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二章 高仙芝的二三事

高仙芝罵出了感覺,口條也越來越好,轉換目標指着畢思深罵道:“我城東有一千石種子田被你給奪走,你還記得不記得!”

畢思深細細思索了半晌,連忙擡起頭來狡辯道:“當時屬下家窮,是你看不下去,覺得我可憐主動施捨給我的。”

他身後的一幫人擡起頭瞪大眼睛看着他後背,頓時感悟到畢思深爲什麼比他們官大了。睜眼說瞎話已經是算本事,又把瞎話說得如此合情合理清新脫俗,領導哪裡還會找後賬。

不過他顯然低估了高仙芝,怒聲斥責他道:“你做過蓋嘉運的押衙,做過夫蒙靈察的押衙!當時我才只是一個小小的副鎮使!你可憐?你窮?你當時威風八面,你跟我要田我敢說不嗎!”

“現在風水輪流轉!老子是安西四鎮節度使了,這田我要拿回來!”

高仙芝又指着坐在下面的行官王滔、康懷順、陳奉忠大聲說道:“把這三人抓起來,打一頓板子!”

從門外果然撲過來五六位親兵,直接把三人按到了地上,臉皮擦着木地板。他們畢竟是軍中的人,皮糙肉厚根本不怕打板子,只要不是殺頭,輕易不會服軟。

李嗣業端坐在旁邊並不發言,好像明白是怎麼回事兒,看上去像是在報復,在公開報仇,實際上是在收攏所有的人心,取消所有人的提防。

所以當氣氛已經凝固到冰點的時刻,高仙芝突然揮手說道:“把他們都鬆開吧。”

被鬆開的衆人也不知道是不是能躲過此劫,依然感覺惶恐,高仙芝面容已經變得恬淡,高聲說:“我受的這些氣,今天算是全出了。今後不會再找你們的麻煩。”

衆人都長長地鬆了一口氣,他們不會再害怕高仙芝秋後算賬了。李嗣業也暗自佩服,這手段看起來簡單粗暴,但對於沒什麼文化的唐軍衆將來說,這才能讓他們放心。

如果僅僅是這一點還不足以讓李嗣業感覺高仙芝喜歡裝的話,那高仙芝對於夫蒙靈察的態度,就實在值得商榷了。

他對這些官員使用明明白白報復的方法,對於夫蒙靈察卻使用往日的禮遇態度。比如說他過去做四鎮知兵使的時候,每日清晨卯時都要去夫蒙中丞的書房中彙報昨天一天的情況,現在夫蒙靈察已經被解職了,他依然每日清晨都要去見他。

這讓夫蒙靈察很是惶恐,他能夠接受高仙芝瘋狂報復,冷面相向,也能夠接受他高聲辱罵,奚落嘲諷,可就是不能忍受此人假惺惺地在他面前表演對舊上級的尊重,這種學習古君子之風的行爲,真讓他害怕,往往想要維持這種人設的傢伙,通常是城府頗深,內心冷酷。

這樣的煎熬一直到十一月初,夫蒙靈察終於離開長安要上路了,這對於他來說是一個難得的解脫。

但很快沒多久,高仙芝也帶着李嗣業邊令誠二人上路了,與夫蒙靈察前後就相隔了十五天,這十五天的距離,也就阻隔了許多的尷尬。

隊伍將要接近長安的時候,李嗣業身邊裝扮成小廝的婢女道柔,不知不覺地脫離了隊伍,朝着終南山的方向而來。

李嗣業裝作什麼都沒有察覺,只是跟着他們進入了長安城。高仙芝在長安沒有府邸,只好住在平康坊的安西留後院中。李嗣業在城中有一座宅邸,連高仙芝這領導都沒有宅邸,他太露就太過分了,所以只能隱藏起來,假裝沒有房子。

他在長安城的這座房,知道的人沒有幾個,安西的人只有燕小四和家人知道,戴望也知道。

他們住進留後院就開始分散,邊令誠自然是去翊善坊去拜見他的乾爹了。高仙芝則想帶領着李嗣業到右相府上去拜訪。

高仙芝只有真正主動地去過一次李林甫李府邸,真正地得到李林甫的承認和肯定,這樣他這個安西四鎮節度使才能夠做長,不會曇花一現。他就算再不懂政治,也不會玩弄權術,但這種玩意兒他就是掌控市場場控人生的東西。

他這次把李嗣業給拉上了要一起進去右相府拜訪,同時真心地希望自己的朋友也能進入相府,也能獲得相府的重視。

只是他的想法是好的,但右相府邸是個暗中深藏的地方,終其一生也不乏在其中有深諳道理的人作弄權力。

兩人來到相府的側門,高仙芝將拜帖遞了上去,相府管事接了拜帖之後,送進去沒過多長時間,相府的大管家來到了側門口,對着高仙芝叉了一下手說道:“高中丞,敬請見諒,今日要見我家阿郎,只能你一個人進去。”

高仙芝扭頭看了李嗣業,神情有些過意不去地說道:“你暫且先在門外等我,等我進去後說服中丞讓他見你一面。”

李嗣業感覺到了一種拒絕,顯然這種拒絕並不明顯,這對他來說並未多大意外。也許高仙芝進去之後,會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改變,但對他來說不是。

……

終南山的山路上,一名身穿青色衣衫女子往竹林深處走去,她的步姿輕盈,雙腳走路如輕飄飄地向前。

她來到了一處竹樓的前面,樓頂上的茅草發青發白,下面是竹木牆,有冉冉的炊煙向上飄起,宛如一處高人隱居的場所。

這名青衣女子就是道柔,她來到終南山便是爲了面前此間的主人,一個面色白皙的博學少年,一個面如冠玉的道長。

她走到竹樓的臺階下,看到了道長李泌和另外一名男子在樓中對弈,這男子頭戴遠遊三樑冠,身穿多彩的絳紅色袍子。

道柔見到此人之後,單膝跪地躬身叉手:“奴婢參見太子殿下。”

太子地淡淡的點了點頭,感覺依然是過去年輕的樣子,他盤起膝蓋面朝道柔開口說道:能把最近發生的事情能不能給我講一遍。“

太子所問的正是安西節度使的事情,她雖然在整個過程中一直在李嗣業的身邊,她卻能時常留意周圍發生的事情,安西節度使的之間發生過的那些事情,她也和李嗣業一樣,看得清楚,自然將其中的內容全部講了出來。

第七百四十九章 血腥洛陽第二百三十三章 城中巧安置第四百零八章 碎葉川第七十一章 東宮官員售票第六百九十七章 李嗣業白馬入長安第九百三十三章 李旭立國第六百五十三章 孤兒寡母第八百九十章 存人失地 存地失人第四十九章 西市餅霸?第三百四十五章 行軍做兒戲第六百八十一章 楊暄攔阻辦案第六百一十五章 兒戲般的談判第六百四十八章 吉溫的選擇第三百八十九章 新十姓可汗第七百零二章 各自下黑手第九十三章 事情快成了第四百二十二章 此生若爲河西節度第五十八章 徒手相搏第九百一十四章 英雄必遭拖後腿三百四十一章 可汗無可救藥?第四百三十八章 入得楊府拜會第三百章 商路多艱辛第三百四十四章 魚潮兒第二百四十二章 將才難得第一百九十章 守得雲開見日出第一百七十章 國主爲餡,將軍爲餌第一百四十五章 別跟都護談錢第七百二十六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六百四十九章 誣陷、瓜分、內應第七百零三章 流言四起第七百八十七章 奪人之妻第二百八十八章 郭氏正直兒郎第八百章 朝廷的反應第七百五十七章 財貨惑人心第五百二十一章 預先安排後手第八百一十四章 得上黨可望中原第二百八十四章 御下之道第五百一十二章 高仙芝的二三事第四百三十一章 玄元燈樓設想第六百九十二章 讓簫郎中去查第三百六十四章 繪圖第三百八十五章 無人出將軍之右第二百零七章 財帛動人心(感謝king-kang飄紅打賞)第二十五章 石階隱殺妖人第八百一十章 血染潼關冷人心第四百一十三章 戰後利益分配第九十八章 最後一句忠言第五百一十六章 挫折而立志第二百九十六章 店大宰客第五百六十二章 重新回味評品第九百二十七章 長江水戰(上)第六百二十九章 議定龍朔永徽軍第一百六十四章 女子不好惹第三百零七章 印綬可定人心第一百六十五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一)第八百一十八章 有個大膽的想法第一百八十一章 宗呂召舊部,嗣業迎上官第五百零七章 自古舔狗最廉價第一百一十九章 小人與小人求計第二百零九章 李校尉來訪第七百一十六章 李嗣業論聖人第四百三十八章 入得楊府拜會第四百零四章 退據撥換城第六百一十章 護教戰爭第二百六十三章 愛得不惜此身第六百五十四章 招降阿布思部第一百七十章 國主爲餡,將軍爲餌第五百三十章 相府晦暗深如海第五百零七章 如何韜晦避耳目第四百六十四章 我是隴西李氏旁支?第一章 從擂臺打到長安城第七百二十九章 安祿山渡河破陳留第一百八十五章 別離循循善誘第一百四十一章 能賺錢的纔是英雄(祝鼠年大吉,鼠你最帥)第八百零四章 主動變爲被動第六百六十章 婆羅門神廟第五百零四章 高陵授田封邑第三百九十八章 不請客自來第六百零一章 僞裝敗退第一百七十章 國主爲餡,將軍爲餌第一百一十八章 考量朝中態度第五十四章 各方反應強烈三百四十一章 可汗無可救藥?第六百六十九章 興都庫倫懷古第二百八十五章 蔥嶺行商知遇第八百六十五章 二龍山伏擊第五百一十八章 城下勸降第七百零八章 趙叢芳見錢眼開第六章 橫穿長安觀遍風土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之後第一百四十章 阿拉伯高富帥送黃金(祝大家新年快樂)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軍重聚魏州界第二百一十八章 鼓舞誓師祭天第四百六十四章 我是隴西李氏旁支?第九百一十九章 賀蘭勝仗之後第一百七十七章 強扭的瓜不甜第九百零七章 權力的糾紛第六百零四章 利誘頓毗伽葉護第八百二十五章 郭子儀中計第二百二十七章 活捉到舌頭
第七百四十九章 血腥洛陽第二百三十三章 城中巧安置第四百零八章 碎葉川第七十一章 東宮官員售票第六百九十七章 李嗣業白馬入長安第九百三十三章 李旭立國第六百五十三章 孤兒寡母第八百九十章 存人失地 存地失人第四十九章 西市餅霸?第三百四十五章 行軍做兒戲第六百八十一章 楊暄攔阻辦案第六百一十五章 兒戲般的談判第六百四十八章 吉溫的選擇第三百八十九章 新十姓可汗第七百零二章 各自下黑手第九十三章 事情快成了第四百二十二章 此生若爲河西節度第五十八章 徒手相搏第九百一十四章 英雄必遭拖後腿三百四十一章 可汗無可救藥?第四百三十八章 入得楊府拜會第三百章 商路多艱辛第三百四十四章 魚潮兒第二百四十二章 將才難得第一百九十章 守得雲開見日出第一百七十章 國主爲餡,將軍爲餌第一百四十五章 別跟都護談錢第七百二十六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六百四十九章 誣陷、瓜分、內應第七百零三章 流言四起第七百八十七章 奪人之妻第二百八十八章 郭氏正直兒郎第八百章 朝廷的反應第七百五十七章 財貨惑人心第五百二十一章 預先安排後手第八百一十四章 得上黨可望中原第二百八十四章 御下之道第五百一十二章 高仙芝的二三事第四百三十一章 玄元燈樓設想第六百九十二章 讓簫郎中去查第三百六十四章 繪圖第三百八十五章 無人出將軍之右第二百零七章 財帛動人心(感謝king-kang飄紅打賞)第二十五章 石階隱殺妖人第八百一十章 血染潼關冷人心第四百一十三章 戰後利益分配第九十八章 最後一句忠言第五百一十六章 挫折而立志第二百九十六章 店大宰客第五百六十二章 重新回味評品第九百二十七章 長江水戰(上)第六百二十九章 議定龍朔永徽軍第一百六十四章 女子不好惹第三百零七章 印綬可定人心第一百六十五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一)第八百一十八章 有個大膽的想法第一百八十一章 宗呂召舊部,嗣業迎上官第五百零七章 自古舔狗最廉價第一百一十九章 小人與小人求計第二百零九章 李校尉來訪第七百一十六章 李嗣業論聖人第四百三十八章 入得楊府拜會第四百零四章 退據撥換城第六百一十章 護教戰爭第二百六十三章 愛得不惜此身第六百五十四章 招降阿布思部第一百七十章 國主爲餡,將軍爲餌第五百三十章 相府晦暗深如海第五百零七章 如何韜晦避耳目第四百六十四章 我是隴西李氏旁支?第一章 從擂臺打到長安城第七百二十九章 安祿山渡河破陳留第一百八十五章 別離循循善誘第一百四十一章 能賺錢的纔是英雄(祝鼠年大吉,鼠你最帥)第八百零四章 主動變爲被動第六百六十章 婆羅門神廟第五百零四章 高陵授田封邑第三百九十八章 不請客自來第六百零一章 僞裝敗退第一百七十章 國主爲餡,將軍爲餌第一百一十八章 考量朝中態度第五十四章 各方反應強烈三百四十一章 可汗無可救藥?第六百六十九章 興都庫倫懷古第二百八十五章 蔥嶺行商知遇第八百六十五章 二龍山伏擊第五百一十八章 城下勸降第七百零八章 趙叢芳見錢眼開第六章 橫穿長安觀遍風土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之後第一百四十章 阿拉伯高富帥送黃金(祝大家新年快樂)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軍重聚魏州界第二百一十八章 鼓舞誓師祭天第四百六十四章 我是隴西李氏旁支?第九百一十九章 賀蘭勝仗之後第一百七十七章 強扭的瓜不甜第九百零七章 權力的糾紛第六百零四章 利誘頓毗伽葉護第八百二十五章 郭子儀中計第二百二十七章 活捉到舌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