才智多面手李泌第四百三十章 入宮覲見楊太真第三百五十七章 都護府定策第二百八十一章 歸家之人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之後第三百六十三章 漢代耿恭井第八百九十二章 史朝義失冀州第五百二十三章 道柔忽歸來第二百九十二章 全局考慮者第二百一十章 恩義不可負第四百一十四章 撿來的孩子第七百四十章 太子赴靈武,嗣業入關中第三百七十三章 合婚之日第三章 一招制敵是常態第三百八十五章 無人出將軍之右第九百三十五章 兄弟鬩於牆第七百四十五章 智取大散關第四百四十一章 山外來客尋戴望第八百六十八章 太原險些易手第六百三十三章 景龍觀再次密會第三百三十八章 兩軍列隊出長安第七百八十九章 東京畿漕運使第五百五十七章 入長安獻樂第二百九十四章 磧西驛站第一百四十五章 別跟都護談錢第四十五章 協會?幫會?第八百三十三章 朔方軍欲撤漢中第五百零八章 各種情仇憤怒第二百五十九章 給朋友師父的禮物第六百二十六章 入朝敘功(一)第四百一十七章 悲歡離合知心人第七百三十四章 入紫薇欲稱帝第九百三十一章 病虛忌憚大將第八百四十一章 收復白亭、交城守捉第五百二十九章 與人才競爭第七百五十四章 戰機已現第九百一十六章 前方打仗 後方內鬥第四十四章 飢餓營銷第四百二十一章 與老兵同行第八百六十九章 談笑間掌控河東第三百八十四章 獨立思考主動探尋第七百五十章 房琯自薦欲復長安第二百三十四章 各自相安等待天明第六百二十四章 出場就是巔峰第八百八十章 兵不厭詐第七百二十三章 楊國忠殺瘋了第三百六十五章 知兵之苦第二百六十六章 今年上門送胡椒第七百五十二章 秋風陳濤斜第九十一章 每逢佳節必喝酒第三百七十一章 家事不問,諸事繁雜第二百三十四章 各自相安等待天明第二百二十六章 遊獵探敵情第八百二十章 蒲津渡大戰第一百五十九章 當兵有好處第五百六十九章 與楊釗鬥嘴第五百三十八章 戴望高談謀商第四十八章 聞染香囊第三百零五章 關山遠道,未雨綢繆第二百八十四章 御下之道第一百零五章 大漠沙如雪,兵不厭詐第七百一十三章 李崇雲入京第一百六十六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二)第九百二十六章 江城漢口陷落第五十五章 追逐與反追逐第五百六十六章 勤政樓告刁狀第十三章 不良人日常第六百零四章 利誘頓毗伽葉護第二十六章 駙馬府搏擊奔命第二百一十二章 四校尉酒肆擺宴第二十六章 駙馬府搏擊奔命第一百八十章 郎君不懂妾意濃第六百七十九章 楊國忠僞託查案第一百六十六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二)第七百二十一章 臨水亭設計緣分第二百二十五章 蓋世陽謀第九百零七章 權力的糾紛第七百七十二章 安祿山之暴怒第七百五十二章 秋風陳濤斜第四百三十二章 所謂奸相第一百七十六章 只留有用之人第七百零三章 流言四起第九百三十三章 李旭立國第六百八十四章 韋見素抱病推諉第一百六十九章 堅守不如反攻第三百四十四章 魚潮兒第六百五十一章 胡椒物流遇風波第八百八十六章 可汗要做老丈人第二百四十五章 隨隊遠行歸長安第三百五十章 陷陣第七百六十章 當乘勝追擊第六百七十六章 楊國忠不自知第三百二十章 悶熱的相府第六百五十三章 孤兒寡母第四十二章 太子長史,長安風聞第四百八十九章 植樹綠化磧西第六百五十二章 調兵出征之爭論第四百四十八章 戴望改弦易轍
第九百零八章 蜀中變亂始末一第五百九十五章 全家奔赴鴻門宴第七百四十八章 才智多面手李泌第四百三十章 入宮覲見楊太真第三百五十七章 都護府定策第二百八十一章 歸家之人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之後第三百六十三章 漢代耿恭井第八百九十二章 史朝義失冀州第五百二十三章 道柔忽歸來第二百九十二章 全局考慮者第二百一十章 恩義不可負第四百一十四章 撿來的孩子第七百四十章 太子赴靈武,嗣業入關中第三百七十三章 合婚之日第三章 一招制敵是常態第三百八十五章 無人出將軍之右第九百三十五章 兄弟鬩於牆第七百四十五章 智取大散關第四百四十一章 山外來客尋戴望第八百六十八章 太原險些易手第六百三十三章 景龍觀再次密會第三百三十八章 兩軍列隊出長安第七百八十九章 東京畿漕運使第五百五十七章 入長安獻樂第二百九十四章 磧西驛站第一百四十五章 別跟都護談錢第四十五章 協會?幫會?第八百三十三章 朔方軍欲撤漢中第五百零八章 各種情仇憤怒第二百五十九章 給朋友師父的禮物第六百二十六章 入朝敘功(一)第四百一十七章 悲歡離合知心人第七百三十四章 入紫薇欲稱帝第九百三十一章 病虛忌憚大將第八百四十一章 收復白亭、交城守捉第五百二十九章 與人才競爭第七百五十四章 戰機已現第九百一十六章 前方打仗 後方內鬥第四十四章 飢餓營銷第四百二十一章 與老兵同行第八百六十九章 談笑間掌控河東第三百八十四章 獨立思考主動探尋第七百五十章 房琯自薦欲復長安第二百三十四章 各自相安等待天明第六百二十四章 出場就是巔峰第八百八十章 兵不厭詐第七百二十三章 楊國忠殺瘋了第三百六十五章 知兵之苦第二百六十六章 今年上門送胡椒第七百五十二章 秋風陳濤斜第九十一章 每逢佳節必喝酒第三百七十一章 家事不問,諸事繁雜第二百三十四章 各自相安等待天明第二百二十六章 遊獵探敵情第八百二十章 蒲津渡大戰第一百五十九章 當兵有好處第五百六十九章 與楊釗鬥嘴第五百三十八章 戴望高談謀商第四十八章 聞染香囊第三百零五章 關山遠道,未雨綢繆第二百八十四章 御下之道第一百零五章 大漠沙如雪,兵不厭詐第七百一十三章 李崇雲入京第一百六十六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二)第九百二十六章 江城漢口陷落第五十五章 追逐與反追逐第五百六十六章 勤政樓告刁狀第十三章 不良人日常第六百零四章 利誘頓毗伽葉護第二十六章 駙馬府搏擊奔命第二百一十二章 四校尉酒肆擺宴第二十六章 駙馬府搏擊奔命第一百八十章 郎君不懂妾意濃第六百七十九章 楊國忠僞託查案第一百六十六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二)第七百二十一章 臨水亭設計緣分第二百二十五章 蓋世陽謀第九百零七章 權力的糾紛第七百七十二章 安祿山之暴怒第七百五十二章 秋風陳濤斜第四百三十二章 所謂奸相第一百七十六章 只留有用之人第七百零三章 流言四起第九百三十三章 李旭立國第六百八十四章 韋見素抱病推諉第一百六十九章 堅守不如反攻第三百四十四章 魚潮兒第六百五十一章 胡椒物流遇風波第八百八十六章 可汗要做老丈人第二百四十五章 隨隊遠行歸長安第三百五十章 陷陣第七百六十章 當乘勝追擊第六百七十六章 楊國忠不自知第三百二十章 悶熱的相府第六百五十三章 孤兒寡母第四十二章 太子長史,長安風聞第四百八十九章 植樹綠化磧西第六百五十二章 調兵出征之爭論第四百四十八章 戴望改弦易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