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四章 將相生矛盾

“宣東平郡王安祿山進殿!”太監袁思藝站在樓閣的殿柱下方,高聲唱喏宣贊。

樓梯上響起咚咚咚咚的聲音,一個圓滾滾的胖子身穿紫色缺胯袍,雙手提着袍帶朝着樓梯上走來。

袁思藝連忙上前,攙扶了安祿山一把。這胖子在樓梯口站定,大口地喘息了幾口氣。

安祿山不動聲色,暗自給了袁思藝一個讚許的眼神,隨即整理了冠帶,小步前趨來到陛階前三丈處,俯身準備下拜,被玄宗開口叫住:“祿兒,你身體太過肥胖無法彎腰,就免去叩拜吧。”

安祿山只好改下拜爲俯身叉手,開口道:“臣安祿山參見陛下。”

“賜座!”

“謝陛下。”

安祿山眯眼看見了坐在殿柱右側的楊國忠,楊國忠剛虛浮起雙手露出笑容,不料安祿山的眼角只是瞟起睥睨了楊一眼,雙手扶着肚子目光轉向了皇帝。

李隆基擡手笑道:”安胖子此番從范陽入朝行經千里,路途多有勞頓,騎馬行動不便。朕賜你一輛驂駕車,另賜給大食寶馬三匹。”

安胖子激動地叉手感激道:“陛下能如此惦念臣子,可祿山卻功勞微末,未能報答陛下之萬一,實在是羞愧難當。”

李隆基卻擺手笑着說:“來日方長,安胖子你有這樣一份兒心,替朕看管好遼東門戶,朕定不會虧待於你。”

“多謝陛下,如今河東,平盧局勢大好,契丹與奚部畏縮在蠻荒水草之地。河東將士心念士氣旺盛,陛下恩德,每日恪守邊防,每每出擊總有斬獲。這不禁讓臣想起了吉溫在任節度副使期間安撫士卒,宣揚朝廷德化,讓臣十分感動。”

“哦。”玄宗扭頭望向楊國忠問道:“吉溫現任何職啊?”

楊國忠叉手稟道:“啓稟陛下,吉溫現任御史中丞。”

李隆基又對安祿山問道:“以你之見,吉溫應該擔當何職?”

安祿山見狀,趁機叉手向李隆基保薦道:“陛下,吉溫憂國憂民,又善於管理條務,乃是不可多得的賢才,臣願保他爲兵部侍郎兼御史中丞,同時可兼任閒廄、苑內、營田、五坊副使,他若到任必然能夠兢兢業業,爲陛下還有楊相公承擔許多雜務。”

楊國忠頓時怒火暗盛,好你個安祿山欺人太甚,老子還在朝堂上坐着呢,你就敢繞過我安排六部堂官,真把我楊釗當透明人嗎!

他立刻朝皇帝叉手反對道:“吉溫昔日曾爲獄吏,行不良之事,善刑訊而不善治理。他在河東任職期間是否有建樹,不過是某些人的一面之詞,不可採信,還請陛下多多思慮。”

安祿山鼻孔裡哼了一聲,抱着肚子說道:“陛下,俺祿山與吉溫非親非故,若不是他確實用心治理地方,讓臣心中佩服,臣怎麼會舉薦於他?倒是這些朝中的碌碌公卿,只會諂媚阿諛,心中偏私,自然對能臣幹吏不能正確看待。”

“你!”楊國忠面向安祿山怒目而視。

安祿山面朝楊國忠倨傲地擡起頭,眼角含着輕哼聲,鼻孔裡發出哼聲。

李隆基故作不樂皺眉說道:“行了,你二人不要吵了,朕心中自有一杆秤。吉溫一心爲公,朕看在眼裡,就升他爲兵部侍郎,兼任閒廄、苑內、營田、五坊副使。”

“陛下……”楊國忠沒想到皇帝這次會偏向於安祿山,連忙叉手委屈地眨巴着眼睛。然而李隆基卻揉着眉頭對兩人揮手:“朕有些累了,你二人各自退下吧。”

袁思藝手執拂塵走上御階,攙扶着皇帝往內殿走去,楊國忠心中闇火愈盛,怒視了安祿山一眼,拂袖轉身朝樓梯口走去。

安胖子扶着肚子緩緩站起,望着楊釗的背影輕蔑地哼道:“不過是個依靠女人上位的諂媚之徒,才疏德薄,有什麼資格身居高位?”

……

楊國忠回到府上,站在雅閣小樓內左右徘徊,心中越想越氣,淤積在胸中無法排出,遂抓起案几上的琉璃酒盞狠命地擲在地上,碎盞崩裂爲八瓣在屋中濺射。

“偷羊賊,汝遲早要將你裝進囚車,身敗名裂!”

管事正好走到門口,險些被琉璃的碎片濺射到身上,連忙躬身惶恐地問道:“阿郎何故發怒?”

“雨你無瓜!與你無關!”

“哦。”管事鬆了一口氣,說道:“中宿舍人竇華來了,正在樓下求見。”

“請他上來。”

竇華走到門口,瞧見地上的碎盞,又擡頭看到楊國忠的臉色,猶豫了一瞬才跨入門檻,一邊叉手低聲問道:“楊相公何故發怒?”

楊國忠面帶慍色擡頭看了一眼竇華,眼色示意他把門關上,這才安坐在胡牀上怒聲說道:“今日安祿山入朝,竟然繞過我向陛下舉薦吉溫。哼!實在是欺我太甚。”

“原來如此。”竇華稍一沉吟,上前說道:“安祿山肯多次在皇帝面前舉薦吉溫,兩人之間關係必然親密,如今吉溫在朝,又得安祿山撐腰,而安祿山也需要吉溫在朝中爲他做眼線狗腿來回奔走。到時候吉溫與安祿山朝內朝外互爲表裡,則相公將處處受制。”

竇華一提這個,楊國忠的怒氣值再次飆升:“當我楊釗是吃素的嗎!安能讓他如願?!”

竇華趁機上前進言:“安祿山近年來在幽州招兵買馬,人皆言之居心叵測,楊相公爲何不雙管齊下,先使人向陛下告發吉溫收受賄賂,使殿下坐貶其罪。再向陛下稟報安祿山蓄意謀反,就算不能使其落罪,也會使陛下對其忌憚,削去他的三鎮節度使權柄。等他權勢衰落之後,看他還敢不敢在楊相公面前耀武揚威。”

楊國忠捻着鬍鬚在地上來回踱步思慮,然後點點頭道:“好!甚好!此事須分開來辦,免得使陛下懷疑我打擊報復。只是這告發之人該由誰來擔當?”

竇華眼珠子一轉,頓時有了眉目,笑着說道:“有了,大理寺評事吳豸之平生最爲厭惡吉溫,可使他蒐羅吉溫受賄罪狀上呈給中書省,如此可定罪矣。”

楊國忠滿面喜色,稱讚竇華道:“竇舍人不愧是我的左膀右臂,如若能夠削弱,剷除安祿山、楊釗必然向陛下爲你表奏左遷。”

竇華大喜,走上前向楊國忠單膝跪地叉手錶忠心:“感謝楊相公厚遇,竇華自以鞠躬盡瘁相報之。”

楊釗精神大振,擡頭挺胸推門站在廊前,俯身望向自家宅邸的園林美景,心中得意洋洋,感覺空氣都香甜了許多。

第六百八十三章 米查幹開誠佈公第三百五十六章 高燒不退第二百六十章 太真觀訪客第一百五十四章 審案就是互相撕第七百八十二章 山河表裡潼關路第六百二十三章 控制吐火羅境第四百八十九章 植樹綠化磧西第六百六十六章 高段位套路第九百一十九章 賀蘭勝仗之後第七百二十五章 盛世餘暉第五百四十八章 自作聰明者自誤第三百八十三章 突騎施顧問第三百三十五章 阿史那家的福澤第五百六十三章 有態度的樂曲第三百三十三章 又見太子李亨第五百四十七章 農牧起糾紛第一百一十四章 計策第五百九十七章 戰爭的騙術第五百九十九章 初次戰役交鋒第四十二章 太子長史,長安風聞第二百四十三章 中丞駕前生波折第一百二十一章 用人需遠慮第七百一十八章 大夫思炮 庶子思歸第七百二十七章 急報入長安第四十九章 西市餅霸?第五百二十二章 扶持莫拿利王第四百四十七章 奔走長安第六百二十七章 入朝敘功(二)第六百零三章 節度使職責第二百零七章 財帛動人心(感謝king-kang飄紅打賞)第八十二章 西市遇土豪第三百五十五章 休整第九百零三章 安慶之圍第五百九十一章 邊令誠獻白駝第八百五十章 人爲財瘋狂第一百八十二章 明珠蒙塵自灼其華第二百七十五章 燙手的差事第四百九十三章 安思順與楊釗第九十三章 事情快成了第七百五十六章 設伏潼關路第二百九十五章 入住赤河驛第一百五十二章 嚴刑逼供第三百四十四章 魚潮兒第六百七十五章 安祿山府邸定計第三百九十八章 不請客自來第八百二十章 蒲津渡大戰第九十章 陰冷最是帝王家第七百七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四百三十八章 入得楊府拜會第五百一十五章 血戰連雲堡(上)第四百九十七章 功成貴妃榻第二百四十五章 隨隊遠行歸長安第八百七十二章 後方被人偷襲第九百零四章 兵威赴襄陽第四百三十六章 景龍觀密會第八百八十三章 怒火中燒失智第八百七十一章 雲州城已破第五十章 二進宮第八百八十五章 北和回紇第一百五十章 到底誰在陷害誰第四百二十一章 與老兵同行第五百一十五章 李林甫警惕打壓第四百零七章 莫賀可汗求降第六百零九章 拜火教需要安慰第六百一十章 護教戰爭第三百三十章 上巳節大朝會第二百零六章 攔路劫財第二百四十二章 將才難得第五百一十五章 血戰連雲堡(上)第五十九章 太子內率千牛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帝的兩面性第七百八十五章 晚景淒涼第八百三十七章 入長安主導大局第七百二十章 陛下愛聽真假話第五百二十五章 花萼樓手舞足蹈第六百四十九章 誣陷、瓜分、內應第一章 從擂臺打到長安城第五百八十四章 羯師國投降第三百三十七章 糾結如史昕第二百七十一章 居家在龜茲第二百九十五章 入住赤河驛第一百六十五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一)第二百九十八章 吐蕃女奸細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寶元年第八百七十七章 遙望劍閣第一百七十章 國主爲餡,將軍爲餌第三百一十四章 相逢不相識第七百四十一章 謀攻扶風郡第一百三十八章 蘇赫動腦子第九百一十八章 南朝無將使賀蘭成名第七百五十三章 渭河橋飛騎相救第八百六十六章 夜襲同羅營第六十一章 前往東宮第六十八章 東宮的難處第二百八十七章 士別三日當裂目第三百二十九章 夫蒙中丞初組班底第一百五十八章 守捉使的秘密第五百三十六章 回安西挖掘人才第八百二十二章 朝廷窮途之策第七百六十章 當乘勝追擊
第六百八十三章 米查幹開誠佈公第三百五十六章 高燒不退第二百六十章 太真觀訪客第一百五十四章 審案就是互相撕第七百八十二章 山河表裡潼關路第六百二十三章 控制吐火羅境第四百八十九章 植樹綠化磧西第六百六十六章 高段位套路第九百一十九章 賀蘭勝仗之後第七百二十五章 盛世餘暉第五百四十八章 自作聰明者自誤第三百八十三章 突騎施顧問第三百三十五章 阿史那家的福澤第五百六十三章 有態度的樂曲第三百三十三章 又見太子李亨第五百四十七章 農牧起糾紛第一百一十四章 計策第五百九十七章 戰爭的騙術第五百九十九章 初次戰役交鋒第四十二章 太子長史,長安風聞第二百四十三章 中丞駕前生波折第一百二十一章 用人需遠慮第七百一十八章 大夫思炮 庶子思歸第七百二十七章 急報入長安第四十九章 西市餅霸?第五百二十二章 扶持莫拿利王第四百四十七章 奔走長安第六百二十七章 入朝敘功(二)第六百零三章 節度使職責第二百零七章 財帛動人心(感謝king-kang飄紅打賞)第八十二章 西市遇土豪第三百五十五章 休整第九百零三章 安慶之圍第五百九十一章 邊令誠獻白駝第八百五十章 人爲財瘋狂第一百八十二章 明珠蒙塵自灼其華第二百七十五章 燙手的差事第四百九十三章 安思順與楊釗第九十三章 事情快成了第七百五十六章 設伏潼關路第二百九十五章 入住赤河驛第一百五十二章 嚴刑逼供第三百四十四章 魚潮兒第六百七十五章 安祿山府邸定計第三百九十八章 不請客自來第八百二十章 蒲津渡大戰第九十章 陰冷最是帝王家第七百七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四百三十八章 入得楊府拜會第五百一十五章 血戰連雲堡(上)第四百九十七章 功成貴妃榻第二百四十五章 隨隊遠行歸長安第八百七十二章 後方被人偷襲第九百零四章 兵威赴襄陽第四百三十六章 景龍觀密會第八百八十三章 怒火中燒失智第八百七十一章 雲州城已破第五十章 二進宮第八百八十五章 北和回紇第一百五十章 到底誰在陷害誰第四百二十一章 與老兵同行第五百一十五章 李林甫警惕打壓第四百零七章 莫賀可汗求降第六百零九章 拜火教需要安慰第六百一十章 護教戰爭第三百三十章 上巳節大朝會第二百零六章 攔路劫財第二百四十二章 將才難得第五百一十五章 血戰連雲堡(上)第五十九章 太子內率千牛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帝的兩面性第七百八十五章 晚景淒涼第八百三十七章 入長安主導大局第七百二十章 陛下愛聽真假話第五百二十五章 花萼樓手舞足蹈第六百四十九章 誣陷、瓜分、內應第一章 從擂臺打到長安城第五百八十四章 羯師國投降第三百三十七章 糾結如史昕第二百七十一章 居家在龜茲第二百九十五章 入住赤河驛第一百六十五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一)第二百九十八章 吐蕃女奸細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寶元年第八百七十七章 遙望劍閣第一百七十章 國主爲餡,將軍爲餌第三百一十四章 相逢不相識第七百四十一章 謀攻扶風郡第一百三十八章 蘇赫動腦子第九百一十八章 南朝無將使賀蘭成名第七百五十三章 渭河橋飛騎相救第八百六十六章 夜襲同羅營第六十一章 前往東宮第六十八章 東宮的難處第二百八十七章 士別三日當裂目第三百二十九章 夫蒙中丞初組班底第一百五十八章 守捉使的秘密第五百三十六章 回安西挖掘人才第八百二十二章 朝廷窮途之策第七百六十章 當乘勝追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