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蓋世陽謀

蓋中丞率領着中軍進入了碎葉鎮,城中各族居民夾道歡迎,除去粟特、突厥等原住民外,也有不少長期移居在此地的漢人。詩仙李白據說就出生在這裡。

碎葉城曾經作爲安西四鎮之一,歷經了多次廢置,它本爲粟特人所建,西突厥時期作爲十姓會盟地和汗國牙庭。後西突厥歸順大唐後,成爲安西四鎮之一,後來經過朝廷與突厥各勢力調整態勢,前後五次併入安西四鎮。直到開元初年,朝廷爲了鼓動突騎施可汗蘇祿對抗大食,把碎葉鎮劃歸了突騎施成爲牙帳汗庭,相隔二十多年後,唐軍再次進駐到碎葉城中。

蓋嘉運心中感嘆萬千,他與建功於西域的先輩前賢共同成爲歷史的創造者,這也是莫大的殊榮。

前方有虞侯押官策馬趕來,下馬躬身叉手問道:“求問中丞,是否前往汗庭牙帳,或是另置牙帳?”

蓋中丞略作沉思,擡起馬鞭說道:“另置大帳於城中,把汗庭牙帳留給莫賀達幹。”

……

莫賀達幹坐鎮在城外收攏殘兵,清點繳獲,等到下午時分纔開始進城。他的第一勇士索納都灰溜溜地帶兵趕了回來,在城門口追上了莫賀。

索納都從馬上翻下,跪在地上抱胸道:“可汗,屬下回來複命。”

莫賀驚訝地挑起眉毛:“你怎麼如此快就回來了,可曾追擊並斬殺吐火仙可汗。”

索納都老老實實地回答:“不曾,磧西節度副使楊希烈帶兵在吐火仙逃脫之路攔截,卑職只好原路返回。”

莫賀達幹終於忍不住了,揪着馬繮恨恨地罵道:“好你個蓋嘉運卑鄙小人,吾在戰場上奮死拼殺的時候,汝在旁邊看戲!如今大局將定,竟從我手裡搶人頭!”

他身後的武士們低着頭噤聲不言,生怕可汗把火氣發在他們的身上。

“走,去找蓋嘉運!倒要問問他能給個什麼說法。”

莫賀先去了汗庭牙帳所在,才知道蓋嘉運竟然沒有進駐其中,他心中的怨氣倒下降了一些,轉而又讓人帶路去蓋嘉運新設的大帳所在。

碎葉城中與龜茲和疏勒不同,幾乎沒有任何中原風格的建築,蓋嘉運只好將就將就,將牙帳設在了城中的大秦寺中。

莫賀循着風聲趕來,在波斯寺門外站定,先整理了一下儀態,深吸一口氣醞釀情緒,才大步流星走進去。

蓋中丞盤膝坐在大秦寺殿堂裡,擡頭打量周圍花花綠綠的浮雕壁畫。這寺裡的塑像只有一座,不似佛寺中的羅漢佛陀成排列隊,卻是一個捲曲頭髮的瘦弱漢子被縛束在刑具上,實在是奇怪得很。

幾個穿着白袍的神職人員小心地陪侍在左右,蓋嘉運泛起好奇心,指着那塑像問道:“此乃神乎?”

神父回答:“這是神之子。”

蓋嘉運又問:“既是神子,緣何受刑?”

神父正準備給他解釋一下這其中的緣由,莫賀達幹已經從寺門外走了進來,躬身行禮說道:“莫賀前來求問中丞。”

蓋嘉運坐正身體面朝向他:“你有什麼要問的?”

“我派索納都前去追擊吐火仙可汗,中丞爲何要半途遣人攔截,難道這吐火仙只有安西軍能追得,我莫賀部追不得?”

“當然追不得!”蓋嘉運梗直了脖子直接嗆了回去。

莫賀達乾麪帶忿色,深吸了一口氣,才高聲質問道:“爲何追不得,難不成中丞是貪我人頭之功?”

蓋嘉運突然發出豪爽的笑聲,哈哈的迴音在寺堂內迴盪,莫賀愈發忿怒,剛要上前,蓋嘉運身後的兩名帶刀甲士向前一步,手掌已經握在了刀柄上。

蓋中丞止住笑聲,揮退兩人,面對莫賀說道:“某身居安西北庭兩鎮節度使,坐擁磧西千里之地,豈會貪你區區的人頭功勞?黑黃二姓之爭,吐火仙可汗罪不致死。我反問莫賀可汗,若是吐火仙可汗骨啜落到你的手裡,他還能活嗎?”

莫賀悻悻地說:“我實無意要殺他,中丞何必疑我?”

“賀莫可汗豈不知瓜田李下避嫌之說?你若真無意殺他,就不該派兵去追。”

莫賀達幹理屈詞窮,自古以來,胡人與漢人在口舌智辯上就從來沒有贏過,漢人巧舌如簧,他早就耳聞,只不過他沒想到,本來是他理直氣壯的事由,反而變成他無理了。

他絞盡腦汁想了想,突然找到一個切入點,便挽起窄袖大聲問:“中丞爲何要留着吐火仙可汗?我莫賀已經誠心歸順大唐,你們留着他的命,莫不是在防着我?”

蓋嘉運雙手按着膝蓋沉聲說道:“我這是防你麼?我這是幫你!”

莫賀達幹疑心地問:“此話怎講?”

蓋嘉運咧開厚厚的嘴脣笑道:“你即將一統突騎施各部,這其中有不少蘇祿可汗昔日追隨者,他們心向黑姓,分散在突騎施各部中。我且問你,你一旦親手殺死吐火仙可汗,黑黃二姓之間的矛盾與仇恨還能解開麼?你手上沾了吐火仙可汗的血,這些黑姓能夠善罷甘休嗎?只有我將吐火仙押送回長安,使他客居爲官,有職無權坐享封號,這些黑姓纔不敢異動,安心歸附你賀莫可汗。”

“再者,大唐不可能將希望押在你一人身上,你成爲可汗後,若不能威服突騎施各部再度內亂,我們只能捨棄你而另擇賢良的可汗。希望賀莫可汗能夠殫精竭慮,切莫讓我們失望。”

賀莫達乾的腦殼嗡嗡作響,憋着一口悶氣轉而問道:“這一戰爲了剿滅吐火仙可汗,我處木昆部損失慘重,中丞你都看在眼裡。賀莫想託請蓋中丞回長安爲我表功,實不相瞞,我要做突厥十姓可汗。”

蓋嘉運點了點頭道:“請可汗放心,某自會爲你爭取。”

賀莫達幹見待下去已沒什麼意義,遂躬身抱胸說道:“請蓋中丞在寺中好生休息,賀莫告退。”

“既如此,我讓親衛送你出去。”

賀莫達幹轉身走出大秦寺殿堂,一名甲士跟在身後將他送出院門之外,遙相拱了拱手,轉身折返了回去。

賀莫回頭望着大秦寺黑洞洞的殿門口,回想起剛纔與蓋嘉運的對話,不由得怒從心頭起,自言自語道:“還想擺佈我處木昆部!等我收編了突厥各部,得到了十姓可汗之位,定能夠超越蘇祿。到時候惹急了老子,連安西四鎮都給你攻下來!”

他揮揮袖子,揹負雙手帶着隨從們往牙帳王庭而去。

……

蓋嘉運盤膝坐定,眼見得賀莫搖搖晃晃着身軀從殿堂門檻跨出,回過頭來對身旁從人笑道:“此人竟然想當十姓可汗,他好大的野心!”

身後的副使楊希烈與一干隨從發出了哈哈的笑聲,殿堂內的氣氛頓時變得輕鬆起來。

笑過之後,楊希烈面帶疑惑地問蓋嘉運:“中丞,爲何要對這賀莫以實情相告,此事不與他知豈不更妙?”

蓋嘉運長立而起,手握腰間的刀柄,甲衣振發,鏗然有聲,面朝門外朗聲說道:“待人需以誠,就算我不說,莫賀日後也定能知曉,況且,陰謀詭計是弱者的手段,我們是強者,只行陽謀。”

身邊衆人齊聲叉手感嘆:“中丞英明!”

蓋嘉運自負地大笑,目光睥睨投向站在旁邊的神父:“胡僧,回到我們剛纔的問題,既是天神之子,自應該居於閶闔,垂拱受萬人朝拜,緣何受刑?”

神父:“此事說來話長,傳說……”

片刻之後,蓋嘉運雙手拄刀立在地上,眯着眼睛目視前方說道:“這麼說來,某今日在碎葉城東所造的殺業,全由這位神子來承擔了麼?”

神父點了點頭,補充了一句道:“正是這樣。”

“倒是和摩訶薩王子捨身飼虎有得一比。”他提着刀走出殿堂的大門,突然轉過身,神情泰然地指着殿堂盡頭的雕像道:“佈施錢財一百萬,某要爲受難神子重塑金身。”

神父拽着十字架默默唸道:“阿門,天父會保佑你。”

第六百零四章 利誘頓毗伽葉護第七百六十二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八百五十三章 舍遠求近回長安第一百一十八章 考量朝中態度第六百七十七章 胡椒貿易野心第六百五十五章 天寶十二載第四百九十章 耐旱植物與原材料第三百零七章 印綬可定人心第二百九十六章 店大宰客第八百六十五章 二龍山伏擊第八百八十章 兵不厭詐第四百六十一章 罪官可殺第四百二十九章 張氏之死第六百六十七章 潰軍之將只剩勇第四百四十八章 戴望改弦易轍第五百一十章 規劃籌備動員第二百五十章 君子愛財取之有策第二百六十三章 愛得不惜此身第六百五十七章 不懼怕神罰的軍隊第八百九十八章 張志忠身死,牙兵投效第五百四十六章 岑參參謀良策第五百八十二章 採訪使陪同遠征第三百一十四章 相逢不相識第四十九章 西市餅霸?第八百二十八章 定大略安頓河東第二百六十六章 今年上門送胡椒第六百七十五章 安祿山府邸定計第五百零七章 自古舔狗最廉價第六百二十八章 酒宴授勳獎賞第三百八十六章 上元安康日第八百二十三章 蒲州城歷史會晤第七百九十二章 相州鏖戰第七百四十九章 血腥洛陽第八百零二章 奪佔洛陽攻陝郡第五百一十一章 跋涉行軍第九百一十九章 賀蘭勝仗之後第五十八章 徒手相搏第三百章 商路多艱辛第八百零六章 忌憚與偏見第六百三十九章 楊李鬥秋風第三十四章 駱參軍之仇隙第八百五十四章 先政治交鋒後戰爭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官上任跳蕩營第五百一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八百五十九章 黃抱節興兵激變第八百九十八章 張志忠身死,牙兵投效第五百三十三章 右相的逆行巔峰第七百五十一章 三郎自蘭州來第八百二十一章 最後的堅守第二百二十六章 遊獵探敵情第七百三十一章 貴妃銜土陳情第五百二十一章 預先安排後手第九百三十二章 南征託後事第七百一十七章 李靜忠兼職月老第四百一十一章 爭鋒敵對 牧歌交織第五百六十四章 右相又後悔了第一百八十三章 宗呂不死有後福第六百三十二章 三聖之作第一百章 慎重的匪徒第四百六十三章 郡望相邀第二百七十一章 居家在龜茲第四百四十三章 上元將至第二百二十六章 霓裳羽衣梨園第四百九十九章 再會景龍觀第七百九十七章 鄴城決勝時刻第七百七十三章 宦官誘惑收買第六百八十七章 臨鬆薤谷大盜第六百九十六章 千隴道上亂象第九百二十八章 長江水戰(中)第六百五十四章 招降阿布思部第五百七十四章 風月名利場第二百三十四章 各自相安等待天明第五百九十九章 初次戰役交鋒第七百一十三章 李崇雲入京第三百五十八章 禮遇封常清第八百二十六章 夜破龍門渡第七百七十三章 宦官誘惑收買第五百一十九章 伽延從託孤第二百八十二章 第一條家規第四百三十三章 山賊草寇第一百五十八章 守捉使的秘密第一百五十章 到底誰在陷害誰第六百零七章 撒馬爾罕之戰第二百五十三章 舊友新人共歡第八百零七章 走馬換將戰潼關第一百七十八章 吃醋第六百二十五章 告祭太廟第八百二十九章 郭令公艱難抉擇第六百五十九章 攻克曲女城第八百六十三章 燕軍攻太原第七百八十九章 東京畿漕運使第六百六十七章 潰軍之將只剩勇第五百零七章 如何韜晦避耳目第六百二十五章 告祭太廟第二百五十一章 幾壇金貴的酒第六百六十三章 反面教材第二百八十四章 御下之道第三百六十三章 漢代耿恭井第八百四十章 回望河西路第三百四十五章 行軍做兒戲
第六百零四章 利誘頓毗伽葉護第七百六十二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八百五十三章 舍遠求近回長安第一百一十八章 考量朝中態度第六百七十七章 胡椒貿易野心第六百五十五章 天寶十二載第四百九十章 耐旱植物與原材料第三百零七章 印綬可定人心第二百九十六章 店大宰客第八百六十五章 二龍山伏擊第八百八十章 兵不厭詐第四百六十一章 罪官可殺第四百二十九章 張氏之死第六百六十七章 潰軍之將只剩勇第四百四十八章 戴望改弦易轍第五百一十章 規劃籌備動員第二百五十章 君子愛財取之有策第二百六十三章 愛得不惜此身第六百五十七章 不懼怕神罰的軍隊第八百九十八章 張志忠身死,牙兵投效第五百四十六章 岑參參謀良策第五百八十二章 採訪使陪同遠征第三百一十四章 相逢不相識第四十九章 西市餅霸?第八百二十八章 定大略安頓河東第二百六十六章 今年上門送胡椒第六百七十五章 安祿山府邸定計第五百零七章 自古舔狗最廉價第六百二十八章 酒宴授勳獎賞第三百八十六章 上元安康日第八百二十三章 蒲州城歷史會晤第七百九十二章 相州鏖戰第七百四十九章 血腥洛陽第八百零二章 奪佔洛陽攻陝郡第五百一十一章 跋涉行軍第九百一十九章 賀蘭勝仗之後第五十八章 徒手相搏第三百章 商路多艱辛第八百零六章 忌憚與偏見第六百三十九章 楊李鬥秋風第三十四章 駱參軍之仇隙第八百五十四章 先政治交鋒後戰爭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官上任跳蕩營第五百一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八百五十九章 黃抱節興兵激變第八百九十八章 張志忠身死,牙兵投效第五百三十三章 右相的逆行巔峰第七百五十一章 三郎自蘭州來第八百二十一章 最後的堅守第二百二十六章 遊獵探敵情第七百三十一章 貴妃銜土陳情第五百二十一章 預先安排後手第九百三十二章 南征託後事第七百一十七章 李靜忠兼職月老第四百一十一章 爭鋒敵對 牧歌交織第五百六十四章 右相又後悔了第一百八十三章 宗呂不死有後福第六百三十二章 三聖之作第一百章 慎重的匪徒第四百六十三章 郡望相邀第二百七十一章 居家在龜茲第四百四十三章 上元將至第二百二十六章 霓裳羽衣梨園第四百九十九章 再會景龍觀第七百九十七章 鄴城決勝時刻第七百七十三章 宦官誘惑收買第六百八十七章 臨鬆薤谷大盜第六百九十六章 千隴道上亂象第九百二十八章 長江水戰(中)第六百五十四章 招降阿布思部第五百七十四章 風月名利場第二百三十四章 各自相安等待天明第五百九十九章 初次戰役交鋒第七百一十三章 李崇雲入京第三百五十八章 禮遇封常清第八百二十六章 夜破龍門渡第七百七十三章 宦官誘惑收買第五百一十九章 伽延從託孤第二百八十二章 第一條家規第四百三十三章 山賊草寇第一百五十八章 守捉使的秘密第一百五十章 到底誰在陷害誰第六百零七章 撒馬爾罕之戰第二百五十三章 舊友新人共歡第八百零七章 走馬換將戰潼關第一百七十八章 吃醋第六百二十五章 告祭太廟第八百二十九章 郭令公艱難抉擇第六百五十九章 攻克曲女城第八百六十三章 燕軍攻太原第七百八十九章 東京畿漕運使第六百六十七章 潰軍之將只剩勇第五百零七章 如何韜晦避耳目第六百二十五章 告祭太廟第二百五十一章 幾壇金貴的酒第六百六十三章 反面教材第二百八十四章 御下之道第三百六十三章 漢代耿恭井第八百四十章 回望河西路第三百四十五章 行軍做兒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