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右相李林甫

這是他來到大唐後,見到的第一個接近現代氣息,頗具生活質量的宅邸,連他看了都想住在這兒了。

站在前院廳階上的纔是李府的大管事,將雙手叉起舉在臉前對夫蒙靈察說道:“夫蒙都護,我家阿郎正在堂閣中見客,你先在前廳中休息稍待。”

他伸手將兩人請到倒座長房中去,這裡只是供客人休息的留客室,用隔扇隔出一個個房間。李嗣業伸手將帶來的禮物呈送到管事的手中,便跟從夫蒙靈察坐在了蒲團上。

管事叫來兩名婢女給他們倒茶端水,自己則退到外面迎送客人。

夫蒙靈察散官雖然已至從三品左武衛大將軍,但職官安西副都護仍是四品,就如同李林甫雖只是正三品的中書令,但已有晉國公的一品爵位。唐朝的官位給李嗣業的感覺一直很迷,難以區分散官和職官的差距。

兩人在房中耐心等待,等到婢女上了第三盞茶水,管事總算姍姍來遲。

“夫蒙都護和這位將軍,我家阿郎有請。”

兩人連忙整理了一下襆頭儀表,站起身跟着管事走出前廳,穿過幾道穿廊,隨從可見整齊劃一的花圃和藥鋪,穿着半臂的園丁們手捏着巴掌大的鋤頭,蹲在地上清理雜草。

他們進入相府的正堂中,可見一排排窗扇上掛着竹簾,地面上鋪着黑石磚。然後拐彎進入後堂,左右均是被隔扇分出去的房間,然後再次左轉,又繞着隔扇右轉,再次右轉、左轉、左轉、右轉、再次左轉穿過中門,眼前才豁然開朗是寬敞通長的靜室。

李嗣業鬆了口氣,這宅子臥槽,簡直跟迷宮似的,刺客來了都迷路繞不進去。

靜室的兩旁擺放着的依然是花草,都用陶瓷缸子做花盆,裡面甚至有幾株熱帶植物,真不知道是如何移植養活的。

他略微低着頭,眼珠子卻上瞟偷看靜室盡頭跪坐在硬榻上的男子。

他的第一印象便是此人的眼窩很深,深到光線略暗時眼眸被陰影遮擋,如同黑化後的卡通人物。這人頭戴長腳襆頭,上身着火麻布半臂,是第一等最舒適透氣的宣麻;內穿白色中單,裹腳布層層疊疊纏在小腿上,間距均勻,接口處打個漂亮的軟結嵌入綁縛的布條中。嗯,或許還是個強迫症患者。

夫蒙靈察在此人三丈外站定,躬身叉手:“夫蒙靈察拜見李相。”

李嗣業跟在夫蒙身後也叉了一禮,沒有說話,他就是來打醬油的,儘量不製造存在感。

李林甫手一託從榻上站起,伸手攙扶着夫蒙的雙臂,笑容謙和地說道:“夫蒙都護與我同朝爲官,均是聖人座下臣子,不必拘禮,請坐。”

他轉身返回到硬榻上,跪坐在地,吩咐管事說:“給他們二位取蒲團來坐下。”

侍女踏着碎步款款上前來,將兩塊方墊子鋪在地上,夫蒙與李嗣業點點頭之後,依次跪坐在上方。

李林甫側了側頭,陰翳的眼窩或是注意到了李嗣業,手指輕敲着膝蓋問道:“這位將軍瞧着面生,或是我磧西府將士?”

李嗣業肩膀抖了一下,竟然躲不掉?相公不都應該眼高於頂嗎,怎麼來個小將軍還要問身份?

他正猶豫着該如何回話,還好夫蒙靈察已經叉手替他搶答:“這是此番隨蓋中丞入京敘功的部將,名爲李嗣業。他在征伐突騎施黃姓戰事中立下大功,獲准晉升爲中郎將。”

李林甫點了點頭,視線虛浮在空中略過了李嗣業。

“安西四鎮後繼後人,不錯。”

李嗣業低頭叉手應了一聲:“喏。”

從李右相的反應上來看,他對李嗣業是陌生無印象的。那就好。

“夫蒙都護,你此番已經是第二次來我府上,可是還有什麼事情?”

夫蒙靈察就是來送禮的,哪有什麼事情?不過在這種場合,他就算不是老油條,照樣能把話給接下去。他對着大明宮的方向雙手交叉豎出拇指道:“得聖人厚恩,此番回到磧西,既是新任節度使田中丞的副手,同樣也是大都護您的副手。只是您遠在長安,不能親臨,便特地來府上請示,相公對安西四鎮的政務有什麼提前的安排?”

“說到安排,確實有這麼三項,你且仔細聽,第一,今年大食使節前來長安,求見陛下時訴說我大唐境內治安紊亂,特別是河西大漠至安西境內,多次出現商隊被劫掠甚至是使節隊遇劫事件。”

李嗣業聽着這消息很熟悉,悄悄垂下了眼皮低頭看地面。

“大食國內盛產地毯、香料、象牙、黃金、這些都是我大唐稀缺的,商路交換,互惠互利,絲綢古道繁忙不絕,切不可因治下地廣人稀而放鬆警惕。所以我的意思是,安西與河西兩地共同擴建大漠驛站數量,以方便來往商旅,使不法之徒無從下手。“

“陛下近來尤愛黃金,宮中齋醮,祭祀皆用金器。兩國通商往來也事關重大,此事應當優先去辦。“

夫蒙靈察叉手,繼續豎起耳朵傾聽。

“這第二樁事情,關於阿史那·昕就任突厥十姓可汗。突騎施黃姓賀莫野心不小,若他知曉突厥可汗位落空,必然要滋生事端,此事須以安撫爲主。”

“喏。”

“第三樁事,吐蕃據小勃律國,以公主和親國主蘇失利爲傀儡,於婆勒川岸築連雲堡以拒唐,致使西域諸羈縻背離我中國。”

李林甫從榻上站起,走下來繞到了夫蒙靈察面前,夫蒙連忙要站起,卻被他按住了肩膀,沉思片刻才沙啞着嗓子說道:“夫蒙將軍,這纔是真正的大功勞!此事令陛下震怒,沒看見長安城中胡椒價格也漲了嗎?”

李嗣業暗自嘀咕,還真巧,我們今天送的就是胡椒。

聽完這三樁事情,李嗣業頓時感覺,李相果是務實之人,今天的所有話題中句句沒有空談,句句說中了安西四鎮當下用政以及用兵的要點,似這婆勒川,連雲堡這些安西軍中才知道的敵情要害,李林甫也洞察於心。從這一點看來,雖然掛着心胸狹窄,嫉賢妒能,口蜜腹劍的名頭,其人確實是用政理政的好手。

“夫蒙將軍,你似乎是羌人吧?”

夫蒙靈察連忙聳起肩膀叉手說道:“不瞞相公,我確實是羌人。”

“羌人好啊,英勇善戰……”李林甫本想說點別的什麼詞誇讚一下羌族,但肚子裡墨水不夠,只好揮揮手作罷。

管家從外面進門,叉手對李林甫說道:“阿郎,戶部員外郎王鉷求見。”

李林甫點了點頭,夫蒙靈察觀察時機,主動提出告辭:“李相,我等告退。”

李林甫揮手,李嗣業跟在夫蒙靈察身後朝相公叉手,兩人半弓着身子沿原路返回,身後卻又響起李林甫的聲音:“等下。”

李嗣業呼吸屏止凝住腳步,夫蒙靈察腳踵不動,腰身卻扭轉過來叉手道:“李相可有吩咐?”

“我剛纔所說的三樁事,你若能圓滿辦成一件,我便向陛下爲你保舉安西節度使……”

夫蒙靈察一躬到地:“多謝李相厚恩,卑職自當竭力。”

第八十四章 述生平大志第七十七章 楊洄上躥下跳第六百零四章 利誘頓毗伽葉護第六百三十七章 杜子美入幕爲賓第三百九十五章 眼見耳聽俱爲實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相猜第二章 不良帥張小敬第二百六十一章 感情非兒戲第五百二十章 美人引入南薰殿第七百四十章 太子赴靈武,嗣業入關中第六百零六章 投射兵器對峙第七百一十八章 大夫思炮 庶子思歸第七百三十二章 李嗣業平賊策論第七百九十二章 相州鏖戰第九百零七章 權力的糾紛第八百四十四章 元氣大傷第八百章 朝廷的反應第五百九十九章 初次戰役交鋒第一百八十章 郎君不懂妾意濃第五百一十八章 城下勸降第八百一十六章 火燒美良溝第五百零一章 將軍帶回來的小娘子第六百一十六章 魚鱗陣騎兵戰法第六百七十九章 楊國忠僞託查案第七百三十一章 貴妃銜土陳情第六百四十六章 河西閱兵禮第七百八十一章 小人一時得志第三百一十章 協議條條款款第八百六十九章 談笑間掌控河東第五百一十八章 城下勸降第九百零七章 權力的糾紛第五百二十一章 高力士與梨園春第四百四十章 安祿山這條魚第三百八十四章 獨立思考主動探尋第二百七十九章 義正辭嚴第一百七十八章 吃醋第一百八十九章 授職校尉第七百九十一章 洛陽相會時第六百七十章 面聖求募兵第十六章 立功者入獄第五百九十六章 善使軟刀子第九百零六章 襄陽陷入相持第三百八十三章 突騎施顧問第八十五章 兄弟都是坑第六百零五章 對陣康居城第八百一十六章 火燒美良溝第四百五十七章 柳岸灞橋傷情別第八百章 朝廷的反應第二百四十三章 中丞駕前生波折第七百五十七章 財貨惑人心第七百二十六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七百五十二章 秋風陳濤斜第五百一十四章 可渡河也可攀登第七百二十九章 安祿山渡河破陳留第一百二十七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九十五章 遠行要精心籌備第一百九十七章 威者使人懼第八百一十八章 有個大膽的想法第七百零二章 各自下黑手第九章 最後的自由搏擊第三百三十一章 賜宴麟德殿第八百一十一章 史思明成香餑餑第四百三十二章 所謂奸相第三百八十八章 貧道收徒,監軍入府第五百九十八章 渴塞城之戰開幕第一百四十三章 今年冬天特別冷第七百五十三章 渭河橋飛騎相救第五十一章 牢中冤家路寬第五百零五章 繼承爭奪者躺贏第七百二十一章 臨水亭設計緣分第八百一十二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二十六章 駙馬府搏擊奔命第五百零九章 品茶論戰第七百三十六章 西涼王備兵隴右第七百零六章 加緊掌控軍心第六百七十九章 楊國忠僞託查案第二百七十章 再見,長安第五百七十六章 生意就是生意第一百零四章 強與弱,意志的較量第二百九十八章 吐蕃女奸細第一百八十四章 故友遠至蔥嶺第一百五十一章 封店、抓人第四百二十四章 奇冤大仇第四百零一章 隔河襲擾第四百三十一章 玄元燈樓設想第一百三十五章 伏擊、追殺第一百二十二章 白頭守捉使第七百一十六章 李嗣業論聖人第四十二章 太子長史,長安風聞第五百一十一章 跋涉行軍第一百四十六章 棉被引發的舌戰第四百九十五章 別跟前程開玩笑第九十二章 月夜對酌最勾人第一百九十章 守得雲開見日出第二百四十三章 中丞駕前生波折第八百一十七章 李泌獻策被拒第六百九十九章 花萼樓調解宴第十九章 駙馬府陰謀羅織第六百一十五章 兒戲般的談判第四百五十六章 人心比人心
第八十四章 述生平大志第七十七章 楊洄上躥下跳第六百零四章 利誘頓毗伽葉護第六百三十七章 杜子美入幕爲賓第三百九十五章 眼見耳聽俱爲實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相猜第二章 不良帥張小敬第二百六十一章 感情非兒戲第五百二十章 美人引入南薰殿第七百四十章 太子赴靈武,嗣業入關中第六百零六章 投射兵器對峙第七百一十八章 大夫思炮 庶子思歸第七百三十二章 李嗣業平賊策論第七百九十二章 相州鏖戰第九百零七章 權力的糾紛第八百四十四章 元氣大傷第八百章 朝廷的反應第五百九十九章 初次戰役交鋒第一百八十章 郎君不懂妾意濃第五百一十八章 城下勸降第八百一十六章 火燒美良溝第五百零一章 將軍帶回來的小娘子第六百一十六章 魚鱗陣騎兵戰法第六百七十九章 楊國忠僞託查案第七百三十一章 貴妃銜土陳情第六百四十六章 河西閱兵禮第七百八十一章 小人一時得志第三百一十章 協議條條款款第八百六十九章 談笑間掌控河東第五百一十八章 城下勸降第九百零七章 權力的糾紛第五百二十一章 高力士與梨園春第四百四十章 安祿山這條魚第三百八十四章 獨立思考主動探尋第二百七十九章 義正辭嚴第一百七十八章 吃醋第一百八十九章 授職校尉第七百九十一章 洛陽相會時第六百七十章 面聖求募兵第十六章 立功者入獄第五百九十六章 善使軟刀子第九百零六章 襄陽陷入相持第三百八十三章 突騎施顧問第八十五章 兄弟都是坑第六百零五章 對陣康居城第八百一十六章 火燒美良溝第四百五十七章 柳岸灞橋傷情別第八百章 朝廷的反應第二百四十三章 中丞駕前生波折第七百五十七章 財貨惑人心第七百二十六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七百五十二章 秋風陳濤斜第五百一十四章 可渡河也可攀登第七百二十九章 安祿山渡河破陳留第一百二十七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九十五章 遠行要精心籌備第一百九十七章 威者使人懼第八百一十八章 有個大膽的想法第七百零二章 各自下黑手第九章 最後的自由搏擊第三百三十一章 賜宴麟德殿第八百一十一章 史思明成香餑餑第四百三十二章 所謂奸相第三百八十八章 貧道收徒,監軍入府第五百九十八章 渴塞城之戰開幕第一百四十三章 今年冬天特別冷第七百五十三章 渭河橋飛騎相救第五十一章 牢中冤家路寬第五百零五章 繼承爭奪者躺贏第七百二十一章 臨水亭設計緣分第八百一十二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二十六章 駙馬府搏擊奔命第五百零九章 品茶論戰第七百三十六章 西涼王備兵隴右第七百零六章 加緊掌控軍心第六百七十九章 楊國忠僞託查案第二百七十章 再見,長安第五百七十六章 生意就是生意第一百零四章 強與弱,意志的較量第二百九十八章 吐蕃女奸細第一百八十四章 故友遠至蔥嶺第一百五十一章 封店、抓人第四百二十四章 奇冤大仇第四百零一章 隔河襲擾第四百三十一章 玄元燈樓設想第一百三十五章 伏擊、追殺第一百二十二章 白頭守捉使第七百一十六章 李嗣業論聖人第四十二章 太子長史,長安風聞第五百一十一章 跋涉行軍第一百四十六章 棉被引發的舌戰第四百九十五章 別跟前程開玩笑第九十二章 月夜對酌最勾人第一百九十章 守得雲開見日出第二百四十三章 中丞駕前生波折第八百一十七章 李泌獻策被拒第六百九十九章 花萼樓調解宴第十九章 駙馬府陰謀羅織第六百一十五章 兒戲般的談判第四百五十六章 人心比人心